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大燜鍋:ASR 美國為何沒工黨?

美國2006年彩色故事片《穿普達拉的惡魔》,梅麗爾·斯特里普及安妮·海瑟薇主演,大衛·弗蘭科爾執導。弗蘭科爾也是97年奧斯卡金像最佳真人短片《親愛的日記》的導演。

圖片來源:IMDb - Movies, TV and Celebrities

論文鏈接:Why Is There No Labor Party in the United States? Political Articulation and the Canadian Comparison, 1932 to1948

「你以為這一切都與你無關?你打開衣櫃,挑了件松垮的藍色開衫,你想告訴全世界,你在乎自己的內在比外表更多。但你不了解,那開衫不只是簡單的藍色,它不是藍綠色,也不是寶藍色,而是天然藍!當然,你也不會在意,2002年奧新卡.德拉倫塔推出了這個天藍色的系列。後來,我想是伊夫.聖.洛朗,進一步創造出天藍色的軍裝外套......緊接著這個顏色也成了8位頂尖設計師的最愛。然後,就大量出現在百貨公司里,最後再在Casual Comer那樣的大眾服裝店裡兜售。沒錯,這才讓你從打折貨中淘到。總之,這個藍色價值百萬,背後耗費了無數心血......但滑稽得很,你以為是你自己選擇了它?讓自己與時尚界劃清了界線?而事實卻是,正是這個房間的人,幫你從一堆玩意兒里挑選出了這件開衫」

註:這段台詞彰顯出local knowdge的魅力...在一個行業里摸爬滾打幾十年,才能說出這樣的話。當然,我們學界的local knowdge更是魅力無窮、無法抵抗也讓人慾罷罷罷不能。它散見於學者間的同行相輕、各類學術微信群里的撕逼與打諢插科、課堂間歇給學生們吹的即興牛逼、seminar聽眾中大牛高(W)屋(T)建(F)瓴的點評。但不會見於學界的主要產品:論文、教科書、專著、政策報告及內參之中...

我們比你想像的要有趣的多...

觀影暖場論文是由David de la Croix、Matthias Doepke及Joel Mokyr教授合作撰寫的NBER工作論文「Clans, Guilds, and Markets:Apprenticeship Institutions and Growth in the Pre-Industrial Economy"。在該文中,作者將上段話稱之為「Tacit Knowledge」。

Local Knowdge 人類文明的精髓 社會發展的驅動力 更是階層與社交的標籤...

Hooray Local Knowdge...

這是論文大燜鍋的一篇推送

由Barry Eidlin教授撰寫的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最新論文」Why Is There No Labor Party in the United States? Political Articulation and the Canadian Comparison, 1932 to1948」通過對美國和加拿大的比較分析來探討美國為什麼沒有勞動黨。這一現象長久以來受到各派學者的關注。對於馬克思主義者來說,它違背了馬克思關於「資本主義經濟的內在矛盾將會促使工人階級形成自己的政黨」這一論斷;對於傾向福利國家的學者來說,它也是造成美國貧富差距懸殊的重要原因。傳統觀點認為是美國特殊的政治體制使然,而本文作者通過對美國和加拿大的比較研究駁斥了這一觀點,並提出了自己的解釋理論。

傳統觀點基於「反映模型」(Reflection Model)來解釋為何美國沒有勞動黨。該模型認為公眾對不同政黨的支持度是政治文化、選舉制度和階級關係等因素的反映。在這一理論下,美國的個人主義政治傳統、總統制和階級分裂就成了美國沒有勞動黨的成因。此外,根據該理論,既然美國沒有勞動黨而加拿大有勞動黨(加拿大新民主黨),那麼加拿大公眾就應該是長期以來都較為支持勞動黨,而美國公眾則長期以來都較不支持。然而,當作者比較在1867-2009年間兩國公眾對「獨立左翼第三黨」(independent left third parties,可視為勞動黨的總和,以下簡稱ILTP)的投票支持率時,卻發現:(a) 在1930s之前,美國和加拿大兩國對ILTP的支持率較為接近;(b)在1930s之後,美國公眾對ILTP的支持率持續下降,而加拿大公眾對ILTP的支持率開始大幅度上升(如下圖)。顯然,「反映模型」並不能解釋在1930s出現的政治態度分化(divergence)。

對此,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解釋理論——「政黨表達模型」(Articulation Model of Parties)。該模型不再認為政黨只是反映公眾訴求的載體,而重點關注了政黨在吸納新興政治力量和緩和階級衝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具體到本文中,作者認為是美加兩國在1930s大蕭條時期應對農民、工人階級抗議的不同方式導致了後來的政黨態度分化。應對農民和工人團體的抗議,美國民主黨採取了「吸納」(co-optive)策略。通過政策改革重視「被遺忘的人群」(ForgottenMan)的訴求,羅斯福順利地將新興的農民——工人聯盟納入他的新政體系中來,從而瓦解了公眾對勞動黨的支持;而在加拿大,當時最大的兩個政黨——自由黨和保守黨——都採取了「脅迫」(coercive)策略。由於該群體的利益被政府所忽視,農民——工人團體被迫組成平民合作聯盟(CCF)來表達自己的訴求,而該組織也成為了日後加拿大勞動黨——加拿大新民主黨的前身。所以,正是由於兩國在大蕭條時期應對農民——工人聯盟的不同措施,導致了後來兩國公眾對勞動黨的支持出現了分化。

綜上所述,本文圍繞著大蕭條前後美加兩國對勞動黨支持程度的分化,揭露了傳統「反映模型」在解釋為何美國沒有勞動黨上的缺陷,並從政黨的積極作用角度提出了新的解釋理論。

廣受歡迎的知乎專欄「論文大燜鍋」每日推送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及自然科學期刊最新內容。本帳號由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陳碩副教授及其團隊負責。歡迎媒體及學界與我們展開內容合作,聯繫郵箱paperexpress@sina.cn。

推薦閱讀:

在海外被同胞坑是什麼體驗?
美洲觀——加拿大門諾人告訴你:需求與慾望的區別
移民加拿大的顧慮?
窮人在加拿大好混嗎?
當美國人還在抱怨熱成狗時,加拿大人已經迎來了初雪

TAG:政党党派 | 美国 | 加拿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