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對待「癮」

(*文中很多引用的部分觀點存在很多爭議,關於爭議內容筆者盡量報道多方聲音,讀者也應該有自己的判斷,不要輕信)

「癮」彷彿是一個無法擊敗的敵人,但是也許是我們之前看待它的角度存在偏差。

Johann Hari在他的作品Chasing The Scream: The First and Last Days of the War on Drugs中提出了一個新的看待「癮」的視角,下面In a nutshell頻道 的卡通科普視頻濃縮了這本書的主要觀點:

youtube.com/watch?

傳統看待「癮」,多關注「生理成癮」的方面:也就是我們的身體(大腦)對一種物質-----毒品、酒精;或者一種行為----賭博、購物、電子遊戲產生了生理依賴。這種依賴的主要是建立在某種對我們大腦的化學誘餌(Chemical hook)上的。

這種解釋當然是奏效的,但是Johann確認為這種角度至少是不完整的。激發Johann重新思考這個傳統的角度是不是出了問題是一個簡單的現象:骨折或者術後病人的止痛藥----嗎啡是一種純度很高的海洛因---比癮君子在市面上能買到的純度高得多。很大一部分病人用藥周期還很長,但是極少有病人因此成為癮君子,為什麼呢?

加拿大心理學家Bruce Alexander提出了一個叫做Rat Park的實驗:

Rat Park - Wikipedia

實驗考察了老鼠對於藥物的反應,老鼠的被提供兩個飲用水的來源:一個瓶子中摻了嗎啡;另一個是純水。被試驗的老鼠分為兩組,一組老鼠處於隔絕的環境中,一組處在一個「理想」的環境中---足夠的玩伴,舒適的環境,隨意的交配。實驗結果顯示:處在隔絕環境中的老鼠,100%會依賴於含有嗎啡的水瓶,而且100%會攝入過量而死去;而處在「理想」環境中的老鼠,對水瓶沒有明顯好惡,幾乎沒有老鼠因攝入過量而死去。

Bruce Alexander由此實驗結果提出假設:「成癮」行為主要由對象的生活「環境」而非「藥物」本身決定。

Rat park實驗在學術界有許多的批判,Nature(影響因子38.138)和Science(影響因子34.661)都拒絕了Alexander的初稿,論文最後刊登在Psychopharmacology(影響因子3.875)上。一些後續的研究也指出Alexander最初的實驗結果的報道存在偏差。我認最為犀利批判是對於實驗本身方法論不嚴謹的批判:「癮」的成因過於複雜,不應該蛻化為僅僅控制一個變數的實驗條件。Alexander和Johann的敘事存在「假二歧式」 false dichotomy的嫌疑

然而對於這個話題討論的爭議遠遠不止於此,對於「毒品戰爭」War on drug議題的爭論,已經成為西方保守主義陣營和自由主義陣營繼「氣候變化」、「種族主義」之後的第三個撕逼扯皮的焦點。相關的學術研究也因此籠罩了一層政治鬥爭的迷霧---而且,這個議題並不像氣候科學那麼涇渭分明---持不同觀點的陣營沒有哪一方有絕對的理論和證據優勢。

有一點學術界有一定程度的共識:那就是「環境」對於成癮肯定是有影響的,爭議的焦點在於這種影響是否是決定性的。學術界相信相當一部分成癮患者的病因並不來自於生理依賴,這解釋為什麼很多病人在戒斷一種媒介(比如飲酒、暴食)之後馬上投入了另外一種媒介(比如購物、賭博)的懷抱。對於這樣的成癮,物理戒斷只能是治標不治本。很多心理學家相信這樣的成癮來自於某種形式的壓力和焦慮----而「癮」的媒介成為了釋放這種壓力和焦慮的代償。

我個人傾向於相信這種解釋,源於我自己的生活工作經歷---當我自己的研究工作挫折比較多的時候,我會更加容易沉迷於電子遊戲----一坐就是幾個小時;當我自己研究很順利的時候,就算玩遊戲非常滿足,我也通常會在1~2個小時後離開----即使離開後我並不馬上投入工作。

對待有「癮」的個人,社會總傾向於「放逐」outcast他/她,這完全無助於解決問題,只能徒增他的壓力和焦慮,我認為這很有可能是「癮」反反覆復無法戒斷的重要原因之一。

雖然毒品離我們大多數人的生活很遠,但是「成癮」現象卻無處不在,我們每個人自身也多多少少有一些小「癮」----相比於前文提到的沉迷電子遊戲、暴食、購物來說,手機依賴、社交網路依賴可能更加普遍。重新審視「成癮」的原因對於我們的生活很重要-----雖然學術界還沒有定論,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更加聰明得對待「癮」---無論是我們自己的,還是親人朋友的。


推薦閱讀:

大學為什麼要封鎖自殺消息?
為什麼瑪麗蘇可以紅遍半邊天?
參加陌生聚會你需要知道這三點

TAG:心理学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