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8 我們一起做咖啡
Hi,大家好,因為旅途在外,最近的文章時間比較擠,但是一周三更不會少的.
前言:
上一期我們說完了金杯的萃取,那麼這一次,我們要進入實操啦,實操你得有器具是吧?
所以,我們這一期來說說單品的器具。
我們認為可以將單品器具分為三種,主要針對中淺烘焙單品萃取,分為滴漏式、壓力式和特殊式三種。
我們今天先介紹下滴漏式器具.
滴漏式的濾杯有錐形、扇形、籃形(平底形)。
錐形濾杯主要代表有HARIO的V60,KONO的meimon(名門),BONAVITRA的圖蘭朵
扇形濾杯常用的有meilitta單孔、klitta三孔扇形濾杯,另外美式滴濾機的濾杯也大多採用扇形濾杯。
籃形濾杯也稱為平底濾杯,代表有BONABITA的NEXT WAVE四孔和KLITTA的WAVE三孔
濾杯的材質
濾杯的材質主要有陶瓷、耐熱樹脂、玻璃、金屬。
我們在金杯咖啡液中說過咖啡豆大約70%的物質是不可析出的固形物,那麼必然是不能流入咖啡液體中給人帶來不愉快的糟糕體驗的,所以便有了過濾器材配合各種器具使用。
過濾器材的材料各種各樣,以HARIO V60為例,採用錐形濾紙,其材質變化最多,常見的是紙,也有麻填充,甚至還有棉填充,還有金屬,各種濾杯的味道都有所不同。具體的會在後續寫到。
錐形濾杯中,似乎很少見除了中心大圓孔之外的造型,如果有朋友見過不是大圓孔的錐形麻煩告訴我。
我們在上文中例舉了三個代表,都是橫截面60度的錐形濾杯,造型相似,但作用機理和萃取方式完全不同,無論哪種濾杯,必然會因為排氣而設計肋骨,如果沒有排氣,在大氣壓的作用下,咖啡液有可能滴不下來。
我們簡單說下各種不同濾杯的設計。
hario的濾杯採用長條螺旋肋骨,間距較為稀疏,主要作用是支撐濾紙排氣;
KONO名門採用直線短肋骨,起到的作用為對咖啡濾紙提供壓力支持,口感會比較沉穩;
bonavita圖蘭羅和hario肋骨形狀類似,為長條旋轉肋骨,但不同的是圖蘭朵比hario更加的扭曲,密度也更加大,但是這個肋骨的設計其實並不是為了更好地排氣,個人認為,圖蘭朵的肋骨不存在排氣的作用,它會更好地使濾紙貼合濾杯,它的透氣是通過粉層透出,旋轉的肋骨對粉層最大的作用是利用離心力加速萃取,同時對抗下壺由熱氣和密閉(圖蘭朵沒有底部支撐透氣肋骨,配套的bonavita分享壺甚至非常貼合濾杯)產生的壓力。
平底濾杯我們又稱之為籃形濾杯,採用蛋糕杯濾紙,無論是bonabita四孔或是klitta三孔作用機制都比較類似,沖法也類似,萃取以浸泡為主,沖法簡單,各種手法都能比較完美的萃取,容錯性強。
平底的濾杯當中比較特殊的是MEILITTA的古董濾杯,由於沒有底部支撐透氣肋骨,下水由於下壺的壓力會比較慢,排氣單純靠蛋糕濾紙的側面排氣和粉層排氣,古董平底特別考驗手沖的手法和經驗,再說特別貴,還是放家裡看看吧。
(假裝有圖片)
扇形濾杯MELITTA是過濾式濾杯的鼻祖,單孔的meilita比較適合中深烘焙的豆子,在悶蒸結束後可以一次注水到底,等待全部滴完即可,操作簡單,適用性窄,由於其單孔且無底部支撐透氣肋骨,若是使用淺烘焙的豆子非常有可能下水過慢,由此引發的各種手沖參數的改變有些得不償失,當然若是您有興趣不妨試一試做一些調整試驗,畢竟咖啡從實踐來。再黑一下星爹,星爹的手沖濾杯就是梅麗塔獨特定製的。
Kalitta的扇形濾杯常見的為三孔,大大增加了壓力平衡的透氣性,一般來說,在萃取的中間過程中,常見1-2個孔在抽氣,同時另外1-2個孔在排水,角色也經常互換,這是由於咖啡粉下水通道不均勻所造成的,所以三孔扇形對萃取手法較高,也應該提前計算好水粉比,在悶蒸結束以後通常不會一注到底,往往會分三四五次注完,一旦衝到計劃好的水粉比就應該移開濾杯不可滴完。
有三孔扇形,也有單孔扇形,那麼有沒有兩孔的呢?當然有,它的代表就是三洋雙孔扇形濾杯,其操作簡便,適用範圍廣,豆子選擇跨度大,無論是深的還是淺的都可以,滴完不滴完都可以,無論你是一刀流還是多刀流,雙孔濾杯照單全收,不過國內的確真心少見。
註:另由於氣壓的外力作用其萃取率較單孔的高,所以我們認為適用較淺的豆子。
接下來我們再來簡單說一下各種濾杯的萃取機制和簡單的萃取手法
HarioV60
其內外圈萃取模式不同,大約1元硬幣大小的位置為內圈,其餘為外圈,內圈使用水流垂直衝刷萃取,咖啡粉做上下翻滾,同時水份向外圈傳遞,外圈因為水流作用做慢速反向翻滾,在繞圈的過程中對咖啡粉產生攪拌作用加速萃取,同時達到內外圈粉層的交替萃取。
下水時由於濾杯壁的反作用力,下水通道收緊,會產生更大的水壓,加速水流速度。
按官方說明來看,手沖的時候只需要繞內圈做較慢的勻速繞圈,但往往對行首來說這個太難了,經常是水粉比到了但外圈的咖啡粉還是半濕不幹的樣子,看著就著急,所以我們比較推薦的是內圈慢速繞,外圈快速繞,螺旋由內往外速度應該越來越快,反向繞回時應越來越慢,中心點甚至可以垂直靜止注入,但要注意這個方法需要水流垂直,繞圈時水柱不應晃動,更要注意的是切不可將水柱澆到濾紙,V60前段萃取的咖啡液一般是萃取不足的,後端又會萃取過度,由於其造型問題這幾乎很難避免,所以用V60萃取完畢以後會用兩個分享壺對倒,使其充分均勻。
KONO名門
對於使用者要求非常高,配合特殊的手法和下壺,水粉比可以做得相當低,得到一杯類似ESPRESSO口感的咖啡,非常不推薦非咖啡師使用。
Bonvita圖蘭朵
我比較喜歡叫他旋風杯,在濕潤濾紙之後倒入大量的水會非常明顯的看見水流旋轉向下,就像水槽放水時形成的漩渦,在萃取咖啡時,對於水流是否均勻要求不高,對於手法也沒有什麼要求,通過造型機制進行自行糾錯,將人的因素降到最低,咖啡口感平淡缺乏起伏,由於外力作用過於強大,不小心可能還會過萃,注水務必不要太急;但總體來說是一款簡單易用的杯子,口感與CHEMEX類似。
籃形濾杯
粉層淺,水流易擊穿,所以不存在萃取不足的問題,由於其粉層高度一致,其受水受力也應該一致,沖時應注意繞圈速度均勻,出水量平穩,平底濾杯以浸泡為主,兼顧沖刷,所以正常情況下不存在萃取不足的問題,定好水粉比幾乎不會過萃,為避免過萃,新手可以不用完全濾完,味道可能會缺失一些尾端,但總體的風味都在了。
平底濾杯
操作簡單,其蛋糕杯型濾紙的褶皺可以在沖泡的過程中吸附細粉,由於水流幾乎不會沖往邊緣,所以細粉以較低的溫度浸泡,難得過萃,而大顆粒會聚集到中心位置,利用水流的反覆沖刷的外力作用提高萃取,同樣是一款利用濾杯機制糾正不利影響的典型濾杯。
註:新手只要粉的粗細對了,水流不要太不穩就可以沖一杯很不錯的咖啡了。
籃形濾杯不了解,不怎麼會沖,雖然有玩過,也有些心得,但總體還在研究,沒有非常的透徹的情況下就不亂寫誤導大家了。
今天簡單的講了一下手沖濾杯及部分沖法,下一期我們會把壓力式和特殊式的說一遍。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路,圖片?歸原作者所有.
往期文章:
NO·1 咖啡產地及種植條件
NO.2 咖啡處理法
NO.3 烘焙 壹
NO.4烘焙(完)
NO.5單品咖啡概念
NO.6 研磨機
NO.8淺談金杯萃取
推薦閱讀:
※咖啡誰都會喝,那用咖啡做成美食來吃呢?
※冰咖啡鄙視鏈頂端的Cold Brew,其實不高冷
※人物誌之46咖啡締造者(附帶教程)
※廈門咖啡地圖 | 不去網紅店數人頭,假期就去這5家咖啡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