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6年值得閱讀的十二本中東書籍,絕對漲姿勢

編者按:有人說了解中東,最直接的辦法是深入其中。然而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閱讀也許是唯一切實可行的辦法。2016年1月1日,中東研究通訊曾推出編輯推薦 | 2015年值得閱讀的十本中東書籍,絕對漲姿勢,反響不錯。2017年到來之際,我們精心挑選了12本有關中東研究的英文書籍,題材涉及恐怖主義、中東伊斯蘭、中東比較政治、古代中東等,其出版時間大多是2016年,但也不僅限於此。當然,如果您也有不錯的書要推薦,歡迎留言。

書名:The Battle for Syria: International Rivalry in the New Middle East

中文名:敘利亞之戰:新中東的國際博弈

作者:Christopher Philipps(克利斯多夫·菲利普)

出版社:Yale University Press

出版時間:2016年10月

推薦人:段九州

推薦語:自敘利亞內戰2011年爆發以來,大部分西方著作都集中關注敘利亞國內各派別的鬥爭,而忽略了國際勢力對內戰的推動作用。克利斯多夫·菲利普在本書中提出,敘利亞內戰從一開始就受到國際因素的深刻影響,特別處於美國權力衰落和撤出中東的大背景下。本書認為,由於美國、俄羅斯、伊朗、沙特、土耳其和卡達六方以敘利亞作為關鍵戰場的博弈正在塑造新的中東地區格局。通過豐富的第一手訪談,菲利普揭秘了敘利亞衝突持久化和暴力化的外部因素,包括西方對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的策略。

書名:The Way of the Strangers: Encounters with the Islamic State

中文名:《陌生之敵:遇見「伊斯蘭國」》

作者:Graeme Wood

出版社: Allen Lane

出版時間:2016年12月

推薦人:鮑克凡

推薦語:2015年,憑藉其在《大西洋月刊》登載的一篇 What ISIS Really Wants而躋身頂級ISIS研究者的Graeme Wood終於出版了他在相關領域的第一本書。作者基於大量採訪工作與第一手資料,對ISIS這一當今世界最危險的恐怖組織之起源、目的及世界觀進行了深入剖析。其關於ISIS「非常宗教化」(Very Islamic)的評價從一開始便頗具爭議。作者將在這本書中延續並細緻闡釋這一觀點。人們可以不同意他的看法,卻無法忽視他的工作。

書名:The Gülen Movement in Turkey: The Politics of Islam, Science and Modernity

中文名:《葛蘭運動:伊斯蘭政治,科學與現代》

作者:Caroline Tee

出版社:I.B.Tauris

出版時間: 2016年12月

推薦人:王佳尼

推薦語:土耳其「7·15」政變以來,葛蘭運動引起了人們的關注,但因為葛蘭組織是一個組織鬆散而又嚴密的龐大機構,所以外界對此知之甚少。本書作者Caroline Tee從人類學的角度,分析了葛蘭運動成員對世俗現代化的複雜態度,並通過教育、科學和工業等分析了虔誠的穆斯林如何將自己的宗教信仰與現代科學想結合,作者認為這是葛蘭運動成功實施的關鍵。本書對了解葛蘭運動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書名:The Islamic State: How Viable Is It?

中文名:《伊斯蘭國:探究與透視》

作者:Yoram Schweitzer(約拉姆·施威澤)

出版社:ContentoNow

出版時間:2016年3月

推薦人:王晉

推薦語:受到獨特的歷史和現實影響,以色列國際關係研究最熱的領域莫過於安全研究。因此我們推薦由以色列國內最具影響力的安全研究機構——國家安全研究所(INSS)出版的一本論文集The Islamic State: How Viable Is It?此書由INSS反恐項目主管約拉姆·施威澤(Yoram Schweitzer)主編,幾乎囊括了以色列國內安全研究的頂尖專家的分析成果。本書從理論、情報、地區、國際等多個視角,分析了「伊斯蘭國」的緣起、發展、擴張和影響。本書不僅是關於「伊斯蘭國」研究的重要資料,也為讀者了解以色列安全研究領域提供了一個重要窗口。

書名:The Iran Wars: Spy Games, Bank Battles, and the Secret Deals That Reshaped the Middle East

中文名:《伊朗戰爭:間諜,金融與那些重塑中東的秘密交易》

作者:Jay Solomon

出版社:Random House

出版時間:2016年8月

推薦人:蔣旭棟

推薦語:自伊朗人質危機後,美國視伊朗為威脅中東穩定與和平的重大威脅,便針對伊朗開展了長達30餘年的遏制政策。通過軍事、金融、外交以及情報工作相結合,美國與伊朗在隱蔽戰線中持續不斷地激烈交鋒。美國極力阻止伊朗擁有核力量,並遏制其成為中東地區的主導性大國。而這一切在2015年迎來轉機,伊朗核協議的簽署也許意味著一段新的歷史進程的展開。

以此為背景,作者Solomon憑藉其敏銳得「嗅覺」與細緻地調查,再賦予其歷史學家般的敘事性技巧,向讀者展示了伊朗核問題的發展歷程以及美國最高層的關切。他不僅詳細記敘了他的採訪內容,探究美伊談判過程,亦列舉了奧巴馬的種種失誤,暗示了伊朗核協議的黯淡前景,評估了美伊關係不確定的未來。此書揭示了美國人自己都沒有認識到的那段隱蔽歷史,及其可能產生的意義深遠的地緣政治後果。

書名:A Century of Arab Politics: From the Arab Revolt to the Arab Spring

中文名:《阿拉伯政治百年:從大起義到阿拉伯之春》

作者:Maddy-Weitzman

出版社: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出版時間:2015年12月

推薦人:蔣旭棟

推薦語:從奧斯曼帝國末期的阿拉伯革命肇始,到當今「阿拉伯之春」的動亂不休,阿拉伯人的民族國家構建的歷史既是一幅可歌可泣的有關民族解放的歷史畫卷,又是一道艱深刻薄的有關國家形成的現實疑問。

作者通過三個相互交織的概念分析了一個世紀以來的現代阿拉伯國家建構的歷史,從單一的阿拉伯民族國家的理想,到多遠阿拉伯地區間的現實,再到這兩者在現實利益與虛妄象徵之間的博弈。同時,站在大歷史的角度,從政治伊斯蘭的興起,到外部大國的權力滲透,再到地區之間的國家競爭,都描繪出了現代中東阿拉伯國家在部落、宗教和民族特性上艱難地前進、統合及其對現代阿拉伯政治秩序的影響,賦予了其不一樣的政治與文化意義。

書名:The Fundamentals of Economics: Lessons from the Bronze Age Near East

中文名:《經濟學基本原理:近東青銅器時代能夠告訴我們什麼》

作者:David A. Warbrton(大衛·沃爾伯頓)

出版社:Recherches Et Publications

出版時間:2016年

推薦人:梅華龍

推薦語:大衛·沃爾伯頓曾著書展示了公元前3000-2000年間政治與經濟之間的聯繫,而這本《經濟學原理》正是建立在他此前作品的基礎之上。知名亞述學家和語言學家迪亞克諾夫(Diakonoff)收集了蘇聯歷史學家關於古代近東、印度、中亞以及中國的研究,並編纂了《早期文明》(Early Antiquity),Antiquity指古代公元六世紀前,而Early Antiquity則指這一時間段早期,主要是近東和遠東地區出現青銅器的時期。沃爾伯頓認為經濟學有其基本規律,《早期文明》中展示的數據為經濟發展提供了一個深層次的視角(a deep time perspective),只有它能夠揭示在城市文明社會中壓倒一切的經濟準則。

本書的核心論點是,在大約公元前3000-1200年,近東青銅器時代,國家的需求使市場的出現成為可能,並推動了市場力量的發展。這一時期的經濟受制於結構性的社會失業狀況,以及提供給低技能勞工的與商品市場價值無關的極低工資。需求刺激並推動了欠發達地區(peripheral region)的科技發展,而這些地區的廉價勞動力則是以紡織業為主的發達國家(core states)尋求剝削的對象。這種剝削一直延續到近代,因此從大約公元前2000年開始,前工業時代的世界奉行的是市場經濟。縱觀歷史,社會精英操控需求的產生,資本在推動經濟增長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市場的分配與管理機制卻制約了工人工資的增長,從而擴大了社會不公平性,資本家卻從金融和商業中獲取了巨額利潤。

公元1800年後西方社會的一系列變革並非由於科技的發展、市場和銀行的自由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法定貨幣和低利率的使用。這場金融變革能夠改變經濟和社會,一方面由於它增加了投資的可能性,一方面則是因為以法定貨幣形式支付提高了勞工工資。資本得以在市場上自由流通,由此產生了新的商業形式,並提高了不考慮通脹影響的實際工資(real wage)從而減少貧困。財富與資本促進了科技的發展,也暫時的保住了西方在世界上的統治地位。

但由於市場力量的擴散,西方這種變革只能持續很短的時間。經濟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再次變化,全球化會使得經濟模式回到從前,再次降低生活標準並消解西方的優勢。因此書中對於歷史的解釋不僅否定了馬克思和波蘭尼的革命範式,也向新古典主義理論的合理性,以及在當前經濟學思想中佔據統治地位的凱恩斯主義的許多變體提出了質疑。

書名:Shadow Wars: The Secret Struggle for the Middle East

中文名:《影子戰爭:中東的秘密較量》

作者:Christopher M. Davidson

出版社:Oneworld Publication

出版時間:2016年10月

推薦人:高駿

推薦語:Davidson這本今年十月出版的新書試圖從秘密行動切入,重新講述了一個域外大國如何干涉中東政治的故事,這個故事我們雖然不陌生但卻又並不很熟悉:即英國和美國作為兩個對中東國家產生最大影響的域外大國是如何通過一系列手段暗中維護自身在該區域利益的同時又反過來深受其害的。書中用詳盡的史料描述了英美兩國如何扶植地區代理人(例如沙特王室)、滲透和支持不穩定脆弱國家的代理力量(例如英國在阿曼和葉門的特種戰爭和美國的援阿抗蘇)、秘密顛覆可能對其地區戰略和經濟利益產生威脅的政權(如埃及的納賽爾和伊朗的摩薩台)。更為重要的是,該書觸及了當下尤為敏感的當代恐怖主義問題。Davidson作為一名英國學者並不迴避質疑英美通過沙特等代理人支持像「基地」組織這樣的恐怖組織,並且坐視達伊沙(「伊斯蘭國」)崛起以此削弱中東某些國家政權的行為。

正如《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的書評所言:「如果你曾關注中東的暴力行為參與者並且想知道:『他們是誰?他們從哪裡來?他們想要什麼?』那麼這本書會是你的選擇。」該書和今年出版的另一本重要著作Engineers of Jihad: The Curious Connection between Violent Extremism and Education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後者嘗試解釋恐怖主義的內生性起源,前者則介紹了催生恐怖主義的外交政策背景。Davidson的這本書和其前作一樣篇幅較長並且涉及數量龐大的背景資料。作為一名嚴謹的學者,他搜集了相關歷史和主題的第一手資料,僅文獻索引就佔了這本五百多頁著作的130多頁。這些文獻不僅來自英美兩國最新解密的檔案,也有維基解密公布的外交電文、相關法庭訴訟記錄和知情人訪談乃至不少只有紙質版的稀有阿拉伯語報紙檔案。對於想了解西方大國如何影響中東政治和恐怖主義問題的普通讀者和研究者來說,這都是一本值得一讀的佳作。

書名:Islam and the English Enlightenment, 1670-1840

中文名:《伊斯蘭與英國啟蒙運動,1670-1840》

作者:Humberto Garcia(亨貝托·加西亞)

出版社: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出版時間:2012

推薦人:徐偉傑

推薦語:作者先從十七世紀末的英國革命講起。他指出,英國革命的哲學依據不是像傳統歷史教科書上所說的那樣,是建基於英國的基督教傳統,而是基於「伊斯蘭共和主義(Islamic Republicanism)」。而這一概念也是貫穿全書的線索。「伊斯蘭共和主義」始於英國政客亨利·斯德堡(Henry Stubbe)於1671年發表的論文《穆罕默德教的興起與發展》。他把先知穆罕默德說成是一個智慧的立法者,為基督教重構了其共和主義思想,駁斥當時對伊斯蘭教的詆毀,把穆罕默德教歸入到基督教的大家庭之中。最後,斯德堡甚至指出,基督教真正的敵人不是穆罕默德教,而是三位一體論者。此論文一出,讓許多苦於英國國教迫害的異端找到了反抗不公正權威的理論依據。他們利用伊斯蘭的認主獨一思想來為自己的自然神論作掩飾。伊斯蘭共和主義最終促成了光榮革命。

18世紀,伊斯蘭世界發生了巨大變化。奧斯曼、薩法維、莫卧兒所主導的舊國際秩序崩潰,取而代之的是形形色色的伊斯蘭暴力革命運動,如非洲的索科托哈里發國、阿拉伯的瓦哈比運動、莫卧兒故地反擊印度教徒的戰爭、納迪爾沙的改革什葉派運動、納克什班迪教團東遷中國,挑動反清革命等等。所有這些運動給當時的西歐人以強烈的震撼,於是他們也開始進一步研究伊斯蘭世界。為了突破西方自身的舊秩序,顛覆專制統治,實現解放,越來越多的西方進步思想家們也訴諸伊斯蘭的信條,為革命進行辯護。所謂的英國浪漫主義,實際上是受伊斯蘭世界的革命所啟發,把伊斯蘭革命普世化,使其能在全球範圍內適用。

作者的「伊斯蘭共和主義」理論建立在布朗(Norman O. Brown)的「先知道統」(Prophetic Tradition)理論基礎之上,即猶太-基督-伊斯蘭同屬於西方文明體系之中,穆罕默德所建立的伊斯蘭教顛覆了羅馬法的傳統,開啟了西方的新傳統。而後者又可以追溯到霍奇森《伊斯蘭的冒險》所構建的「伊斯蘭中心論」,即人類的歷史是「伊斯蘭化的文明」(Islamicate Civilization)史,歷史使命是由「伊斯蘭化」來完成的。所以,近代早期的相互聯繫的世界體系的建立不是由於歐洲的地理大發現,而是由於奧斯曼、薩法維、莫卧兒三大伊斯蘭帝國的建立,此即所謂的「仿古式全球化」(Archaic globalization)。當然,所謂的「伊斯蘭化」不是指全部人都信奉伊斯蘭,而是指人類的宗教信條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新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又會引起世界局勢的變化。

書名:The Saudi Kingdom: Between the Jihadi Hammer and the Iranian Anvil

中文名:《夾在聖戰之錘與伊朗鐵砧之間的沙特王國》

作者:Ali Al Shihabi

出版社:Markus Wiener Publishers

出版時間:2015年10月

推薦人:李睿恆

推薦語:和題目一樣,《夾在聖戰之錘與伊朗鐵砧之間的沙特王國》一書分為兩個部分。在第一部分里,作者以一個沙特人的視角,向讀者呈現了沙特家族的統治狀況及其面臨的以聖戰分子為首的內部挑戰。在第二部分,作者詳述了伊朗崛起背景下沙特所面臨的地緣政治環境與應對之道。單從任何一個部分看,這本書都難以被稱得上是佳作,但內外兩種視角的結合,為讀者分析當下沙特的熱點問題提供了一個平衡性的觀點。更重要的是,正如本書作序推薦人普林斯頓大學的沙特專家伯納德·海卡爾教授指出的,作者的沙特公民身份得以讓作者切實地了解到王國內部沙特人的真實感受。

十一

書名:ISIS: A History

中文名:ISIS:一部歷史

作者: Fawaz A. Gerges

出版社: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出版時間:2016年3月

推薦人:丁辰熹

推薦理由:從最早的「基地」組織伊拉克分支,到2014年發展成佔領敘利亞和伊拉克三分之一領土並宣布恢復哈里發制度的「伊斯蘭國」,ISIS的發達史不可謂不令人咋舌。《ISIS:一部歷史》一書梳理了「伊斯蘭國」組織由「發家」到「立國」的歷史進程,作者企圖通過回溯具體的歷史情境來解釋該組織成功的原因。本書從ISIS的世界觀、意識形態、及其背後的薩拉菲-吉哈德運動理論基礎開始談起,隨後介紹了ISIS的起源(伊拉克戰爭後的反美伊斯蘭抵抗運動),促成其發展的政治環境(戰後什葉派主導的分裂國族認同的政治體制),ISIS成員與前伊拉克複興社會黨人(薩達姆舊部)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敘利亞內戰如何讓ISIS坐大,ISIS又如何利用「阿拉伯之春」進一步壯大自己,最後作者強調了ISIS與前一代吉哈德運動(「基地」組織)在意識形態及戰略取向上的重大不同。

十二

書名:Sectarianization: Mapping the New Politics of the Middle East

中文名:《宗教派別化:中東的新政治地圖》

作者:Nader Hashemi and Danny Postel (納達爾·哈希米和丹尼·博斯坦)

出版社: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出版時間:2017年3月

推薦人:張玉友、張慧聰

推薦語:隨著中東陷入前所未有的暴力與混亂,「宗派主義」(sectarianism)似乎成了可以解釋該地區一切麻煩根源的辭彙。在媒體與政策討論中,中東的動蕩被歸因於「古老的教派衝突」,各宗教派別之間的博弈導致暴力衝突難以被解決。

本書尖銳有力的指出在中東亂象的解釋中,對「宗派主義」不恰當而過分隨意的使用,似乎解決教派衝突就是醫治中東的靈丹妙藥。書中選取了發生在敘利亞、伊拉克、黎巴嫩、沙烏地阿拉伯、巴林、葉門和科威特的衝突案例,以及沙特與伊朗的斷交,以此探討一些原本與教派衝突無關且非暴力的運動,如何以及為何一步一步演變成宗派戰爭,並闡述了中東的政治如何能夠去宗派化。

知名學者茱安·科爾認為,「西方長期以來一直用對宗教的狂熱來解釋中東發生的一切。矛盾的是,儘管現在學術界可以用社會科學來解釋中東地區的動蕩,我們卻比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時代還傾向於用宗教來解釋這個地區的問題。哈希米和博斯坦在他們的著作中,用大量的研究擊倒了這種『宗派主義』解釋論,這本書對任何想要真正了解中東地區的人都是必要的。」

所以,在當今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下,本書所傳遞的觀點為我們了解中東亂局注入了新的視角。

註:本文首發於頭條號中東研究通訊,中東研究通訊系今日頭條簽約作者。


推薦閱讀:

糧食補貼為何會影響埃及的經濟與社會發展?
撤出定居點? 以總理:絕不同意
獨家訪談告訴你:胡賽武裝和葉門前總統薩利赫到底要什麼

TAG:中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