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戲:不止特殊服務,而且獨具溫度 | 專訪如戲掌柜朱博文
第 11 期「如戲·故事+」正式開賽當天,我們約 CEO 朱博文進行了一次「內部專訪」。起因是「故事+」活動籌備期間,一篇兩年前發布在知乎專欄的文章《如戲亮相》,再次引發了內部大討論。「客棧」緣何而來,「掌柜」作何解釋,歷時一年多的「故事+」比賽是否「初心不改」?
這不僅再是一次公關行為,我們想通過一次面對面的對話,為不斷迸發的各種疑慮和困惑,找到某種篤定確切的答案。
12 月 2 日晚 7 點左右,入圍「故事+」編劇比賽的選手們陸續走進如戲位於北京東風五號園區的辦公室,準備參加此次比賽的賽前會議。相機架在如戲辦公樓入口處,對準沙漏模樣的黑色金屬 LOGO,如戲的簽約編劇們和參賽選手們輪流在此留影。
朱博文用手機抓拍了簽約編劇徐慕非,照片上傳到朋友圈,配文里他寫:「…如戲很幸運能夠成為慕非的經紀公司,她身上有太多的可能性。我對她很好奇,而她對這個世界很好奇。」落款正是「如戲掌柜——朱博文」。
7 點半,「故事+」賽前會議開始。會議室里時而傳來說笑聲,看起來氣氛不錯。很難想像這會兒作為主持的朱博文,就在前一日,因為長時間高強度工作導致急性心肌炎,剛剛入院接受完治療。
9 點左右,參加會議的各參賽編劇陸續離開,我們的視頻採訪緊跟其後。獨自做了幾分鐘準備,朱博文在鏡頭前坐定,點燃一支煙,閑聊幾句。我們發現他對採訪和拍攝,比我們還要輕車熟路。燈光調亮,他面對鏡頭響亮的拍了下手掌:
「ACTION !」
Q:如戲客棧的稱呼是怎麼來的?
因為客棧這兩個字挺浪漫,是武俠世界裡的一個說法兒。它是有點理想主義精神的東西。
我是一個浙江人,出生在一個「奸商」家庭(笑),從小在一種根深蒂固的商業氛圍中浸染泡大的。商業歸商業,在商言商,但是其實我內心深處一直覺得,不能夠做一個冷冰冰,天天跟數字打交道的一個生意,我希望做一個有溫度的生意。如戲本身的業務是編劇經紀,幫助別人,成就別人才能成就自己,這個事業本身是有溫度的,是很溫暖的;很多公司都有自己的企業文化,我當時懷著很多能夠契合如戲氣質的構想,想了很多措辭,最後想到,「客棧」最合適。舊時候有一種說法,把雪煮化,拿雪水來溫酒,這裡面既有文人情懷又有江湖俠氣。迎來送往,煮雪溫酒,把盞論詩,這種感覺非常適合如戲,如戲客棧就是這樣來的。
Q:那定名這個事情是用了蠻長的一段時間的。
對,別說客棧這個稱呼,光是「如戲」二字,我們前面構想過一百多個名字,跟電影有關的企業起名真的好難。最後覺得,「如戲」兩個字非常合適。人生如戲,感覺很契合。
Q:作為如戲的「掌柜」能不能講一講,如戲作為一個「客棧」,到底提供怎樣的「特殊服務」?
(笑)「特殊服務」這個說法未免老土了。我們既然稱自己為一家「客棧」,它是有理想的,有情懷的,我不知道「情懷」這個詞現在被放在一個商業公司里為何變得有點貶義。好像當下人們提到情懷總覺得公司是「不賺錢的」。相反,我覺得反而是有「大情懷」的公司才能更大程度地獲得應得的商業利益。客棧這個精神我希望是一直存在的,我們煮雪飲酒,我們談笑風生,在一個有武俠精神、俠義精神的地方暢談理想,促成合作。
我們的業務模型,簡單來講是一種經紀服務。經紀跟中介的性質是完全不一樣的。中介呢一個 case 就是 一個 case,只講求短期利益;經紀則要跟人的職業生涯綁定,不能光靠一個案子獲得多少經濟效益,而是,一個人跟你一起發展許多年,如何去經營 TA ,陪伴成長一起發展,只有成就了 TA 才成就你自己。
如戲的編劇業務從本質來講,就是:發現每一個有藝術潛質的人,發現心中有故事的人,把他們心中的故事挖掘出來,把這些故事經營好,講給大家聽。
Q:有一個很感興趣的事情:如戲在知乎的專欄發的第一篇文章《如戲亮相》,跟傳統的公司寫 PR 文章很不一樣。包括這次「故事+」活動「酒館裡的 NPC」這個概念,正是從這篇文章中獲得了很大的靈感。當時這篇文章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寫出來的呢?
這件事情現在說起來已經成了美好回憶了(笑)。那時候我們還不像現在,有這種舒適寬敞的辦公室。創業初期我們一伙人窩在一個小區民宅里辦公,當時公司剛剛走上正軌,需要對外放出 PR 信號,這個發聲的「任務」就落在我這裡。那天晚上大家加班到很晚,陸續下班後,大概過了12點之後,我坐在自己的工位上,不斷思考我們想表達的是「我們來了」,「我們是做什麼的」,我覺得使命責任價值觀那套說辭並不是如戲的氣質,還是那句話「希望創造一點有溫度的東西」。最終寫出了《如戲亮相》,據說喜歡的人喜歡的要死,不喜歡的人嗤之以鼻:「你作為一個創業公司的 CEO 怎麼可以這麼『文藝』、『有情懷』」。我不知道他們是被什麼東西洗了腦。
Q:聽說公司真的有員工是沖著這篇亮相文章毛遂自薦而來?
對,就是如戲現在的合伙人之一。他當時從事公關行業,純粹因為看了那篇文章,決定到如戲來的。所以其實(最終的)目的是一樣的,無非通過不一樣的方式去達成,我們想吸引的人,自然會被我們的方式吸引而來。
Q:如戲第一次產生要做一個編劇比賽這個念頭是什麼時候的事兒?
去年五月份,如戲的現金流快要斷掉的時候。那會兒如戲還是一家互聯網創業公司,很典型的一幫年輕人湊在一起做一件「不靠譜」的事兒。開公司是一個專業的事情,沒那麼簡單,大家當時想法單純,自然就遭到了很直接的現金流即將斷掉的這麼一種境況。我們就及時地調整方向,在我們能夠想到的有發展並帶來經濟效益的事兒裡面,有哪些是我們擅長的,進行了仔細的行業調研,最終挑選確定了「編劇經紀」的方向。我曾經在知乎參加過類似於「黑客馬拉松」性質形式的內部團隊比賽,感嘆於這種互聯網行業思維的豐富和趣味,就萌生了將這種思維在編劇行業試水的念頭,最終產生了「如戲·故事+」這麼一個「限時創作比賽」。
Q:當時第一期籌備了多久?
十幾天。
(那麼快?)對,我們是 5 月末做的決定,6 月 14 號就辦了第一場,在 798。
Q:當時是什麼樣的心情?
緊張啊。當時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業內從來沒有過的一個活動,就這樣搬上檯面,你不能判斷參賽編劇能寫到什麼程度,評委們懷著怎樣的看法,來賓是什麼一種態度,一切都是未知的。每個環節都有各種問題和隱患存在。內心非常焦慮。
Q:那回過頭再看第一期「故事+」,大家覺得辦的怎樣?
它是如戲的一個里程碑。它不是在形式上和比賽本身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但是團隊里大家隱約都感受到,我們發現了一個全新可以嘗試的東西。
(什麼時候發現「故事+」做出一定的成果了?)
大概到第 3 、4 期左右,已經有甲方公司表示「(某個)劇本不錯」,表示「想給『故事+』提供贊助」。
Q:剛開始「故事+」的概念是「 8 小時限時創作」 ,後來變成一周時間,再到現在最新一期「故事+」變成了「三周創作」,你覺得這裡有沒有一個根本的變化?
沒有變化。創作仍然是很刺激的過程。編劇是一種很懶的物種(笑)。我本身就是編劇我很清楚。自發的劇本創作可能要求很高的自制能力,所以我們想出了「限時創作」這麼一種形式,你必須在限定的時間內去完成劇本創作,就像讓自己筆下的人物角色在 90 分鐘內完成自己的戲劇任務一樣。編劇本身也是自己職業之路上的一個角色,所以,當初的 8 小時,和現在三周,以後或許會更長的限定時間,整體本質沒有任何變化。
Q:你覺得「故事+」比賽和業內同類型的編劇比賽相比較,是否有什麼不同之處?
最近被問這種問題還蠻多。我覺得「故事+」跟其他比賽的不同在於,我們對於故事本身是專註和敬重的。業內有這樣的一種態度,會問:「這劇本兒怎麼賣啊」,像挑白菜一樣。對於劇本持這種態度的人,我們很無語。相反如果有人問「(劇本里)為什麼出現這種台詞呢我想不明白」,你知道他在認眞看待你的劇本和人物,作為編劇我會發自肺腑覺得欣喜。我們作為「故事+」主辦方,對這種「態度上的區別」很看重。
Q:「故事+」舉辦以來,有沒有什麼印象特別深刻的事情?
如戲有一位全約編劇,萬年俊子。在我們第一季好幾期「故事+」比賽里她帶領的隊伍蟬聯了幾次冠軍,在新生代編劇中專業水準很高。「故事+」一路進行的過程中,她做過一件事情我特別感動。知乎上有一個關於參與「故事+」比賽是種怎樣的體驗這樣一個問題。我們沒有主動邀請她回答和約稿,俊子完全自發地在這個問題 下,回答了一篇長達 6、7 千字的非常用心的長文,講了她開始做編劇到現在的一個歷程,她說如戲和「故事+」是她編劇職業生涯的一個拐點,她曾經認為編劇是一個相對孤單的工作,需要一個人默默創作,默默期盼能夠寫出更好的作品,與更厲害的人合作。但是參與「故事+」改變了她的看法。「寫是寫作本身的回報」,「故事+」讓她真切地感受到了這一點。
我被這篇回答感動的不行。特別溫暖。用言語大概沒法完全表明我真正想表達的力度,你認識到你做的事情是有價值的,是能夠切實地幫助到別人的。就像我剛開始就說過的,我希望如戲是一家文藝的公司,不要純是為了商業利益存在。商業利益是企業存在的本質,但在這個本質之外,我們應該保留有自己的溫度。
Q:「故事+」走到現在已經有 11 期,你覺得是不是有一直沒變過的一個「核心」,是什麼?
我記得第一期的時候,史航老師上台代表評委講話。他首先對每個參賽作品做了自己的看法闡釋,講的非常好。最後,他說,我覺得這個比賽很好,「為什麼呢?」作為多年的編劇從業,我們這些人可能總在做一些「行活兒」,有的人在做一些不錯的項目,有的時候可能在參與「很爛」的項目。「故事+」的好,在於,它把我們這些編劇聚在了一起,拋開其他因素去創作一個「我們編劇自己喜歡的故事」,讓我們自己再次想起我們是編劇,編劇到底是做什麼的,讓我們再重溫一遍,我們當年為什麼選擇了編劇這個行業,這是「故事+」最大的一個意義。
我們對故事的熱愛,對自己職業的敬畏,我們是天生的「故事匠人」,我們用心血和經歷,用自己喝過的每一口酒,談過的每一段戀愛,寫成一個又一個故事,這些故事有的愉悅了觀眾,有些取悅了自己,不管好壞,都是作為一個個活生生的個體的編劇把他們的經歷通過他們各自的技巧展現出來,而這正是編劇的本質。我非常愛這個行業,愛寫故事這件事情。我覺得這是「故事+」從來沒有變過的一個東西。
Q:如戲發展到現在,在你心裡它是什麼樣的一個定位?
它是一個剛剛學會走路的小孩。我現在要做的事情,是盡我一切能力:資源,資金,社會能力,各種力量,去保護它,讓它在蹣跚學步的階段能夠走得穩一點。當然業內已經有很多人表示:如戲已經很了不起了。然而我眼裡它還是一個小小孩童的樣子,我希望它茁壯成長。
Q:創業階段,在如戲的發展過程中,有沒有什麼特彆氣餒的時刻,所謂低潮期。
氣餒的情緒肯定有過,但是放棄的想法從來沒有過。也跟廣大的想要走上創業之路的年輕朋友們說一句:「開弓沒有回頭箭」(笑)。創業,開公司,是一件非常需要技術,非常專業,非常需要嚴肅對待的事情。哪有想像那麼簡單。但是假設如戲現金流再斷一次,我會放棄么,不會。
Q:2016 就要結束了,這一年如戲的整體發展你滿意么?
如果從各方各面的整體角度去看,目前我們達成的階段還差強人意。如果單就團隊層面講,我是滿意的。對於一個新型的初創公司,團隊內部的協調分工配合管理是一個看上去簡單實則非常複雜的內容,今年我們經歷了幾次比較大的變動和調整,可以說已經慢慢摸索出了適合自己公司的方式;
同時如戲作為一家「新」公司,不僅指公司新,業務也是新型的。如戲如今涉及的業務目前在國內可以說還是空白的,前面嘗試的「前輩」當然有,然而並沒有給我們留下太多可供參考學習的套路,他們相對還是傳統「玩資源」的方式,沒有一個現成適用的商業路徑。我們要摸索出一個自己的方法,摸索出怎樣有效地將編劇團結起來,提高編劇專業水準,從而回饋給觀眾們以好故事。這是我們已經初具規模的一個工作方式。
Q:2017 年,對如戲有什麼期待?
不倒閉。(笑)
第 11 期「如戲·故事+」:
NPC 想撞就撞,現場聽選手 Presentation,遇到好的項目,碰到優秀的同行,第一時間將優質故事納入囊中。您將有機會加入神秘組織——「大故事傢俱樂部」,被邀參與「故事+」賽後 Party,現場活動抽獎... ...
活動詳情:
2016 年 12 月 25 日(周日)
13 :30 - 14 :00 嘉賓簽到
14 :00 - 17 :30 現場Presentation
19 :00 - 21 :00 賽後狂歡趴
活動地址:
北京市朝陽區白家莊東里 42 號
D-life (中輕國際院內)
報名鏈接:第 11 期「如戲·故事+」
推薦閱讀:
※如果你是導演,會選擇馬刺老而彌堅復仇熱火的勵志劇,還是熱火三連冠鑄就王朝的劇本?
※尋找故事創作的更多可能性,《粉墨人生》《不高興先生和無腦小姐》《美麗交易》《桃色西部》…
※試分析《你的名字。》故事結構·上篇
※前民族電影運動,韓國導演講了什麼故事|時光機
※為什麼沒有文藝工作者去開發「中國女排」這個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