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被說中國學生不懂團隊交流的時候,我們在被指責什麼?
原諒我標題黨,但是這是一篇純理智探討的文章。
前陣子兩個荷蘭的小夥伴約我去進行了一次短途旅行。我和其中一個小夥伴約好一起坐火車出發到目的地。在這兩個小時的火車旅行中,這個小夥伴向我全程傾訴了他在和中國留學生做teamwork中遇到的煩惱,他說他沒辦法和他們順利交流,覺得大多數中國學生缺少團隊精神,於是向我討教方法。
我一開始聽他倒的苦水是很不開心的,我說,你如果做到足夠尊重對方的話,我不認為交流會有什麼大問題,我自己有和全世界各種文化背景的人長期組隊磨teamwork的經驗,我不覺得中國人有什麼特質在阻礙我的交流。
他睜大眼睛表示難以置信:真的沒有問題么?
好吧, 我回顧了當初自己的經歷,承認我現在覺得在大多數多元化的teamwork中遊刃有餘,也是當初一開始經歷了很多努力和痛苦,克服了自己,磨出來的開放式的交流方式。
有趣的是,上次和一個純中國學生組的一個team,做小組討論的過程中我感覺團隊中難以實現豐富又有效的討論,整個團隊討論過程中精疲力竭,最後劃分任務後,各自獨立完成,草草結束的場景。
是的,我受到了「反向文化衝擊」,在我逐漸適應了非中國式的交流之後。
好了,以上只是寫作背景,純粹是為了增加閱讀性,並不為了輸出任何觀點,只是在經歷了各式各樣的團隊交流之後,我想試著總結一下,什麼樣的交流方式更高效。
畢竟別的不說,高效的交流技巧,會讓我們更容易在各種面試中所向披靡,而我也希望聽到的對中國學生難以進行團隊交流合作的吐槽能夠再少一點。
總結起來,我覺得有以下四個方面是很多中國學生沒弄清楚的地方:
1.表達不是為了說服
有一次結束了一個需要大量討論的課程之後,一起上課的中國妹子跟我說,好羨慕你們組的熱烈的討論氛圍啊,每個人都有想法,每個成員都願意貢獻,我們組就很沉悶,因為幾乎全是中國人,大家都不願意說話。
我說,討論的氛圍是需要有人先帶動的,如果你覺得你的組太過沉悶,不如你先說帶動氛圍?
她趕緊搖搖手:不要不要,我才不要做第一個主動發言的人,說錯了怎麼辦?如果沒有人聽我的豈不是很尷尬?我更喜歡等大家都說完了之後,把大家的觀點總結一下說出來,最安全。
事實是,這是個純討論的偏社會學的課程,就像知乎的大多數問題一樣,根本沒有標準答案,也不存在說錯。
但是大多數時候,我們自己潛意識就認為,如果我們一旦開口,就要「言之有物」,就要能夠說服對方,要不,還不如不說。
可是,「表達」和「說服」是完全不一樣的兩個概念,探討和交流的意義是為了分享交換彼此之前並不共享的信息,你表達出一個你自己獨有的觀點,並不一定要用這個觀點去說服對方,單純的為觀點的多樣性做出貢獻,其價值就已經體現。
2.傾聽不等於聽從
當我們在說聽的時候,我們更多的會聯想到,「聽從」,「聽取」,不但要聽,還要「取」要「從」。如果我們用說「你聽我的」,還帶了你要按照我說的去做的意思。
但是就好像前面說的,表達並不意味著說服一樣,傾聽也不意味著要聽從對方。但是很多人因為預設立場,「你說話是為了說服我,我才不要聽(從)你的」,混淆了表達和說服,傾聽和聽從的界限,很容易變成「我才不要傾聽你的表達。」
於是這種狀態就變成了自己不敢說,別人說也不願意聽的非開放的狀態。
3.討論不一定要下結論
愉悅又開放的討論方式,就是每個人都貢獻出自己的觀點,提供輸出。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討論就要應用到結論之中。如果一個團隊在進行討論的過程中,模糊掉了結論的邊界,那麼很容易引起討論的不愉快。
事實上是,討論是每個人獨立做了輸出的貢獻之後,下結論則是要大家贊同的。
4.觀點不等同於立場
別人提供了一個客觀存在的觀點,但是這個觀點並不就等於對方的主觀態度和立場。分清主客觀界限,交流才可以更好的進行下去。
但是,大部分人太過敏感,怕出頭,怕獻醜,怕對方把你提供的觀點和你的個人立場等價。而且也喜歡過多的解讀,總關注表達者的態度,就事論事的理念不夠強。我覺得這是我們的教育和大環境決定的,看我們的閱讀理解教育,看我們對新聞聯播的解讀,這大概就是文化差異了吧。
而當今時代是獲得信息的時代,通過人和人之間的直接交流獲得信息是最快速的渠道之一了,學會友好地和人交流,也容易更好地交朋友。
最後,我的輸出也只是為了表達,提供視角,並不想說服你~你說呢~
推薦閱讀:
※SIA遊學季|跨越千山萬水,帶你去USA撒野
※中國學生初來紐約租房的一些迷思
※怎麼看留學問題?能去就去嗎?
※義大利留學,通過馬可波羅計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