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食如何開始?幾個焦點問題的中美標準對照
輔食餵養是每個小朋友都會經歷的事情,而父母們往往在即將開始或者剛開始時對此事十分緊張,擔心小朋友吃不好影響了發育。奶爸我當初也是如此!
所以,本文把關注點主要放在即將開始和剛開始喂輔食的階段,大約是6個月~1歲出頭。將這個階段的幾個焦點問題進行了研究。
網上各種輔食階段的傳言有真有假,奶爸我本著正本清源的目的,找來兩本權威資料——《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和中國營養學會編撰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看看同樣一個問題,中美兩國的權威資料是如何描述的?(後文簡稱中方和美方)
閑話少說,正文開始!
1 什麼年齡開始?這個問題,中美雙方的態度是一致的——雙方都明確地建議6個月內純母乳,滿6個月開始喂輔食,但雙方又都曖昧地表示視具體情況4~6個月之間開始也可以。
6個月這個時間點的建議是一致的並不稀奇,但曖昧都是一致的,就耐人尋味了!
中方——出生17~26周的嬰兒對不同口味的接受度最高,而26~45周的嬰兒對不同質地食物的接受度較高……4~6個月的嬰兒已能扶坐……開始添加輔食是適宜的。
美方——大多數孩子在4個月之後就不會再有挺舌反射。等孩子的挺舌反射一結束,就可以喂他輔食了。
你看,中美雙方都說得不是那麼精確。我想想,覺得這也正常。6個月開始喂輔食是一個大範圍上比較穩妥的時間點。但每個孩子生理髮育有早有晚,不可能說差一天到6個月喂輔食就一定有害,晚一天就一定遲了。
所以,我理解實際的情況是孩子在4~6個月這個範圍內都有可能會準備好接受輔食,但多數孩子從6個月開始餵養是穩妥的建議。
2 寶寶是否做好了準備?
寶寶自己是否準備好接受輔食,會有一些外在表現。
中美雙方都提到一個特徵——挺舌反射(中方稱之為伸舌反射)。其是指低齡寶寶,當大人把盛有食物的勺子或其他物品伸進寶寶嘴裡時,寶寶會本能地用舌頭將其向外推。
當寶寶的挺舌反射消失時,是可以加輔食的重要特徵。
另外,寶寶基本能直立坐起,對大人的食物表現出興趣也是重要的特徵。
3 食物添加的順序
中方——最先添加的輔食應該是富鐵的高能量食物,如強化鐵的嬰兒米粉、肉泥等。在此基礎上逐漸引入其他不同種類的食物以提供不同的營養素。
美方——按照傳統,剛開始的時候應該先喂他吃穀物。不過,並沒有醫學證據顯示,按照特定的順序喂輔食對孩子有特殊的好處。
可以看到中美雙方在此問題上的差異主要是要不要最先加穀物?而後面的食物都是並無固定順序的。
中方之所以強調要先加富鐵食物,是因為嬰幼兒來自輔食的鐵高達99%。而美方對鐵的描述概括起來是非正常孩子(比如早產兒、出生時體重偏低等)需要補鐵,非母乳孩子需要用高鐵奶粉;正常孩子吃輔食後,從肉類、麥片、綠色蔬菜中可以獲取一定的鐵。
4 不同年齡段可選食物的種類
中方——
7~9個月:強化鐵的嬰兒米粉,逐漸達到每天1個蛋黃(如果蛋黃適應可嘗試蛋白,以達到一天一個雞蛋),50g肉禽魚,其他穀物、蔬菜、水果根據嬰兒需要而定。
10~12個月:每天1個雞蛋,50g肉禽魚,一定量的穀物,蔬菜、水果視嬰兒需要而定。
美方——
4~7個月:麥片、蔬菜、肉類、雞蛋和水果。
8~12個月:穀物、蔬菜、肉類、雞蛋和水果。
基本上,從食物本身的種類來說,就是均衡膳食,各種都來一些,不同年齡段並沒有多大差異。唯一的不同在於,中方特彆強調了雞蛋容易過敏,需要注意。
另外,中美雙方都提到,需要儘可能地給小朋友多一些種類的食物。這樣可以降低以後偏食的概率。
5 食物過敏
中方——引入新的食物時應特別注意觀察是否有食物過敏現象。如在嘗試某種新的食物的1~2天內出現嘔吐、腹瀉、濕疹等不良反應,須及時停止餵養,待癥狀消失後再從小量開始嘗試,如仍然出現同樣的不良反應,應儘快諮詢醫生,確認是否食物過敏。
美方——最好每次只給孩子提供一種新的食物,等至少3~5天之後再給他另一種,每次給哈子吃一種新食物以後,要觀察他的反應,看是否出現腹瀉、皮疹或嘔吐等。
這一點上中美雙方的意見基本是一致的,就是一次增加一種食物。唯一的不同在於,嘗試新食物時,中方要求1~2天,美方要求3~5天。
6 食物製作
中方——
7~9個月:泥糊狀,如果肉吃得少應增加5~10g含α-亞麻酸的植物油;
9個月:帶有小顆粒的厚粥、肉末、碎菜、爛面等;
10~12個月:增加食物的稠厚度和粗糙度,建議提供大小合適的手抓食物;
盡量不加調味品,少糖少鹽。
美方——
4~7個月:確保食物是軟的,方便吞咽,而且要把食物弄成小塊。不要給他需要咀嚼的食物,即使他已經有牙齒了。
8~12個月:可以吃一些稍微粗糙的食物,需要更多咀嚼的食物。手抓食物是很好的選擇。千萬不要給大塊的生蔬菜、整粒的堅果、整粒的葡萄、爆米花、未煮熟的豌豆等圓的堅硬食物。
不要加鹽、不要加調味品。
7 飲食習慣培養
最後,我們來談一下飲食習慣的問題。
生活中常見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吃不飽,而想給孩子多吃。所以,誕生了追著喂飯、強制食量等現象。
而中美雙方,都認為這樣做反而不利於孩子良好飲食習慣的養成!
中方——父母應負責準備安全、有營養的食物,並根據嬰幼兒需要及時提供;父母應負責創造良好的進食環境;而具體吃什麼、吃多少,則應由嬰幼兒自主決定。在嬰幼兒餵養過程中,父母應及時感知嬰幼兒發出的飢餓或飽足的信號,充分尊重嬰幼兒的意願,耐心鼓勵,但決不能強迫餵養。
美方——為了讓孩子平衡飲食而將進餐變成一場拳擊賽是不可取的……你應該每頓飯給孩子提供一個可以選擇的範圍,讓他選擇吃什麼。你要盡最大可能變換飯菜的口味……儘管很難讓人相信,但是事實證明:如果你每頓飯都給孩子提供許多可以選擇的健康食物,不逼迫孩子吃特定的食物,那麼孩子的飲食在幾天之內就會達到平衡。
所以,我們真的應該把心放寬一點,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入到準備健康的食物和營造良好的就餐環境上去。
=====================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奶爸de自我修養
微信號:DaddyGrowUp
不愛雞湯,只有乾貨!
推薦閱讀:
※婚前婚後老公就像兩個人,最接受不了的變化是這點!
※無奶、少奶寶媽不要急,聽話照做,幾招追奶成為大奶牛
※我家選擇了比買天價學區房更貴的教育之路
※寶寶去幼兒園被欺負怎麼辦?入園前5招先學起來
※1歲寶寶不會指認人物,教了好久,有什麼好辦法提高寶寶的認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