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戰略——從藍色合眾國看紅色共和國的海軍發展

為了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 我們一定要建立強大的海軍

——毛澤東

中國不發展航母,我死不瞑目。

——劉華清

編輯:@岡崎杏 作者:@岡崎杏、@司馬礿

序言

  • 1890年,阿爾弗雷德·賽耶·馬漢上校發表了《海權對歷史的影響:1660-1783》後世所熟知的海權論問世

  • 1894年,美利堅合眾國GDP首次超越英國,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
  • 1909年,2月22日曆經一年多的環球航行,大白艦隊返回美國,向世界莊嚴地宣告,美國正式成為一個海上列強
  • 1916年,美國國會通過《1916年海軍法案》
  •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 1919年,歷時四個月的巴黎和會結束,威爾遜總統與其簽署的《凡爾賽和約》一起成為了美國的恥辱,國會拒絕批准《合約》
  • 1921年,美國照會各海軍列強參與華盛頓會議
  • 1922年,在無休無止的討價還價之後,美英日法意五國最終簽署《限制海軍軍備條約》美國海軍在法理上成為了世界最強兩大海軍之一
  •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美國作為最強大的戰勝國同蘇聯一起主導了戰後秩序的建立,美國正式取代英國成為世界頂級列強
  •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 1955年,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四號艦獨立號正式開工,美國戰後海軍建設駛入快車道
  • 1965年,小鷹級航空母艦三號艦美國號正式加入美國海軍,美國海軍在此前十年中共接收了8艘超級航空母艦
  • 1978年,中國正式開始改革開放
  • 1992年,尼米茲級航空母艦喬治·華盛頓號服役,美國海軍進入巔峰期,共擁有16艘超級航母在世界各地執行任務
  • 1996年,台海危機,美國航母戰鬥群穿越台灣海峽以宣誓美國保護台灣的決心
  • 1999年,中國公司以廢鋼價格買回蘇聯遺產瓦良格號
  • 2001年,瓦良格號抵達中國
  • 2010年,中國GDP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工業產值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工業國
  • 2012年,遼寧號航空母艦交付人民海軍;CVN-65企業號正式退役,美國航母數量縮減到10艘
  • 2016年,遼寧號航母戰鬥群首次擁抱寶島台灣;中國在建航空母艦數達到兩艘

藍色合眾國:1916~?

一、阿爾弗雷德的理論

幾乎每一個今天的,即使是剛剛入門的海軍歷史愛好者——個人以為如果不甚嚴謹甚至可以拋掉「歷史」這個限定,單單將範圍擴展至幾乎全部的對海軍有著各種各樣原因的興趣的廣大人民——都對阿爾弗雷德·馬漢上校的海權理論有所耳聞。馬漢的理論——實際上不存在一本就叫做《海權論》的書籍,這與杜黑那本旗幟鮮明的《制空權》不太一樣——其實相當冗雜,涉及許多,我們在今天有限的篇幅里必然難以提及其方方面面,只能力求扼要根據行文所需稍加提及,但即使是稍加提及,也不得不承認一點,那就是和19世紀後期以後到20世紀的一些軍事大家,譬如不列顛的富勒,亞平寧的杜黑不同,馬漢的理論劈頭就能讓人感到毛骨悚然。

海軍理論家——馬漢上校

在那本著名的《海權對歷史的影響:1600-1783》的第一章,眾所周知,馬漢提出了許多他理論的要點,但恕我冒犯,他是以一種戰爭販子的態度提出這些要點的——一位本專欄的與我熟識的作者毫不諱言的稱馬漢是在「唆使」美國人從孤立的和平中走出來,對世界各地進行干涉——當然,無論是從當時美國的國家利益,還是僅僅從馬漢作為一位海軍軍官的立場上來說,我們並不能全部否定馬漢的這種求戰心理;合眾國需要和全世界進行貿易,這種貿易在未來的發展趨勢必定是擴大的,那麼這也就需要合眾國組建一支全新的,能保證海上交通線,準確的說是商船安全的海軍。事實上,就在馬漢發表他的著作之前幾年,1883年,被美國海軍歷史學家們稱為「New Navy」的時代到來了,合眾國開始重新走出本土的懷抱,蹣跚學步(用一句大家更熟悉的話來說,「小步快跑」)的驗證從戰艦設計思想到海軍戰略理論方面的一系列知識,這些知識在當時不僅僅是美國,甚至在全世界都並不那麼明晰。

在19世紀後期,西方世界對於大自然的理解和今天是不太一樣的,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比今天的西方世界更信奉「人定勝天」這個道理,當然,美國人也不例外。反映在海軍戰略上,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初,海軍戰略制定者們開始不滿足於佔據現有的海上要點,他們還要創造新的海上要點與水路通道,標誌當然也就是三大海際運河: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與基爾運河。從戰略意義上來說,基爾運河主要還是服務於德國海軍的戰略,並不是那麼的「國際化」,蘇伊士運河具有當然的戰略意義,但由於英國人已經控制著南非洲,蘇伊士運河的修通並沒有改變英國人對於世界水路的控制——當然,單單對於皇家海軍,運河的修通意義自然重大,它使得英國人在東印度,地中海和本土的艦隊被近距離的溝通在了一起,這在馬漢的理論,更確切的說在一切軍事理論中意義都是非凡的,集中兵力和內線原則是亘古不變的真理,無需多言。

回到馬漢上校的理論上來,馬漢上校某種意義上來說沒有杜黑思維那麼「開闊」(當然,時代限制是主要原因,這並不是我們能責怪他的理由),但是他仍然用一些舊時代軍事戰略界上通用的觀點,指出了一些新時代的戰略要點,儘管可能不是那麼貼切。首先,馬漢從不單單是內線和集中優勢兵力的原則,還有貿易上的因素綜合論證,認為打通巴拿馬運河是必要的,畢竟,單單從水運的低成本和大運力這幾個因素來考慮,溝通美國東西海岸的一條水路通道的意義就遠大於橫跨北美大陸的鐵路線了。當時的美國,毋庸置疑的是並沒有在全世界佔據很多戰略要點,沒有菲律賓,沒有夏威夷,更沒有巴拿馬運河,要做出如此有侵略性(巴拿馬地峽這時候可是其他主權國家的領土)的戰略決策對於自內戰以來一直處於孤立的和平中的合眾國來說需要非凡的魄力——當然,基於門羅主義,倒也不是那麼需要魄力的決策。特別的,對於當時即將成為世界第一大工業國並將在可預見將來繼續保持蓬勃發展勢頭的美國,及其工業界來說,單單是國內的運輸需求,就大可以斷言這條運河僅僅在經濟上就有存在的必要,更不必說其戰略價值。

總而言之,馬漢上校認為,基於美利堅利益的擴張,其保護利益的手段必然隨之擴張——這當然沒有錯,也成為美國戰略博弈的基本準則,但是美國戰略學界在早期似乎過於看中自身利益的擴張而較為忽視一些不能給自身帶來利益,而只能阻礙潛在對手獲取利益的手段。(很諷刺的是美國人在後面把這個順序調了過來,不過這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之內了)看來僅僅是自身利益需要美國就需要擴張一支強大的海軍了,不過馬漢不是一位平庸的民族主義學者,他想的更多。

馬漢試圖去總結攫取海權所需的因素。當然,我們可以看到他的局限性——他對海軍戰力的生成更多的著眼於傳統的因素,譬如地理位置,海岸線形態,以及人口。我們不能不說這不重要,但必須要指出的是,就在馬漢的年代,海軍戰鬥力生成正從商業時代的方式向工業時代的方式轉變,而且合眾國馬上就會體會到這一轉變。但我們也決不能否認人口的作用——當然不是通過馬漢所說的,較為老式的那種作用,而是通過更加工業化的作用,馬漢稱之為「機械工人」,但現在它有一個更為人所知的名字,「工業人口」,這個因素的作用,馬漢認為與風帆時代的註冊海員數量一樣重要。

正如同當時歐洲中心論思潮主導的人一樣,馬漢也把「民族特點」這一部分寫進了自己的理論。我們當然不能從所謂「racism」的角度來看待馬漢的這部分思想,如果不這樣做,我們還能夠從馬漢的這部分思想中學到一些東西:馬漢對西班牙人民族特點的批評恰恰是發人深省的警鐘:西班牙在大航海時代最初時期的海權給本土帶來的不是投資與工業,而是錢,僅僅是錢,大量的黃金。接著是工業資本的外流——向殖民地,那不勒斯,當然最主要的還是低地——持續的外流;控制海洋為西班牙僅僅帶來的是寶船艦隊,而且很快由於海運和造船業的衰落西班牙已經無力自己維持這支艦隊,於是哈布斯堡西班牙在帝國最重要的工業與貿易中心,荷蘭,獨立之後,喪失了作為第一流海上霸權的地位,並最終瓦解。從今天的角度來看,馬漢早在美國海上霸權尚未建立之時便已經敲響了警鐘,不過這聲警鐘也許敲的太早了。

二、走向1916

就在馬漢提出他的理論的同時,美國工業正在經歷他的黃金時代——昔日販賣農牧產品的合眾國原野現在已經被機器的喧囂所充斥,合眾國正在從一個眾所周知的農業大國向世界最大工業國轉變,原本「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的美國人,現在也開始抬頭看世界了——美國自己既是一個巨大的產地也是一個巨大的市場,這是全部歐洲國家所不具備的條件,但他仍然需要更廣大的原料產地和更廣闊的市場,以及更主要的,保護通向市場和原料產地的戰略要地,因為似乎單單憑著本土的工業和原材料美國人就能生產出不計其數的工業品。

與此同時,合眾國海軍(下簡稱為USN),也在經歷一次蛻變:美國人開始一級一到兩艘的建造新式戰艦,從古舊的德克薩斯開始,蹣跚學步;衣阿華號(BB-4)是一個巨大的轉折,高聳的艏樓意味著USN已經準備好邁向遠洋,但他們的規模依舊不夠——不過這馬上就要成為歷史了,另一位偉大的美國人將會站出來改變這一現狀。

1901年——歷史往往就是這麼偶然——麥金萊總統遇刺身亡,「泰迪」,他的副手,西奧多·羅斯福隨後宣誓成為合眾國第26任總統。老羅斯福總統對海軍的態度全然不同,他認為一支強大的海軍力量可以成為推行外交政策的工具,正如諾曼·弗里德曼所總結,「He considered his battle fleet his single most powerful instrument of foreign influence.」這位不屈不撓的硬漢總統在他的任上組建了各個本土戰列艦中隊,為海軍提供了16艘新戰列艦;與此同時,他也不忽視快速力量的建設,從1903年開始,美國人還建造了10艘第一流的大型裝甲巡洋艦,也即賓夕法尼亞和田納西級。這樣的擴軍速度顯示,美國的造船業已經能夠迅速的打造並支持一支一流的海軍,只要有政府的決心支持。大白艦隊的巡航則毫無疑問的向全世界顯露出了這點,無論是制衡七海的皇家海軍和其掌門人,1904年走馬上任第一海務大臣的約翰·阿巴斯諾特·費希爾元帥,還是北海對面決心要和皇家海軍鬥雞到底的公海艦隊及其締造者提爾皮茨伯爵,又或者是剛剛擊敗俄國佬的日本海軍,以及其他列強的海軍,都意識到,在不平靜的大洋上,一位新棋手登場了。

三、威爾遜總統和1916年海軍法案

好日子來得快去的也快,和平年代,硬漢老羅斯福也沒辦法和他的遠房侄子一樣連續欽點連任。羅斯福離任後,USN的建設一下子顯露出他的致命弱點:國會並沒有真正的動力去維持一支強大的海軍,而總統的任期是有限的。

在失去了一位強硬的支持者後,儘管海軍建設的步伐並沒有停下來,USN也仍然在不停地接受新式戰列艦,但是羅斯福的一年兩艘戰列艦政策被國會拿來當做和海軍扯皮利器,並直接導致USN只能每年獲得兩艘新式無畏艦外加一支驅逐艦隊——這個採購速率理論上不錯,但USN卻一直無法得到他們最想要的,在泰迪羅斯福時期大量建造的,艦隊偵查力量;無論是較小的,這個時期的新生事物輕裝甲巡洋艦,還是同樣是新生概念,但由於其體量和主力艦地位,以及最主要的,無可匹敵的速度,一誕生就成為大洋上的皇后的戰列巡洋艦(或者以別的名字稱呼的高速主力艦,總而言之USN想要這樣的戰艦)。這直接使得,USN雖然在賬面上保持著世界第三海軍的地位,並且擁有一批質量上不錯,艦齡也很新的戰列艦隊,但卻在海軍內部的兵棋推演里根本無法招架擁有戰列巡洋艦的皇家海軍,甚至連公海艦隊也不行,更可怕的是,連大洋彼岸那個窮的叮噹響的日本國,也摩拳擦掌要建造一批世界一流的戰列巡洋艦。

為了在國會不批錢的情況下,部分扭轉這種不利局面,美國人發明了以反航戰為核心甩掉對方前衛隊而打擊戰列線後衛的,知名的以低速對抗高速的戰法,並在整個間戰期由於我們所熟知的原因一直被沿用(甚至沿用到1941年10月份美國所制定的與日本海軍交戰的計劃中)。不過誰都知道這只是權宜之計,早在美國人還在規劃第一代全重炮戰艦之時,高速主力艦的模樣和早期的理論論證就已經在海軍內部雜誌和繪圖板上進行了,但是國會不批錢這一大背景之下,這些高速主力艦也就只能充當一回空想罷了——不過回首蒸汽海軍時代,每當USN陷入困境之時,德國人總是能充當救星;當80年代美國人開始發展遠洋海軍之後,提爾皮茨就出現把英國人的注意力拉回了歐洲;而這次,德國人再次登場,所不同的是他們這次真的要用公海艦隊去與皇家海軍決一死戰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終於促成了馬漢當年所說的,保護商船隊的需求,英國人的巡洋艦頻頻登船臨檢,美國人的工農業產品也經常隨著臨檢而被皇家海軍笑納。而德國人,則乾的更為直接——直接以U艇擊沉美國商船。這樣的軍事壓力帶給了美國人保護海上貿易線的真實需求,1915年7月30日海軍聯合委員會的報告宣稱,美國海軍應與任何一支其他海上強國的海軍勢均力敵,但到了16年初的2月份,威爾遜總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ncomparably the greatest navy in the world」,也即,打造世界第一海軍,威爾遜總統終於成為了USN所需的,10年前的泰迪羅斯福,所不同的是,這次他要幫助USN「買下」大洋!

買買買!

四、1916年海軍法案的內容

在某種意義上,擴軍法案回應了海軍對與戰列艦隊合作的偵查兵力的迫切需要。美國海軍建成的最後一些大型巡洋艦是在世紀之交時建造的10艘裝甲巡洋艦,海軍最現代的輕巡洋艦是1908年服役的、已經過時很久的3艘小型的切斯特級(3750噸)。6艘戰巡(也就是Lex六姐妹)和十艘偵查巡洋艦(奧巴馬,哦不,奧馬哈級)能夠滿足海軍的需求

然而,威爾遜總統打造艦隊的目的顯然還並不是與英國開戰——法案提供的快速兵力若僅僅用於艦隊決戰,是夠用的,但絕對不足以用於保護和英國開戰後千瘡百孔的交通線,那需要大量的巡洋艦。作為參考數據,這裡順便一提,英國人在20年代核算過保護他們的交通線需要50艘以上的巡洋艦。威爾遜總統在實質上仍然也和泰迪羅斯福總統一樣把艦隊當做外交工具,事實上1916年海軍法案最後也的確成為了美國外交的利器——不過是以威爾遜總統可能完全沒想到的方式。

如果拋去50艘1916年法案許諾的驅逐艦和30艘潛艇,這個法案本質上來說還是用於打造一支決戰艦隊。建造總共16艘主力艦(10艘戰列艦,6艘戰巡)是此時任何其他國家都無法做出的決策,無論是物資緊缺遭到封鎖的德國人還是在西線血流成河的英國人都不行,更別提其他的二流列強了,而在艦艇戰鬥力飛速進步的海軍競賽時代,新銳戰艦的戰鬥力更是比我們這個時代要誇張得多——在1916年之前10年的1906年建造的無畏號只不過是堪堪能作為一線作戰兵力罷了,而在他之前建造的主力艦和巡洋艦簡直不堪一戰,只能承擔低強度的戰鬥任務,譬如炮擊海岸,鎮壓土著;作為對比,25年前建造的戰鬥艦艇,譬如提康德羅加和伯克級在此刻的美國海軍中仍舊是中堅力量,而10年前建造的戰艦,譬如喬治布希號航母,簡直是最新銳的戰艦。這一法案即將為美國以外的世界帶來極其巨大的影響,大到無論是威爾遜總統還是合眾國海軍都無法預料。

五、1916年海軍法案的終焉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海戰以一種令USN始料未及的方式進行著,早在1916年日德蘭大海戰結束之後,公海艦隊的主力便再也沒有出過港。與之相對的,英美海軍則要一刻不停的面對來自水下的威脅。大批主力艦的建造計劃因此被推遲,取而代之的則是時下緊缺的護衛艦。以至於在歐洲的戰火終於歸於寂靜的1918年,1916財年批准的8艘戰列艦隻有一艘搭起了龍骨。停戰前的一個月,總委員會草擬的第二個三年造艦計劃中,主力艦終於又被人重新記起。該計劃規划了28艘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最終美國政府批准了其中的16艘——這個數量仍舊是1916財年批准數量的兩倍之多。

條約殺死的列剋星頓級戰列巡洋艦

正如威爾遜總統所說的:「有了一支強大的海軍,這個國家就可以隨心所欲。」對於這位總統而言,在巴黎和會之前批准這樣一個龐大的造艦計劃可以使其本人的和平計劃獲得充滿敬意的關注。對於這個國家而言,這意味著她即將獲得與其國際地位相稱的海上力量,這種力量不僅可以保障她戰略上的獨立,同時更重要的是,賦予了她對外干涉的資本。

然而,命運再次與這個國家開了一個玩笑。1921年,美國迎來了新一屆政府,比起造艦,這屆政府在國會的壓力下更加願意於用外交手段解決問題——幾乎是在新政府上台的一瞬間,其國務卿休斯便照會英法日意四國以求展開海軍裁軍條約的談判。

當然,休斯也有其苦衷,戰爭結束後的國會老爺們不再情願為這樣一個造艦計劃多付一毛錢。同時大洋彼岸的英國宣稱即使花光最後一個便士也要繼續保持大英帝國海軍的優勢地位。休斯在後來寫到

如果國會——從現在看來他確實如此——甚至不能提供完成現有的造艦計劃所需要的撥款,而各國又無法就軍備限制達成共識,那麼我們註定將落後於其他海軍強國而導致在業已開始的競爭中落敗。

最終《限制海軍軍備條約》的簽署也標誌著海軍部長丹尼爾斯為之畢生奮鬥的龐大造艦計劃的徹底破產。

如果你情願報廢我們的強大戰艦,那你就高興去吧;別人也許可以,但我不會在自己的葬禮上鼓掌。我千辛萬苦才弄到錢去造這些船,現在他們要被毀了。我拒絕為海軍遭受過的最沉重的打擊而鼓掌。

—— 約瑟夫·丹尼爾斯

六、1916年海軍法案的寶貴遺產

雖然在國務卿休斯照會各國參加談判的時候,1916年法案就已經基本被判了死刑。但是,華盛頓會議與《限制海軍軍備條約》卻在另一個方面體現了其巨大的影響力,這個影響力甚至超越了海軍本身,甚至直接影響了戰後的國際格局。

It must not be overlooked that we a in a position also of being able to establish and maintain the largest navy in the world if we so desire it.We have the wealth, the material and the man power to outstrip in a naval program any and all nations.

同時不應被忽視的是,我們是一個可以建造並維持一支世界上最龐大海軍的國家,同時我們也是這樣期望的。我們有足夠的財力、物力以及人力在海軍建設中超越任何國家。

—— 國會議員希克斯

1916年海軍法案及其附屬的1918年計劃的付諸實施向世界展示了美國巨大的造艦實力以及幾乎無窮的工業潛力,而這樣的戰爭能力令任何潛在的對手望塵莫及。甚至可以這樣說:英國之所以能夠接受海軍實力遠遜於其的美國在法理上擁有與其等量齊觀的海軍規模的決定性因素,就是後者在1916、1918年海軍法案中展現出來的這種戰爭能力。

其實早在1919年的巴黎和會中,海軍部長丹尼爾斯第一次提出了美國海軍應該與英國海軍維持相同水平的觀點,丹尼爾斯甚至近乎胡攪蠻纏地表示美國需要保護的貿易範圍遠比英國的廣闊。對此,英國首相勞合喬治怒不可遏,但卻無可奈何——他深知此時的大英帝國早已無力支持她在一場海軍軍備競賽中擊敗一個擁有上億工業人口的工業巨嬰。

最終在1922年的華盛頓會議中,英國人選擇了妥協——美國人得到了與英國同等規模的海軍限額,同時英國人為了將美國人的限額僅僅限定在這一水平上,甚至放棄了英日同盟。而事實證明,英國人的妥協是正確的:在僅僅20年之後,當美國的戰爭潛力完全被釋放出來的時候, 她的海軍力量迅速的膨脹到了遠遠超過其他國家海軍力量之和。英國人的妥協,不僅令這個局面遲到了20年,也使自己從不得不與日本人一起面對這個可怕的對手的不利局勢中解脫了出來。

這也正是1916年海軍法案留給美國以及任何一個新興強國的寶貴遺產——他雄辯的證明了:一國的龐大艦隊,哪怕僅僅只有龍骨,甚至連龍骨還沒有,就足以成為這個國家外交中討價還價的重要籌碼;一個國家無與倫比的工業實力,哪怕僅僅初露端倪,就足以成為這個國家的戰略威懾。

七、從迷惘走向輝煌

1945年,伴隨著兩聲巨大的轟鳴聲,第二次世界大戰落下了帷幕。美國人旋即陷入了思考:

  • 這場戰爭之後,我們為什麼還需要海軍?
  • 在未來「空核一體戰」的時代,我們為什麼還需要海軍?

這些政客的思考被來自海軍的理論家和將領們所駁斥,尼米茲上將旗幟鮮明的指出:

艦隊存在的意義不僅僅是與敵國艦隊作戰,實際上這只是手段而非目標。一場現代戰爭,需要陸海空軍以及國家外交、經濟手段的通力合作。贏得一場戰爭需要攻佔、堅守、支援重要的戰略區域,建立足夠多的基地來鞏固其存在,向這些區域運送足夠多的、結束戰爭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財力。而這一切的基礎,就是海權。

後馬漢時代最偉大的海軍軍事家「全能上帝」金上將舉了一個例子:

在太平洋戰爭末期,我們擁有世界上前所未有的最強大的海軍兵力——我們的太平洋艦隊——歷經了持續數個月的,烈度在海軍史上前所未有的激戰。而這一時期的日本帝國海軍早已名存實亡——在同我們作戰的是島嶼,而不是艦隊。

「全能上帝」金

這一時代的USN,在這些高瞻遠矚的將軍的指導下,開啟了自身的變革。1946年6月,北美公司的設計方案從海軍核攻擊機方案中勝出,這一機型後來成為USN的第一款核攻擊機。1949年,能起飛遠程核子轟炸機的合眾國號航母鋪下龍骨——海軍認為,它本身就是一支戰略空軍,並且能夠完成那群空軍馬鹿所不能完成的任務。時至1947年,美國也僅僅擁有13顆原子彈,而能夠搭載這些原子彈的載機,更是少的可憐——只有20架B29改進型,這些飛機只有少的可憐的2700公里作戰半徑——在缺乏前沿基地的年代,任何空軍發起的針對蘇聯重點區域的核子攻擊都會是單程攻擊。

在1949年,海軍又迎來了一個承上啟下的變革者,新任海軍作戰部長謝爾曼。他贊同海軍的改革,但是反對將海軍建設為第二戰略空軍。這位將軍認為,海軍區別於其他軍種的一個巨大優勢就是其擁有最多的戰略維度——如果同蘇聯爆發全面戰爭,她可以僅僅依靠自身的力量,立即發起戰略攻勢。

但是此時唯核武器論甚囂塵上,這樣的觀點顯然難以得到支持。蘇聯陸軍力量的迅速膨脹,迫使美國不得不將全部的注意力放到歐洲,海軍此時成為了一個可有可無的軍種,他的最主要任務是在蘇聯對西歐發起攻勢時,迅速的撤出美國的軍事力量。

這時,共產黨中國給了美國人當頭一棒。10月,共產黨把美國人民的老朋友常凱申徹底擊敗,後者流落到台灣。8個月後,朝鮮戰爭爆發。4個月後,紅色中國參戰。人們常常戲說:參謀們永遠在準備上一場戰爭。然而當1950年這場「上一場戰爭」真正到來的時候,在準備下一場戰爭的參謀們卻集體沉默了——沒有人認真準備過如何應對一場局部戰爭。一個不斷強壯的共產黨中國開始成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威脅,無論是朝鮮半島還是台灣、東南亞都時時刻刻處在全面赤化的危險之下。而攝於核武器的普及,針對共產黨中國的核攻擊並非具有可行性的選擇。

長津湖戰役中疲憊的美軍

6月份海軍的行動成功的保證了中華民國政權的延續。9月份的仁川登陸則證明了兩棲登陸依舊具有威力。在之後數年的戰爭中,海軍更進一步的顯示了其獨立性和靈活性。至1955年阿利·伯克接任海軍作戰部長時,海軍終於走出迷惘迎來了她的又一個輝煌時代。次年,小鷹級超級航母開工建造;兩年後,企業號核動力航母開工建造。1964年,全核艦隊完成環球航行。至1965年,USN共接收了8艘全新的超級航母。此時的USN集爭奪制空權、制海權;兩棲突擊;對地打擊;戰略、戰術核打擊等多重使命於一身,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小三軍」。

八、新時代前夕的辯論:航母到底應該造多大

就在USN忙著擴充蒸汽輪機動力大型航母規模的同時,新時代的,具備機組持續高功率輸出能力的核動力航母也在緊鑼密鼓的籌劃之中;然而劃時代的戰艦的造價往往也是劃時代的:1906年,無畏號的造價比典型的前無畏高出80%,而1961年服役的夢幻戰艦CVN-65企業號對同時期正在建造的常規動力航母小鷹級的造價,幾乎也差不多是這個比例。當然,5億美元的天價,倒不是不可以理解;A2W反應堆實質上還是潛艇堆的衍生型號,美國海軍在成熟的大功率反應堆趕不上進度時選擇之自然有道理(那個時代的USN比現在的還是要靠譜的多,明白後牆不倒的重要性),而不願意像法國人一樣妥協性能的,50年代後期財大氣粗的美國海軍為了保證性能,一口氣堆上了8個A2W之後,成本也如同反應堆數量一樣,瞬間爆炸(反應堆數量和艦艇成本之間存在相當的關係,這裡就不贅述了)。當然,新時代大E成本爆炸的因素還不僅僅是這些,遠遠超越當時科技水平的AN/SPS-32/33電掃雙波段雷達也難辭其咎,而且事後證明技術不成熟的SPS32/33在當時的性能發揮並不穩定,最後在企業號的現代化改裝中慘遭拆除,等於USN幾乎是白付了這筆學費......

自然,企業號的天價不可能不被USN上上下下所關注;在小鷹級4號艦約翰·F·肯尼迪號於60年代末完工之後,USN開始著手論證下一級航空母艦的建造,而「成本控制」在企業號成本控制失敗後,也成為了此時期美國航母設計的主旋律——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在一系列「經濟適用型航母」的論證結束之後,美國人仍然決定,繼續建造超級航母並繼續使用核動力,這也就是一直建造到21世紀初,現今USN水面主力艦的主要構成部分,尼米茲級航母。那麼,為什麼美國人繞了一圈之後,仍然回到了企業號那條看似成本奇高的道路上呢?

也許有朋友這時候會說了,新式大功率反應堆的成功研發使得新式核動力超級航母僅需兩個反應堆即可推動,大大降低了其成本,企業號上摸索的建造經驗也是毫無疑問的給後來的航母指明了道路,進一步降低了建造工時,從而削減了設備調試與維護成本,等於說尼米茲級的相當一部分所謂「首艦造價」已經被分擔掉了。然而,這些問題並不能代表全部,甚至可以說並不能代表主要的,讓USN繼續堅定選擇8萬噸以上的超級航母的因素,下面筆者試著斗膽分析一下,為何各類中小型航母難以入70年代USN海軍設計部門的法眼。

由於USN不可能只像中等強國一樣只建造少量的航空母艦,航母的單艦造價對於USN並無太大意義,其追求的主要是形成規模後的戰鬥力/價格比,那麼,單純分析造價,並不能完全釐清美國人選擇超級航母的根本原因——雖然僅僅是列出造價,恐怕就已經足夠讓各位看官明白,為何超級航母受到美國人的青睞了:

下面試著列舉美國人在60年代末-70年代計劃或建成航母的造價,為了防止建造過程中出現的變數,統一採取預算造價,方便計劃艦與完工艦進行對比:

  • STVOL型制海艦決定版(燃氣輪機動力):13億美元,3.5萬噸

  • CVV計劃艦:15億美元,6.3萬噸

  • 小鷹級,約翰·F·肯尼迪型二號艦(取消)(USS CV-68):16億美元,8.4萬噸

  • 尼米茲級,尼米茲號(USS CVN-68):22億美元,8.5萬噸

我相信,任何一位頭腦正常的國會議員,在看到這個列表以後都會毫不猶豫的支持繼續建造超級航母,這也就是為何美國人造出來的是超級航母,而不是制海艦抑或中型的CVV;當然,這恐怕也是超出許多國內軍迷想像的——中型航母之昂貴竟如此駭人聽聞,令人髮指,以至於僅僅多付出百分位上的造價,就能鳥槍換大炮,從只能支持一個24機重型機中隊/團的中型航母(CVV的戰鬥機支持規模恰好也是24架大貓,和遼寧艦近似;當然,近似才正常——本來就差不多大嘛...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美國人在塞24架大貓的同時還能塞一票大小尺寸不亞於重型戰鬥機的S-3維京上艦,這也說明了美式無外艙機庫相對於蘇式高抗損有外艙機庫還是有那麼點優勢的)變身為能支持一個正兒八經的聯隊/航空旅級編製的超級航母。當然,常規動力和核動力航母的造價,在這個比較中倒是比較明顯的拉開了差距,但是請注意,無論企業號上已經驗證了多少技術,採用更新式反應堆的尼米茲級仍然需要在首艦上重新驗證一些東西,「首艦造價」在各國都是普遍存在的,尼米茲號與計劃中被取消的肯尼迪型後續艦比拼造價,雖然無論如何肯定核動力系統的成本要高於常規動力,但是這點也是不容忽視的。

儘管在這個論證之後,似乎已經沒有必要再去研究美國人繼續建造超級航母的原因了——因為超級航母根本貴不到哪裡去嘛。但是我們還是要繼續進行一些探索:剛才我們只討論了價格,現在我們要討論戰鬥力了。

首先,毋庸置疑的一點是超級航母更容易搭載多樣化的艦載機聯隊,道理也很簡單,每艘艦所攜帶的艦載支持飛機(如預警機,搜救直升機,以及在高烈度衝突中還要增加的艦載固定翼反潛機和艦載加油機,還要艦載運輸機),這些並不隨著艦載聯隊規模的下降而顯著下降,事實上很大程度上是幾乎不變的因素:40機中型航母和80機超級航母之間的戰鬥力差距原本就因攜帶的作戰飛機數量差距,顯得十分明顯,但在這一因素的放大之下,將會比紙面上的數據更加令人觸目驚心:6萬噸級航母前已論證,即使削減部分不需要在中低強度海戰中攜帶的艦載固定翼巡邏機,仍然只能搭載不超過30架的重型艦載機,然而一架80機超級航母在攜帶足夠數量的支持飛機後仍然能攜帶60架上下的重型艦載機,而如果考慮攜帶完整支持機隊(如4預警機+4搜救等用途直升機+4加油機;不攜帶專門艦載加油機時夥伴加油任務同樣佔用艦載機出動率,因而這裡就算作是一個玩意了),那麼40機航母就會如同之前所說的那樣,只能支持20多架艦載戰鬥機,超級航母紙面上兩倍的載機優勢現在被放大到了2.5-3倍……

海軍強國的選擇,你值得擁有

上述結論,還是在不考慮未來的,艦載機的進一步增重趨勢的情形下做出的判斷。而在70年代,下一代艦載機的繼續增重,似乎是明擺著的(大貓空重在F4H基礎上進一步提升,達到了接近20噸的級別,然而當時誰也沒想到大貓後下一代USN主力艦載空優機竟會讓A-7的後繼者去擔任...);6萬噸級航母支持MTOW在30噸出頭的艦載機已經接近其甲板操作能力極限,而未來的下一代超級艦載機空重在當時看來,勢必超過20噸;而最大起飛重量,更是勢必達到40噸級。如果NATF落地,這當然會成為現實,同時期陸基戰術機F-22的MTOW已經達到了35噸+/8萬磅級別,而艦載機由於各種原因必然是重於F-22,達到9萬磅MTOW大關並非是危言聳聽。顯然,這些40噸級的艦載機將會無法由6萬噸級航母攜帶,就如同中途島無法操作F-14一樣;屆時,這批6萬噸中型航母由於無法攜帶一線艦載戰鬥機,必然是無法去承擔一線高強度作戰任務的,考量到這一點,拒絕中型航母的理由就更加充分了。

八點五、制海艦/小型STVOL航母之辯

談完了中型航母,接下來我們或許應該說一說這個發明於70年代,卻在80-90年代才真正熱起來,並在F-35B出山後被炒得熱得發燙的概念。自然,以遠小於超級航母的排水量,實現航母的基本作戰能力,這看起來十分誘人——然而制海艦概念真的像它看起來那麼美好么?

那麼首先,我們先談一談,「制海」這個概念

這裡的制海,指的並非「奪取制海權」,這些STVOL航母也不像是能去奪取制海權的樣子,他們要做的,和炮艦時代的殖民地-巡航巡洋艦一樣,是「保持制海權」。炮艦時代對海上交通線最大的威脅無疑是破交水面艦與潛艇,後者在當時可以依賴廉價小不點DDE去收拾,而前者才是原教旨炮艦時代破交的主力。

現代炮艦時代的制海巡洋艦(前無畏時代百鬼夜行,不去討論)主要由英國人建造,他們在條約時代建造了一系列典型的制海巡洋艦,從死保彈藥庫,機艙段不管,造價相對於其他國家萬噸8寸輕巡便宜的可怕的郡級,再到8門6寸炮的7000噸級利安德級,再到5000噸級,炮更少的林仙,和高平炮時代的狄多/斯巴達人級,充分貫徹了大英帝國財政緊縮時代的主旋律:省。也正因為省,這些制海巡洋艦才能形成美國人感到很多,日本人感到恐懼的龐大規模:條約時代後期,皇家海軍擁有超過70艘巡洋艦,其中至少有50艘在世界各地奔波,維護著夕陽時代日不落帝國的海上血脈。這些制海巡洋艦中,既有像郡級,利安德級和斐濟級這類,考慮到了和對方進行高強度海戰的艦型,也有林仙級這樣基本上只考慮炮擊土著人與海盜的艦型,但無論如何,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便宜,易於建造,可以批量,且戰鬥力達到了對方需要出動數量有限較高等級的戰艦(巡洋艦,戰列艦,航空母艦)方能與之抗衡的下限(即使是利安德和林仙級也顯然不是驅逐艦可以擊敗的,況且還要考慮到遠洋驅逐艦戰力受到航海性制約大打折扣的情形)。

利安德級

那麼,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些STVOL制海艦(下文稱之為「航空制海艦」)呢?

航空制海艦,毋庸置疑,首先要能達到制海能力的下限,也即能執行低強度交戰任務,對方需要出動數量相對有限的高強度戰鬥艦方能與之作戰,這點是大部分航空制海艦所能達到的,海鷂-F-35B也的確能在各自的服役時期達成這種能力。然而,正如我們之前所述,USN在70年代規劃的制海艦相對於同時期的艦隊航母的造價都沒有任何的優勢,即使與尼米茲號對比,其造價也達到了尼米茲的約60%,這種戰艦顯然是不滿足制海艦最基本的原則:便宜,且能大量建造。

那麼,為什麼在炮艦時代能大行其道(實際上在海軍航空兵時代早期也能一戰)的制海艦概念現如今看起來已經是廉頗老矣呢?

關鍵就在於,「對方需出動高等級戰鬥艦方能與之交戰」的門檻的提高。

縱觀海上技術史,制海艦從蒸汽時代後門檻經歷了兩落兩漲:1880年代末開始,速射炮/硬化甲的組合讓裝巡橫行大海,制海艦門檻顯著降低,加里波第級這種7000噸級的二等裝巡理論上竟然必須出動主力艦才能保證穩壓一手;被帽穿甲彈的問世打破了這一怪圈,制海艦門檻隨著費希爾元帥提出戰巡概念隨之暴漲,似乎戰巡這種一等列強才能負擔(當然,二等列強賣個腎也勉強玩得起,比如日本)的大洋皇后才能夠保持制海權;然而,隨著海軍假日的來臨,全世界的戰巡數量一下子跌到了和最頂尖戰列艦相當的地步(1922年海軍條約生效後,全世界僅剩9艘戰巡:皇家海軍的虎號,聲望反擊姊妹與胡德號;舊日本海軍的金剛榛名霧島比叡四姊妹,外加在黑海享受日光浴的第二帝國公海艦隊遺孤戈本號;作為比較,同時期全世界16寸炮戰列艦數量也有7艘),成為鎮國之器的戰巡顯然不可能天天去干一戰期間福克蘭海戰這種雜活而必須專註於主力艦隊交戰時的艦隊偵查任務,輕巡洋艦在山中無老虎(確切的說是老虎少到基本遇不到了)的情況下獲得了成為制海艦的能力。

《裁軍條約》讓戰列巡洋艦幾乎徹底從巡洋艦的職能中脫離出來

而在30-40年代,海軍航空兵的崛起使得制海艦的門檻降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一條民船廠建造的CVE,排水量可能連10000噸都沒有,但也在理論上具有擊沉任何一艘戰艦的能力,此時的輕型航空母艦甚至常常在艦隊決戰中登場,可謂是膨脹至極。

膨脹之極的護航航母

然而在二戰結束後,艦載機噴氣化,大型化,制海艦噸位下限也隨之膨脹——艦載機的大型化,根本意義上來說,才是殺死制海艦的根本原因;由於艦載機大型化,如果不使用STVOL則艦型必然大到變成主力艦的地步,而使用STVOL無論如何也會喪失一部分作戰性能導致其無法與一線艦載機抗衡,這才是航空制海艦現在只能充當小國門面的根本原因,歸根結底,制海艦性能下限的門檻太高,與一線戰鬥艦的差距又太小了。

九、失落年代

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

——《孟子》

1991年12月25日,牢不可破的聯盟最終分崩離析。一度令人膽寒的紅色海軍與她的紅色祖國一起成為了歷史的塵埃。正在建造的第比利斯號航空母艦迅速被俄羅斯拖走並改名為庫茲涅佐夫號匆匆服役;其姊妹艦瓦良格號的工程進度定格在了70%,並從此被半永久性的廢棄;新一代的烏里揚諾夫斯克號被西方人拆的支離破碎。幾乎是一夜間,USN失去了最後一位合格的對手。

蘇聯的轟然倒塌,導致世界格局的均勢被打破,美國開始以風捲殘雲的速度接管蘇聯的勢力範圍。輝煌之下,是財政上的左支右絀。美國的軍費開支在整個90年代穩中有升,而海軍開支則從1991年的1690億美元暴跌到了2000年的1200億美元。

在1992年海軍擁有16艘超級航母,1994年這一數字下降到了13到了2000年USN這一數字繼續下降到了11艘並且還在持續下跌。羅納德·里根時代,美國人認為航母的剛性需求是15艘,如果少於這個數量,其全球戰略就無法得到充足的保障。然而隨著航母數量的銳減,剩下的航母不得不疲於奔命。

對於在阿利·伯克之後就缺乏一個真正高瞻遠矚的掌舵長者的美國海軍來說,失去了最後的敵人意味著戰略轉型成為了最為可行的選項。就在1991年,「由海向陸」學說橫空出世。雖然從眼前看來,這樣的學說並無不妥。但是從長遠來看,這為USN的衰落埋下了伏筆。因為海軍是一個建設周期極長的軍種,戰略轉型周期長、見效慢,艦艇服役周期甚至可以長至幾十年。在「由海向陸」的探索期間,美國人退役了所有的護衛艦和通用驅逐艦,這些廉價的艦艇本來可以前沿布置在地球的任何角落,在低烈度的衝突中維護美國的國家利益;他們報廢了所有可以被稱為巡洋艦的巡洋艦——不僅終結了先進巡洋艦的建造計劃,同時毀掉了現有的巡洋艦隊——這些巡洋艦本來可以集防空、反潛、反導、對海、對地攻擊、指揮、信息化對抗於一體,為航母艦隊撐起闊達數百公里的保護傘。取而代之的是昂貴而無用的瀕海戰鬥艦與他的深度改進型——更加昂貴也更加無用的DDG-1000。

至2017年開年,美國發布海洋戰略白皮書,在封面旗幟鮮明的指出:「Return to Sea Control」,宣布了「由海向陸」戰略的終結與其長達四分之一個世紀的戰略探索的徹底失敗。20世紀90年代,USN的理論家們應該看到,但卻沒有看到的是,危機正在悄然來臨。

紅色共和國:2012~?

我們將以下事實作為下面論證的依據:

  • 2016年,中國購買力平價(PPP)GDP連續第五年保持世界第一
  • 2016年,中國製造業產值連續第六年保持世界第一
  • 2016年,中國造船業市場佔有率連續第五年保持世界第一
  • 2016年,中國軍費開支9543.54億元,占上年GDP比重1.4%,這一比例遠低於世界其他主要國家
  • 2016年,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正式開業,「一帶一路」建設駛入快車道
  • 2015年,中國對外貿易額24.59萬億元,遠超美國與歐盟,為世界第一大貿易國
  • 2014年,中國在外華僑數量超過5000萬人
  • 2013年,中國正式提出「一帶一路」倡議,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這一倡議,中國工業產品也獲得了更加廣闊的市場

我們同樣以以下事實作為本文論據:

  • 2012年,奧巴馬-希拉里政府高調宣布重返亞太
  • 2012年,日本政府不顧中國堅決反對,悍然推進「釣魚島國有化」進程,引發兩國圍繞釣魚島海域大規模對峙,中日韓自由貿易區告吹

  • 2012年,菲律賓海軍企圖在中國黃岩島海域抓扣中國漁民,引發兩國圍繞黃岩島海域大規模對峙
  • 2013年,美導彈巡洋艦考本斯號在南海海域對中國海軍航母編隊抵近偵查,險些導致其與中國海軍登陸艦相撞
  • 2014年,香港爆發「佔中」事件
  • 2014年,美P-8A反潛巡邏機在南海海域對中國駐守島礁進行抵近偵查,險些造成與中國海軍航空兵戰鬥雞相撞
  • 2016年,台灣地區政權更迭,綠黨政府拒絕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和平統一前景幾近破產
  • 2016年,美國「自由航行」行動變本加厲,這一年出現在南海的美國軍事力量包括:航母戰鬥群、巡洋艦、驅逐艦、瀕海戰鬥艦、戰略轟炸機等
  • 2016年,日本航空自衛隊數度挑釁中國於防空識別區、國際海域上空正常巡航的飛機,甚至開啟火控雷達照射
  • 2016年,韓國總統朴槿惠不顧中國強烈反對,悍然推進在韓部署美軍THAAD反導系統的進程
  • 2016年,韓國總統朴槿惠不顧其國民強烈反對,強行將國際條約降格為備忘錄,利用總統職權同日本簽署《軍事情報保護協定》
  • 2016年,「南海仲裁」鬧劇收場,中國海軍與火箭軍在南海海域展開大規模演習,美國宣稱其航母戰鬥群要強闖中方演習區域
  • 2016年,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哈里斯多次揚言「今夜就開戰」

…………

戰爭的威脅從未遠離和平發展中的中國,它不以國家經濟的發達與否、其國民與政府愛好和平與否為轉移,一個國家能打仗、能打勝仗方能言和。

十、中國為什麼需要一支戰略海軍

正如上文所說,中國作為世界最大貿易國擁有世界上最為龐大的海外經濟利益,其進出口貿易遍布世界的各個角落,假設中國的海上交通線受到外部威脅,現有的海軍規模並不足以將其置於較好的保護之下;中國也是世界強國中唯一沒有完成國家統一的國家,並且這個國家和平統一的前景已然十分渺茫,假設有外部勢力強行干涉中國統一,現有的海軍規模不足以據敵於戰區之外;同時中國面臨著與多個國家的領土、領海與海洋利益糾紛,這些國家中的一大部分拒絕就爭議問題進行和平談判,同時這些國家多為美國盟國,即使是中國被迫就領土問題與他國開戰,也不能排除外部勢力的干涉,而現有的海軍規模不足以對抗這樣的干涉;最後,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大背景下,中國同多數國家建立了經濟合作機制,同時有大批中國人遠赴這些國家工作,這些國家中的不少都處在政府控制力弱、國內政局不穩定、外部勢力滲透企圖顛覆政權等多種威脅之下,一旦這些潛在的威脅爆發,維護中國的國家利益、行使中國的合法權利乃至伸張中國的國家主張都需要一支強大的海軍為其行動提供保障,這一點是陸軍、空軍甚至火箭軍都無法提供的,而現有的海軍規模,同樣不足以提供這種行動保障。

總結來說,中國需要一支與其國家地位相稱的海軍。可能過去五十年她不需要,可能過去二十年她不需要甚至過去十年她都不需要一支強大的戰略海軍,但是她現在需要——她從未如此繁榮、但她也從未這樣危機四伏。

可能有人會說,中國現在不是正在「大建」么?甚至有很多沒有見識的親綠皇民不無譏諷的認為現在這樣的建造速度就是中國的極限。這裡我要指出的是,不應僅僅著眼於新造的艦艇,同樣也要認識到,時至今日中國海軍依舊在使用者為數眾多的老舊主戰艦艇,這些艦艇目前面臨著退役,更不應忽視的是這些艦艇在其建造的七八十年代就已經落伍,中國需要大批量的新型艦艇來替代這些功勛卓著的老傢伙們。事實上,世紀之交相繼組建了驅3、驅9、驅10支隊之後,人民海軍就再也沒有擴充過驅逐艦支隊編製,只對眼下所謂的「大建」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海軍的現代化建設而已,而不應被視為規模上的擴充。更加重要的是,以現在的海軍規模和裝備更新速率而言,其遠遠低於中國的財政承受力和船廠產能。

十一、中國需要什麼樣的航空母艦

建立一支戰略性的海軍,首要的任務是要建立一支能夠獨立自主運作的,有強大打擊能力的遠洋艦隊,對於現在的技術水平來說,這意味著這支遠洋艦隊的核心應該是航空母艦——雖然核潛艇也十分重要,但對於上述作戰需求來講,即使是最先進的核潛艇也是遠遠不夠的,她們只能滿足作戰需求,而不能滿足非戰爭軍事行動的需求。是當去年年底,遼寧號戰鬥群第一次從東側環抱寶島的時候,島內統派人士就開始明目張胆的舉行升國旗、黨旗儀式,被戲稱為台灣最大帶路黨;今年年初,當戰鬥群途徑台灣海峽返回母港時,這些人已經在號召島內統派人士進行起義。雖然不能排除其他偶然因素,但也可以在另一個側面表明航母戰鬥群在非戰爭軍事行動中表現出來的巨大影響力。試想如果像古巴導彈危機時候美國人的處理方法一樣,在薩德去韓時能有4-5個航母戰鬥群封鎖黃海及日本海,強行對駛往韓國的貨船登臨檢查,美韓憑什麼可以枉顧中國訴求一意孤行的推進部署。

2012年,中國首艘航空母艦交付人民海軍使用,人民海軍正式進入航母時代,可以說,遼寧艦相對而言是一個很高的起點,其集前蘇聯紅海軍兩代航母發展的精華與一身,又在改裝時加裝了清一色的國產先進裝備,運用理念,艦載機職能與調度方式也在極速向這一領域的領頭羊——美國看齊。

當遼寧艦不能起飛固定翼預警機、戰鬥機起飛重量受限、載機數量較少的缺陷被媒體一再放大炒作時,其一個顯著的優點卻被忽視了——充足的甲板面積。

遼寧號飛行甲板長305米,寬75米。相比而言,英國的伊麗莎白女王級的飛行甲板只有區區260米長70米寬,更小的戴高樂級這個數據是261米×64.4米,印度的維克拉瑪蒂亞號為283米×51米。充足的甲板空間使遼寧號不僅可以操作像殲-15這樣的重型艦載機,作為對比,如果要保證一定的出動量,維克拉瑪蒂亞號只能使用米格29k這樣的中型艦載機。當然,大甲板的好處還不止於此,遼寧號實際上可以在回收8架戰鬥機、整備5架的同時,有2架戰鬥機隨時待命起飛,這一能力也不是除了美國人的超級航母以外其他國家的航母所能達到的。

以上種種足以說明遼寧艦對於人民海軍來講,是一個較高的起點,可以讓人民海軍充分熟練的應對重型機的整備、操作、調度。這樣的經驗無論是維克拉瑪蒂亞、戴高樂這種小航母還是同等噸位的伊麗莎白女王級都不能提供的。

橘色為整備機、淺色為回收機、紫色為待發機(註:如果擠一擠,還能放更多)

當然,遼寧艦及其准姊妹艦001A,作為人民海軍航母部隊的起點是足夠的,作為真正的目標艦卻是遠遠不夠的。事實上001A的建造可以為航母建造部門提供足夠的建造大型航母的經驗,下一階段的航母建設完全可以打破一些人所謂循序漸進的思維定式,直接上馬8萬噸級的彈射起飛-攔阻降落的超級航母——美國人就從4萬多噸(皆為標準排水量,下同)的中途島直接挑戰了6萬噸級的福萊斯特,又從6萬多噸的小鷹級,直接跨越到了8萬噸級的尼米茲級。

從成本上來講,美國智庫的計算結果表明,航母的成本,50%在人力,35%在設備與調試,而材料所佔的比重不過15%左右。對於5萬噸級的中型航母和7萬噸級的超級航母而言,兩者佔大頭的人力、設備、調試費用相差無幾,差異較為顯著的材料費佔比又極低。這也造成了上文所提到的現象,輕型航母與中型航母造價差距不大,而中型航母的造價又與超級航母相差無幾。極小的成本差距之下,是戰鬥力成倍的提升,航母能夠運作的艦載戰鬥機從一個團級單位躍升為一個旅級單位。同時更大的排水量可以帶來更大的甲板面積,這又可以增加甲板操作空間,提升每一個波次的打擊質量。

實際上英國人在設計伊麗莎白女王級時也曾經考慮過8萬噸排水量、彈射起飛-攔阻降落的超級航母方案,並且這個方案也並不比現在的貴太多,但是英國並沒有能夠支持這樣一艘超級航母建造的船塢或者船台,而擴建這樣一個船塢又需要一筆極大的花銷。

幻想中美好的QE

但是對於中國來講,這並不是一個問題,中國四大國營船廠擁有14座超級船塢/船台。其中大連造船廠4座,江南造船廠4座,滬東造船廠1座,黃埔造船廠5座。相比而言,美國造船業的凋敝可見一斑——在50年代後曾經向美國交付過大甲板航母的兩家造船廠中的紐波特紐斯造船廠,現在只擁有一座可以建造超級航母的船塢、另一家布魯克林造船廠已經成為了歷史的遺迹。對於美國這樣一個航母需求大戶來講,她也一直在尋求能夠開闢第二條航母生產線來壓制單艘航母的造價,但是在廢墟上重新開闢一條生產線所需要的財力、人力、物力已經遠遠超過了國會老爺們所能容忍的額度。回到中國,從現在披露的消息來看,中國已經至少在大連和江南開闢了兩條航母生產線並且我們有理由相信,即使中國下決心追趕之前的欠賬,哪怕同時開闢3條、4條航母生產線也不會有什麼問題。毫不誇張的說,美國人正在面臨他們在一個世紀以前曾經給別國帶來的震撼——當年他們以上億的工業人口毫無壓力的碾壓了歐洲,而現在他們面臨的衝擊是這個數字的近十倍。單就造艦能力來講,中國可以在十年內讓美國海軍的數量優勢蕩然無存。

這時又牽扯出來了另一個問題,我們到底需要多少艘航母。

十二、中國需要多少航空母艦

這個問題,要從多個角度來看,即:需要多少和能夠負擔多少。

美國人認為擁有22艘航母能夠最為從容的應對世界範圍內的威脅,其中:太平洋9艘、大西洋10艘、印度洋3艘。考慮了財政負擔之後,這個數字被鎖定在了15——這也是里根時代所實際擁有的數字。在冷戰之後這一數字進一步萎縮到了21世紀初的9艘,美國人認為這已經低於了其戰略需求的紅線,並開始重新擴充其航母艦隊,並希望最終能夠維持在12艘的水平。

對於中國而言,戰略需求來自於多個方面:首先是來自太平洋的威脅,這一方向的威脅主要是美國人。美國人目前可以在太平洋方向上動員的航空母艦有6艘,那麼中國也至少需要6艘可動員航母才能在太平洋方向上保證中國在軍事和外交上的對美均勢。另一個方向來自於「一帶一路」沿線,這一通路上,有些國家慣常以中國為假想敵,當這些國家最終下決心與中國為敵。那麼為了保證在廣大「一帶一路」沿線上的軍事優勢,按照其艦隊規模,與美軍在此處的軍事存在,中國在此處也至少需要3艘可動員航母。最後,中東亂局雖然現在已經有緩和的趨勢,但是根本矛盾並沒有消除,美、俄、歐等多方依舊在此處角力。可以預見,中東在未來可預見的時間內還會繼續亂下去。這也同樣是「一帶一路」的關鍵節點——中東聯繫著遠東與歐洲。當年的絲綢之路也正是因為此處強權的崛起宣告終結。那麼為了能夠有效伸張中國的國家主張,在此處也至少應該有1-2艘可動員航母的存在。也就是說,為了服務其國家戰略,中國需要11艘可動員航母——按照0.6的動員率來計算,總共需要約18艘航空母艦。

下面再來談談成本:其實造艦成本與造船業規模息息相關。美國人經歷了長久的去工業化之後,尼米茲級的建造工時已經從70年代的3000萬出頭工時暴漲到80年代的4500萬工時以上。CVN-78 建造成本與 美國製造業產值的比例約為 CVAN-65 的 2.2 倍。時至今日,美國人建造一艘上世紀80年代技術水平的伯克IIA級驅逐艦需要花費12億美元,全套設備從美國採購的日本人建造新型宙斯盾艦的成本甚至遠低於美國人——這是世界第二大造船國造船業的蓬勃帶來的優勢,而中國建造的,代表了世界最先進硬體水平的052D型驅逐艦,需要40~45億人民幣,摺合5.8~6.5億美元——這僅僅是美國人建造一艘過時軍艦造價的一半。

尼米茲級建造工時變化79~80為預測

以中國目前的軍費水平來講以美軍軍費作為類比,維持一個6~8艘航母的兵力應該說問題不大:中國軍費目前摺合美元大概為美國的25%,同時並沒有美軍那麼龐大在在外駐軍帶來的財政壓力,同時在造船時,相同軍費的購買力也要遠遠高於美國(僅以兩倍計算)。那麼對於中國現在的軍費水平來講,維持一個美軍理想航母數量50~60%規模的航母艦隊可以說沒有壓力。

這些航母組成戰鬥群還需要為每艘航母搭配2艘055型大型驅逐艦、4艘052C/D型艦隊防空艦、反潛,2艘左右的054A/B型反潛艦以及一艘09-V/09-III(A)型核潛艇。也就是總共16+32+16+8這樣的護航艦隻水平。按照現在的造艦速度與規模而言,這樣一支艦隊會早於002型航母完成(果然在任何時候輔助艦都是屁大點的事),甚至目前中國的輔助艦造艦計劃都不止這些。從現在在建的輔助艦隊規模來看,中國高層的雄心也遠不止6個左右的航母戰鬥群。

而如果在未來,中國軍費水平上漲到約佔GDP 3%的正常國家水平,那麼中國財政所能負擔的航母戰鬥群數量則至少能夠與美國等量齊觀。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在「一帶一路」倡議和「建設海洋強國」目標的巨大需求下,中國也完全有雄心去擁有這樣一個規模的遠洋戰略海軍。

十三、建設一支戰略海軍會不會引起軍備競賽和冷戰

Every Englishman would spend his last penny on maintaining British supremacy at sea

首先應該這樣說:軍備競賽和冷戰是兩回事情。人類從開始進行戰爭就已經在搞軍備競賽了,但是冷戰只是一個誕生於20世紀的新事物。軍備競賽並不直接導致冷戰,同樣能帶來全面戰爭和和平(《限制海軍軍備條約》後美英的和平模式)。軍備競賽帶來和平的模式通常為裁軍條約的產生(《限制海軍軍備條約》、《限制戰略核武器條約》等)和勢力範圍、防務義務等國際權利與義務的重新分割(《限制海軍軍備條約》後的世界形勢)。

了解了這個前提之後,我們才能來討論中國海軍軍力的崛起,會在世界範圍內帶來怎樣的影響。他會不會導致軍備競賽呢?筆者認為從美國人的意願來講,肯定會。歷史能夠證明這一點。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海上霸主英國面臨的同樣是這樣一個崛起勢頭一發不可收拾的美國。當美國人在1918年重新開始主力艦的建造計劃時,英國人又翻出了他們古老的口號:「每一個英國人都會為了維持英國的海上優勢花光他的最後一個便士」。新興強國與老牌強國的權利與義務的交接不可能以純和平的方式進行——無論是交接典範美英還是現在的中美——雖然不一定訴諸戰爭,但是一定會有衝突和對抗。那麼在這樣的主觀意願下,美國是否有能力與中國進行一場軍備競賽呢? 答案是否定的。在實體產業空心化的大背景下,美國製造業成本激增,配套產業向海外不可逆流失嚴重,隨著中日韓三國造船業的崛起,昂貴的美國船再也難以獲得足夠的訂單,如果沒有USN繼續給美國造船業續命,很難想像美國造船業還能剩下些什麼。這昂貴的成本又使美國財政能夠支持的艦船數量進一步減少,而減少的訂單數量則繼續蠶食美國的造船業。美國人在建造企業號時,曾經創造了兩年下水一條超級航母的奇蹟,然而在今天,這個時間被延長到了5年。並非因為尼米茲級、福特級的建造真的需要這麼長的時間,恰恰相反,這是美國智庫認為的建造超級航母所能允許的最慢速度——這是維持航母配套廠商能夠有一定風險承受力的最慢速度,雖然可以進一步延長至7年而保證這些配套廠商不倒閉,但是屆時這些廠商將不具有任何風險承受能力。毫不誇張的說,如果美國軍費不在現在的基礎上大幅增長,10~11艘航母將在不遠的將來成為美國的極限。

在美國無力繼續進行海軍軍備競賽,中美又都不能承受一場全面戰爭的前提下,雙方的軍備競賽唯一可能的走向,是和平。雙方可以仿照《限制海軍軍備條約》,以對老牌強國現有海軍規模的裁減和對新興強國未來艦隊規模的限制來達到一個各方所能接受的平衡,進而在互相承認對方的合理權益的基礎上重新分割雙方的防務義務。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是避免修昔里德陷阱的一個最為可行的方法。


推薦閱讀:

即將開挖的尼加拉瓜運河相比巴拿馬運河長很多,有什麼優勢么?
阿比西尼亞帝國小傳 (一)
中外歷史上有哪些大規模的食人事件?
1980年後,中國創造的哪些制度,將會對人類文明產生深遠影響?
新航路開闢和第一二次世界戰爭都帶來了殺戮,為什麼我們肯定前者的成就,而全盤否定後者?想聽聽大家的見解?

TAG:海军 | 国家战略 | 世界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