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生活中的反智主義(下)

我們來假設一個場景,當你下班回到家。發現家門大開,財物被洗劫一空時,應當怎麼做呢?

理所當然的答案是,清點損失,報警等止損行為。

如果想要徹底避免類似狀況的發生呢?

那就得分析類似狀況產生的原因,並從這一層面上採取行動。

那關於反智主義,有幾種原因呢?僅就博士理解到的,大概有如下三點。

第一點是,進化。

提到進化,很容易會想到進化論和"物競天擇",這也是博士要說的。

在原始人生活的環境中,行動遠比思考要有效得多,或者說,更易生存。當看到周圍人突然都開始奔跑時,無論是因為火災還是野獸或是其他原因,跟著奔跑都是最好的選擇。

而這些人,就是我們的祖先,自然而然,我們同樣重視行動勝過思考。

第二點是歷史。

這裡主要指新中國成立後的近代史。

一是,文革。

在這動蕩十年里發生的全國大串聯、破四舊、批鬥封資修等運動,不僅嚴重傷害到了諸多知識分子,更大大降低了知識分子和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到了文革後期,以張鐵生交白卷上大學為高潮,廣大青年紛紛停課停學。以無知為時尚,知道越少越光榮。當時流行的口頭禪就是「我是中國人,何必學外語,不學ABC,照樣幹革命」。

類似的人物還有馬振扶,在英語考試中交了白卷。受到老師和校長批評後投河自殺。直接導致了外語教學徹底取消,全國一大批老師和學校領導被被批鬥,或被開除公職,或被判處有期徒刑,全國各級各類學校基本處於癱瘓狀態,學校領導不敢抓教學,學校老師不敢管學生。

不能否認這些事件背後有政治力量在推動,但從結果來說,無疑是極大地助長了反智主義。

二是,改革開放。

在改革開放後,由於信息不對稱等因素,許多學歷較低,又沒有進入國營事業集體的人,首先進入了個體戶的行列從而發家致富。與此同時,教授、教師、醫生、公務員和工程師這些人,由於體制原因,依然只能在單位拿死工資。

收入上的巨大差距,極大地衝擊著人們的價值觀念。知識再多有什麼用,賺錢才是硬道理。

第三點是決策與行為偏誤。

關於這點的解釋,可就海了去了。從最容易理解的從眾效應和稟賦效應,到略為複雜的框架效應和雙曲貼現、風險代償,以及進一步深入的真相錯覺效應、共有資訊偏誤等。

人類似乎總是難以擺脫種種因素的影響,不是在這裡犯錯,就是在那裡跌倒。

既然有了原因,那就可以給出相應的對策。依然遵循"從能著手處改變"這條原則來。

進化和歷史都是既定發生的事實,不可能做出改變。但自身的思維模式和決策與行為上的偏誤是可以做出改變和適當避免的。

首先,是要理性/冷靜的看待人和事。

人應當是自我的主人,而不是感情或者慾望的奴隸。不必要的情緒,只會影響個人的判斷能力,最終蒙受損失或是懊悔不已。

其次是多角度,多身份的去思考。

做到完全客觀不可能,但能部分理解他人的處境或是想法,也能對解決問題有所幫助。

以今天看到的這個問題為例如何看待理工男讓妹子「用2元農夫礦泉水加一噴壺」不足10元成本替代雅漾大噴,遭到很多用雅漾妹子諷刺? - 知乎。

理工男並不沒有理解妹子的價值觀,反而用自己的價值觀套上去;而妹子明顯也沒有理解理工男眼中的世界組成。最後的結果只能是「一對百合一對基,剩下那個去面壁」。

對未知或不了解的事物保留看法。

以最近發生的校園霸凌事件為例吧,在事發後,無數微博黃V、公眾號,發布了一堆據說是跟這起事件有關的消息、視頻、照片。然而,最後被一個個的闢謠。那些東西,不是別的地方發生的,就是完全捏造的。不知道那些瘋狂轉發或是點贊的會怎麼想……

不迷信權威、訴諸事實……關於如何避免反智主義,還有很多可以說。

然而本博士也就是一瓶蓋不滿,半瓶蓋晃蕩。這麼艱巨的任務,還是交給更厲害的人吧。

所以推薦兩本書

《清醒思考的藝術》《明智行動的藝術》

正版不貴,破解版不難找。各位自行了斷吧,啊呸,自行選擇。

下一篇,是關於如何看待知乎,會儘快更新~


推薦閱讀:

請問複雜性研究對人工智慧發展的幫助有多大?
是否以成敗論英雄? 辯論
如何有效區分「還不夠努力」和「努力錯了方向」?
「現在沒有不代表以後沒有」等思維有沒有錯?如果錯,錯在哪裡?
普通人日常生活中最應掌握的哲學思想是什麼?

TAG:书籍推荐 | 反智主义 | 方法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