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財關,又見仰融,又見賭局,又現奇蹟?
近日,又一則財經公關合作協議引起了關注,再八卦,發現這次很不一樣...
一、別問我是誰
回想幾個月前,一個無懼各種股災,業績與股價起飛,穩步上漲的超級大牛股,楓葉教育(http://1317.HK),還真的隨著秋季的到來如楓葉般隕落,轉折點就在於與財經公關的合作到了革命成功,兌現革命果實的時候出現這個傳統大戲中常有的分贓不勻,兄弟反目的劇情,然而這齣戲精彩的是在於,這種事情常有,常常都是檯面下哥倆好悄悄的解決,但是這波居然公開的吵起來,大有拉開架勢,放開乾的節奏...
這波嘴仗打起來,有且只有兩個結果:
1、香港是法制社會,咱好好打官司,官司結果出來之前短期內肯定要調整,結果出來之後如果還是不愉快,那長期來說有個超級隱患,問題在於,香港是雙邊市場,除非從此擺爛做老千,如果想繼續往上做,那將來在某個時間點,市場上突然出現一份做空報告一點都不奇怪,試問還有誰能比曾經穿同一條褲子的兄弟更了解你?而在港股,潑髒水指責你有問題,比你自證清白,容易太多了...
2、對於財經公關公司來講,不管結果如何,這波不虧,因為這波的廣告效應是在是太強了,不管最後結果如何,已經向市場傳遞出了其市值管理能力的案例,當吃瓜群眾接受這個設定後,那吃瓜群眾會幫助你加強這個設定,一如當年偉哥之於重組,徐翔之於炒作,恆大之於舉牌,大眾的認知會強化該認知,這波廣告打出去,不虧,將來業務完全不用愁...
一如當年羅永浩與王自如的嘴炮,即使羅永浩從頭到尾吊打王自如,但是最後的贏家還是王自如...
其實發購股權配合市值管理是常有的事情,除了購股權還有CB好么,港股制度上的靈活在腦子活的人手裡可以玩出花來,以前大家都悄悄的隱藏起來,就在發購股權的時候提一下:咱給的是獨立第三方,然後在當年咱規定的合資格人士範圍內,很多時候建議留個心眼,查查公司發購股權合資格人士的範圍,如果是可以向外部人士發購股權的公司,要多小心...但是像這樣,直接披露合作,連行權條件都這麼直接的放出來,真的是活久見...耿直...
2016年11月29日,又有一家上市公司:正道集團(http://1188.HK)披露了一個投資者關係及顧問服務的購股權協議,擬批出2億股,3年期,0.24元/股行權價的購股權作為顧問費,其中行權條件部分還是熟悉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
然後表現是這樣的...
那自然沒辦法按捺住八卦之魂,去看看正道集團(http://1188.HK)究竟是哪路大神,結果翻查公告後發現了一個更為重磅的人物...
居然八卦著八卦著偶遇上古大神,厲害了我的哥...
二、昔日光輝
年報中,在管理層介紹部分,對於公司董事長的介紹是這樣的:
仰融博士,現年58歲,於1998年11月獲委任為本公司之董事,並為本集團之主席、董事會提名委員會主席及薪酬委員會成員。仰博士亦為本公司之主要股東。仰博士獲頒中國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博士學位。仰博士曾獲推選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南京大學中美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仰博士在1992年至2002年間出任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之董事會主席、行政總裁兼總裁,並為瀋陽金杯客車製造有限公司之主席兼總裁。仰博士乃一位著名、極為成功的汽車實業家,在汽車業擁有逾18年經驗,亦為中國的國際金融家先鋒。
一個沒有故事背景的吃瓜群眾,看完這段介紹後,可能也就默默的過去額,但是如果稍微了解一些中國改革開放發展歷史的人,就知道這段稍顯平淡的介紹背後是一段濃墨重彩的歷史。
這個年近花甲的男人的身上一直有太多的爭議與謎團:昔日的億萬富翁,2001年憑70億身家排行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三位;華晨汽車的創始人,為中國運作第一隻在紐交所上市的股票,憑藉資本運作,打造出一個總資產高達300億元人民幣、被稱為「華晨迷宮」的華晨系;「戴罪者」,2002年被遼寧省公安部門批捕,同年出走美國……
1990年,仰融邂逅瀋陽金杯的董事長趙希友,以每股1元的價格,買下瀋陽金杯賣了幾年還沒有賣掉的4600萬股。1992年7月23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金杯汽車(600609.SH),成了當時滬市上市企業中最大的異地股。華晨在瀋陽金杯的4600萬股也隨之套現,這筆原始股賺到了「第一桶金」。
1992年5月,在仰融多方奔走之下,中國人民銀行教育司、中國金融學院、海南華銀和華晨集團等四家單位,發起成立非營利性機構——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基金會註冊資金210萬元,其中10萬元為人行教育司撥款,200萬元來自華晨。華晨集團為實際出資人,仰融則為實際控制人。這既埋下了後來一切一切的禍根,但也是那個時代劃時代的構想,直接促成了後來創造歷史的中概股第一股。
鑒於當時中國沒有公司法,在中國註冊的公司在國際上無法獲得保護,同年6月,仰融以在金客中持有的股權在百慕大群島註冊了一家公司――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Brilliance China Automotive Holdings Limited)簡稱CBA。華晨100%持股。其後,華晨以換股的方式獲得了金客51%的股權。
1992年10月9日,華晨汽車(NYSE.CBA)登錄美國紐約交易所成為第一家中國國有企業概念股,發行500萬股,IPO價格16美元,籌集資金8000萬美元,51%控股瀋陽金杯客車。搜索這個當時在劉鴻儒(中國第一任證監會主席)看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卻被仰融操盤成功了,創造了中國國有企業海外融資第一的案例。
1999年10月,華晨汽車正式登陸港交所,股票名稱:華晨中國(http://1114.HK)。
在資本運作領域,1992年至2002年,仰融成功打造出一個以華晨汽車為主,包括至少4家紐約、香港、上海上市公司及大量非上市公司、資產一度達到300億人民幣被人稱之為「華晨迷宮」的華晨系。他在玩資本運作的時候,簡直有種降維打擊的感覺...
90年代中期,中國汽車龍頭老大一汽生產的「小解放」風頭正勁,一年贏利2.6億元。1996年,羽翼未豐的華晨開發出金杯海獅的新車型,準備和「小解放」在市場上一決高下。結果「小解放」當年從贏利到虧損,兩年後,從市場上消失。而金杯海獅產量逐年攀升到6.5萬輛,佔了輕型麵包車市場的大半壁江山。當年還到了和共和國長子談笑風生的地步,結果一轉眼,華晨以淪落到賣身,共和國長子淪落到公然違背承諾...
此後經過此番布局,華晨旗下已有金杯客車、中華轎車、寶馬項目、金杯通用、三江雷諾「五朵金花」,旗下業務則涵蓋整車製造、發動機生產、零部件供銷以及汽車分銷等領域,被同行驚呼為「第四汽」。
2001年3月瀋陽政界那一場大地震是終結這一切的轉折點就:瀋陽市長慕綏新和常務副市長馬向東因貪腐而被捕,一同涉案的官員高達122人,震驚全國。此時,遼寧的省長是那位日後在政壇掀起驚濤駭浪並最終落馬的著名大員。一朝天子一朝臣,在華晨迅猛的發展後,必然走到了全國布局,去東北化的階段,這與地方上的利益產生了巨大的矛盾,激化矛盾的就是華晨的發動機自主開發計劃,準備收購轉化做發動機起家的英國羅孚汽車,二戰時曾為軍方生產過噴氣式發動機,當時卻陷入了財務困境,正在全球尋找買家。汽車發動機這種戰略級的核心項目,仰融執意將其選址浙江寧波,而不是遼寧瀋陽,對於地方政府而言形同多年養了一個白眼狼,這徹底讓雙方的矛盾激化到了頂點,而防止國有資產流失這把尚方寶劍在蠢蠢欲動。
2002年3月11日,財政部下發了(2002)第五號函,認定華晨所有資產歸國家所有,並直接撥給遼寧省政府。基本依據是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屬國有(由於海外上市條件制約,華晨汽車上市文件所披露的最終控股股東名單是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該基金會當時由仰融掌握。此後,該基金會被認定為完全國有),這也成為仰融與華晨的產權糾紛之重要因素。
此後,他陸續經歷了資產清查、職務解除、出走美國……直至被中國遼寧省政府刑事批捕。他越洋起訴中華人民共和國遼寧省政府和中國金融教育基金會資產侵權,成為新中國歷史上中國地方政府首次在國外被起訴的案例。
昔日談笑風聲的一汽大哥已經失信隕落,昔日劍拔弩張的當朝大員亦已伏法,昔日麾下公司江河日下淪落賣身,即使種種不忿,仰融也只能留下一句:無論對錯,父母打了孩子,都不該拗著讓大人給孩子道歉...無限唏噓,俱往矣,在這場創了無數記錄的奇蹟廢墟中,還殘留著一個星星之火:正道集團(http://1188.HK),它是仰融出走美國後,唯一保全的上市公司資源,也就是這一次財經公關協議簽約方,也是「舊事」告一段落後,新征程的根基與起點。
三、再現奇蹟?
那是一個巨變的時代,那是一個偉大的時代,也是一個誕生偉大人物的時代,有很多順利的扛下來了,都是業界中的風雲人物,有些被整下去了,也是監獄風雲人物,很多事情很難下一個確切的定論,要在時代背景下再平衡,但是在當時走到了時代巔峰的人物,多是大勇大智之人,心中均有一股勁,當還完舊債,重出江湖時,都想再證明自己,一如褚時健種起了毫不相關的橙子,仰融再出發卻還是回到了熟悉的汽車業,只是這一次,時代已經不一樣了。
當年改革開放初期,汽車行業是從0到1的階段,仰融超前的管理能力加上猶如穿越的金融運作水平,對著那個時代的豬對手,簡直是跨版本的碾壓...而現在傳統動力汽車已經是高度成熟的產業,冷啟動需要的是天量資金,各個山頭都有人,想在老賽道上重現昔日榮光幾無可能,但時代卻給予了他又一次機會,新能源汽車恰好還在從0到1的中後階段,但是這次的對手已不是當年的豬對手,而是比亞迪,特斯拉等新興的大神...
2010年復出後,把唯一的港股上市公司遠東金源公司(http://1188.HK)更名為正道集團,意指走環保節能之路,才是正道,亦暗合了毛主席詩詞「人間正道是滄桑」。
在重出江湖後,提出了一個超級宏偉的發展計劃,此處就不必再複述,與之對應的就是配套的融資方案,將投資移民(EB-5)項目與正道汽車位於阿拉巴馬州的汽車工廠相結合,這一設想被形象地稱為「美元換綠卡」,依託的是美國移民法中,特別針對能創造就業機會的投資移民所設定的法案,簡稱EB-5(Employment Based Fifth Preference)法案。EB-5隻需在美國100餘家投資移民地區中心投資100萬美元,創造10個投資機會,即可獲得兩年期的EB-5美國綠卡,兩年後,投資依然有效並保持就業崗位存在,可獲得正式美國綠卡。為吸引投資,在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100萬美元的投資門坎,也可調低至50萬美元。正道集團通過持有阿拉巴馬州EB-5投資移民中心(ACFI)的80%權益(截至2011年底),獲得了批准投資移民落戶該中心的權力。假設能按計劃完成5000名投資移民移民換股,他們的換股額度將超過30億美元,這將是一筆巨大的情動資金,然而這種明顯的政策bug的機會,必然不可持續,到後兩年的財報已經很少出現...
與之對應的是新能源汽車巨大的資金消耗已經裹足不前的項目推進進度,自2009年起,公司的融資比較保守,主要通過股權融資,貸款或者公司債倒用的不多,陸續經過多輪的配股融資,累計融資現金29.13億,仰融的持股比例也從開始的46%持續下降到最新的13%左右。
與此同時,也在大比例多批次的向董事、僱員、合資格人士派發著購股權,2016年中報顯示,已授出的購股權占已發行全部股份的9%左右,但是購股權持股名單中,居然未有仰融...
其實這樣的架構中可以大致的看出,仰融是真的想把事情搞起來,牌面上不斷融資的稀釋自己的控制力,但另一邊卻沒有大比例的對自己發購股權來對沖,但現在還是在新公司艱難的時刻,拉開現金流量表一看,慘不忍睹...唯一厲害的還是其融資能力。
目前正道集團的發展脈絡也大概梳理出來了,公司自研主攻新能源公交車,目前製造環節外包,尚在輕資產運營,2016年1月,與主要代工廠丹東汽車合作研發的12米輕量化純電動公交已經通過機動車國家質量監督中心的認證,並獲得國家質量認證中心的認證證書,同時公司也透露出將來會投資控制生產商。
電池技術路線是XALT Energy MI,LLC提供的新一代大功率快速充電鈦酸鋰(鈦酸鋰)電池,同時儲備項目是美國在研的石墨烯電池,相關專利已經在美國提交。新電動公交的推廣主要通過融資租賃的方式快速的進行試產滲透,大幅減低公交運營商啟動成本,同時承諾提供電池組10年保修。
從公司的戰略來看,基本已經初步搭建了彎道超車的業務架構,自研的新能源大巴已經通過代工的方式進行冷啟動,在客戶推廣上主推融資租賃降低推廣壓力,但是另一方面的問題則是,代工模式下的低毛利以及融資租賃模式對公司資本金的要求,將再一次考驗公司的融資能力。
2016年中,公司的一次併購彷彿又看到了當年英國羅孚汽車發動機項目的影子,2016年6月28日,公司計劃認購美國上市公司UQM發行的0.66億股新股,每股0.72美金/股,合計0.47億美金(3.7億港幣),認購規模相當於該公司現有股本的54%。
UQM成立於1967年及其總部位於美國科羅拉多州朗蒙特市。其自1993年5月21日以來一直於紐交所市場(NYSE:UQM)或其前身交易所(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其主要業務是為商用卡車、巴士、汽車、船舶、軍工業市場開發、製造及銷售功率密度、高效率電動馬達、發電機、電力電子控制器及燃料電池壓縮機。UQM主要專註於綜合其先進的技術作為電力、混合動力、插入式混合動力及燃料電池電動汽車之電氣驅動系統,為電動車輛供應核心設備。
UQM Properties,Inc.(一間科羅拉多州公司)為UQM之一間房地產控股公司並於美國科羅拉多州朗蒙特擁有房地產,該公司由UQM營運。
優科美電驅動科技有限公司(一間於2016年10月於香港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乃由UQM成立作為其於亞洲(包括中國)為UQM集團開展商業活動的機構。
公司多年以來持續虧損,財報就不拉了,僅看圖已經能反映這個長期趨勢,股價持續萎靡,最新的股價已經跌倒0.48元/股,市值2000萬美金左右...
和當年英國羅孚汽車發動機項目項目一樣,也是計劃投資一個多年虧損,但是有技術積累的電動車發動機技術公司,這一次,都是國外項目的運作,再沒有當朝大員的干預,不知道這次會不會不一樣?
結語:
對於財經公關公司而言,這次的業務定的是小目標,沒有上次這麼兇殘,但是相對的劇本的完整度並沒有上次的好,在上一把糾紛沒結束之前,這一波是好的秀肌肉的機會,同時因為公司也需要融資,批股推高市值也不是難事。
對於正道集團而言,仰融重出江湖的命脈所在,剛好時代又給了一個從0到1的產業機會,只是這次面對的不是國企的豬對手,而是比亞迪、特斯拉這種新貴族,而比亞迪動輒融資150億...公司也錯過了新能源汽車那波大發展的機會,國內的市場很多時候也需要強大的政府關係才拿得下,只是不知道這次能否很好的處理,從目前公司的布局來看,需要的融資也是星辰大海級的,在香港的平台,推高市值是有效的方式,只是香港這個市場不相信故事...
對於仰融而言,敬仰其大時代下的偉業與唏噓,對汽車業的執念推動其重出江湖,現在讓一切重來的發展也算順利,但是這麼多輪批股導致控股權大幅下滑到13%,不知道檯面下有沒有其他手段在控制著,假設將來做成了,利益面前,很難說會不會再有人染指,很可能上次是外敵,這次是內亂...
對於財關,對於正道,對於仰融,這都是一場豪賭。
Alea iacta est.
推薦閱讀:
※港股交易費詳解?
※如何看待科通芯城因烽火研究的沽空報告單日暴跌 22%?
※港股已經上漲了這麼多 還能買嗎?
※如何看待華盛通和微博聯合發布的2018港股投資報告?
※能簡單解釋一下老千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