標籤:

為什麼絕大多數家長給寶寶吃飯,都是心理虐待?·

三年前,小白生下了自己的頭胎兒子小龍,一家人可高興了,把小龍當作了心肝寶貝,生活上照顧的無微不至。

可是,在今年幼兒園進行的常規體檢中,竟然發現了小龍營養不良。

「有沒有搞錯呀?我們天天在家裡給小龍吃好吃的,全是有營養的東西,完全是按照最先進的營養搭配呢。」

聽到自己的孩子營養不良,小白第一個反應是小龍的報告搞錯了。為此,她特意帶著孩子,專門到醫院,搞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醫院的兒科王醫生接待了她,針對小白的要求,重新對小龍進行了身體檢查,發現,小龍的確存在營養不良的問題。

「那是什麼原因呢?」小白困惑的問。

王醫生詳細的了解了小白一家在飲食當中的習慣和行為,然後說:「這主要是因為你們家長在進餐時沒有積極的營養行為和營養氣氛造成的!」

「營養氛圍和行為,這是什麼意思呢?」聽王醫生這麼說,小白更糊塗了。

王醫生說:「這兩個詞可能是有些陌生,我還是舉例來說吧,剛才我聽你說,你們家小龍平時不好好吃飯,奶奶呢,到處追跑著喂飯,爺爺呢,還給他打開電視,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小龍呢,吃飯,也不好好吃,挑食、吐著玩的、含著飯在嘴裡不愛嚼不愛咽的的現象經常發生,他的爸爸,耐心有限,看到小龍不好好吃飯,就生氣、責備、甚至有時還打罵小龍,對不對?」

小白點點頭:「是呀,每到吃飯的時候,我們全家都很頭疼呢。」

王醫生說:「這種情況造成了小龍在吃飯過程中,因為大人的催促、威脅、生氣、責備、甚至打罵等行為,沒有為他營造出一份積極的進餐氛圍,大人的這些行為除了會造成小龍在身體上產生營養不良的現象外,還會在心理上產生營養不良的現象。」

「有這麼多危害?」小白臉上露出了驚訝的神情。

王醫生說:「是的,我們在臨床上,經常接診到這樣的情況,大人為了讓兒童吃飯,一方面表現為爺爺奶奶的妥協遷就行為——讓寶寶看電視、玩玩具、哄騙、追著喂等;另一方面表現為父母的威脅強迫行為——催促、責備、威脅、打罵等。這兩種解決矛盾衝突的方式,都會給兒童的心理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妥協遷就的方式比較容易讓她們在進餐時保持愉快的情緒,但卻使孩子們逐漸變得以自我為中心、進餐自理的能力降低、不懂得配合進餐的秩序和規則等;威脅強迫的方式往往會讓寶寶在進餐過程中有情緒壓抑和焦慮心理,使寶寶逐漸產生膽小、怯懦的退縮心理或大哭大鬧等對抗心理。」

「那可怎麼辦,有沒有一個好辦法呢?」聽王醫生說的這麼嚴重,小白焦急起來。

王醫生說:「作為家長,應該努力做到,在小寶寶進餐時,能開心地坐在相應的位置上、有飢餓感並渴望進餐、喜歡學習自己主動進餐、不挑食、進餐時很專註、進餐量適宜、知道每種食物的名稱、口味、色彩、形狀、了解所吃食物大致的營養等等,總之,要把小寶寶的吃飯當作一種很快樂的事情。」

小白擔心的說:「我們也想這麼做,是不是有點難度呢?」

王醫生最後說:「當然了,一日三餐,一年365天,頓頓都要讓寶寶吃得好、吃得開心,養成不挑食等好習慣,這除了需要有極大的愛心與持久的熱情,還需要有極大的耐心與靈活的技巧。但是,作為一名負責任的父母,應該要做得到!」

推薦閱讀:

兩歲寶寶能吃酒釀嗎?
手把手教你新生兒如何照護
孩子從什麼時候開始添加輔食?
關於嬰兒餐椅的研究
脹氣娃怎麼搞?搞懂規範餵養的關鍵點和難點,坐著打通脹氣寶寶的任督二脈!

TAG:婴儿喂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