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少年:我親歷的血腥童年

兩千年初,我們鎮中學發生了一起殺人事件。

死者汪某是一名讀初二的學生,我小學同學的弟弟。兇手劉某是他的同班同學。

兇殺案發生在下午。

當天下課後,劉某非常平靜地把汪某叫到操場,說要了結恩怨。汪某沒做多想,徑直跟著劉某來到約定地點。突然,劉某掏出匕首用儘力氣朝汪某胸口就是一刀,迅速拔刀,再捅第二刀……兩刀不偏不倚扎中心臟,汪某當時就不行了。

劉某看汪某倒下後,平靜地走到離我家四百米的派出所投案自首。很快,這件校園兇殺案成為我們鎮重大的熱門新聞,走到哪裡人們都議論紛紛。伴隨著討論,殺人事件的真相也浮出水面。

死者汪某身材高大,在同級學生中很霸氣;兇手劉某個頭瘦小,平時沉默寡言。

兩個人的仇怨是從小結下的。在沒有轉到本鎮中學前,汪某就長期欺辱劉某,動輒拳腳相加。最兇狠的一次,是汪某把劉某堵在村口小橋上,跳起來猛踢,把劉某踹到橋下的水中。我們這裡河水深不足20厘米,河多儘是卵石,從一米多高的橋下跌下,對身體危害很大。

劉某性格內向,一直隱忍不發,終於在初二這一年,積壓的仇恨到了無法自控的地步,就實施了致命的復仇計劃。

兩千年初,沒有校園「凌霸」一說,但這是一起典型的校園欺凌事件導致的悲劇。兇手劉某不是本村人,後來聽說是被判了九年,前幾年聽人說,他因病死在了監獄裡,具體結果不得而知。但,無論是當事人的人生,還是兩個家庭,都被那樁命案毀掉了。

我不想評判這裡面的是是非非,只是在想,如果當時學校監管嚴格一些,家長多關心自己的孩子一點,悲劇有很大幾率不會發生。但這起事件里,雙方家長的形象是缺席的,學校的責任也推的乾乾淨淨。

我親歷的校園暴力事件發生在四年級。

90年代的鄉村學校,女生下課後就跳皮筋、跳房子;男生下課後就是玩打沙包、捉土匪,剩下追逐打鬥胡亂跑跳一通。這些遊戲拼體力和膽量,玩遊戲時,難免發生一些暴力摩擦,打架是常有的事情。

由於一到六年級全堆一個校園,武力值鄙視鏈上自然是六年級瞧不起五年級;五年級瞧不起四年級;四年級瞧不起三年級.....有時候,三四年級的霸王太囂張,五六年級霸王看得不爽,就抓過來壓在身下揍。

我有個同學喜歡打人,調皮搗蛋。有一次玩遊戲時衝撞了六年級學生,該學生個子高大,心黑手狠,他見我同學在身下掙扎,還罵罵咧咧,順手摺了一根尖細的竹籤,生生往我同學大腿上插,我同學當時就服軟了。

六年級高個嘗到暴打小朋友的快感。很快,又打了三年級的小強。

小強比我大兩三歲,家庭情況特殊,耽誤了上學時間,比我低一級,我們兩家隔河相望,上學時常同路。

他性格倔強,比較孤獨,時常有人想欺負他,都被他強硬的性格頂撞回去了。

六年級高個看他不爽,有一天放學後,上來就把他踢倒,雙膝把他抵在地上,邊扇他耳光邊罵,大約就是罵服不服整死你之類的。

第二天,小強把他爸叫到學校,他爸提一根鋼管,面無表情,讓小強去把高個子叫到校外路邊。

當時,我們剛吃完飯回到學校,還沒有開始上課,一起圍觀了這次驚心動魄的場面。

高個子可能仗著自己人高馬大,竟然來了,等他發現小強爸提著鋼管時,就知道問題不對了。

小強他爸只問了一句:你為啥打我娃?

我們都以為小強他爸會出手制服高個子,但接下來發生的一幕讓我一生難忘。

小強有了父親撐腰,悲憤的情緒難以自控,邊哭訴高個子的罪惡行徑,邊踢打他的身體。特別傷心的時候涕淚交加,就把鼻涕眼淚往高個子身上抹。突然,小強手中多出一把小匕首,他往高個子身上吐口水,再用小匕首捅高個子大腿。我當時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我很擔心捅出人命,還好高個子褲子厚,一直沒捅穿。小強哭一陣、罵一陣、打一陣,高個子一聲不敢吭,任憑小強辱罵毆打,只是小強把匕首捅過來時,他渾身顫抖,會疼的打趔趄。

後來,小強打累了,也流不出眼淚了,事情才罷休。

在這次歇斯底里地還擊之後,高個兒再也不敢欺負小強了!

前面兩起暴力衝突,都是帶血的,也有不帶血卻記憶深刻的。

班上有一個家底優渥的同學,姓姜,個子不高,父母是鄉鎮領導,他學習好,不怎麼合群。

有一次,六年級的徐姓同學摸了一下他的腦袋。看清啊,不是毆打,不是推搡,僅僅是調皮地摸一下腦袋。姜同學反應極為敏捷,雙眼掃描到地上一塊鴨蛋大的石頭,拾起來直接朝徐姓同學砸過去了。第一下沒砸中,追過去,撿起來繼續追著砸,眼看要給徐姓同學腦袋開天窗,徐姓同學開足馬力落荒而逃了。

你懂的,學校里沒人敢欺負他。

我自己也曾是大混蛋,一次我在課堂上公然挑釁語文老師,被老師一頓暴揍,我抽噎著趴在桌上寫做作業,一個女同學嘲笑我,我的憤怒瞬間到達頂點,衝過去就打,打得也很重。

等中午回到學校,女同學的媽媽來了。她手裡拿著桑樹條,連著抽了我很好幾下。我感到非常疼,也很沮喪。我知道自己活該,同樣的事情沒有發生過第二次。

以上的事件都是真實的。如果你覺得這些事件和你的生活沒有半點關聯,那麼,恭喜你——生活在文明有序的環境,少接觸一些赤裸裸的弱肉強食,你的世界會更美好一點。

前面說到的小強,他上完小學就退學了。十幾歲就去外面打工,經歷過很多常人無法經歷的事情。前兩年再見他時,他已經是個老闆了,做了一些建築項目,據他自己說有幾套房子,還有上千萬亂七八糟的投資。我不知道他具體怎麼發的財,但是我相信,一個沒背景、沒文化的少年闖蕩世界,勤勞、聰明、運氣固然最重要,拳頭也是不可或缺的。

(關於小強,我去年在公眾號寫過一個故事,就是以他的身世寫的,裡面只有城市部分是虛構的。有興趣的可以看看如果青春帶血,你能在黑暗中全身而退嗎?)

見過很多次校園暴力,我發現了一些拳頭的道理,比如敢拿刀玩命的人,正常人都怕;二是不要輕易惹事,但還擊要兇狠。這些社會經驗多是建立在弱肉強食的事件上,這讓我的世界觀某些部分顯得很野蠻——弱者必然要被欺負。

我發現,那些不合群的、沉默寡言的、呆板的、軟弱的、邋遢而自卑的,更容易遭到校園暴力攻擊。

這些容易被攻擊的特徵不受身高體重的影響,哪怕你學習很好,若是懦弱不合群,照樣挨打。或者身高馬大,卻邋遢自卑,也會被欺負。還有經常被父母家暴的女生,男生也更喜歡欺負她們。

總之,一個精神層面表現的弱勢的人,被欺凌的幾率遠遠大於精神層面強大的人,我小學期間見過的經常被欺負的都有這些特徵。如果你有反抗精神,在被欺負時第一時間呼叫、還擊、向家長或老師當面告狀,哪怕你外表再矮小,被欺凌的機會都很小。

是的,我的意思就是——反擊是避免被欺凌的最好方法。反擊最好在被欺凌的第一次就實施,並且告訴家長和老師。如果武力上不能戰勝施暴者,立馬求諸老師和家長幫助,不要擔心施暴者威脅你告訴老師就如何如何。遇到這種情況更應該告訴老師和家長。因為,他們威脅你正是因為恐懼。

不過,文明的家長們可能反感,他們對文明的期望過高,不想讓孩子染指暴力,哪怕孩子武力自衛也會不符合他們優雅文明的期待。他們更希望通過規則的約束,或者經濟上的獎懲措施解決問題。

可我覺得並不樂觀。普通校園暴力事件產生的更多是精神層面的傷害。受害者如果沒有實施有效反擊,憤怒會持續壓抑著得不到釋放,若孩子不懂得用阿Q精神自我勝利,那接下來很可能要被恐懼感吞噬,或活在難以言說的沮喪里。

而且,就算把青少年保護法完善到無孔不入、學校的攝像頭延伸到廁所的每個角落、同學每日相見都行作揖大禮,校園欺凌事件也不會消失。就像這個世界或明或暗的叢林法則一樣永遠存在。

即使學生沒有在學校里經歷過弱肉強食的欺凌現象,等進入社會上之後,依然要面對隱性、半隱性,或者更為殘酷的叢林法則。在成長的過程中,自我消解內心的屈辱和挫折是成長必不可少的部分。

孩子遭遇不公需要父母和學校共同維護正義,若孩子自己不能夠理直氣壯麵對欺凌者,那麼老師和家長的保護也不可能消解他內心的屈辱和自卑。在校園欺凌事件中,當事人即使不能在武力上反擊施暴者,也一定不要在精神上屈服。

如果你第一反應是哭泣或沉默,那麼,他們第二次欺負你的可能性就很大。作為同齡圍觀者,他們一定程度上會認為施暴者是壞孩子,同時,他們也並不喜歡懦弱膽怯的人。

長大後,我多次自嘲過,像我們這種在暴力中長大的孩子,沒有變壞的最大原因就是因為早早接受了社會給的懲罰,如果當時所有的暴行都沒有被及時反擊,大概很多人會在監獄裡度日吧。

美國心理學家托馬斯摩爾在其著作《靈魂的黑夜》中說:「當人們清楚明白地表達出憤怒的情感時,它就能為一個人和一種關係做出很大貢獻;但是當憤怒被遮掩隱藏起來時,它的影響則正好相反。」

精神分析學派的武志紅也發表過觀點:強大的好人能釋放由憤怒催生的攻擊性,在欺凌面前選擇壓抑和沉默,才是人性的墮落。後者釀造的痛苦遠大於攻擊本身。

那麼——

當面對欺凌時,選擇還擊吧,在你的憤怒還沒有化作壓抑與屈辱之前,在你的正義還沒有變成邪惡的報復之前,在你的拳頭和語言還沒有妖魔化成尖刀和毒藥之前。

但是

但是

但是

如果你是那種把別人任何程度的不友善行為都當成欺凌的人,請不要想著還擊,先考慮一下父母在教育時出了什麼問題。


推薦閱讀:

校園欺凌——社會學怎麼看?
孩子所在的學校發生了欺凌事件,家長應該從哪些方面主動引導孩子對欺凌事件的認知?
如何評價日本動畫電影《聲之形》與《嫁給大山的女人》在大眾口碑間的兩極分化?

TAG:校园暴力 | 校园欺凌 | 儿童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