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應該謹慎地表達自己的悲傷?

撰稿:爪賽賽

成人世界的入門諺語里,有這麼一條很早就被早熟少年銘記在心:永遠別把你的問題告訴別人——20%的人不關心,80%的人特別開心你有這些問題。

成年人對悲傷的表達,是要有節制的。

我自評做到了70分:大部分的同事不是同國人,那麼就除了業務往來之外不聊別的;但一旦給我碰到知心的同事,早兩年的我倒起苦水來是相當不知收斂的,甚至還會坐在辦公室里哇哇大哭。為此我遭到過來自老闆於困困的嚴正警告:要哭來我辦公室哭,別影響同事心情。

不過時間長了之後,我也的確慢慢意識到無節制向他人表達悲傷的問題所在:

不是因為世界真的如此冷漠,而是悲傷本身的質地與形狀各不相同。

此話怎講?

1. 總想糾正過去的錯誤 讓你我沉溺於悲傷

悲傷是一種五味雜陳的情緒,它往往夾雜著厭倦、沉默、冷淡或是憤怒。

這種五味雜陳從哪裡來?當我們發現自己難以走出一段悲傷時,表面上一言不發,大腦卻是轉的飛快:我們常常不斷回放不愉快經歷、重複那些傷害到自己的字句,試圖找出癥結,彌補當時的缺失——這一場又一場的內心戲造成了我們「越想越難過」。而在心理學家那裡,有一個更加形象的詞語描述它:精神反芻(ruminanation)。我們處理悲傷,就像牛兒處理草料,沒法一次性消化乾淨。

精神反芻為何會發生?主流心理學家認為這是一種認知偏差作祟,對於悲傷事件,我們往往傾向于思考起因和過程,而非尋找解決方案;但也有理論認為,我們是試圖在「回頭看」中吸取教訓,防止悲劇重演。「精神反芻」還被另一些心理學家視為「蔡加尼克效應」的具體體現:所謂蔡加尼克效應,就是說相較於已經完成的工作,我們對未完成的工作印象更深刻。精神反芻中,是不是也常常出現「如果當初我做了什麼什麼就好了」這樣的句式?

2. 世界並沒有那麼冷漠 但安慰者也需要成就感

人類社會經歷了幾千年,通過宗教、藝術作品和生活經驗總結,已經有不少客觀事件被貼上了「悲傷」的標籤:珍貴物品丟失、感情走向終結、理想與價值觀的破滅、以及生命的逝去等等。

但真實的狀況是,上文提到的三種對於精神反芻的解釋雖然各有不同,但它們都指向一件事:悲傷的主體不是客觀事件,而是對它的主觀詮釋。它的本質是在腦中不斷重演與客觀事件相關的私人經歷。而擁有超凡表達力、能把個體經歷說清楚併產生共鳴的,畢竟是極少數人,社會常規又覺得「靜穆」是和悲傷更配對的狀態,間接抑制了每個人的表達。這讓我們經歷悲傷時,他人給予有效安慰變得困難重重,由此衍生出了「沒人關心你的問題」的毒雞湯。

即便是那些和我們有過同樣經歷、能明白我們一部分悲傷的「知己」,也無法為我們提供永久性的安慰——這是美國心理學家詹姆斯·C·科因(James.C.Coyne)主導的一項研究中得出的明確結論:

經過一系列實驗,科因認為「悲痛者」與「幫助者」的互動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 「蜜月期」:悲痛者能夠得到幫助者百分之百的關注與支持,是幫助關係中最甜蜜的時期;
  • 「裂縫初現」:不幸的是,由於幫助者的關心往往會激發出悲痛者更多私人記憶,悲傷的狀況不但沒有好轉反而被加重。幫助者的耐心和自信心由此受挫,這導致他們無法付出與第一階段等量的安慰;悲痛者察覺到這一傾向後,也會陷入兩難,此時他們雖然比第一階段更加難過,卻同時開始心懷戒備,怕自己說得太多會把幫助者逼走;
  • 「走向分裂」:挫敗感十足的幫助者開始指責悲痛者根本沒有付出努力走出悲傷,開始變得專橫、失去人情味兒;尚未復原的悲痛者此時會指責幫助者的冷漠,並將幫助者的專橫視為羞辱,兩人的矛盾由此激化,很容易鬧到不歡而散。

3. 「別太相信自己」是自愈悲傷的關鍵

所以說,謹慎表達自己的悲傷,不過多向別人求救,是出於提升解決效率的考慮。

但如果悲傷需要留給自己解決,那除了「精神反芻」,我們有什麼更好的應對方式呢?一般的雞湯或許會告訴你,要把「學會放手,專註未來」銘記在心。至於具體的實操,我的個人經驗是,得慢慢學會「不那麼相信自己」。

  • 別太相信自己能力挽狂瀾:暫且不說誰也沒有時光機,已經犯下的錯誤沒有糾正的可能;即便日後真有瘋狂科學家發明出了時光機器,他們也會發現大多數悲劇都是一件一件小事的疊加,而非一個人做出一個選擇,就能改變整個歷史進程;

  • 別太相信自己能掌握情緒世界的「總規律」:當代最為重要的學者之一翁貝托·艾柯(Umberto Eco)曾在自己的小說《傅科擺》中提到,「我開始漸漸相信這個世界就是一個謎題。它本是無害的,卻因為我們的不斷詮釋它的瘋狂行徑、以為它存在一個根本真理而越變越糟」。生活在一個把「科學」作為宗教的年代裡,我們很容易相信一切事物皆有可掌握的規律;但所謂的情緒管理,更多應該是「不斷變好」的過程,而不是輸入了某個代碼,找到了某個方案,就能一次性解決所有問題。

  • 別太相信自己的記憶:悲傷依附於我們對事件的主觀記憶,但記憶是世上最不靠譜的東西。當下次被某個事件觸發悲傷回憶,不如想想「別人的詮釋版本」會是怎樣。換一個視角看事件,雖然不會讓你我馬上變得開心,但至少能將我們從自怨自艾這個坑中拯救出來。

但我們同時也得意識到,悲傷是一種正常的人類情緒,它甚至有些獨道的益處,具體你可以點擊這裡了解。希望你我都能更加妥善面對悲傷,從中汲取你我需要的力量。

—END—

K計劃是一項情緒重塑計劃。

比起全人類,我們更關心你的情緒

更多詳情,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K計划行動組

推薦閱讀:

微笑抑鬱:現代人的崩潰是一種默不作聲的崩潰
【認真想讀者提問】我們需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學會負責,先學會不累心的活著
失控的情緒,正在毀掉你的竭盡全力

TAG:心理学 | 情绪 | 情绪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