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絕望的香港年輕人

最近TVB播了一系列的採訪節目,光聽名字就足夠惹眼,《有樓萬事足》。講的是香港年輕人是如何通過各種方法成功買樓的。當然,按照香港人的表達,他們把首次置業(購買首套房)叫做「上車」,寓意為搭上了人生的順風車,從此自己不怎麼努力,房價的漲幅也能讓自己獲得收益了。

故事中的主人翁各有特點,有一個「五十蚊哥」,廣東話裡面,元叫蚊,這個五十蚊哥,強制自己把每天的消費控制在50元港幣之內,包括吃穿行。可能大家看到50元覺得沒什麼感覺,我跟大家說一下我在香港每天至少要花多少錢吧。每天上下班的交通費要30多元,中午在公司附近吃飯,一般需要50多元,而早餐,我可是從深圳買的小點心,這個就算5塊錢好了,而晚餐則需要買菜做飯,就算20元吧,這樣算下來,已經超過100元了。有時嘴饞還要買奶茶,還有別的消費,比如出去玩,以及水電煤氣等開銷。而限制在50元之內的話,生活真的很緊張,五十蚊哥基本上每天都在家裡吃,上班帶飯,而且去公共運動場的更衣室洗澡。香港這點還是不錯的,很多運動場的更衣室是有太陽能熱水的。不僅如此,五十蚊哥嚴格限制消費,更別提什麼外出旅行了,這些是絕對禁止的。而談戀愛,也是萬萬不能的,都是浪費錢的行為。於是,這位五十蚊哥,堅持了8年,終於存夠了300萬港幣,再貸款300萬港幣,買了一間價格為600萬港幣的不到60平方米的房子。

寫到這裡我都覺得悲哀,畢業之後二十多歲最為美好的年華,居然就以這樣禁欲主義的方式度過。這樣的生活60歲退休也能過,何必在二十多歲的時候體驗呢。可在香港,真的有很多人在為了房子而努力。還有很多人,甚至只是為了每天吃上飯而努力。有些單身媽媽,每天早上早早起來去菜市場兼職賣菜,下午去茶餐廳洗碗,每天打幾份工,收入基本上都是月光,因為要供孩子吃穿,還要交房租。在香港,這樣的生活叫做「手停口停」,一旦不工作,立刻餓肚子。政府的援助實乃杯水車薪。

香港特區政府非常推崇自由經濟,而自由經濟最大的弊端就是貧富分化。再加上當年董建華特首原本著力解決香港住房問題的「八萬五計劃」被無法忍受樓價暫時下跌的有樓之士反對而告終,香港的住房問題,現如今已經沒有辦法解決了,悲觀點來看,五十年不變的期限屆滿都不會有任何一屆的特區政府敢動房地產領域的既得利益。中央對香港的希望就是繁榮穩定,而這本身又是有一點點矛盾的,穩定的本質就是反對冒險的改變,要知道,改變是無法保證向好的。而中央又要求香港保持繁榮,可只是求穩,並不利於繁榮。

在這樣一個局面下,香港的年輕人身上的壓力真的非常大,甚至到了絕望的地步。為什麼呢,香港已經非常發達,真的,很多時候你都沒有意識到香港已經發展得非常充分了。該有的生活設施,或者說基礎建設也都有了,各行各業也都處於一種互相服務和互相依存的循環之中。各個行業的准入門檻也非常清楚。在香港,學法律做大狀、學醫當醫生、進名校讀商科做金融,基本上就是香港上流社會為子女規劃的路線了。我們這種半路殺進來的港漂兒,沒有一代的積累,想直接在我們這代融入,自然是很困難的。當年移民到北美的第一批華人,也經歷了兩三代,孩子或孫輩方才勉強跟同齡人站在了差不多的起跑線上。

對於香港上層社會,他們子女的人生規劃已經很固定了,而且相關的行業也按照約定俗成的標準,只面向目標院校的畢業生拋出橄欖枝。於是乎,中等偏下的家庭子女,如果在學習上和專業選擇上,一旦因為父母的瞎指導而產生了偏離,僅憑著自己的努力想要融入主流或者進入上流社會,就真的希望渺茫了。

階層的固化,讓孩子們承受著難以排解的壓力。香港孩子的自殺新聞出現得都見慣不慣了,從統計上來說,香港教育體制下的學生自殺率應該比內地一線城市要高很多倍。2016年3月,九天之內,有6名學生自殺,而今年2月,在八天之內,出現了4起學生自殺,引發BBC的持續關注。

香港年輕人的思維往往被局限於香港一隅,普遍覺得,連在自己的地方都無法取得成功,更別說換一個地方工作和生活了。這就與我們內地學生很不一樣。基本上全國各地的畢業生,只要想來一線城市,就一定能在一線城市找到工作,取得進步。

我們或許現在才能嘗試著去理解香港年輕人的絕望,他們的生活唯有談論美食和旅行,只有這樣才能稍微從絕望的生活中脫離出來,或許也能稍微理解2014年學生的不滿最終轉化為上街鬧事了,那些洋溢在空氣中的年輕的荷爾蒙,真的無處宣洩。


推薦閱讀:

患精神癌症的年輕人,又窮又迷茫,又喪又懶散
我們這屆年輕人,竟然比父母年輕時還要窮
如何反駁長輩說「國家如果打仗了,你們這些年輕人都不用敵人打,就直接投降了/當漢奸了」?
年輕人在職場如何保值?

TAG:香港 | 北上广 | 年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