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呀,小溪尚淺,何以踟躇?
在給 @黃玄 老師的專欄寫 2015 年總結的時候,曾說那不奇不偶的年份,給了我大大的驚喜。恐怕是這一句誇獎給了 2016 一絲絲壓力。這小廝,居然情急之下,甩給了我不算小的跌宕。
技術「隅」
年初,結束了在一家創業公司 7 個月的實習(參與了一款叫「玩具超人」的產品),最初的時候做 Android 相關的開發,後來便寫一些 Web 後端(Spring)和前端(Angular 1.x)的代碼。儘管當時給予我很多教誨的陳陽老師一直鼓勵我全面發展,但真實地看,即便是我自己,都覺得這樣的狀態太過於漂浮,而並不深入,長久下去便容易流於泛泛。因而,回校後的半年裡,便開始斷斷續續地思考:究竟心安於何處呢?究竟該如何下去更多的功夫呀?
直到臨近畢業之時,出國計劃極其突然地擱淺。彼時,懵逼與狼狽之餘,才最終真真切切地定下了,做一名「更好」的前端工程師的目標。
而倘若要在這一年裡,挑一件最幸運的事情,便是有緣加入了知乎,尤其是當前兩日和 L 君相聊,她不經意間說「在你之前,真的很久沒聽到對於工作的正面評價了」時,就更覺說再多的感謝,也不過分呀!
知乎,是個有太多好故事的地方。前端組裡的每個人,都有如此不同,卻惹人驚羨的品味與特長。每周的分享里,既可以聽到前端相關的技術分析(React Fiber 的源碼解讀,RxJS 的工程心得),也有漫跡於各個技術角落的體會(Rust,Prolog,遊戲中的碰撞演算法)。在半年裡,我不多不少地主持了兩個主題:一個是關於數學分析中的基本內容,一個是聊了聊古典主義繪畫以及繪畫寫實類 Icon 的入坑經歷。由此可見,我是個多麼容易跑題的人。/(ㄒoㄒ)/ 感謝 @demix 老師給我的跑題空間~
在身邊的每一位同事身上,我都能或多或少地汲取一些養分。而可能更要緊的,便是慢慢地,慢慢地,開始享受心思只流枕於一處的狀態。即便是前端的一些技術,還年輕而不成熟,許多別的領域的老師也對此會有一些嚴厲的批評,但哪怕如此,卻也足夠我沉潛下去許久,而一些與之相關的,更底層的知識,也值得花更多的功夫去務實。
從兩個月前呢,開始系統地看一些瀏覽器相關的理論,並尋找一些簡單的源碼模塊進行閱讀。撿起這些東西的過程算得上艱辛,但希望在之後的幾年裡,可以長久地堅持下去~
至於日常的工作,主要參與了 @李奇 老師主導的項目 —— Zhihu for Web Redesign,深感在整個過程中,設計師老師們考量之複雜。而工程上,也接觸到了很多未曾了解的知識、概念。
一個略顯尷尬的插曲便是,有一次不小心用李奇老師的帳號測試某些功能,貌似還害得他掉粉了(逃
學之「邇」
2016 里,有我的畢業季。上半年裡,除了和不大不小的病痛做鬥爭(感謝病友 C 君),便是花了許多的時間在論文上。感謝我的答辯老師,無論是最初容忍我框架的種種混亂,並給予耐心的指導,還是整個過程里各個方面的點撥。也要特別謝謝在整整一年裡,在我時不時的,惱人的困惑里,給了我好多受用建議的某女神老師(雖說交談里,總有因程序員的固執,引發的爭論/(ㄒoㄒ)/~~
這裡呢,終於可以聊一聊,很多朋友好奇的,我的專業的問題 ~(≧▽≦)/~啦啦啦
我呀,來自中傳的廣告學院,讀了一個叫做「新媒體與信息網路」的專業。沒錯啦,這是個純文科專業,並不會有太多的數理,以及計算機相關的課程。相反的,其更著力於廣告、傳播、新媒體運營等領域。
所以,在作為工程師時多少會用到的知識里,無論是數理相關(數學分析、高等代數以及概率統計),還是計算機工程相關(演算法與數據結構、計算機系統及組成原理、Java),我都是通過蹭課,尋求學習相關專業的同學(感謝那麼多被我騷擾的人)的幫助等方式自學的(民科之名可能洗不掉了哎?等一下!「科」這個字都加不上嘛!)。
自學最大的缺點之一,便是不系統,這在數理相關學習中尤為明顯。儘管有學習數學、物理的同學幫忙矯正我不靠譜的學習方式和想法,但還是欠缺足夠好的環境,以及,怎麼都逃不開的,充分的練習量。因而,可能到現在為止,我也只能做到在日常工程中,遇到相關問題,可以和別的同事進行正常溝通的程度。興許,在自己恰好比較熟悉的子領域,給出一些建議。
也許是如今許許多多人的,對文科不算很客觀的看法,也許是我也是由理意外轉文的經歷,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多少對學文有所遮掩。可這一年裡,我卻不知不覺地,對此越來越坦然。除了源於和很多積澱甚為深厚的長輩、同學有更多的交流之外,便是對「學科於人的影響」,有了稍微成熟一些的認識:每個人皆是如此不同,忽視個體差異,單純以專業取人,並混淆「絕對優勢」和「相對優勢」,大概是不那麼妥當的~
當然啦,做工程師,還是很幸福噠,而倘若你恰好念了一個類似的專業,並且有一些成為工程師的願望,那麼可以多多交流咯~
平日「淀」
今年的日常積累,有著和技術相同的趨勢:悄悄地,都集中在了一個小小的區域里。
理
上半年的時候,只看了《高等代數簡明教程》的上冊,並做了相關的筆記。在習題上的情況就不是很好了,只做了大概半數章節。對於曾學習過《線性代數》的人而言,這個過程還是頗為受用的。尤其是關於行列式的知識,倘若看完同濟版的教材,而僅僅是會使用相關的定理,那麼這本書的引導過程,會更準確、合理一些~
下半年的時候呢,就只看一本數學分析的教材,由於開始上班啦,便只能在下班之餘看例題、做練習,加之提高了習題的要求,這個過程總體來看,就慢得多。
個人體會便是:許多定理、例題的證明,會有幾個步驟是比較巧的。千萬不要大概想明白就過去了!一定要自己寫下來證明試試看呀~否則很容易出現自以為搞清楚了,實際並不如此的情況(第二次回滾就比較有挫敗感了)。
數理的學習還是太需要塊狀的完整時間。這也是在 2017 年,將重新回爐重造之後,最想做得更好的部分。
畫
在畫畫這件事上呢,今年真的是從未再拿起板子,而完全只做素描了。究其原因,便是對基本功的不滿到了一定的閾值。靜物、人像,速寫、寫生……能把最基礎的部分,做到一定的高度,我也心滿意足咯~
由於種種雜七雜八的事情,許多繪畫過程,都放在了碎片化的時段里,直接後果便是草稿本里的塗鴉更多了:-D,留存的照片也畫風詭異(往往都只是背景(>﹏<):
除此之外呢,便是開始讀一些藝術史,並看一些畫冊,日常也會關注一些社交帳號,看一些受推薦的畫作。總的來說,溫習基礎知識,並多向好的老師學習,無論在哪個領域,都是必要的。
樂
吉他的練習,相對反而更頻繁一些。儘管怕過於擾民,每次夜間彈琴時間都不會過長。
偶爾會有一些奇怪的心得,譬方,在強化練習需要用到小拇指的和弦之後,碼代碼的時候敲 shift 就更快更准了(逃....
至於更深刻的總結,可能要到明年啦,務實樂理基礎,會是 17 年的目標之一。
文
「鉛紙」公眾號今年的更新還不錯啦。最多的閱讀量居然來自於一篇介紹如何擠地鐵的攻略,也著實出乎意料:擠地鐵的奇技淫巧。而個人最滿意的一篇,則是:食辣
情之「殤」
有很好的記憶,便足夠了。
萬般感謝,唯望君安。
結
為什麼要取這個標題呢?興許是這一整年,有太多的猶豫。
年初時的猶豫,主要在工程的方向上,而現在看來,彼時對各個領域都談不上有必要程度的理解,許多所思所想,並無太多的根據。
而年中時,由於意外,在百般糾結中,擱置了出國的計劃。儘管今時今日,還將離別,但似乎是之後工作的過程,才更認清了選擇的初心。
想起有一次,和 mentor @demix 交心甚久,最終的結論便是:與其猶猶豫豫,何不挑一個,深入地做下去呢?恐怕只有這樣,所得的體會才是真切的~
謹記。
推薦閱讀:
※死月的二零一六總結
※死月的二零一七總結
※2017回顧與總結
※歡度2016喜迎2017大型年終工作總結
TAG:年终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