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中,「心不在焉,視而不見……」這一段應該怎麼理解?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請問對於「心不在焉」這一段,怎麼去理解呢?心不在焉這個狀態是利於正心還是不利於呢?請各位指教。
謝邀。明顯不利於!
讀古書特別是《大學》《中庸》《論語》等這種「微言大義」「字少義豐」的說理書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抓住文章的主旨。
第二點:不要拆開句子單獨來理解,必須聯繫上下文或整篇文章甚至整本書。
《大學》的主旨為:
「三綱」——明明德、親民(新民)、止於至善;
「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前面「五目」是相對於「個人修養」來說的,後「三目」則是修身的目的。
強調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為了治國平天下,說明治國平天下和個人道德修養的一致性。
典型的儒家「入世」思想: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
所謂修身首先就在於端正自心。如果自身被憤怒困擾,心就不能夠端正;被恐懼困擾,心就不能夠端正;被偏好影響,心就不能夠端正;被憂患困擾,心就不能夠端正。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假若你被忿懥、恐懼、好樂、憂患等在外在因素影響)而心不在焉。雖然在看卻彷彿沒看見;雖然在聽卻彷彿沒有聽見一樣;雖然在吃東西卻不能品嘗到食物的滋味。這就是說,修身必須要首先端正自心。
題主:請問對於「心不在焉」這一段,怎麼去理解呢?心不在焉這個狀態是利於正心還是不利於呢?
根據以上闡述,我們明顯可知「心不在焉這種狀態」不利於「正心」。
心不在焉——「焉」代詞,相當於「之」、「此」。心不在此,「此」指的就是「正心的那種狀態」。
所以「心不在焉」換一種方式來說就是:其心不正。
為什麼「心不正」?
那是由於忿懥、恐懼、好樂、憂患等在外在因素的影響。總結:做任何一件事必須專心致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受外物的誘惑或影響端正自心,堅持不懈,才有些許成功的可能!
附:王國維「人生三境」——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心不在焉指的就是心不正的狀態。視之不見,聽之不聞,說的是心不在焉即心不正的結果。所以沒有所謂「心不在焉不利於正心」的說法,就好像沒有說看不清東西不利於看清東西一樣。有不有利於正心,看的是你夠不夠「誠意」前文有欲正其心者,必先誠其意。再前文,有「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就是告訴你這些都是環環相扣的,做好了上一步,下一步就水到渠成,很直白。
不利於,這段話對應的是「則不得其正」,這段話是不得其正的果。這樣的狀態怎麼修身?所以修身第一要務在正心。
大學心法在於入世的方法論所以講的全是具體的方法,心正具體的方法是不能有憤怒,不能有憂患,不能有好樂…所以如果心不在焉,都談不上是否正,自然就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心不正談不上修身,修身的根本在於有心且心正。
道心惟微,如不在焉!
推薦閱讀:
※如果能寫出這樣的詩詞,你的思維一定超乎常人
※徹悟 道德經 第一章 所道非恆
※把傳統文化理念搬到互聯網上(比如國學),到底有沒有前途?
※民間"國學",只是一門跳大神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