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斐多》讀書筆記

閱讀了幾遍並花了幾天時間完成了這篇粗淺的讀書筆記,筆記中我盡量引用書中的原話表達以免我的轉述不夠精確引起歧義。在閱讀的過程中我體會:

一、如果認真讀過三千推薦的書,所獲必有價值。

二、愈讀書愈發現書讀得少,知識儲備有限,須延伸閱讀更多的書籍。

三、讀書筆記可以釐清思路、加深記憶,泛讀幾本書不如精讀一本好書。

如果我的讀書筆記對其他閱讀的人有幫助,很好。

因水平有限,定有理解不夠準確和深入的地方,歡迎三千的乎友們指出,一起思考,共同提高。

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畢生致力於道德教育,把完善人的靈魂、人性看做自己的「神聖職責」,他把自己看作神賜給雅典人的一個禮物,把批評雅典看作神給他的神聖使命,這份使命感和由此而來的思考探索,成為他生活與哲學實踐的宗旨。在被判處死刑後,他拒絕繳納贖金免死和越獄逃亡,堅持自己的原則和信仰,毅然選擇飲鴆而亡。黑格爾認為「蘇格拉底是各種美德的典型:智慧、謙遜、儉約、有節制、公正、勇敢、堅韌、堅持正義來對抗儹主與平民、不貪財、不追逐權力。」

作者柏拉圖

蘇格拉底是柏拉圖的老師,他一生未曾著述,其言論和思想多見於柏拉圖和色諾芬的著作,蘇格拉底是柏拉圖哲學路線的創始者。

蘇格拉底行刑前柏拉圖因病不在。《斐多》是蘇格拉底服刑那天與朋友的談話,談的是生與死的同題,主要談靈魂。 參加談話的斐多向伊奇講述的。其中的思想可能經過柏拉圖等人的加工。

柏拉圖的觀點有:

1.視數學為萬物的本質

三千說數學是這個世界中唯一真實存在的知識,唯一的實在。

2.宇宙二元論——真理(理念)世界和由影子組成的可見世界

對應三千的靈界和靈魂為實、肉體為虛及本空間本是虛無。

3.靈魂的輪迴和不朽

靈魂輪迴沒有疑議。至於不朽,三千說過,靈魂的個體並非任何情況下都永生不滅的。

4.對理論科學感興趣

絕對的本質。

5.宗教神秘主義和道德禁欲主義

宗教神秘主義對於有神啟、靈性體驗的人而言,應不是問題。道德禁欲主義,想到三千所說的靈魂和肉體的關係,靈魂不被肉體的慾望所支配,驅使肉體為靈魂所用。

譯者楊絳

1999年,楊絳以88歲高齡翻譯出版了柏拉圖的《斐多》篇,此前97年早春楊絳的女兒錢媛去世,98年年末錢鍾書去世,2年內痛失心頭最愛,楊絳在其個人生命境遇下潛心譯著, 蘇格拉底對靈魂不滅的信念,對真、善、美、公正等道德觀念的追求,令楊絳感到親人並沒有走遠,給了她孤單生活下去的勇氣。

2007年,97歲的楊絳完成了《走在人生邊上》,從書中可以看出楊絳認為大自然不是偶然的,是有規劃、有主宰的,相信人有靈魂,人是靈魂與肉體的結合,並認為只有相信靈魂不滅,才能對人生有合理的價值觀,有了信仰,人生才有價值。人生的目的是修鍊自己,完善自身。人經過鍛煉,超脫原先的「小我」隨著靈性良心的指導,才能成為有道德修養的人。而世界好比一座大熔爐,燒煉出一批又一批品質不同而且和原先的品質也不相同的靈魂。

楊絳說在她沒有洗鍊乾淨之前,帶著一身塵濁世界的垢污,不好「回家」。把靈魂洗鍊乾淨後,就能回去見親人了。從99年譯本出版到2016年先生去世,這17年她所有的所作所為都是在洗凈靈魂。

就像蘇格拉底一樣,楊絳用她的智慧教會人們,怎樣面對人生、面對死亡。

一、有信念的人不懼死亡

蘇格拉底堅信真正的哲學家有堅定的信念,所以臨死是輕鬆愉快的。P12

斐多說蘇格拉底之死他是毫無畏懼、而且心情高尚地在等死,我覺得他是快樂的。P4

楊絳在《走在人生邊上》:蘇格拉底堅信靈魂不滅,堅信絕對的真、善、美、公正等道德概念。他堅持自己的信念,寧願飲鴆就義,不肯苟且偷生。因信念而選擇死亡,歷史上這是第一宗,被稱為僅次於基督之死。

全書體現了蘇格拉底對真理的追求、對信念的堅守及視死如歸的勇氣和氣概。

細節一,蘇格拉底腿上的鎖鏈下了,他想到的是痛苦去了,愉快來了,而不是面對即將死刑的擔憂恐懼。顯示了他樂觀從容的態度。P6

細節二,照管毒藥的人要蘇格拉底少說話,蘇格拉底說別理他,如有必要可以喝三遍。由此看出蘇格拉底淡定及對死亡的無懼。P12

細節三,蘇格拉底說怎樣安葬他都行,但克里該高高興興地說是埋葬他的肉體而不是他。表明了他對死亡和肉體的看法。P97

細節四,蘇格拉底打發女人走是不讓她們目擊他的死亡做出荒謬的事—哭泣,他要求學生要安靜、勇敢,不要哭泣。P100

二、高級靈魂的親情觀

蘇哥拉底有三個兒子,行刑前看過他,他的妻子也去看他抱著他的小兒子哭喊,可是蘇格拉底叫克里打發開就算,行刑前克里問蘇格拉底能為他孩子做什麼,蘇格拉底沒有提任何要求。書中看不到他對家人的的憐惜愛護之情,看不到對妻子的情分,也看不到對孩子的舔犢之情,他沒有因世俗之情選擇苟活。P6 P96 P98

蘇格拉底是一個高級靈魂,高級靈魂的親情觀與初級靈魂的親情觀不同,三千在微博說過高級靈魂在做正確的選擇時受親情的羈絆要比低級靈魂小的多。他們的取捨更能符合靈魂的期望而較少受限於這個肉體和世俗的羈絆。由此可見一斑。

三、蘇格拉底的選擇

蘇格拉底以 「不敬神」和「敗壞青年」二項罪名起訴,被雅典陪審團以微弱的多數判決死刑,他拒絕了學生的贖金免死和越獄計劃,坦然受刑。蘇格拉底說,如果你以為一個有價值的人會把時間花費在權衡生與死的問題上,那就錯了。一個有價值的人在抉擇時只考慮一件事,那就是他行動的是與非,他行為的善與惡。他確信神指派他的職責是度過愛智的一生,檢查自己和他人。蘇哥拉底很自信,頭腦高超完全不介意世俗的成敗,他唯一的標準永遠是真理和正直。他說,判決我的人會被真理判決為有罪,真理會判他們虛偽和不公。

世俗層面他被宣判為罪犯,靈魂層面上他完美地詮釋了一個靈魂的高貴,是靈魂層面的成功 。他以死相追求的是整個人類生命的意義。他對死亡的淡漠是他的靈魂對肉體駕馭的最有利的證明。

蘇格拉底死後,雅典人對這一判決後悔了,他們發現他們誣告了蘇格拉底,把控告他的一部分人處了死刑,一部分放逐了,最終承認了蘇格拉底的偉大。

四、預兆

蘇格拉底屢次做夢聽到督促寫詩,令我想到有使命之人的天命提示。P6

五、自殺

書中說:惟獨這條法規絕對嚴格,有天神守護,天神是我們的主子。假如屬你管轄的牲口,沒得到你處死它的命令,擅自把自己毀滅了,它不招你生氣嗎?假如你能懲罰它,你不就要懲罰它嗎? P9

這和三千關於自殺的說法不謀而合。以下摘自三千《寫給知乎上有自殺傾向的人?》:生命基於我們曾經的承諾,是賦予我們最高貴的禮物。無論是結束自己的生命還是他人的,若非為了更高的目的,都會是人在世時犯下的最大錯誤之一。自殺等同於自己放棄承諾,那麼便接受後果。規則只有公平,無所謂(人眼中的)合理與否。

佛教也是反對自殺的,佛教反對殺生,殺人和自殺都是殺生,自殺屬於不可懺悔的重罪,自殺者在死後會重複自殺時的痛苦,除極少數及極特別的個案外,連輪迴的資格都沒有,極少得人身。三千在《布施之旅》下的討論中提到一個年輕的姑娘,一直處於自殺那一刻的難受狀態,幾年不變,也不知未來在哪,與佛教的說法類似。

基督教同樣反對自殺,基督教認為人是上帝造的,生命是神聖和尊貴的。人的生命在上帝手中。故除了上帝,誰都沒有權利終止自己的生命。「十誡」明言:「不可殺人。」殺他人是罪,殺自己也是罪,故此,基督教歷來反對自殺。

從不同的來源得到了同樣的信息,這個信息的真實性就值得極大地重視。

六、死亡觀

蘇格拉底認為,真正地追求哲學,無非是學習死,死亡並不是要離開守護著的天神,無論生死都和天神在一起,並且在另一個世界會找到別處找不到的純粹的智慧,得到最大的幸福,好人所得的遠比壞人的好。真正的哲學家有堅定的信念,所以臨死是輕鬆愉快的。蘇格拉底深信指定他動身的時刻到了,他認為凡是相信自己的心靈已經清洗乾淨,有準備的就可以抱著這個美好的希望動身上路P12 P13。他相信死後有福的人享受什麼快樂,而他就要享福去了P97。

想到三千所說的,如果你恐懼死亡,那麼就是你還有使命未完成。顯然蘇格拉底已完成他的使命,或者說他從容不迫地赴死是他完成使命的重要部分。

我想,靈魂及肉體都賴造物主所賜,靈魂經過修鍊進化和超脫,自然會得到造物者的獎賞。只有真正看清了生命和死亡的假相,才會看淡世間幻象而追尋智慧和覺悟。

很喜歡這段話:一個真正的哲學家臨死決不會愁苦,因為他有堅定的信念,唯有到了那邊才能找到純粹的智慧。如果你看到一個人臨死愁苦,就足以證明他愛的不是智慧,而是肉體,也許同時也愛錢,或是權位,也許又愛錢又愛權位。P19

七、肉體和靈魂的關係P15—P28

蘇格拉底認為,真正的哲學家向來把肉體當作仇敵,要求靈魂超脫肉體而獨立自守。因為帶著肉體去探索任何事物,靈魂顯然是要上當的。哲學家不沾染肉體的慾望,脫離肉體的愚昧,保持自身的純潔就能和純潔的東西在一起,體會一切純潔的東西也許就是求得真實了。而求得真實,需思想集中,不受外物干擾包括一切聲音形象、痛苦、喜樂都沒有,盡量撇開肉體脫離肉體的感受,專心一意地追求真實,慣於自己凝成一體,不論在當前或從今以後都不受肉體的枷鎖。

佛教認為修行之人,所修是心非身。色身是客體之身,獨然於心外,色身是六門六識之害。真心學道者,需將色身關口打通,不可認假為真,以虛為實。消除了依賴於色身而衍生的我執就可以將潛在的智慧顯現出來,成為有大智慧的人。

三千說過,靈魂為實,肉體為虛。肉體是用來折騰的,對肉體的控制能力越強,精神能力也會越強,就越能驅使肉體去做靈魂希望他做的事情。靈魂來世間的目的就是進化、凈化。

其實三者說的都是一個事。

離棄感覺,凝靜自守凝成一體,信教徒的閉關修行也是這個方法,同三千說的本空間進化的兩個主要途徑之一的純精神的,需要控制肉體和隔離五感帶來的錯覺進行修鍊。靈魂越精純,顏色從白、黃、綠到藍紫越深。

八、勇敢和節制—關於美德P20—P21

只有真正追求哲學的人才有自我節制和勇敢的品格。因為一般人的節制是以一種節制換取另一種自我放縱,勇敢是因為對某些方面的懼怕和怯懦才在另一方面勇敢,譬如鑽營取巧之徒小心翼翼步步為營的某種節制只是為了更大的功名,勇士面臨死亡不懼怕是因為怕遭受更壞的壞事。凡是為了現實利益的自我節制和兩害相權取其輕的勇敢都不是真正的節制和勇敢。一般人的自殺本質上是怯懦為了逃避人生困境和挑戰,根本談不上勇敢。

書中一針見血指出,這種那種交易的美德只是假冒的,底子里是奴性,不健全也不真實。真實是清除了這種虛假而得到的凈化,公正、勇敢,包括智慧本身都是一種凈化—這個說法和三千的靈魂進化和凈化是一致的。出於俗世考量的美德都不是真正的美德,美德只有通過智慧才能獲得。

九、靈魂存在和轉世回生

轉世回生靈魂存在的三個推論P23—P38:

1、一切事物凡是有相反一面的,它一定是從相反的那一面產生的,通過相反相生來說明生死轉化。

2、如果生死是直線,那麼最終世上一切東西都給死吞沒了,再沒有活的。故生死是來回循環的,人死靈魂還存在。

3、認識只是記憶。學習知識是記起原有的知識,必須是我們生前已經有了認識,今生才能記得。我們已有的抽象的概念證明了靈魂在出生之前就已存在。這裡想到了姬夫人在微博說的,倘若靈魂對一切都毫無所知,也沒有基本的概念,那麼修行豈不是盲目的?三千在天涯說過其實很多概念或者要學習的東西靈魂本就明白,只是需要一個體驗的過程去加深理解。

綜上所述,靈魂在出生前已經存在,靈魂再出生只能從死亡里出生。靈魂既然還得重新生出來,它在人死之後必定還繼續存在,一切生命都是死亡里出生的。

問題:

認識即記憶。柏拉圖認為人的一切知識都是由天賦而來,它以潛在的方式存在於人的靈魂之中。學習即「回憶」起原來的記憶、原來的知識。

從三千和姬夫人所說的靈魂並非毫無所知,明白很多基本的概念或者要學的東西,那麼靈魂所知的基本概念和本就明白的所要學習的東西應當不是靈魂創造之始就知道的,是不是靈魂在靈界習得並在多次人世(也可能包括其他的有形界)輪迴中進一步加深理解和體悟到的?

關於天賦,靈魂從創造之始就有差異,那麼天賦在創造之始即有差別。人的初始之天賦確是上天所賜,進化可以促進天賦發展,靈魂在進化的過程中隨著深度的加深,可以進一步提高天賦。三千說過所謂的天賦是靈魂固有的特質,在輪迴中會展現出來,可能會有程度的不同。這裡的程度是不是指依據靈魂每一生使命的不同而展現出不同程度的天賦?或者因個人自由意志的選擇發揮或埋沒其天賦?

柏拉圖認為人的一切知識是由天賦而來,每個人的天賦不同,靈魂根基不同,進化之路也會相應有差異。如拉馬努金這樣天賦高的人悟性高並得到神啟,只要不走錯路是不是進化會相對更快?數學是宇宙唯一的真實,但是每個人的數學天賦不同,靈魂沒有數學天賦對其進化有無影響?在多世的輪迴轉世進化中可以習得如天賦一般的數學才能或天賜數學天賦?三千說學數學不是為了知識,而是喚醒自己,是喚醒靈魂深處更多的記憶,關於前世、真相、真理和使命?

學習是喚醒潛藏在人的靈魂深處的記憶,一個人堅持做正確的事獲得覺悟可以喚醒自己的靈魂。

三個反駁:

1、齊貝:靈魂會吹散 P39—P49

(1)

混合或綜合的東西是合併的—>會分離,經常變化

不是複合的東西—>不會分離,始終如一,不會改變

具體的東西—>時刻變化,不始終如一,看得見

絕對的實體、本質—>始終如一,不容改變,看不見

人是由兩部分組成:肉體和靈魂。肉體和看得見的相像,是混合的具體的物質;靈魂和看不見的相像,不會分離,是絕對的本質。

(2)

靈魂憑肉體觀察的時候—>靈魂被帶入變化無定的境界

靈魂獨自思考的時候—>純潔永恆不朽不變的境界—即智慧

靈魂和不變的相像,肉體和變化的相像。

(3)

靈魂和肉體結合時,依天然規律一方是僕人,一方是主子

靈魂像那神聖的,肉體像那凡人。神聖的管轄領導,凡人的服從伺候。

以上得出:

肉體像凡人、現世的、多種多樣、不明智的、可分解、變化無定—>死後肉體留在看得見的世界上,屍體分解

靈魂像那神聖、不朽、智慧、一致的、不可分解、永不改變的——>死後去了高貴純潔而看不見的地方。靈魂既有所說的品質,離開肉體之後絕不會吹散吹滅

最後進一步闡述,被肉體污染的靈魂會被肉體的感覺所束縛,帶著肉體的習性,這樣的靈魂不是純潔的。哲學家的靈魂會離棄感覺,超脫歡樂、肉慾、懼怕等,凝靜自守,靠哲學解放自己獲得自由,追隨理智,經過這樣教養的靈魂脫離肉體不會消滅、不會吹散、不會變沒有。

2、西米:靈魂是和諧 P60—P66

(1)靈魂投入人身之前已經存在、和,靈魂是身體各部分的和諧沒有身體也就沒有和諧這兩個說法彼此矛盾,說靈魂是和諧不恰當。

(2)和諧是複合的,複合物的性質與成份性質同樣,和諧不能支配它的成份,和諧不能增減不能有一部分不和諧。

假如靈魂是和諧,靈魂的和諧也不能有增減不能有一部分不和諧。經過推理就得到所有的靈魂都同樣是一個靈魂、所有生物的靈魂都一樣好的結論。這是不對的。

(3)如果靈魂是和諧,靈魂只能隨順著身體的各個部分不能自己做主,可是恰恰相反,靈魂主管全身各部分,遠比和諧神聖。

綜上所述,靈魂是和諧說不通。

3、齊貝:一個靈魂磨損幾個肉體後哪一次離開時靈魂也毀滅了P66—P85

關於這段的論述較長,蘇格拉底首先想尋找生長敗壞的原因,在尋求原因的過程中發現他人的解釋不足為信,決計自己去找,他不盲從所謂的智者的學說,獨立思考尋求真理。

蘇格拉底擯棄感官依靠思想里的概念來追究事物的真相,他思想里的概念是追究一切事物本相的出發點,凡是認為牢不可破的原則,以此原則來做種種假設。一切論證,只要和這原則相符合,就是真實的,不符合就不真實。他教導學生據原則推理假設直到理由充分圓滿。

他告誡學生,真正的哲學家追究任何事物的真相,不能像詭辯家把原因和結果混為一談,詭辯家對真相滿不在乎,聰明自喜於把任何事攪亂。—哲學家與詭辯家的區別。

他的推論如下:

(1)先提出相反概念、體現相反概念的東西是相互排斥的

每件東西存在的原因在於它具有它的本質。

具體的事物是相反相生,互為轉化的,而抽象的概念:正面決不能成為反面,概念里的本質絕不相反相生;相反的概念相互排斥,體現相反概念的東西也互相排斥。

(2)繼而推出從屬於概念的具體事物與該概念相反之概念不相容

如果一個具體事物從屬於一個概念,必定與這個概念的反面概念不相容。如:

火(具體事物)與冷(概念)不相容

數字3(具體事物)與雙數(概念)不相容

(3)由上面之推論推導出靈魂不朽、不可消滅

為什麼身體有生命,因為有靈魂,靈魂佔有了一件東西絕不再容納和這東西相反的東西, 即:

生死是概念 靈魂佔有身體從屬於生這個概念

生死兩個概念不相容

靈魂佔有身體(生的具象)和死(概念)是不相容的

和死不相容是不朽,靈魂和死不相容即靈魂不朽。靈魂既然不朽,靈魂也就不可消滅了。

十、靈魂離世

蘇格拉底說,靈魂離世有專司守護他的天神帶走經審判帶到該去的世界到指定時間再領回這個世界。P87

三千說過人正常離世時,會有靈魂以非常容易使亡者信任的形象出現接引亡者,靈魂轉世的生命規劃最終都是經過靈魂的同意的。

十一、人生的追求

蘇格拉底提出,靈魂不朽,就該愛護它,靈魂不能逃避邪惡,除非儘力改善自己尋求智慧,否則不能由其他地方得救,靈魂除了自身的修養什麼也帶不走。P86想到三千說過的:這個物質世界的任何東西都帶不走,除了靈魂的體驗和成長。

活著應儘力修養道德、尋求智慧,因為將來收穫大希望大。P95

相信靈魂不死,反反覆復地想這種事,不理會肉體,認為都是身外之物,一心追求知識,自身修鍊,追求自製、公正、勇敢、自由真實種種美德等命運召喚即離開世界。P96

愛護靈魂不僅今生今世、永生永世都該愛護。不可疏忽對靈魂的愛護。P86

十二、地獄和地球的表面

蘇格拉底說的地球的表面和地獄我理解是另一空間,不是本物理空間。嚴重罪行的投入地獄永不出來,可以挽救的亡靈投入地獄直到獲得寬恕。德行出眾追求智慧一心凈化自己的上升凈地到地球的表面,沒有軀體,將來去更美的地方。P94 P95

基督教地獄是有罪的靈魂則經末日審判進入地獄接受永罰的地方,上帝的選民升入天堂。

佛教認為會根據人的業力因果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或在六道中輪迴,具足信、願、行三資糧,依教奉行一生奉持不變,佛菩薩接引生西方極樂世界;行善之人,死後轉世三善道:天道、阿修羅道、人道。作惡之人,死後墮入三惡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六道中造作十惡的魂歸地府,地獄所有景象,全是自己業力所感召。不具地獄因者,感受不到其陰森恐怖。

三千說過地獄和我們通常理解的不同,單純做過壞事的不會去,享受做壞事的會去。

問題:

正常的靈界和黑暗界是兩個系統,地獄歸屬於哪裡?如果歸屬於正常靈界,去地獄的靈魂可能仍有得贖之日。如果地獄歸屬於黑暗界,那麼它是墮落至完全黑暗的靈魂或自殺後選擇黑暗的靈魂的去處,黑暗靈魂永無回頭之路。

十三、監守的悲泣

行刑是監守的職責,他抗拒不了,別的死囚犯會遷怒於監守,而蘇格拉底不會。監守清楚蘇格拉底的是個高尚、善良的人,在情感上深深地同情他,一心照拂蘇格拉底,為蘇格拉底悲泣,也為自己無力改變而悲泣。P98

十四、蘇格拉底對學生的要求

照管好自己,一步步隨著當前和過去的討論的道路走。P96

十五、學生的悲痛

行刑前,學生們討論他們將面臨巨大的不幸,因為他們覺得他就像父親,一旦失去他,從此就成為孤兒了。看到蘇格拉底喝完毒藥,眾人哭泣,斐多說,他不是為蘇格拉底哭,而是苦自己的哭運,因為失去了這樣一位朋友。P97 P99

三千的乎友們依賴三千和姬夫人一如蘇格拉底的學生依賴蘇格拉底。而唯有堅持不懈地努力,終有一天我們才能成為像他們那樣令別人可以依賴的人!

最後,向古往今來所有的先哲智者致敬!他們不畏艱險、歷盡坎坷追尋真理,以無比的勇氣和大無畏的氣概踐行真知,他們如同夜明燈,為黑夜中迷航的人們指引前進的方向,他們是全人類的希望!


推薦閱讀:

生命玄學:人死後意識和肉體分離的另一個世界
死後的意識和靈魂?
如果你知道人死後會以另一個形式存在,你還會怕死嗎?
福柯:靈魂與肉體的監牢
根的無根性|鄧曉芒《靈魂之旅》中的生存、思想和語言

TAG: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