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 2017 年電影《攻殼機動隊》
說起歐美的老外們改編日漫,那可是有些個年頭了。
早在08年的時候,華納就拿到了有日本三大監督之一,漫畫大師大友克洋的神級作品《阿基拉》的翻拍權。(三大監督另外兩人分別是宮崎駿和押井守)
導演和製片換了一波又一波,一直拖到了現在,還是只有一兩張有點兒逼格的宣傳海報,完全沒有其他準確的消息。
之後的時間,有關老外翻拍日漫的消息可謂是層出不窮。
曾拍攝過《電鋸驚魂》、《飢餓遊戲》等多部人氣大作的獅門影業也曾經宣布要製作《火影忍者》的真人版。
這部承載這無數人青春回憶的經典動畫據說要由漫畫原著岸本齊史擔任製片,邁克爾·格雷西擔任導演(執導過《地球最強秀》)。
不過遺憾的是,演員的陣容到現在都還沒有消息。
其他的,比如說傳奇影業,因為前不久《寵物小精靈Go》的風靡全球。
也來湊熱鬧了,突發奇想,要拍一部真人版的《寵物小精靈》
而最近呢,華納又爆出消息,正在協商購買日本漫畫《進擊的巨人》的版權,並有意將它改編成電影。
據說,這次的製片人和項目負責人可能會是參與了《神奇動物在哪裡》的大衛·海曼。
我就靜靜的看著,不說話。
還是華納,還表示要翻拍經典《死亡筆記》。
這回和《阿基拉》真人版不一樣了,沒有連續更換領導班子,據說今年的8月25號就會在美國上映了。
不知道到時候國內會不會引進。
如果引進的話,以光腚局的尿性,估計不大砍上幾刀也不可能放上熒幕。
講真,史某人對這些翻拍壓根兒就沒放在心上。
先別急著說我高冷、自負有偏見,因為這樣的翻拍我是真的不敢瞎看了。
想想09年,二十世紀福克斯翻拍的《七龍珠》那簡直亮瞎了所有人的眼。
那清奇的畫風,碉堡的劇情,把《七龍珠》漫畫原作者鳥山明大叔的鼻子都給氣歪了。
當時我就發下毒誓,以後堅決再也不看洋鬼子的日漫翻拍了。
有時候這個人吶,就是欠,說了不堪,可是《攻殼機動隊》的真人版一上映,我還屁顛屁顛地跑去看了。
這臉打的,啪啪的,幸虧我是一個抗擊打能力強的人,日常的打臉已經不痛不癢了~
我得鄭重聲明一下,我絕對不是為了看寡姐的果體!
我絕對不是為了看寡姐的果體!
我絕對不是為了看寡姐的果體!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
咳咳···咱們說電影啊,有黑髮性感的寡姐坐鎮,爆裂炫酷的特效作為支柱,外加經典改編的噱頭。
片子的票房自然不俗,短短四天就達到了超高的1.58億。
但是對於這個狂甩同檔期電影好幾條街的票房,網友們好像並不願意買賬。
豆瓣評分只有6.6,評分圖成了典型的倒山字形。
爛番茄的新鮮度只有46%,觀眾喜愛度也只有62%。
這個數據比已經過氣的「金剛大猩猩」分別低了31個百分點和12個百分點。
話說,俺一直認為《攻殼機動隊》這部片子的英文名取得很好「Ghost(靈魂) in the shell(殼子)」
看完之後,史某人再次想起了他的英文名字,當時我只有一個感覺。
相對於95年的動換電影,真人版更像是一副沒有「靈魂」只有華麗外表的「殼子」。
空有表面的模仿,卻沒有原作的骨架和內涵。
在原作的畫面還原和進化處理方面,這部真人版確實可圈可點。
比如在片子剛開始,生化人主角誕生的過程,就算說是完美還原也一點也不為過。
上圖是真人版的截圖,下圖則是95年劇場版截圖。
在劇情和內核方面,兩部作品就不可以同日而語了。
作為同樣被稱作是日本三大監督之一的「鴨頸獸」。
在1995年完成了首部《攻殼機動隊》的電影版。
一時間讓習慣了輕鬆和娛樂性動漫的人感到莫名的震撼。
在這部動畫版中,開始不久,草雉素子就告訴同行的夥伴。
調他來執行任務是因為他的大部分軀體是普通肉身,對外界的反應會與全身置換的義體人不一樣,能使隊伍保持一種不確定性。
而且她還說,無論義體的能力有多強,過於單一化,就是系統的致命缺陷。
素子除了大腦以外,全部是義體,沒有壽命的限制沒有怕被傷害的苦惱。
但這也正是她本人的可惱之處,也許只有會消亡並且無法替代的一次性,有各種無法彌補的缺憾,這樣才可以算是一個真正的人類。
無論是外國普遍的人腦主宰論還是中國古人心靈做主的說法,都離不開人的靈魂。
那些毫無溫度的冰冷機械,就算再複雜也不過是固定程序的堆砌,根本不存在變數,所以根本不能算作是人類。
這也許便是動畫版《攻殼機動隊》傳達出的一層意思。
「鴨頸獸」做為一個亞洲人,深喑表現內涵的手段。
他藉助一個身體無堅不摧、意志堅定但情感完全失落的女特工形象,鋪以必要的敘事,將其中強烈的對比一一表現。
動畫版當中,有太多的問題值得我們去思考。
而真人版的《攻殼機動隊》遜色的太多,少了很多複雜的東西。
也許是為了更好的迎合廣大的歐美受眾,也許是導演根本無法駕馭這些有濃重亞洲色彩的內涵。
真人版選擇了延續爆米花商業大片的套路,視覺出眾,劇情單薄。
他更像是半部《極限特工終極回歸》(執行任務,炫技,打鬥)和半部《生化危機終章》(不知道我是誰)的集合體。
選擇了複製和加強動畫版高逼格的震撼畫面,卻捨棄了太多可以延伸和擴展的劇情細節。
雖說是日漫改編,但內核終究還是好萊塢大片,片子的很多劇情點依然在為特效和場面服務,甚至有些地方和整部片子的劇情湊到一起會顯得突兀。
在片子的結尾,與近期的好萊塢大片無異,依然是打個boss稍微的營造一下氛圍草草了事。
有的網友噴片子不好看,是因為女主用了寡姐而沒有用亞洲人。
史某人有必要站出來說一句,這個和人家寡姐真沒有關係。
故事處理得好的話,你就算用一個非洲人···非洲人···呃···這個好像真不行哈···
反正大家明白我的意思就好了,不要在意這些細節。
最後的最後,史某人還想再說一句,寡姐「偽果體」沒有穿衣服好看~
本文首發於腹黑電影(公眾號:fhmovie)
推薦閱讀:
※國產科幻劇辣雞?終於有能看的啦!
※《降臨》是燒腦神作?你們可別瞎吹了
※在這部電影面前,所有科幻片都跪了
※汽車人為何要變形成汽車?
※優秀的風暴兵都是不練習射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