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如何讓教學設計 「腦洞大開」 ?

How to be creative?

  • 誰說靈感是天生的?

  • 汗水轉化成靈感的關鍵是什麼?

  • 什麼遊戲可以激發創造力?

  • 教你一招創新的套路!

  • 教學設計上的應用

誰說靈感是天生的?

大家可能聽到過這句話:

"Genius is one percent inspiration, ninety-nine persent perspiration."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這是愛迪生的名言,大家知道後半句是什麼?

Accordingly, a genius is often merely a talented person

who has done all of his or her homework.

(因此,天才不過是一個經常能完成自己工作的聰明人而已)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get到愛迪生說這番話的深意 —— 其實汗水更重要,你的靈感也是長期努力的一種回報;所以你為什麼要堅信 「靈感一定是天生的?」

最近看了Adam Grant 的一本顛覆創新觀念的書,中文書名叫《離經叛道》,裡面有個觀點讓我非常的認同:

多產才能催生有影響力的創意,

成功的創意數量,

和創意總數成正比。

這和愛迪生告訴我們的一樣: quantity 是可以帶來 quality 的,愛迪生不就是經歷了無數次失敗的創意,最終才帶來了一千多項專利么?

反思一下,為什麼你設計不出有創意的課程?為什麼到了公開課才抓耳撓腮,頓覺才思枯竭?不過是因為你平常懶得創新罷了;

其實我在公眾號裡面放的課程,只有部分是公開課比賽過的,大部分就是我平日里的「常規課」,我也是一步步從standardized 的課程設計,慢慢養成了創新思考的習慣,並設計出了很多失敗的創意課程,以及成功的創新課程;

「汗水」轉化成「靈感」的關鍵是什麼?

善於總結。

看似容易,對於我們老師來說,真的是何其難的一件事情,因為我們:

沒有時間!

無盡的檢查作業,改作業,批作業;晚修,補課,監考,改卷,還要管紀律;我們要花生命的一半時間在並不能提高我們教學素養的事情上,哪有時間總結?

這我也不能救你;時間的問題上,請你自救;要麼淪陷,要麼發奮,都是自己的選擇;而我選擇了辭職,換個時間更自由的環境,更為專心的只做教學;

但慶幸的是,我可以把我的總結反思分享給大家,and I sincerely hope that it will help!

教你一招創新的套路!

請記住這個公式:

Pen + Apple = Applepen!

最近有一首歌特別洗腦,沒有聽過的老師們可以戳?? 這個音頻;

洗腦神曲ppap7妹 - 魂不守舍

這首歌的第一句就是:I have a pen; I have an apple; Bang! Applepen! 請問鉛筆和蘋果有聯繫么?好像不是很有聯繫,但是組合起來竟是一個很新奇的事物;所以 Pen + Apple = Applepen! 這個公式要傳達的思想就是:

要創新就要學會將不相干的東西聯繫成新奇的創意!

蜻蜓 + 飛機 = 直升飛機

網路 + 購物 = 網購

紅包 + 社交軟體= 打賞功能

其實這也就是德波諾博士總結提出的創新思維模式 — 平行思維法。根據這一公式,我們可以用這一方法鍛煉自己的創新思維,可以和學生,或者和自己的孩子甚至是其他的家人和朋友一起,玩下面這個遊戲:

激發創造力的遊戲

你說一個詞,別人說另一個詞,

兩人共同思考這兩個主體結合之後可以有什麼新發明。

這個遊戲在Tina Seelig 的書《斯坦福大學創意課》裡面也提到過,裡面就特別舉了德波諾博士是怎麼和別人玩這個遊戲的:

德波諾博士說了一個詞「印表機」,另一個人隨意說了另一個聽起來毫不相關的詞「鼻子」,然後大家就開始頭腦風暴;

請問你能想到什麼新奇的發明呢?

當時有一個人說:可以設計一個用鼻子來控制開關的印表機!— 不錯;

還有一個人的想法更有創意:可以把印表機的墨盒設計成用鼻子聞味道就可以辨別缺少哪種墨水!— Excellent!

在教學設計上的應用

上面說的Applepen的公式在教學上是這樣的:

教材內容 + Another Idea = 一個創新課程設計

Another Idea (下文簡稱AI )可以是什麼呢?隨便想一個么?當然可以,老師們大可以打開自己的腦洞,積累自己 quantity;

基於量的積累上,我慢慢總結出了下面幾個 AI 的套路,有了創新套路,教學的效率和質量都提高了好多;

AI — 教材內容中出現的非教學形式

例證一:其實每篇課文裡面都會出現一些非教學形式的東西,比如介紹卓別林的文章,裡面出現了「啞劇」 — the mime — 只是很多情況下老師們只把他們當成了一種生詞,並極力去解釋,並沒有想過直接將這種形式搬到課堂上用;

(具體設計參考這篇文章:四個腦洞大開的"課程引入"方式 ;以下的鏈接都來自我的微信公眾號:腦洞英語課堂)

例證二:其實有一篇課文的設計上,很多老師已經用了「教學內容 + 教材內容中出現的非教學形式」 的模式了,就是公開課常用的一篇文章:Boby language . 這篇文章出現的非教學形式就是:肢體語言,所以很多老師想到了要在教學設計中安排肢體語言表演的環節,這個很容易想到,因為這篇文章的指向性很明顯;

例證三:再比如說 My First Work Assginment 這篇文章中隱含了一種非教學形式 — 找工作,找工作可以聯想到—簡歷,所以可以直接在引入部分設計找工作投簡歷環節,並在結尾與之呼應;

(具體設計參考這篇文章:四個腦洞大開的"課程引入"方式 )

AI — 文學形式

文學形式有很多種,比如:詩歌,修辭手法,歌曲,電影,名著等等;本來英語就是一門語言,語言就是產生文學的源泉和基石,所以教學材料和文學形式的結合,是很容易出彩的!

那麼大家現在開開腦洞,運用剛剛的那個公式,試著思考一下這些教材內容和文學形式的結合,可以得出怎樣的設計呢?

  • 寫作技巧課 + 歌曲 =?

  • 介紹加拿大 + 五行詩 =?

  • 介紹進化史 + 比喻 =?

  • 自我介紹 + 比喻 =?

  • 環保課文 + 排比 =?

  • 語法點 + 擬人 =?

上面提到的這些組合,我都在自己的課裡面進行了實踐:

  • 寫作技巧課 + 歌曲 =從歌詞中學習寫作技巧!

(具體設計參考:怎樣有趣的教學生寫作?)

  • 介紹加拿大 + 五行詩 =用五行詩介紹加拿大,用五行詩總結其城市

(具體設計參考:教你如何用Cinquain 五行詩上一節介紹加拿大的閱讀課)

  • 介紹進化史 + 比喻 =用比喻描述課文中出現的進化史中的物質,並讓學生猜是什麼

(具體設計參考:老師,你敢在閱讀課上對文章提出質疑么?)

  • 自我介紹 + 比喻 =自我介紹中將自己比喻成和自己的職業或者性格特點相關的事物

(具體設計參考:如何用英語做一個與眾不同的自我介紹 )

  • 環保課文 + 排比 =用排比句結合虛擬語氣的用法寫一首於文章內容相關的詩

(具體設計參考:老師,你敢在閱讀課上對文章提出質疑么?)

  • 語法點 + 擬人 =將虛擬語氣擬人化,結合泰戈爾詩歌的語境,為其做了一首詩

(具體設計參考:用泰戈爾的意境為虛擬語氣做一首詩 )

AI — 遊戲

這個方法其實蠻多老師應該有在用,但是大家在課堂上玩的遊戲種類比較局限,無非就是你來比劃,我來猜之類的常見遊戲。其實,老師們應該多豐富一下自己的業餘生活,去體驗一下學生們在玩的各種益智類桌游,或者多參與一些新鮮的活動,這將會給你的生活和教學都開闢一片新大陸的。畢竟,創意來源於生活,沒有生活的老師,何談精彩的教學設計?

其實現在很多桌游和綜藝節目上玩的遊戲都很有趣,且非常益智,在課堂上玩起來很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共鳴,從而使得課堂氛圍是相當熱烈的;

  • 課例:在課堂玩「誰是卧底」

我曾經就在課堂上和學生們用英語玩「誰是卧底」的遊戲,印象中當時上的課文是人教版的一篇講主人公旅遊各國的文章;(具體不記得是哪一篇了)通過學習了各個國家的特點,

Step1: 我給每個大組一張紙條,上面寫著一個文章中出現的國家,

Step 2: 並讓他們從第一桌傳到最後一桌;這幾大組中有一個組得到的是和其他組不一樣的國家,但是各個組之間互相不能直接說自己拿到了什麼國家,

Step 3: 我會點學生起來,用一句話描述這個國家(然後學生就會自然而然的用課文裡面學習到的內容來說了),

Step 4: 然後幾輪下來全班一起投票,找出「誰是卧底」

當時玩起來學生非常high,可惜是最後的升華環節,時間不夠了,但是大家都還意猶未盡;

還有一次,我在上海這邊看了一場外國人表演的即興秀,裡面的遊戲也給我很大的啟發,用在教學已定趣味無限,具體設計大家可以參考我的這篇文章:Improv Comedy Show 教你如何不讓學生展示環節太做秀

其實還有很多通過「交流」才能完成的遊戲,都是拿到課堂上來玩的很好的素材,比如「隻言片語」 「模擬聯合國」 「殺人遊戲」 等等;這麼多遊戲素材,等待老師們去發掘,去嘗試,去總結!

AI — 另一學科或領域

這個思路應該是現在教育界很推崇的一種趨勢,也是終於讓教學回歸了「英語作為語言工具」 的真正本源問題的一種教學思路。用英語解釋就是:

「interdiscipline "

跨學科的教育思想。芬蘭就是全球最先合法化普及這種教育思想的國家。

試想,不同學科或者領域和英語課結合,將會產生多美妙的結合啊!

英語課 + 音樂課 =?

英語課 + 語文課 =?

英語課 + 邏輯學 =?

所以我設計了用英語解讀邏輯學原著系列課程,不管現在瀏覽量怎樣,得不得到大家的認可,我都堅持將這個做下去,或許失敗,或許成功,時間會證明一切;

AI — 高科技

這個套路其實是最容易出亮點的套路了,但是操作上也是最難的,因為課上還要看機器,網路,活著軟體們的脾氣,一不開心罷工了,再好的課也泡湯了;這也是很多人嫌麻煩不喜歡用這一招的原因;其實這樣蠻好的,科技的力量自動淘汰了一些懶惰的人,讓適應力足夠強的人又少了一大批競爭對手。

作為一個 」技術狂「,我在課堂上嘗試過很多軟體:

用表情包軟體上了一趟講情緒的口語課:用自己的漫畫表情包給學生上一節關於情緒的課

用QQ布置作業,上傳作業,投票,做評論:教你如何用「高大上」的新技術上一節關於「Future」 的英語閱讀課

用遊戲軟體製作微課:微課新玩法!用「遊戲軟體」製作一堂和學生雙向「互動」的微課!

等等等等;

我在這篇文章: 識時務,造英才!---新技術給外語教學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分析高科技的利弊的時候,就說過:

「對於教師來說,現如今已經不是一支粉筆打天下的年代了,有高科技而無視之,無非是選擇了一條最原始最艱辛的步行跋涉之路,當別人慢慢的開始使用現代先進教學交通工具馳騁在高速公路上的時候,緩慢步行中的教學者便只能被遠遠甩在其後。」

所以高科技化,必然是將來教育的趨勢之一!

AI — 時下熱點/自身經歷/情景設置

這三種方式上是老師們用得最多的,也最上手的創新方式,在此我就不多說了;

總結

平日上課傳統隨意,公開課臨陣磨槍,從不總結反思,是很難有源源不斷的創意或新點子的;如果你現在還在迷茫,不如看看我總結的下面這個腦圖,找找靈感,想想方向,或許創意會來得更快,備課效率會更高:

如果你從我的總結中,體會了到了總結的好處,我多麼希望下一篇看到的,是你的教學總結!??

本文參考書目

Tina Seelig 《斯坦福大學創意課》

Adam Grant 《離經叛道》

Keith E. Stanovich 《超越智商》


推薦閱讀:

「英語流利說」App體現了哪些英語教學法的思路?
為什麼現在很多家長從小就要教孩子說英語?這樣的教育方式正確么
怎樣給8、9歲的兒童打下良好的英語基礎?
英語教學中可以實現哪些信息化手段?

TAG:开脑洞 | 英语教学 | 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