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的語性
2017-02-21 作者/鄒海濱 令狐沖學英語的煩惱
首先感謝知友的厚愛,關注了我的專欄。相對於其它的專欄,我的更新速度較慢,因為畢竟不是營銷號。更新速度慢, 我覺得有負知友的關注,但還是想說明一下,不是因為作者太懶,其實我每天都會寫點東東,大都以說說形式發在QQ空間,記錄工作學習生活的點點滴滴。專欄中的文章有些不是我特意寫的,而是有感而發,不吐不快。因為我認為一時興至之作遠勝於刻意為之。我是個吃貨,以前每天想的是吃點什麼,後來養成了寫作的習慣,心中就老想著每天寫點什麼。我才疏學淺也不怕丟臉,所以決定提高更新速度,將我的卡片式地寫作直接搬入專欄,不加整理編輯,還請知友不吝指教和諒解。希望在大家的幫助和支持下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
今天我寫的主題是漢語的語性以及它對翻譯的影響。「語性說」最早是由資深翻譯家和教授高健先生提出來的。他將語言的特點稱為語言個性,簡稱語性。「語性是指一切最具有本質性、關鍵性、代表性與典型性的東西,是一種語言在其使用與運行上明顯有別於其他語言的獨具有的品性」(高健,2006:109)高健先生還提出了英漢語性對比的8大特點,以後再慢慢補上。「語性說」對翻譯實踐的指導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高健先生畢生致力於英語文學尤其是英語散文的研究和翻譯,是國內卓有成就的英美散文選家和翻譯家,尤以翻譯風格見長,其譯作精緻周到、雋美考究、純凈圓熟。已出版《英美散文六十家》、《英美近代散文選讀》、《聖安妮斯之夜》、《美國散文選》、《英詩攬勝》、《見聞札記》、《伊利亞隨筆選集》、《英美散文一百篇》與《培根論說文選》等十餘種譯著。1991年,高先生被評為山西省優秀專家和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2005年,中國翻譯協會授予高健先生「資深翻譯家」稱號。因其譯著妙語天成,意境優美,2011年,上海譯文出版社再版了他譯著的《英國散文精選》和《美國散文精選》。
以下是我今天的卡片式寫作,以說說形式發在我的QQ空間。
漢語的語性之一
朋友,當你做英譯漢時,看到and, but, therefore,你腦海里是不是馬上彈出, 和(and), 但(but), therefore(所以)呢?舉個例子,There are spring, summer, autumn and winter four seasons in a year.你會不會翻譯成: 一年有春、夏、秋和冬四季。可能你不會,因為春夏秋冬這四個字你太熟悉了,如果加個「和」你會覺得很彆扭。
再來個例子,Everybody thought this furniture very good and not expensive.也許你會不自覺地翻譯成: 大家都認為這套傢具質量很好和價錢不貴。但平時大家都會說成: 大家都認為這套傢具好而不貴。(這才是地道的漢語,即漢語的語性)
這就是今天我想介紹的一個常用虛詞 「而」。不要小看這個字,用處多多,無處不在。我們在學習英語時,常為英語辭彙的一詞多義現象所困擾,因很多詞義完全是風牛馬不相及。所以有高手解釋成熟詞僻義。個人認為一個詞的多個詞義看似風牛馬不相及,實則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即各個詞義之間有內在的聯繫)。比如though有多個語義, 儘管(讓步)+但是(轉折)。它既可以用來表示讓步關係,又可以表示轉折關係, 其實還可以表示並列關係。不信,上面這個例子不用and, 而用though/but,也許會更地道一點:
Everybody thought this furniture very good but (though) not expensive.
或Everybody thought this furniture, though not expensive, is very good. (個人愚見,敬請指教)
其實漢語也有一詞多義現象。「而」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請看例子: 華而不實,少而精(大而全),取而代之,自上而下,侃侃而談,心有餘而力不足(出淤泥而不染)等等。片語有從而(因而),而且,然而,反而,進而,幸而等等。從以上例子,我們看到「而」可以表達並列/遞進/轉折/因果/假設等各種關係。
所以,在做英譯中時,看到and/but/therefore,也許你可以多一種選擇,從而使你的譯文更地道(不用和/而)更中文而不是翻譯腔。
(未完待續)
再附上我前一個月寫過相關主題的說說:
漢語的變與不變
上個世紀20年代的作家要廢除文言文,改寫白話文,向兩個方向探索: 朝外的探索是西化,也就是套用西方語言的語法框架。朝內的探索是俗化,即採用俚詞俗語。
現如今,互聯網的蓬勃興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刻地影響著各國的語言。網路時代催生了大量的新詞新語,用來表達不斷湧現的新生事物。網路辭彙絕大多數運用了經濟性原則或簡化性原則,以精短的辭彙表達冗長的信息,以最小的空間篇幅表達深長的意義。
特別是網路語言的興起,正在改變全世界網民的交流溝通方式。如一些表情符號emoji,可代替語言文字來表達。一個微笑表情,即可表情達義。
總體而言,語言這種變化是正常健康的。當然也存在泥沙俱下情況,如一些惡搞。語言是活的,有如河流,滔滔不絕向大海奔騰。語言可以有變化,但萬變不離其中,即不能脫離其語言的常態和語性。否則這種變化是有害的,會破壞這種語言的自然生態。語言是活的,有如大河川流不息,大河的兩岸就是語言的不變,河流的變化是不能逾越兩岸河堤的高度,否則會泛濫成災。
有些網路新辭彙經過大浪淘沙和時間的考驗,會成為漢語寶庫的金子。有些則會被時間的大浪沖刷成泥沙。變與不變是一對矛盾,也是一種平衡。
林語堂系列之餘光中與林語堂
兩位先生之間有很多共性,比如都是從外文系畢業,都是作家和翻譯家,精通中英雙語,學貫中西。我今天發現他們的另一個共性,那就是他們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捍衛者/自信者,堅決維護地道漢語,反對惡性西化。
林語堂於1933年在其《論翻譯》中就明確指出:「一語有一語之語性。譯者應一百分的明白原文意義,然後依譯者之筆力,盡量以本國語之語性,尋最相當之譯句表示出來。」所以我們能發現林語堂的文章,「英文是漂亮的英文,中文也是漂亮的中文。」 以前不覺得很偉大,但在比較了他同時代作家的作品後才更感可貴。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新文化的健將要廢除文言文,改寫白話文,大都一味鼓吹中文西化甚至全盤西化。他們的文章現在讀來不順不通,都是西化之病。
余光中先生一生從事詩歌、散文、評論、翻譯,自稱為自己寫作的「四度空間」。 他幾十年來關注中文西化的問題,發表了很多好文章如《論中文之西化》、《中文的常態與變態》等,振聾發聵,發人深省。
我發現真正精通雙語的人才不受中文西化的影響,因為他們對兩種語言拎得清。在他們面前,中文是中文,英文是英文,涇渭分明。反倒是我們這些人,不但英文沒學好,就是自己的母語也沒有學好,才會翻譯時受英文影響,被英文牽著鼻子走,寫出不中不西不今不古的譯文體,貽笑方家。
這是為什麼?也許是因為他們兩腳踏東西文化,站在比較文化的角度上,返身觀照中國傳統文化,更易認識廬山真面目;又或許是他們都是作家和翻譯家,反覆推敲鍊字鍊句,對文字有著瘋狂的熱愛。
翻譯實踐
Life has taught us that love does *not consist in gazing at each other *but in looking outward together in the same direction .
網上有兩個譯文
1. 愛不是從相互凝視之中獲得的,倒是可以由同朝一個方向眺望而產生。這是生活給予我們的教訓。
2. 生活告訴我們,愛情並不是含情脈脈地注視著對方,而是共同展望同一個遠方.
個人愚見,也許這句話揭示了真愛的本質。為什麼很多看起來很般配的一對璧人(郎才女貌),最後卻以失敗而告終。現在細想,古人用門當戶對來牽線男女不無道理。換句話說,其實就是三觀契合,價值觀和生活習慣相匹配吻合。孔雀女與鳳凰男的悲劇一開始就是註定的,因為兩個人的價值觀和生活習慣是不匹配的。剛開始他們是情投意合,但在時間和生活的重壓下,容易發生很多矛盾衝突。
所以我譯為: 生活告訴我們,真愛並不只是含情脈脈情投意合,而要門當戶對志同道合。(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後記:親愛的讀者,我需要你們的反饋,你們的智慧和你們的幫助。一個專欄能否辦好,取決於作者與讀者的互動和一道成長。你們的批評和建議,都對我很重要。沒有讀者的鼓勵和反饋,作者會一直在糾結:自己花時間和精力寫這些東東的價值何在?將心比心,請不要吝惜你的批評和掌聲,你的鼓勵和反饋是作者創作的動力。請支持原創,謝謝大家。
目前中國的英語學習方法多如牛毛且有眾多的門派之爭,但實際效果其實並不理想。重溫大師林語堂的經驗之談,對指導我們的英語學習很有好處。為什麼中國人學習英語這麼辛苦且效果極差?也許就是教與學不得法。
何時中國才能再出幾個林語堂?
林語堂名篇《英文學習法》
林語堂大師的啟示:我們怎樣學英文? - 令狐沖學英語的煩惱 - 知乎專欄
淺談英語辭彙的學習 - 令狐沖學英語的煩惱 - 知乎專欄
請走過路過的朋友幫忙點贊,如果您覺得還不錯,能博君一笑或有所收穫。您的鼓勵和讚賞是作者創作的動力。謝謝支持原創。能請我喝杯茶嗎?作者:richard zou來源:知乎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推薦閱讀:
※拉丁字母與漢語現行盲文記憶方法
※起不同作用的連續的同一個虛詞卻經常被略掉一個,這叫什麼現象?
※把漢語定語後置現象理解為領屬結構可以么……?
※「對……進行……」是不是一個很壞的結構?
※為了增強表述能力,漢語是否應該引入從句和倒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