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百年史:讀《王國與權力》

《王國與權力:震動世界的紐約時報》是一本厚厚的非虛構寫作。如果你和我進入此書之前一樣,認為這是那種揭秘創始人如何打造百年偉業的商業傳記,那麼還是儘快把書送人吧。在 600 多頁的篇幅中,普利策獎得主、也是為紐時時報工作了十年的作者蓋伊·特利斯事無巨細的敘述了這家報紙背後的顯赫家族和主編等重要人物以及他們之間的複雜關係,同時還把長達幾十年的國際政治和經濟的變化,與報社內部的更迭聯繫起來。每一個章節的開頭,都有形象獨特的新人物登場,然後圍繞這個人物展開一段新的情節,這讀起來更像一本小說。

這樣的寫法,使得想從中找到報紙發展的商業脈絡變得不那麼容易。你必須從作者不厭其煩的腔調中,捕捉那些有價值的段落。我用一個星期快速掃完這本書,必定會丟失很多精彩的部分,但以下有一些摘抄,在整理筆記的時候重讀,仍然覺得頗有意思。

牛欄(Bullpen)

第 74 頁:

麥克尼爾工作在新聞編輯室中一個沒有任何明顯道理,就被叫做牛欄的部門。這個部門有三四張桌子,組成在新聞編輯部的東南角形成一個直角。他們在消息到來時在這裡進行閱讀,然後決定刊登多少和刊登在報紙的哪個位置上。在業務上牛欄的編輯們受主編領導,但在埃德溫·詹姆斯的時代,他們自行裁斷是不成問題的。直到特納·卡特利奇1951年接替詹姆斯擔任主編並建立了主編辦公室的日常新聞會議制度時,牛欄編輯們才失去了他們作為新聞接受者和評價者的獨有權利。

我在美國工作的那段時間,項目團隊中的初級員工往往都被安排在客戶的一個會議室里。每天大家就擠在長條會議桌上,對著電腦,從早上工作到晚上。每天晚飯前後,以及每周要去和客戶開會之前,老闆就會精神抖擻的出現在會議室里,和每個人打招呼,給大家鼓勵。這個會議室也被稱為是 Bullpen。當時,美國同事對這個說法來源的解釋是橄欖球隊的更衣室就叫做 Bullpen。因為是球隊準備比賽的地方,所以我們也把項目團隊工作的地方叫做 Bullpen。

而在紐約時報的早期,Bullpen 就是民主式的編輯制度的代名詞,每位編輯都有充分的決定權。這是紐約時報最天真爛漫的年代。幾十年之後,這家報紙的總編權力越來越大,影響力甚至超過了時報背後的家族。

廣告

第 103 頁:

對三層的紐約時報編輯來說,新聞是由目前你不知道的和應該知道的有意義的事件構成的。在門羅·格林的世界裡,新聞就是鼓吹生意,重點是快樂、成功、舒適和陶醉。

我本來是帶著看紐約時報如何平衡編輯(Editorial)和廣告(Advertising)這個「原罪」問題來讀這本書的,但沒有想到,對於時報記者出身的蓋伊而言,這根本就不是一個問題。在紐約時報里,編輯和廣告之間似乎根本不存在一種所謂的平衡,或者說對等的關係。廣告只是在報紙付印之前加上去的一些「鼓吹生意」,隨時可能因為一篇重要的突發新聞而被撤掉。蓋伊在這一段的描述中,絲毫沒有吝惜他對廣告銷售的不齒,同時也沒有浪費太多筆墨在這個話題上。

郵報 vs. 通訊的特寫

第 218 頁:

加勒特突然問道:「為什麼你不買下郵報,一種文化品位很高的報紙的成就來使你的生涯完滿呢? 」

「我很高興聽你這樣說 」,奧克斯有同感的回答說,「我經常想到這一點我能夠在郵報上做一份大成就,單是我買下它的聲明,就會給它的價值增加 100 萬美元。我完全知道我應該用它做什麼。我只是想利用美聯社的新聞,不想更多的操心新聞板塊。但我想把更多的錢用在通訊的特寫,關於藝術、音樂、文學和政治的文章,請告訴我這對紐約時報有什麼幫助? 」

「它不會對紐約時報有什麼幫助 」,加特勒說,「但那又如何呢?」

「它會分散我的精力 」,他回答說,「這樣一來他就會損害紐約時報。 」

郵報(Post)的獨特之處是在藝術評論上。最近的一部熱門電影《跑調天后》中,女主角在卡內基音樂廳做完表演,就滿世界找郵報來看上面的評論。上面這段對話,時報的創始人奧克斯的回答卻異常堅定:紐約時報是關於那些「通訊的特寫」的。這是一份關於所有值得報道的報道的報紙,就像是一位穿著灰色禮服的、一絲不苟的老夫人。

政府權力關係的映射

第 247 頁:

他進退兩難的處境,實際上是和美國政府更大的問題聯繫在一起的。約翰遜政府已經失去了它大部分的崇高形象和美國人民對它的信任,同樣威客的分社也失去了他在紐約時報組織中許多特權和說服力——政府的苦惱已經感染了分社,或者說一些紐約的編輯傾向於這麼認為。現在他們極力把分社降格,清除它自我管理的最後特權,這樣紐約時報就能成為一個公司實體,把所有權力都集中於紐約總部。在這種意義上,紐約總部正走著一條和美國政府平行的路線——政府加強了聯邦化,總統有了前所未有的權力,減少了各州的權力。整個紐約時報微縮的反映了政府的集體風格,這既不偶然也不奇怪,因為處在高層的這兩個機構都是被同樣的歷史社會和經濟力量塑造的——政府發生的事情,不可避免的也會在紐約時報發生。

在本書覆蓋的幾十年歷史中,時報的紐約總部和分社,特別是華盛頓分社,之間的關係一直是報社內部權力關係平衡的樞紐。華盛頓,以及其它與國際政治緊密相關的那些城市,因為有著永處前線的獨特地緣和人脈,總是可以更加迅速的對任何突發時間做出反應,或者可以輕鬆的憑藉記者、編輯們的私人關係揭露不為人知的真相。對於希望報道一切重要事實的紐約時報而言,這些就是至高無上的價值。

與此同時,紐約時報一直都和政治變遷與時俱進。它在歲月中不約而同的和美國政府一起走向了聯邦化,紐約總部和主編最終獲得了更加集中的權力。

和電視新聞的關係

第 263 頁:

在採訪現場新聞是一家報紙是無法和電視的速度競爭的,而且它也趕不上電視對一個新聞場景,如一次政治會議和女王加冕活動的生動的展示。但卡特利奇深信報紙能給讀者帶來更多的細節,能比電視更有效的詮釋這些細節的意義。除了極少數例外,電視記者實際上是在瀏覽標題粗略介紹一些頭條新聞;報紙記者現在不得不更深刻地挖掘更多的領域更徹底地告訴公眾,他們不能再單純報道所有事實,而是經常要解釋這些事實背後的意義。

電視的出現和普及是對紙媒的一次巨大衝擊。其實,這個衝擊僅僅是後面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技術衝擊的開端。之前在這個專欄中,我多次討論過,技術對內容的衝擊永遠是先出現在分發領域的。在上個世紀 60 年代,美國最好的日報的發行量僅僅在一百萬上下,與之相比,電視、社交媒體甚至於現在的自媒體、網紅們,都大有機會超過這個受眾規模。然而,技術難以改變的是內容的生產環節:即便報道事實的過程幾乎已經可以用機器來完成了,但對事實的解讀幾乎是只有經驗豐富、博覽群書、交遊甚廣的媒體精英才能完成的工作。

權勢集團的專欄作家

第 427 頁:

但是紐約時報擁有的讀者就能驅動美國,美國的總統每天早晨都讀它,國會議員也讀它,在華盛頓的70個大使也讀它,包括蘇聯大使們。美國半數以上的大學校長閱讀紐約時報。紐約時報每天在哈佛大學就銷售 2000 多份,在耶魯大學銷售 1000 多份,在芝加哥大學銷售 700 多份,在伯克利學銷售 350 份。這些是賴斯頓想影響的那些人,今天和明天的權勢集團。他是權勢集團的專欄作家,只有在紐約時報,他才能做這種專欄作家。

這段敘述不僅僅是賴斯頓的想法,也是整個時報的想法。這是一份如此嚴肅而注重品質的報紙,和權勢集團緊密而獨立的關係尤為獨特,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阿道夫·奧克斯長期保持的家族式經營。

對文藝界的影響力

第 513 頁:

不同於電影評論家,對票房的影響可以因為一部電影能同時在 50 個不同的城市上演而得以緩和。戲劇評論家的評論是直接針對紐約的一個舞台的。紐約時報的轟炸,有可能摧毀一台戲劇在百老匯的生存機會,以及他在別的地方巡迴演出的機會,除非戲劇公演之前票已售完,或者一個明星有很大的號召力,或者在其他出版物上有好幾次好的評論。

儘管奧克斯不希望紐約時報因為藝術評論而分散精力,但處於名利場中心的時報怎麼可能不具有對文藝界的巨大影響力呢?也許電影這種廉價的大眾娛樂不能顯示出它的力量,那麼對於更加精英和小眾的戲劇舞台,紐約時報幾乎就是最終的宣判。

先鋒人物

第 578 頁:

世界變化的速度超過了人類能改變自身的速度,政府和新聞界的領袖還以過去一度管用但現在已經過時的理論和假想為指南。紐約時報紐約總部的編輯們和世界各地的編輯們對於 60 年代哪些信息是重要的、應該如何來表現的問題,可能處於一種迷惘和重新評價的狀態。在電視時代,報紙是應該看懂更少的硬新聞和更多的解釋呢,還是恰恰相反?是應該是現代記者自由度更大、編輯自由度更小,還是恰恰相反?

整整兩代美國,一直是全球領袖。在這期間,美國在大學、基礎設施、大企業和其他中心組織了大規模的智庫——這種力量包括了大批非常想了解國際和國內形勢的人。但賴斯頓也認為,並且他的講演中也說,他們沒有和其他美國人分享很多他們知道的東西。可以肯定,一些人做出了這樣的分享,這些人是賴斯頓所謂的一個新的階級中的先鋒人物。這個集團在大學基礎生活、通訊媒體和政府的三角區之中運作。他們是流動的作家、教育者、政府官員。他認為他們對當前發展狀況的分析應該登在日報上,或許應刊登在社論版後面的專版上。

這一段話出現的時候,全書已經快要結束了。在美國的黃金時代,賴斯頓這樣的精英知識分子開始思考如何利用紐約時報的平台來重新分配智識資源的問題。智識是否應該僅僅被禁錮在少數利益集團手中,還是應該通過更廣闊的」公眾平台「獲得廣泛的注意和重視?這樣的思考,比阿道夫·奧克斯在 19 世紀末收購紐約時報的時候,想要辦一份可以報道一切值得報道的新聞的報紙的樸素訴求更加的深刻,更加貼合不斷被重塑的時代的需求。在大部分人都在快速變化的環境中顯得有點茫然的時候,洞見就顯得更加可貴。

這讓我想到了上周知乎融資的消息,一方面為朋友們感到高興,另一方面不由得聯想起這一代的媒體平台在多大程度上能夠接過紐約時報傳來的跑棒。


推薦閱讀: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讀書筆記
書評《我們仨》:我不曾親歷滄桑,但我願意聆聽
了不起的蓋茨比——追尋幻夢
這樣精讀一本乾貨書籍更有效!
八月讀書筆記

TAG:新媒体 | 纽约时报 | 读书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