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景德鎮的自古以來(一)

十九世紀末,法國駐廣州領事Scherzer訪問景德鎮。他有朝廷的通關文牒,浮梁縣令不敢怠慢,連夜帶他參觀瓷器作坊,還把自己的轎讓給他坐。領事在後來寫給巴黎的報告里抱怨:他坐在密不透風的轎里,只要一掀開轎簾,路人就沖他扔石頭。他景德鎮之行唯一的收穫是,用十倍的價格,買到一包瓷土。

浮梁縣令把參觀安排在夜間,就是讓領事看不見;轎子是狡黠的屏障,防他東張西望;群眾也配合監控,洋人一露頭就打。當時的情況是,官民一心,防止外國人偷學制瓷技術。而領事買的那包瓷土,恰恰證明他就是偷技術的姦細。

本文就嘗試回溯這門技術的軌跡,或者說,一座城的歷史。

在杭瑞高速景北口下來,看到浮梁縣的路牌時,景德鎮市區就近在咫尺了。浮梁是景德鎮的古名,很美的名字,總讓我想起孔聖人的嘆息:「道不行,乘桴浮於海」。

再之前叫新平,然後叫昌南,唐代改叫浮梁,縣誌的解釋是「以溪水時泛,民多伐木為梁」,這種漂木的運輸方式一直持續到晚清,大量木材被運到景德鎮燒瓷器。唐朝時浮梁以茶著名,有《琵琶行》之「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日浮梁買茶去」為證。現在當地還產綠茶,味道一般。

有三個宋代年號被用做地名,紹興、慶元、景德。景德是真宗年號,1004到1007年。並非官府直接命名,而是當時的浮梁瓷器上寫著「景德年制」,世人便將其產地稱為景德鎮。理一下浮梁和景德鎮的關係,宋代浮梁是縣,下轄景德鎮。元代景德鎮改州,明代又改回鎮,現在景德鎮是地級市,下轄浮梁縣。

景德鎮的另一個名字,昌南,意為新昌江之南。有一個傳說,歐洲人初見中國瓷器時不認識,便以產地昌南之音命名,就是china的由來。不過景德鎮大宗出口瓷器始於元,當時歐洲已經有越窯和龍泉窯瓷器,而且有了ceramics 、porcelain 、celadon等瓷器細分辭彙,所以另一個說法,china源於秦的音譯更可信。

浮梁縣誌記載,景德鎮燒瓷器始於晉代,一個叫趙慨的官員教會了當地人做瓷器,他還在明代被追認為師祖佑陶神。這個時間太早了,大概是公元350年,比越窯還早,而且沒有實物存世。我懷疑趙慨的事迹是虛構的,類似伏羲女媧那樣的神話。

景德鎮最早的窯址是晚唐五代時期的,發掘出的都是粗糙的青瓷。那時的鎮窯(景德鎮窯的簡稱,當時還分為湖田窯陶窯霍窯等等,這裡不展開了)還只是地方性的小窯口,直到宋代一支定窯瓷工流浪至此,發現這裡的瓷石質地優良,便落地燒瓷。

宋青白瓷雲紋梅瓶 台北故宮

宋代是青瓷和白瓷爭鋒的格局。作為後起之秀的景德鎮,燒出了兩邊討好的青白瓷,看上去既像青瓷又像白瓷,又名影青、映青。除了顏色,各方面都和定窯白瓷如出一轍:覆燒、薄胎、刻花等等,所以青白瓷還有一個名字,粉定。

景德鎮在2009年贏得 「資源枯竭型城市」的光榮稱號,得了好多國家補貼。其實枯竭早在南宋末年就開始了,剛剛興旺起來的鎮窯遇到了第一次危機,瓷石用完了。

當時做瓷器的原料是瓷石,一種白色的石頭。起初用地表的瓷石,用光後挖地下的。這種深層瓷石可塑料性差,靠拉坯成不了薄胎,瓷工就發明了旋坯技術。

拉坯大家都見過,就是在輪車上把泥轉出形狀來。然後把粗坯晾乾,再上輪車,用刀把坯刮薄,就是旋坯,又叫利坯。現在去陶藝巴里可以玩拉坯,那是用陶泥,柔軟溫順,隨便誰都能做個水杯出來。瓷泥就不一樣了,強硬得很,不學個一年半載做不出東西來。利坯更是技術活,尤其是利薄胎,很難,現在景德鎮的利坯師傅也是高收入階層。

宋朝那邊,瓷工還在向下挖瓷石,越挖越深,石頭也越來硬,挖到地下水層時就沒辦法了,這回可是真的枯竭了。歷史上許多名窯之衰落,都是因為資源枯竭,比如唐代的邢窯、越窯,景德鎮也面臨著這樣的宿命,瓷工似乎又該收拾行囊,去尋找新的應許之地了。

轉機出現在浮梁縣東的麻倉山上,瓷工在此遇到了瓷土。瓷土的化學成份與瓷石大同小異,屬於地表瓷石被風化後形成的泥土。因為暴露在地表,瓷土裡雜質比較多,瓷工就發明了一套繁瑣複雜的凈化工藝。然後還不行,瓷土粘度不夠,沒法成形,又把剩下的瓷石摻進去,總算燒成了瓷器。

麻倉山的瓷土沒支撐多久也枯竭了,又開始用高嶺村產的,瓷土的學名也由此而來,高嶺土,康熙時一個德國傳教士起的。高嶺土還有一個苦大仇深的名字,觀音土。

如果單拎出這一節,您可能覺得我在寫雞湯,講一個窯口自我救贖的故事。不過鎮窯工匠在這一過程的中的兩個發明,旋坯技術和二元配方(就是瓷石和瓷土混用),是陶瓷史的重要進步。鎮窯也的確跳出了窯口興衰的輪迴——只要不被打死,就有出頭之日。

漢代的儒家搞出了個讖緯五行之說,如果你翻一下那些書,會覺得那些儒生都是精神病,不過古人是真信這套。其中有一個五德終始理論,說有金木水火土五種德,主宰朝代的交替,這五種德又由不同的顏色象徵。比如漢朝是火德和水德,對應紅色和黑色,所以那時的官服都是黑紅兩色,漆器也外紅內黑。

元朝是金德,屬白,巧了,蒙古人也喜歡白色,於是朝廷就張羅燒白瓷。前朝白瓷首推定窯,可惜定窯沒挺過原料枯竭這一關,再加上北方的戰亂,已經荒廢了。官府發現南方有個叫景德鎮的窯口也能燒白瓷,於是政府訂單砸過去了。

浮梁瓷局,秩正九品,至元十九年(1278年)立。掌燒瓷器,並漆造馬尾棕、藤笠帽等事,大使、副使各一員(《元史》志三八)。這是官窯第一次落戶景德鎮,再沒走過。元明清三代,都有且僅有一處官窯,名稱建制各不相同,都在景德鎮。

宋代朝廷自己就建了三處官窯,還到各地民窯採買精品瓷器,那時的瓷器是一個群雄並起江湖。官窯的細節我們一會再講,總體說就是政府扶持領導重視,鎮窯就抓住了這個機遇,做的很強。所謂此消彼長,明清皇帝再想建官窯時,已經找不到第二個選擇了,而官窯又促進了景德鎮民窯的發展。所以宋後近一千年的中國瓷器史,全是景德鎮寫的——基本是這樣。

流傳下來的元官窯主要是白瓷,因為瓷器上寫著「樞府」兩字,被後世稱為樞府卵白釉。這種瓷本身乏善可陳,卻是一個轉折。我們說唐宋瓷器是南青北白的格局,其實青瓷佔主流。那時幾個官窯,越、柴、官、汝,都是青瓷,定窯白瓷一度被選入宮中,很快被棄用。唐宋白瓷雖然產量不小,但只流行在民間,是一個邊緣化的,不被上層社會認可的角色。

到了元朝,風水轉了,白瓷進入朝廷,成為主流,青瓷反而邊緣了。其實單色白瓷無論怎麼做,都不如青瓷漂亮。好在白瓷是白色的,就像一張白紙,白紙是幹嘛的?寫字畫畫的,所以你看明清瓷器上那些五彩斑斕的畫面,基礎在這兒。

朱元璋特恨元朝,否則幹嘛造反啊?他登基後銷毀了許多元朝檔案,再加上蒙古人本來就不注重記錄檔案,所以留下的關於瓷器的記載幾乎沒有。明清兩朝對元代瓷器也沒什麼研究,比如鼎鼎大名的元青花,只有《格古要論》里提了一句:「有青花及五色花者,甚俗」。

現在我們對元朝瓷器的知識,基本都來源於考古。比如釉里紅,過去一直以為是明朝的,直到在元代的墓里挖出了釉里紅,專家們才說:哇!

元青花雲龍紋象耳大瓶,甚俗

構思此文時,我決定只談景德鎮的歷史,不寫任何具體瓷器種類,否則文章會非常臃腫。但青花瓷的興盛是一個重要節點,必須寫。以前人們以為青花瓷是明代出現的,民國時北京發現了一對青花大瓶,上面有元代的年款,才知道元朝還有青花——哇!就是上面那張圖片,很大,半米多高。容我抄一下瓶頸的銘文:

信州路玉山縣順城鄉德教里荊塘社,奉聖弟子張文進,喜舍香爐花瓶一副。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謹記。星源祖殿胡凈一元帥打供

現代考古發現最早的青花瓷是唐代的,還發現了幾處元代青花窯址,當時雲南玉溪、福建漳州、浙江江山都燒過青花瓷,這些青花器形小、畫面糙、釉面是灰的。與這些不同的是,還有另外一批元青花,畫面精細,體形碩大,重要一點是透明釉,這種釉明顯出自景德鎮。所以說,元至正十一年,也就是1350年,景德鎮已經有了現代意義的青花瓷。

那麼問題有兩個,一,青花為什麼在元代的景德鎮發育成熟?二,為什麼後人不知道?

以後再說吧。

——————————————

抄我文章者,雖遠必豬

有泉堂

公眾號 youquantang 微信 quanceramics


推薦閱讀:

非人磨墨墨磨人
不被坑丨三部教你挑選陶瓷餐具
景德鎮的自古以來(四)

TAG:陶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