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升州路,串起了老城南人最深的情懷
眷念一座城,你會忍不住尋找這個城市的根。
升州路早在南唐時期就已形成東西向幹道,1936年拓寬成為現代的馬路,並以南京的舊稱「升州」命名。
如今的它,東起建康路,西至水西門,一路串起了評事街、仙鶴街、來鳳街、弓箭坊、糯米巷、倉巷等城南老街巷。窄巷、門頭、橫七豎八的晾衣架……在街巷裡,你可以找到老南京的根。
章雲板鴨一開門就排隊的神話,並沒有因為要過年了而人氣散去,反而隊伍越排越長。
心心念念要買些鴨子走親訪友的人們,看著前面的人一買就是一堆,忍不住嘟囔:鴨子又不能當飯吃。掩蓋不住的是擔心,好不容易排到鴨子賣光了怎麼破。一輛送貨車從加工廠拉來了貨源,人群一陣興奮的騷動。
對於老城南們來說,開了四十多年的章雲板鴨,早就是記憶里最熟悉的味道。一開始,章雲烤鴨開在升州路202號。老城南們並不是靠門牌號碼去買鴨子,只要看哪家排隊就是了。一邊是生意好到炸裂的章雲,一路之隔的鴨子店卻鮮有人問津。這樣對比鮮明的場景留在了每個光顧過章雲的老城南心中。
評事街拆得七零八落,章雲搬到了距離老店只有百米遠的地方。破舊的小門臉變得正規了,老食客們隔著油乎乎的玻璃往裡張望,托盤裡的鴨子散發著誘人的光澤。那一刻,排隊的焦躁都被安撫了。
一到灌香腸的臘月,老南京肯定會想到臘梅。
臘梅的香腸香肚,跟桂花鴨一樣,也是霸道年味的一部分。上世紀八十年代,人們工資普遍不高,臘梅一包五個香肚,10塊錢。再金貴也要買些回來,放水大火煮個三分鐘,再小火燜個二十分鐘。剝皮切片,一道過年的快手菜就好了。
屬於升州路的味道,還有三鴻。對80後、90後來說,童年總是一抓一大把的肉鬆,急不可耐地塞上一嘴的滿足。其實三鴻並不是只賣肉鬆,升州路的門市部已經開了很久,你還可以從這裡買到新灌好的散稱香腸。
因為拆遷,臘梅和三鴻都從馬路對面的老門市部搬到路北。門口掛著的搬遷牌子,提醒著老客們不要走著走著就錯過了。
升州路的老澡堂上一次被注意到,是極限挑戰在南京拍攝的時候。人山人海的圍觀人群,將升州路369號的「叄山浴室」擠成了網紅。
偶像效應帶來的人氣,來得快也去得快。年輕人被科普了一臉瓮堂浴室文化,然並卵的是,他們終究很難對這種老澡堂產生感情。桑拿房,溫泉會所,哪兒不比老瓮堂舒服乾淨?
真正常年捧場的,是那些不會追星的老南京。敲個背、修個腳、拔個火罐,躺在木質躺椅上一邊喝茶一邊和熟悉的澡友下活師傅吹吹牛。人到中老年,身上的皮膚在鬆弛,內心的野心也消散殆盡。所謂的快樂不過是有個能吹吹牛的伴。對於澡堂的老客們來說,這裡澡資便宜,歡笑的回憶卻一點都不少。
城南的老澡堂不少,關閉的命運指不定哪天就避無可避。去年,90歲的三山池消失在南京人的視野里。附近一帶又新開了澡堂。老客們輾轉其中,舍不下的便是那份「瓮堂的享受」。
民國時的升州路,寬闊的馬路,臨街的店鋪,人力車夫拉著客人為生計奔跑。
升州路118號,美大紙行,曾經是城南的第一高樓。5層樓高的它,在身高上PK掉上海銀行,成功刷出了優越感。
戰亂年代,洛陽紙貴。老闆胡鏞山靠膽識囤了一批德國紙發了家,蓋了這幢樓。當年,安裝了捲簾門的它,可是南京城裡的稀罕物。門裡裝了一個手搖把子,開關門得搖上700下。傳奇的不只是胡鏞山的經歷,還有樓里的超前設施:自動送水設備、熱水器、衛生間、浴室、豪華屋頂……如今,美大紙行81歲了,也早就不賣紙了,它變成民國往事影像館,成為觀築歷史建築文化研究院的所在。
幾十年里,被歲月改變的不僅是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就連升州路也變了模樣。當年的二層洋樓,在高樓林立的城南,顯得逼仄落寞。梧桐樹從小樹苗變成參天大樹,一天天融入了老城南的血液。
升州路的老住戶們,對梧桐都有著別樣的情感。臨街的住戶們在梧桐樹下晒衣服、下象棋,附近的人們在升州路來來往往,在梧桐四季輪迴里,老了一歲又一歲。
升州路在搬遷。已近暮年的老城南,拆舊宅,蓋新樓。
現在的你,還能在大輝復巷破舊的大宅里,找到一點柔軟的舊時光。只是,這樣市井街巷註定越來越少。浮躁喧嘩的城市,新與舊還沒有學會共榮,就選擇了推倒重來。
屬於老城南的味道搬著搬著就失了影蹤。在章雲排隊買板鴨的老阿姨,一邊惦記著板鴨,一邊噓唏再也吃不到的油雞:「這邊沒拆之前,有家油雞,好吃著呢。後來搬到旁邊我還沒過幾次。可惜,搬著搬著,就怎麼也找不到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