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不減肥的牛油果:不僅難吃,而且血腥

牛油果在中國大銷,並不僅僅是因為它顏值和健康值雙高,而是因為跨國農商貿易資本在努力地編織美好的故事給消費者洗腦。但對於牛油果生產環節充滿血汗的真相,他們當然避而不談,可你需要知道。

.

作者:林深 Catherine

美編:黃山

.

本周,「牛油果」上了微博熱搜榜。牛油果,又名「鱷梨」,外形像梨,外皮粗糙似鱷魚頭,果肉黃綠,口感柔軟似乳酪,中間嵌有一個很大的果核。牛油果因其極高的營養價值而被稱為「森林的牛油」,如今在中國愈受青睞。

.

.

據報道,由於中國中產階層的擴大,以及中產特有的對健康的追求,短短几年,牛油果迅速從國人「聞所未聞」異類水果成為中國消費者的新寵。報道稱,墨西哥和智利對華鱷梨出口每年增長250%;2016年,中國人總共吃掉了1.5萬噸鱷梨,是2013年的127倍,中國將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大牛油果消費國。

然而,牛油果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熱銷,可以僅僅歸因於「中產」需求的擴大嗎?牛油果自帶的小資情懷,是健康愛好者對高營養水果的自然抒懷,還是利益集團別有用心的造勢?牛油果兼具醇厚口感與清新格調,以降血脂等功效而備受青睞,它又是否真的「滴血不沾」?

牛油果在中國的崛起並非偶然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關注健康生活方式,而牛油果所含豐富的營養成分能滿足這種需求。」 某網上食品配送公司的銷售經理張暉(音)這樣說道。在他看來,正是人們對健康的重視,讓牛油果成為中國果蔬消費界地位不可動搖的當紅明星。然而,中國人開始對牛油果變得狂熱卻並不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

幾年之前,國人並不習慣這種違反了中國水果常識的水果——牛油果的口感不似蘋果梨子一樣甜脆,嘗起來滑膩更甚於香蕉榴槤,卻又沒有香蕉的甜味。不少網友說它食之無味,知乎、微博、朋友圈上曾差評滿滿,有人說,牛油果啃起來,像吃肥皂。

牛油果販賣商們坐不住了。為了扭轉消費者們對牛油果消極態度,他們卯足了力氣,對大眾進行各種牛油果飲食教育。

從2014年9月, 百果園開始培育中國市場對牛油果的消費,比如在門店陳列牛油果知識小卡片,「讓消費者覺得牛油果好吃」。

——南方日報 《百果園告訴你 鱷梨如何漂洋過海到深圳》

為了迎合中國人的口味,牛油果銷售商還積極創造新吃法。

(中國最大的水果經銷商之一的經營者)鑫榮懋的市場部有七八個員工負責著各類水果的推廣策劃,他們在接受出口商送來的牛油果食譜之餘,也負責如何對這些食譜推陳出新。

這些員工現在的工作之一就是在高端商場里,吸引顧客來嘗試一種叫做「牛油果拌生抽」的奇怪吃法。他們會把牛油果切成兩半,將果核掏出來,在果肉上滴些生抽,像劃豆腐一樣劃成塊。

……中國消費者更多把牛油果看成是水果,對沙拉的接受程度也不高。於是鑫榮懋將更多水果化的食譜交給了零售商,比如將牛油果切成粒拌酸奶,或者加上橙子、檸檬一起打果汁。

——第一財經日報 《牛油果入侵中國!進口量4年時間翻了127倍》

這樣的教育卓有成效,不僅牛油果原果的銷量大增,曾經僅在高檔酒店供應的牛油果,也開始廣泛出現在各種餐廳的菜單上。

以炸雞漢堡聞名的快餐品牌肯德基也迫不及待地將牛油果加入他們的菜譜。三月中旬的白色情人節,肯德基推出新款牛油果香辣雞腿堡,薛之謙傾情出演廣告,「一綠爆紅」。

據FT中文網,經營5000家肯德基餐廳的百勝中國(Yum China)的首席運營官屈翠容(Joey Wat)表示,「它(牛油果)被視為相當高級和健康的東西,」推出牛油果系列雞肉漢堡和雞肉卷將幫助提升其炸雞連鎖店的形象。

對於這個新奇的搭配,消費者是買賬的。雖然有人說,在重口味的炸雞漢堡里嘗不出寡淡的牛油果味,牛油果配炸雞也顯得不倫不類,但牛油果的「小資」光環足以讓品嘗者覺得「還不錯」。最終,由於需求高漲,肯德基原本計劃3周的鱷梨推廣活動提前結束。

.

.

社交網路也加快了牛油果的「入侵」中國的節奏。大量有關於牛油果吃法和營養價值的微博、朋友圈熱文、軟文、推廣文將牛油果捧成了「養生萬金油」:牛油果被稱為「森林奶油」,和三文魚、堅果並列,是優質脂肪的代名詞,它「高能低糖」,富含「抗衰老營養素」,也是「細胞的超級衛士」,它可以明眸護膚、柔順頭髮、保護心臟、抗氧化、降低膽固醇,甚至減肥。

.

.

這些專業的營養知識卻未必出於專家們的良心規勸,而可能是受商家所託而做的評論:

羅偉也已經給一些醫生和營養學家朋友送過一批牛油果。他是紐西蘭牛油果行業的中國代表,曾在醫療領域工作過。羅偉這麼做的目的在於,這些人未來也許就會對牛油果的營養價值有所評論。

——第一財經日報 《牛油果入侵中國!進口量4年時間翻了127倍》

這些專業知識迅速籠絡了一幫健康與西餐愛好者。由於牛油果顏值高,又完全符合正當紅的「地中海飲食」標準——高能少糖,同時其價格遠高於一般的水果,它很快成了中產彰顯其階級身份的「晒圖對象」,榮升全民美食拍客時代的社交新寵。「家中必備一副半個牛油果保存器」,成了媒體口中的「中產標配」。

在國內商家做出各種線下線上的努力,加之社交網路的助推,牛油果才從一個對於國人來說有些莫名其妙的水果,變身水果中的貴族、健康食品中的戰鬥機。消費者們也隨之變身為牛油果的推廣者,完美地將商家賦予牛油果的意義進行了再生產。

同一個世界,同一套營銷

儘管中國的牛油果營銷在菜譜上做出了各種本地化的努力,但在大部分中產消費者看來,牛油果仍是一種「洋氣」的西方食物,事實似乎也正是如此——牛油果在西方國家的餐桌上確實是一道必備的食材。

.

義大利人用牛油果來做芝士雪糕。圖片來源:Amiliaya Recipe

.

配有牛油果的菜品幾乎成了歐美餐廳早餐的標配。圖片來源:popsugar

.

在日本,牛油果成了三文魚、壽司的優質伴侶。圖片來源:網路

.

類似於肯德基的牛油果計劃,漢堡王、Subway等連鎖餐飲品牌早就將牛油果添加到了自己的菜品中。

.

在英國的輕食快餐超市裡必有牛油果沙拉、牛油果吐司、牛油果漢堡等諸多選項。圖片來源:網路

.

然而,就在半個世紀前,大部分西方人還不知道牛油果為何物。牛油果在墨西哥和玉米、大豆一樣,是食用歷史悠久而十分尋常的食物。直到20世紀20年代,一群美國南部加利福尼亞的白人農莊主建立了第一個牛油果莊園,並開展起全球營銷計劃,牛油果開始為西方人所知。

這群具有雄厚資金和商業頭腦的農莊經營者首先為他們的產品爭取到了一個充滿了異域風情又利於傳播的新名字——avocado。他們抱怨牛油果原本的名字aguacate(西班牙語,意為睾丸)、alligator pear(鱷梨)「上不了餐桌檯面」,這幾乎毀了整個行業,於是提出抗議並成功為之重新命名。

從二十世紀60年代開始,他們開始籌集大量資金開始為牛油果打廣告。1974年,牛油果物以稀為貴,一枚牛油果就要1美金(相當於現在的4.8美金)。於是市場營銷人員將這種貴得要死的水果定位於一種奢侈品,專供優雅的上層人士食用。

20世紀八十年代起,整個美國已經胖起來了,當時在美國中產階層掀起的「幹掉脂肪」運動,營養學家們大力呼籲全美減少脂肪攝入,脂肪含量成為決定一類食品是否「健康」的重中之重。

藉此良機,廣告商們為牛油果打上標籤:牛油果含的是健康的不飽和脂肪酸,跟炸雞、薯片那些壞脂肪不一樣。在未來三十年,這種說法成功收買了無數中產減重人士的心。

1995年,一家美國的全球性公共關係顧問公司Hill & Knowlton出大招,在全國範圍內發起為牛油果先生找對象的選秀活動。參加選秀的年輕女性們展示健康膳食的生活方式,其中必定包括吃牛油果這一環。

不僅健康,而且時髦。據 Mashable 報道,牛油果一舉超過披薩,成為2016年 Instagram 上人們最願意曬的美食單品。餐飲界也與時俱進,紛紛開發牛油果特色菜品,甚至在荷蘭阿姆斯特丹,2016年還開張了一家主打牛油果的餐廳 The Avocado Show,裡面賣的早中午餐、夜宵零食和酒水都只用牛油果作為原料。

明星們也為牛油果神助攻。「維多利亞的秘密」的內衣模特Behati Prinsloo早餐一定會吃搭配牛油果的吐司和炒蛋;美劇《緋聞女孩》(Gossip Girl)中Selina的扮演者Blake Lively也會推薦自製的綠色果蔬奶昔。牛油果從此被塑造為一種高逼格的「生活方式」。

最終把牛油果推向神壇的,是被稱為「美國春晚」的超級碗。在美國,超級碗是美國一年一度的美式橄欖球冠軍賽,穩居美國電視節目收視率榜首,被視為廣告商的必爭之地。2015年的超級碗中,「超級碗」比賽中第一次出現水果類廣告——比賽第1節結束休息時播出了30秒墨西哥牛油果電視廣告,廣告費高達450萬美元。當年,墨西哥牛油果對美國的出口量創歷史新高。

作為最瘋狂的消費國,美國每年的牛油果消費量保持 10-30% 的增長,人均消費量從 1999 年的每人每年 1.1 磅,增至2014年的 5.8 磅,2014年其牛油果進口近73萬噸,佔全球牛油果進口的46%。同年,荷蘭、法國、加拿大、日本、英國的牛油果年進口量在16.6萬到5萬噸不等。

就像所有突然流行的事物一樣,牛油果銷售在公關計劃、大眾傳媒、社交媒體與明星效應的綜合作用下變得暢通無阻。

當年發生在西方人餐桌上的一切也極有可能發生在不久之後的中國——人們都將擺脫對牛油果的排斥,爭相品嘗這種充斥著「洋氣」中產味兒的異國水果。

每一顆牛油果都可能藏著骯髒的血汗

然而,就像我們用蘋果手機的時候我們無法聯想到手機生產工人的命運一樣,大部分消費者也難以知曉牛油果農在種植牛油果的過程中的遭遇——社交媒體與商家營銷成功地塑造了大多數消費者對牛油果的美好幻想,但生產的過程卻並沒有那麼美好。

墨西哥是牛油果的最大出口國,2015年「全球牛油果峰會」 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一半以上的牛油果產自墨西哥。2015年前後阿里巴巴也與墨西哥當地的供應商建立了食品進口合作,其進口的墨西哥牛油果從2014年底起開始在天貓網路商城銷售。

.

2015年秘魯牛油果峰會宣傳海報。圖片來源:網路

.

然而,在墨西哥地區,牛油果的收購暴利誘導著當地農民大量砍伐原始森林以擴大牛油果的種植範圍,加之牛油果種植本身所需的巨大耗水量以及化肥,造成了森林生態破壞、水資源破壞以及飲用水毒化等問題,給當地人民帶來巨大的生存危機。

更鮮為人知的是,墨西哥底層農民不得不在黑社會的敲詐下勞作。在墨西哥西南部的米卻肯州,80%的牛油果為出口到美國而種植。然而,當地的販毒團伙「聖殿騎士」在傳統的大麻、海洛因、可卡因生意之外,將「經營範圍」擴大,壟斷了「綠色黃金」牛油果的生產。

.

圖片來源:英國衛報

.

牛油果成了黑社會團伙敲詐的籌碼:他們從肥料和農藥銷售中抽成,對每箱運出去的青檸和牛油果收高額的保護費。若有人拒絕上繳,可能遭受血光之災——曾有拒絕上繳的當地牛油果加工者,其種植物被該團伙全數燒光。

據外媒Alternet,倫敦大學亞非學院食物研究中心的教授Anne Murcott表示,牛油果的成功主要歸功於精準的市場營銷,從牛油果的例子上,可以看到現代食品工業如何在社交媒體和大量的營銷投資下將「超級食品」的地位賦予一種普通的水果。在牛油果流行化的過程中,賦予這個食品意義的特權並不在消費者的手上,而是銷售者。

被廣告推廣刷屏的消費者其實也是被愚弄的。美國的牛油果商為了阻止自己的健康食品被排除在健康標準之外,致力於改變健康標準。牛油果由於脂肪含量高而不符合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在 1994 年提出的健康食物標準。2016年,零食生產企業Kind向FDA提出抗議,按照FDA標準,牛油果和鮭魚都非「健康」食品,而無脂肪果凍和含糖穀物卻被認定為「健康」,牛油果不服。彷彿消費者有理由相信,標準改變後,牛油果就可以成為名副其實的健康食品了。

資本又必定是不斷尋求新盈利機會的。由於北美、歐洲、日本等牛油果主要消費市場增長陷入遲緩,加之特朗普的政策,美國與墨西哥之間上漲的關稅讓牛油果相關行業大受打擊,從事南美牛油果出口的銷售商為拓展更為多元的銷路,將戰場轉向中國。中國的消費者成為牛油果商家刀俎下的新鮮魚肉。

而全球牛油果價值鏈條的真正生產者被徹底消音。農民在被多級農果銷售商層層盤剝之外,還要承受當地黑社會的脅迫以及生存環境的惡化。

他們也許從不知道自己親手種植出來的牛油果會被擺出怎樣精美的形狀,就像品嘗著牛油果的小資消費者嘗不出一顆牛油果所附著的血汗一樣。

而在中間主導一切、來自不同國家的農商貿易資本家們卻自由地互通有無,互利共贏。

牛油果好吃還是不好吃,由個人口味說了算。但牛油果背後的殘酷真相,卻讓人難以下咽。

.

本文首發於土逗公社

轉載請聯繫土逗獲得內容授權


推薦閱讀:

牛油果憑啥成為中產象徵?套路很深
牛油果怎麼做好吃?
牛油果怎麼突然成中產標籤了?是因為好看嘛?
牛油果真的好吃嗎?

TAG:牛油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