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上海菜擔當 似乎不怎麼好吃
上世紀90年代,經濟形勢一片向好,市民階層也有錢下館子吃飯了,一批有想法、又敢沖的上海老闆選擇了自己做餐飲,二十多年過去了,他們中有些仍舊是溫暖的家邊食堂(武康路東欣酒家和天平路牧羊餐廳),有些則蛻變為黯淡小店(金城、老興隆),有些佔據中心地段不改本色(威海路的小實惠和好兄弟),有些則成了街頭巷尾的傳奇館子(宛平南路小白樺和建國西路小桃園)。
(糯米紅棗,用當年紅遍大江南北的歌取名:心太軟。)老吉士無疑是這其中的佼佼者,天平路老店早年就是口口相傳的明星食堂,去年不出意外拿下米其林推薦,後來開出幾家分店也順勢成為經典本幫菜的擔當,外國和外地朋友若是想品嘗上海味道,推薦去老吉士總沒錯。
來吃老吉士,幾道菜必點:
蔥烤鴉片魚頭,一道典型的「朋友圈菜」,以大量排列整齊的蔥奪眼球,上桌了先不破壞造型,360°轉一圈,大家各自拍好照片,再撥開蔥來吃魚頭——這魚頭可真油啊!腥氣未消,食之無味,又轉了一圈就幾乎沒有人動筷子了,可惜好端端一把香蔥燒成了枯草……
招牌紅燒肉,我們特意加了28塊錢的筍乾,結果發現完全沒有必要嘛!誠如所見,一窩石鍋里裝進了目魚、雞蛋、百葉結和筍乾……這菜配得倒是蠻隨性的,每一筷子下去都不確定夾起來的會是啥,我還撈到了好大一塊姜,紅燒肉成了陪襯,燒得偏干,肉汁都奉獻給了配菜。
話說回來,到底是老牌餐廳,紅燒的底子還是可以的,少一分甜就像蘇北菜,多一勺糖就成了蘇錫幫,這裡醬油和糖的平衡掌控得精準無誤,剛剛好在長江口。八寶辣醬炒年糕,出品駕輕就熟,看色面,我估計是老師傅事先調好了自家的秘制醬料,小廚師現炒加料出鍋,不知道對不對。響油鱔絲,也能吃到那種高手幕後調教、徒兒居前衝鋒的感覺……兩道綠意逼人的家常菜:酒香草頭和薺菜肉絲炒年糕。相比之下,腌篤鮮就有點坍台,湯里漂著肥膘和油花朵朵,冬筍不夠萵筍來湊,百葉結咬下去都化渣了……我的前車之鑒,建議大家繞道,畢竟198塊是整頓飯最貴的一道菜了。
「杯子使用費」其實就是開瓶費,老友相聚,我們帶了幾葡萄酒支酒助興。
里奧哈的膜拜酒庄,大公雞酒配上海醉雞,肉香更添酒香,「雙雞賀新春」。我挖掘出了一道配酒佳品:捲心菜炒粉絲,都是質樸的小菜,用榨菜吊出咸鮮,既能配白酒,也能搭紅酒,類似小白樺的一道油豆腐炒豆芽,也是百搭。我們晃著杯子聊著天,不知不覺九點出頭,服務員跑來說:廚房快下班了,你們的油煎八寶飯可以上了嗎?是的,老吉士這種本幫館子就是這麼直接了當,帶著幾分精明,卻也坦蕩實在,真的是歷練到了人情通達——按照店裡規矩,客人自帶葡萄酒是100塊一瓶,但其實喝到後來,服務生忙得根本顧不上,我們索性自己拿開瓶器開酒,也沒勞煩店裡換杯子,所以最終只算了一瓶酒的開瓶費,挺合理的,皆大歡喜!
更多美食與生活,歡迎關注微信「一片吃心」 或者 微博「吃心一片兒」!推薦閱讀:
※何時買喜茶和鮑師傅不用排隊?看完它們的「前任攻略」你就知道了!
※在「魔卡少女櫻×animate cafe」主題咖啡店用餐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老朋友般的本幫菜館 不大忍心責備的
※一桌大閘蟹,滿屏膽固醇,這肥我不減了!
※上海的小籠饅頭要吃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