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型產品的免費與付費
不過沒關係,我在和用戶打交道的過程中已經習慣了,接下來我就詳細說更激烈的矛盾點:工具型產品的免費與付費。
說之前我先定義工具型產品範圍:連接型產品不在本次討論範疇,比如連接人與人的通訊工具微信、連接人與物的電商淘寶和京東、連接人與信息的百度。本次說的工具型產品的最大特點是:解決具體、簡單的使用場景,沒有連接的服務場景,比如解決打字場景的搜狗輸入法、解決記錄姨媽周期的大姨媽、解決支付場景的支付寶等等。
此類工具相比微信、百度、淘寶最大的區別是:除去使用者之外,不連接任何內容,解決的是人與使用場景的矛盾。
1、用戶反駁:支付寶根本不存在變現困難的問題!
支付寶當然不存在變現困難的問題,這是因為支付寶天然的能夠做起「連接人與錢」的服務,比如理財、放貸、信用等等。當支付寶做餘額寶後,它其實已經不屬於我在前文所框定的範圍,在連接過程中支付寶的變現當然不存在任何問題。
但是除去支付寶外,你能再列舉幾個具備獨立變現能力的工具型產品嗎?
不可能吧?事實上所有的工具型產品只要不能夠在後期成功連接人與某項內容的話,變現都極其困難,所以有的工具型產品做社區、電商、主題內容,期望能夠通過連接人與內容提升變現能力。
但事實非常殘酷:並不是所有工具型產品都能夠延伸出連接的場景,像Keep、大姨媽這樣聚集某個特徵用戶群體而後變現的類型極其稀少,更多的連接場景是普通用戶無法忍受的,比如墨跡天氣連接人與內容。
更為殘酷的是:如果無法搭建連接場景,那麼主流變現模式便是用戶付費和廣告變現。廣告變現在移動時代還在面臨內容型產品的強烈擠壓,生存空間很小,那麼擺在工具型產品從業者面前最直接的商業路徑就是用戶付費。
2、用戶反駁:工具產品活不下去,都是用戶的錯?
公正地講,造成這種困境的原因並不完全來自於用戶,還包括從業者和社會背景。
社會背景的原因很簡單,就是窮和不良氛圍,這個原因和主題無關就不展開講。
從業者既是免費模式的獲利者,又是受害者。中國互聯網發展如此迅速,和免費模式密不可分,工具型產品得益於大背景的繁榮也得到蓬勃發展,並且在流量紅利中能夠以相對而言更低成本的獲取用戶,這是從業者應該感恩的地方。
但是互聯網發展迅速、免費模式橫行的惡果是:用戶默認互聯網服務都應該是免費的,付費反而是不道德現象。你能想像我們在剛開始讓用戶嘗試付費時候還懷著「愧疚」心理的現象嗎?
這種觀念太深入人心了!
現在的工具型產品從業者某種程度上是被這種趨勢綁架了:不得不這樣做,如果違反規則只有死路一條。
就像互聯網音樂產業被百度弄的盜版資源害慘了一樣,現在整個音樂產業都在補償百度時代盜版橫行的惡果。宅男們可以再想想被盜版網文害慘的起點。
假如你能理解音樂、視頻、網文需要感謝整個鏈條的從業者,為什麼就不能捎帶上工具型產品從業者?
大家以前買雜誌、報紙的付費並不僅僅是紙的成本,還包括報社、攤主、印刷廠等等整個鏈條的從業者時間成本,那麼現在互聯網乾死了紙媒,而大眾又需要嚴肅內容,如果沒有付費閱讀保障以往紙媒的公正性,難道天天讓他們發軟文?
沒有免費模式就沒有中國互聯網今日的繁榮,但是今時今日免費模式不應該是所有互聯網產品的通則,用戶也要接受付費服務的存在。付費服務也應該發出自己的聲音,不能一直被代表,況且你真的以為:免費就是為你們用戶好?
現在整個主流互聯網公司還不都是免費互聯網用戶撐起來的?你們以為你們真的沒付出嗎?
現在最激烈的矛盾點就在於用戶付費意願,從業者明白有的行業需要付費用戶撐起來,部分用戶也明白應該為部分服務付費,但是絕大多數用戶表現的特徵是強烈抗拒。
「強烈抗拒的態度」有問題,中國應該像美國一樣出現付費商業模式撐起來的視頻、音樂、工具服務,這樣才有利於互聯網及相關上下游產業的健康發展。
當然「盜版橫行、假貨遍地」已經是整個社會的問題,並不僅僅是工具型產品的困境。
你們再看看如何看待為知筆記變更服務規則? - 互聯網 - 知乎此問題,我了解為知筆記的現狀,這又是免費模式逼死中國優秀互聯網產品的一個典型案例。
3、用戶反駁:你活不下去就是產品做的不行,如果有核心競爭力可以做周邊。
產品做的非常棒活的艱難的比比皆是,比如印象筆記,上面被逼強硬收費的為知筆記,活躍用戶離不開卻又不想付費的現象極其普遍。
我接觸的日事清用戶極其活躍但是不付費的比例非常大,你能一概而論把原因都歸結為「產品體驗不好」?
現在人人都離不開微信,但是如果讓你給微信付費讓它省去廣告,你可以預測一下主動付費的用戶是多少呢?
如果微信像為知筆記一樣強硬收費,那麼微信無異於自殺。
當然有部分產品做的確實不行,但是問題的根本在於中國用戶沒有建立正確的認知,容不下付費服務的存在。微信連付費表情都做不起來,我根本不相信不願為內容付費的用戶會為工具付費。
另外絕大多數工具型產品是做不了周邊的,印象筆記這種有品牌、有用戶、有格調的產品做周邊都慘敗、無法良性發展,你還奢望其他產品做起周邊嗎?
當然我也看到整個行業的努力和用戶付費環境的改善,慢慢來,互相理解,但是這個改善的過程死掉的優秀產品可能就見不到曙光了。用戶看完不妨多想想,先別急著噴。
推薦閱讀:
※BGM&聲優撐起半片天?日系廠商是這樣推廣手游的
※有哪些高效的APP工具讓你相見恨晚?
※使用 Vue.js 解析 Markdown 的小坑
※有哪些靠譜的寫作課(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