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本拖延症書籍都救不了我們

為什麼我們的假期作業要到最後一周才寫?期中考試的錯題現在還沒有整理?新產品的推廣方案推到現在也還只是停留在思考階段?

And你和我一樣學習過如何克服拖延症嗎?

如果你是一個愛學習且對自己有著較高要求的人。那你應該看過至少一本治療拖延症的書籍以及若干篇文章了。

那麼現在拖延症治好了嗎?

看了那麼多拖延症的書依然沒有拜託拖延症,我猜很多人連買來的拖延症書籍都放在那裡拖著沒有看吧。

我身邊也有一些真正有上進心的人,在看書之後,開始了深刻的檢討自己。也開始按照書上的方法去做。

但大部分還是是沒堅持多久又回到了老樣子,因為比起按照書上的方法去做,拖延實在是太爽了。

其實我想說,這些花哨的方法治標不治本,由外而內的方法,根本治療不好拖延症。

比如有的書上教我們給自己列一個任務清單。每完成一項任務,就在上面打一個叉叉。如果今天把所有的事情做完了,就給自己一個小小的獎勵。這麼做的理由看上去很合乎邏輯——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具象化,然後我們可以更清楚我們做了什麼,接下來要做什麼。

但真正的情況是,兩周之後,我們連任務清單都懶得去列了。因為光是列清單就已經後煩人了。

還有方法讓我們想像自己按計劃做好了每一個環節的「想像療法」。比如我們要去為幾天後的演講寫一份演講稿。然後我們開始想像:寫作底稿、到達會場、接近講台、吃點午餐,然後在講台上高談闊論,最後迎接熱烈的掌聲,給人們帶來一次精彩的演講。如此幫助我們克服拖延,一步步接近理想的目標。

同樣的,這聽起來也非常合理。當任務在我們腦海裡面變得愈發的清晰,愈發的有畫面感之後。我們就更容易完成它。我嘗試過這種方法,然而並沒有用,甚至更糟。因為當我把所有的畫面,都想像完之後。我覺得心裡有數了,我覺得好像事情變簡單了。但尷尬的是,正因為事情變簡單了,反而顯得沒有那麼急迫,於是又拖延起來。

最讓我蛋疼的就是一些靈修理論。教我們靠冥想和打坐來獲取宇宙中的能量。當體內有了宇宙的能量之後我們可以高效率的做事,不再拖延。說真的,我挺無語的,見仁見智吧。

有人肯定要說,這是因為做不到知行合一。

什麼叫知行合一?

很多人搞錯了一點,知行合一的知不是知道的「知」。而是感知的「知」。這就像是我們都知道我們會死去,剎那芳華,應該珍惜時間,活出精彩。

但轉頭你還是打開了美劇,lol,微博。

你不知道你會死去嗎?不,你知道。

那為什麼不珍惜時間?

因為「知道」沒屁用。「感知到」才有用。

你接近過死亡嗎?

如果有,你應該懂我在說什麼。

一個九旬老人比我們更加懂得時間的珍貴。日益下降的身體機能,越發模糊的發音,以及僅剩的最後幾顆牙齒都在無時無刻的提醒他,他快死了。他知道自己時日不多,每一分鐘都有可能是最後一分鐘。所以,他懂得珍惜。

其實王陽明早就說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有如知痛,方知痛」。

其實說的就是,只有你真的痛了,你才能「知」道痛。別人和你大費周章的形容了一番「痛的感覺」,你好像知道了,其實並沒有。當你真正知道的時候,行動是自然而然發生的。

很多人以為「知行合一」是方法論。

不,其實它是世界觀。

既然光「知道」拖延的後果並不能幫助我們根治拖延症。那麼按照王陽明的意思就是,當我們真正感受(知)到需要立刻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不用說服自己什麼,我們自動就會去做。這就像是,當我們感覺到痛之後,會去撫摸傷口一樣自然。

結合現實,我的理解是——要麼就不做,要麼就做到最好。

很簡單,如果一個任務布置下來,我們不做,那我們就等著挨批吧。如果我們和努力的去把它做好,那麼我們自然會得到表揚和獎賞。

無論是哪種結果都可以治療我們的拖延症。

就像是我們某一次考試不及格,老媽為此取消了暑假帶你旅遊的計劃,你老爸狠狠的教訓了你一頓,你的老師告訴你如果下次你的考試在不及格,就把你調到最後一排去聽課。然後你開始意識到事情的嚴重,你真正的感知到了那一種恐懼和壓力。接著你就會開始認真學習。再也不敢怠慢。

如果你不努力學習導致考試不及格而受到了上面那些懲罰,那麼你的心中會內疚,會自責,甚至會憤怒。然後你會深刻的記住這一次的教訓。那麼下次你就不敢再犯了。

在一個公司裡面,領導給你們團隊布置了一個任務。你想,我要努力把這次工作做好,讓領導看到我的光和熱,早日走上人生巔峰。於是你確實這麼做了,你花費的精力和時間比其他團隊成員都要多,終於,你的Project讓領導眼前一亮。因此你被領導狠狠的表揚了一番,還獲得了獎金,以及同事羨慕嫉妒恨的目光。你真正的感受到了那種榮耀。你會不自覺的笑出來,更會為自己而驕傲。不久後,領導又派發下來一個新的任務,於是你在心裡想,這一次,我依然要做到最好,不讓領導和身邊的人失望,更不讓自己對自己失望。

如果你把這件事情做得很好而得到了獎勵。那麼你心中會感到喜悅,自豪,以及自信。同樣的,你也會深深記住這一次的成功,那麼下次你會渴望獲得同樣的成功,因為這種感覺實在是太好了。

最要命的就是,一個任務布置下來,你有能力去做,但是你並不想去做。最後,你草草了事。如此一來,任務是算過關了,但是你心裡煩不起任何情緒。也就是說這件事情你做了像是沒做一樣。不過是打個醬油,混口飯吃。

這好像我們都上過的大學一樣。為什麼我們總是要把作業拖到最後一晚才做。以及為什麼我們一定要等到考試的前幾天才會開始複習。因為最後的分數並沒有那麼重要,考得好了未來的工作不一定就好,考得差了,未來的工作也不一定就差,何況周圍的人都這樣想。大部分人會選擇得過且過,久而久之,我們也就無所謂了。

這就是為什麼我說,是要麼就不做,要麼就做到最好。因為兩種結果都能給我們帶來非常強烈,非常明顯的「感受」。也就是王陽明說的「知」。按照「知行合一」的世界觀,只要你「知」了,後面的「行」就不需要操心了。

扯了這麼多心學,其實心理學上面有著它自己的解釋。

我們認為自己5天之內可以做完一件事情,所以在離期限還有15天的時候一點不著急,直到最後只剩5天了才開始。 這種緊迫感和焦慮往往促發人的鬥志,會讓自己覺得,自己只有在壓力狀態下才有做事情的狀態。最後拿到成績的時候,成績往往不是很差,這樣子就強化了自己最 適合在deadline之前短期高壓的狀態下工作的心態,並且對以後的行為不斷進行自我暗示。

暗示的英文是Inception,也是《盜夢空間》的原名。其實電影已經把這個心理學原理講的很清楚了——當你給自己植入了一個意念的時候,你很難從外部再去改變它。唯一的方法是進入你的潛意識,然後刪掉它或是改寫它。

不要問我如何潛入自己的潛意識,然後刪掉負面暗示。那是小李子的工作,不是我的。我唯一知道的就是,盡量不要給自己植入這種負面暗示。

你第1次翹課是是什麼時候還記得嗎?以及第2次,第3次呢?

我打賭,絕大多數人不會在開學第一天就開始翹課。而會在課程開始一段時間之後的某一天開始,之後,會越來越頻繁。想想看,是不是這樣吧。

我們基本不可能發現一個人翹課的時間節點是非常規律的。比如每個月的第1天翹課。通常的情況是,前面2個月沒翹過課。第3個月的第1周翹了第1次課,然後在第3個月的第2周又翹了1次。之後就每個月都會翹課了。

會發生這種情況,是因為前面2個月裡面,我們都下定決心好好學習,不翹課。當我們翹第1節課的時候,我們就給自己植入了一個負面意識,也就是:「翹一節課沒什麼大不了的」。

其實我們只想翹這一次而已,並不想發生第二次,第三次。實際情況不用說我也知道,這些還是發生了。

這就是《盜夢空間》裡面提到的,當一個意念被植入之後,它會生根發芽。

好在,我們不是是傻子。我們可以把翹課的次數控制在及格線邊緣。

因為我們懂得良好的控制,所以,我們順利的畢業了。

但,我們真的不是傻子嗎?

我們在大四那一年最後拿了一個平平無奇的分數。這個分數體現的意義就是——我們上了課,但我們什麼都沒有學到。

按照我上面的說法——要麼就不做,要麼就做到最好。那麼我們有兩個選擇,要麼乾脆一翹到底,掛科算逑。要麼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也許有人會擔心,如果掛科,或者乾脆放任工作不做,會帶來嚴重的後果。這可不行啊,這是飯碗的事情。

我同意這一點。

所以看來,我們只剩下最後一個選擇了。

人的一生除掉睡覺只有一萬八千天,人和人的區別在於,我們是活了一萬八千天,還是只活了一天,卻重複了一萬八千次。

(不要關注我的專欄,關注公眾號better)

推薦閱讀:

如何幫助身邊有自殺傾向的朋友?
假如知道自己幾年後有可能會死,那你還會努力嗎?
是不懂裝懂更討厭還是懂裝不懂更討厭?
為什麼知乎上有人會用這麼長的篇幅甚至加上各種麻煩的圖表來回答一些與自身並沒有利益相關的事?
給大家講一下洗地和解釋的區別

TAG:心理 | 拖延现象 | 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