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富貴君王難親民——穆罕默德六世(上)

2010年底至2011年,一場謀求變革的抗議巨浪席捲北非,曾經指點江山的強人與狂人們紛紛落馬:埃及「末代法老」穆巴拉克幾陷囹圄,氣息奄奄;利比亞「沙漠狂人」卡扎菲虎落平陽,命喪家鄉;突尼西亞「鐵腕梟雄」本·阿里倉皇出逃,龜縮度日。而在北非西部邊陲,摩洛哥的「專制」國王卻避過風浪,逃脫此劫。

穆罕默德六世是一位怎樣的國君?這位乾綱獨斷的君主為何歷經「阿拉伯之春」而不倒?未來他的王位能永保穩固嗎?

親民太子,才名遠播

「童年的我倍受呵護,我在王宮中長大。但我就是一個摩洛哥人,生活在摩洛哥」,是默罕默德六世國王常說的口頭禪。

兒時默罕默德六世

西迪·穆罕默德(Sidi Mohammed),出生於1963年8月21日。他是摩洛哥老國王哈桑二世(Hassam II)的長子,母親是老國王二夫人、柏柏爾部落貴族拉拉·拉提法·哈姆(Lalla Latifa Hammou)。長子出生當日,摩洛哥王室上下一片喜氣洋洋。很快,出世不久的小王子被冊立儲君。

哈桑二世

而立之年喜得貴子的哈桑二世雖然興奮不已,但這位平日里本就對子女不苟言笑的君王,對太子的管教是格外的冷峻苛刻。即便是太子,若有頑皮逾矩,定會受到嚴厲的懲罰,最嚴重時還會挨打。作為國王的接班人,西迪·穆罕默德肩負的任務大大超過其他兄弟姐妹,他的受教育程度關乎江山社稷。深明此理的哈桑二世在西迪·穆罕默德4歲那年,就把他送到拉巴特皇家經學堂,學習宗教經典。稍稍年長一些,太子的功課表中增加了阿拉伯文學、法語、歷史、地理等科目。同時,為了鍛煉健壯的體魄,童年時代他每周用6個小時進行體育運動,在各種體育項目中,騎馬、打球、滑雪和衝浪是他的最愛。經過嚴格的宮廷訓練,太子成人後多才多藝,不但在宗教、歷史、地理等領域有不小的造詣,而且通曉阿拉伯語、法語、西班牙、英語等多門語言。不過,嚴苛的成長環境,也締造了西迪·穆罕默德少年老成、內斂寡言的性格。

1985年與1987年,西迪·穆罕默德先後獲得拉巴特穆罕默德五世大學法學學士與碩士學位。隨後,他踏上留學征程,前往法國尼斯索菲亞大學讀書。1993年,其論文《歐共體與馬格里布關係》順利通過答辯,他本人榮獲法學博士學位。

除了完成學業,身為王位繼承人,西迪·穆罕默德還須隨同父親參與內政外交事務,積累治國施政經驗。22歲那年,他被任命為摩洛哥皇家軍隊的陸軍上校,開始協助父親處理軍中大小事務。此後,他在軍中的官銜步步生高,於1994年成為總參謀長。與此同時,他也多次代表國王出席國際重要會議,曾在1994年主持關貿總協定部長級會議在馬拉喀什的開幕式。

身穿軍裝的默罕默德六世

與一般的王公子弟高高在上、深居宮牆不同,西迪·穆罕默德自幼以西班牙胡安·卡洛斯國王為榜樣,放低身段,親民愛民。據說,小時候在王宮學堂,太子並不擺架子,跟其他同齡的孩子相處融洽。上法語課時,他總喜歡讓小夥伴們稱他為「你(tu)」,而非尊稱「您(vous)」。成年後,西迪·穆罕默德喜歡走街串巷,深入民間,體察民情,傾聽民聲。這位王儲曾爽快地與殘疾人聊天交心,也曾在齋月期間熱心地為窮苦人家分發食物。更有趣的是,他一度開設免費的衝浪俱樂部,讓窮人和富人都有機會享受這項體育運動。久而久之,西迪·穆罕默德在尚未登基之前,早已美名遠揚,給不少摩洛哥人留下「仁慈王子」的美好印象。

革故鼎新,改父之過

1999年7月23日,老國王哈桑二世駕崩,西迪·穆罕默德繼位,被稱為穆罕默德六世國王。與父親獨斷專行不同,穆罕默德六世多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他將「國王」這一職業視為一項「神聖的任務」,須要向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在他看來,父親的一些政策並對百姓有害無利,因而上任伊始,就著手革除前朝弊政。

時任美國總統肯尼迪宴請哈桑二世一家

1961年至1999年哈桑二世國王執政期間,推崇強人政治,實行極權統治模式,對一切可能給王權帶來威脅的反對派嚴酷鎮壓。其在位的38年,被稱為「鉛年(Years of Lead)」。期間,成千上萬的反對人士未經審判被收監入獄,司法不公造成的冤假錯案不勝枚舉,還有不少政治犯在下獄後神秘失蹤,其中不乏在獄中被迫害致死者。許多摩洛哥人現在提起來還心有餘悸。

深受西方文化影響的穆罕默德六世對這樣的高壓政策並不認同。執掌大權後,他以「民主人士」自居,主張營造一個更為寬鬆的政治環境,增強言論自由,強調保護人權,減少對反對黨團的限制,加倍包容反對、批評意見。

別看新國王平日里沉默寡言,改弦更張時刻卻是雷厲風行、毫不含糊。他首個「驚人之舉」是對反對派先鋒人物阿卜杜薩拉姆·亞辛(Abdesslam Yassine)網開一面。作為非法伊斯蘭組織「正義與慈善會(Justice et Spiritualité)」的領袖,阿卜杜薩拉姆活躍於民間,宣傳其宗教思想,試圖強化社會的宗教化。他否認國王的宗教權威,不承認摩洛哥憲法中關於「國王是信徒的長官」這一條款,被老國王視為心腹大患,而被長期軟禁家中。

阿卜杜薩拉姆·亞辛

新國王「上課」之初,亞辛曾在寫下長達35頁的信函攻擊王室。他曆數摩洛哥君主制給該國經濟、政治社會等諸多方面帶來的危害,甚至要求新王為父親贖罪。若是在舊時,亞辛很可能會因為「褻瀆聖上」而罪加一等,但新國王選擇了寬大處理,不予追究,還在2000年5月恢復其人身自由。接下來的幾年裡,穆罕默德六世國王還赦免了一大批包括記者、伊斯蘭主義活動家等在內的政治犯。

2004年,穆罕默德六世國王創建了「平等與和解委員會(Instance Equité et Réconciliation)」,專門徹查關於侵犯人權行為的指控,對哈桑二世時代的反人權案件進行撥亂反正。「平等與和解委員會」採訪了數千名摩洛哥人,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核查案情,還多次舉辦公開聽證會,如果違反人權屬實,政府將對受害者進行賠償。目前,摩洛哥當局對過去人權受侵犯者的賠償已經累計將近2億美元。

另一方面,穆罕默德六世十分注重民生建設,有「窮人的國王」之美譽。

早在繼位之前,西迪·穆罕默德就廣泛接觸社會弱勢群體,對他們的生存狀況和現實需求都有較深的了解。登基後,振興經濟、提高就業率成為是國王工作的重要議題。

與中東產油國不同,摩洛哥能源資源稀少,無法以「石油美元」振興經濟、提高人民福利。鑒於此,默罕默德六世的計劃,是通過發展旅遊業與興建基礎設施來拉動經濟增長。

2001年,國王推出了「2010願景」計劃,旨在用不到10年時間,將摩洛哥打造成為能與西班牙、希臘、土耳其相媲美的世界旅遊勝地。為此,摩洛哥在大西洋和地中海沿岸建立了6個度假區,並在馬拉喀什、非斯、卡薩布蘭卡等著名景區,興修豪華酒店、高爾夫球場、餐廳酒吧等高端旅遊設施。計劃推行之初,國王希望它能讓摩洛哥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加20%,創造60萬工作崗位。

另一個頗有代表性的大型工程是2002年啟動的「丹吉爾地中海港口項目」。丹吉爾地中海港口位於地中海和大西洋的交界處,瀕臨直布羅陀海峽南端。穆罕默德六世旨在將此地打造為摩洛哥在地中海沿岸的第一個集裝箱港口,並通過該項目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拉動經濟增長與勞動就業。

除了總體上的經濟與就業增長,穆罕默德六世也把縮小貧富差距,提高貧困群體福利作為工作重點。他於2005年出台《全國人類發展倡議》,強調自上而下地通過政策手段為摩洛哥各城鄉的赤貧社區提供醫療保障、就業訓練乃至社會融入等服務。

長期看來,上述工程取得了顯著成效。1999至2014年,摩洛哥的GDP與人均國民總收入(GNI per capita)分別增長了115%和116%。摩洛哥的貧困率也從2000年的15.3%降至8.9%。

此外,穆罕默德六世比祖輩父輩更加懂得與百姓建立感情互動,從細節入手拉進君民關係。一個典型的例子是,2004年,默罕默德六世親臨胡塞馬地震現場救援慰問。當時,地中海港口城市胡塞馬遭遇地震,震級達到里氏6.3級,超過572人遇難。聽說這一消息後,穆罕默德六世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慰問受災群眾,指揮救援行動,並且與災民同吃同住數日,把溫暖和感動帶給受災民眾。傳統上,摩洛哥君民尊卑等級分明,九五之尊像這樣親赴受災現場是極少見的。穆罕默德六世此舉具有極大的象徵意義,增強了平民百姓這位「最具人情味國王」的認同與好感。

痴心君王,一諾情深

常言道:「自古君王皆薄倖,最是無情帝王家」。然而,一代明君穆罕默德六世卻是難得的「情種」君王,一旦認定心儀的姑娘,便全心鍾愛,矢志不渝。

摩洛哥現任王妃薩爾瑪·貝娜妮(Salma Bennani)的故事頗具傳奇色彩,她的成長經歷可謂現實版「灰姑娘變公主」。薩爾瑪出生於古城非斯,3歲喪母,家境普通,但自幼勤奮好學。19歲那年,她憑藉優異的理科成績考入摩洛哥名校——信息與系統分析學院研讀計算機工程,並在大學考試中名列前茅。

薩爾瑪·貝娜妮(右)

1999年,穆罕默德六世與薩爾瑪相識於一次私人晚宴,當時的薩爾瑪尚未畢業,西迪·穆罕默德也還未登基。時年21歲的薩爾瑪紫色天然,貌美絕倫,淡紅色的披肩捲髮自然批落,宛如華麗的錦緞,澄澈的雙眸猶如一泓清泉,顧盼之際,流光溢彩。年長於薩爾瑪15歲的西迪·穆罕默德對她一見傾心。而王儲英勇威武的身子、雍容瀟洒的氣度也讓薩爾瑪為之傾倒。

3年後,墜入愛河的西迪·穆罕默德以國君身份正式向心上人求婚。沒料想,薩爾瑪竟給國王出了一道難題:她不願與其她女子共事一夫,倘若國王三妻四妾,她情願不嫁。在素有多妻傳統的摩洛哥,一位寒門女子向地位介於人與神之間的國王提出如此要求,簡直不可思議!要知道,後宮嬪妃眾多歷來是摩洛哥王室的傳統,老國王哈桑二世在位時就有超過30位嬌妻美妾。

更不可思議的是,穆罕默德六世竟未多做猶豫,爽快地答應了這個要求。他不僅要讓自己中意的女子獨享聖寵,而且正式冊封她為拉拉·薩爾瑪公主,帶給她無上的尊榮。接著,國王為愛妻舉行了空前豪華盛大的婚禮,讓薩爾瑪成為堂堂正正、地位至尊的「第一夫人」。

按照摩洛哥王室慣例,國王夫人並無名分,不得拋頭露面,甚至很少出現在王室照片中。至於婚娶之事,則更被視為宮廷秘事,不足為外人道。不過,深愛妻子、且具有現代化視野的穆罕默德六世希望打破這樣的男尊女卑傳統。2002年7月中旬,數月前已在王室內部慶祝大婚的國王與王妃,又公開舉行了為期3天的盛大婚禮。12日下午6時,大婚儀式在王宮廣場正式舉行,摩洛哥王室貴胄、阿富汗外交部長、沙烏地阿拉伯親王、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父女等要人到場慶祝。當晚,拉巴特大街小巷布滿鮮花與國旗,整座城市上空煙花輝映。1千4百名騎兵列著整齊的隊伍走上市中心街道,城市郊區響起了柔美的音樂,舉國上下一片沸騰。接下來的兩天,高潮迭起,其中最大的看點包括威武的皇家衛隊馬隊表演,與美麗曼妙的露天舞蹈演出。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婚禮並非是國王夫婦的「獨角戲」。他們邀請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其他200對新婚夫妻,與王室舉行「集體婚禮」,展示了國王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情懷。此次婚禮得到摩洛哥及其他阿拉伯國家的人民的關注與祝福。大婚現場被電視轉播,觀看人數超過3千。

婚後,國王夫婦二人生活幸福,王妃於2003年和2007年分別誕下一兒一女。王子穆萊·哈桑(Moulay Hassan)出生後不久,被立為太子。

在恪守為王室開枝散葉「本分」的同時,薩爾瑪一改前朝「後宮不得干政」的傳統,時常拋頭露面,參與政務。除了隨夫出訪,她還積極投身癌症預防、拯救艾滋病人等慈善事業,以及非斯神聖音樂節、馬拉喀什電影節等文化活動。此外,具有現代化眼光的王妃不僅自己一心要做一個獨立的現代女性,還推動摩洛哥的女權運動,她鼓勵女性活躍於職業與政治舞台,號召女性在大選季投出自己寶貴的一票。

在保護女權方面,專情國君穆罕默德六世與妻子一樣盡心竭力。夫婦二人不僅自己是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而且希望將一夫一妻的婚姻形式推廣到摩洛哥社會。2003年,穆罕默德六世國王頒布新的《家庭地位法》。雖然新法仍然允許穆斯林男子迎娶4位嬌妻,但規定已婚男子若要再娶,必須徵得大夫人同意。這樣以來,三妻四妾變得更加困難。同時,新法中把女性的最低婚齡從14歲上調到18歲,還規定離婚後孩子的生活費用一律由男方負擔等,籍此努力提高摩洛哥女性地位,打破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保護女性權益。

未完待續!

今日主筆 張楚楚

註:本文首發於頭條號中東研究通訊,中東研究通訊系今日頭條簽約作者。


推薦閱讀:

摩蘇爾之戰:攘外還是安內?
宰牲節,貓都去哪兒了?
庫爾德人是如何走向「武裝叛亂」道路的?
戈登在蘇丹
如何看待特朗普上台後的中東政策?

TAG: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