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哥自古多奇志 面殼子敢用新能源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若侵犯您的權益,請與我聯繫)

在我小的時候,我生活的北方小城計程車主要就是如西紅柿炒雞蛋般的兩種,除了一直服役到前幾年的紅色夏利,還有就是早早退出計程車行列的黃色面的,我們這裡的面的都是天津大發,大發也成了面的代名詞。

就是這樣的,小時候喜歡畫各種汽車標誌,唯獨不會畫這個,因為不認字

面的就是麵包車的士的意思,除了計程車,麵包車還廣泛的存在於當時的道路上相比於專門用來拉人的小轎車,客貨混用的麵包車自然得不到大家的尊重,一般人都叫他們面殼子,而當時的麵包車,似乎地盤上面也就是只有一個殼子。當時習慣用最為常見的車型稱呼各類汽車,不是計程車的小面殼子就叫松花江,大一號的叫做金杯,中巴車叫做勝利。

松花江 也就是如今的哈飛

金杯車 當時管這個叫中麵包

河北本地的勝利客車廠勝利牌中巴 這算大麵包

隨著國內汽車產業的進步,面殼子已經逐步完成了進化,大面殼子從沿街拉客(這個詞好像不太好聽,接客?也不好聽……)的城鄉中巴,變成了商務接待,政府考察的考斯特。中麵包也要隨著今年的一紙禁令逐步退出市場,逐漸會被大眾T系列類似的廂式貨車取代。而小麵包已經從長安CM8開始,歷經奇瑞瑞麒2等一系列車型努力,最終五菱宏光修得正果,完成了從商用微車到宜商宜家的小型MPV的轉變。

隨著國家對於新能源汽車的大力扶持,眾多以生產小面出道的汽車廠商,並沒有忘了這個細分市場,今年10月的2016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成果展覽會上,長安汽車將電動版的歐諾帶上了站台,除此之外還將量產歐力威EV的電動小型MPV,沒有讓小面新能源時代的盛宴。雖然我們還沒有見到這些車型的量產版本,但是我認為,主要使用環境在城市內部的小型MPV對於續航並不敏感,也許將是電動汽車的一個突破點。不過,越來越舒適的小型MPV似乎並不是我們心中原教旨的小面,電動小面也似乎再也沒有機會在國內出現,但是,莫忘了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藍精靈印度人。

大家好,這裡是正文

歡迎收聽我司日常黑三哥汽車節目,今天的主角對於我們的老讀者們可以說是十分熟悉,依然是車藝志的老朋友——馬恆達(Mahindra)汽車。上次說到,我們的老朋友開發了一款貌美如花的四門電動汽車,但是,我們翻閱馬恆達汽車的產品冊驚奇發現,該公司在新能源領域的造詣遠不止此。成立於1945年的馬恆達集團在21世紀再次完成了歷史性的創新,基於該企業廂式車拳頭產品Supro的電動產品eSupro橫空出世!這是汽車行業的里程碑,從現在起,小面殼子終於不在缺席新能源革命。

看到這款車的外觀,不得不表揚生活在南亞次大陸上的印度友人,相比於汽油版本,僅僅是將保險杠和後門把手換成了易色,並在車身飾帶的設計上更具有科技感並選擇了看起來環境友好的藍白配色。除此之外,我竟一時找不到一點不同。不同於喜馬拉雅山另一側的那個文明古國,大部分的電動車恨不得把未來感和科技感寫在擋風玻璃上,生產了大量造型浮誇的新能源產品,內飾液晶屏遍布,只要能寫上EV的地方必然要寫上,出場自帶各類殺馬特效果。其實,消費者選擇新能源產品的同時,依舊是在選擇交通工具,挑選汽車考慮的因素在挑選電動車時依舊要考慮。過於誇張的造型會使得喜歡中庸的主流消費者望而卻步。

汽油版外觀,與電動版並無區別

不過,看來馬恆達似乎不只是在電動版的設計上省了設計經費。這面殼子也太丑了吧!這高昂的身姿和厚重的前庭配上局促的軸距與嬌小的輪子,彷彿把一頭驢的四個蹄子捆了起來,寬闊的B柱和大小不一的車窗放在一起,讓我不禁懷疑設計師是不是找了幾個小學的小朋友隨手畫在設計圖上,或者說這輛車的設計圖壓根就是某個小學組織的「我心目中的汽車」繪畫比賽被淘汰的某張作品,家族化的格柵可能是整車唯一一處設計師親自執筆的設計。所以,某泰的設計師們,扔了皮尺吧,走進幼兒園,學前班,翻一翻垃圾桶,拿回去就是設計圖!

再看車內,更是一個大寫的樸素,從宣傳圖看貌似是有空調,除此之外好像沒了……耿直的兩幅方向盤神似美國車,讓人們回憶起屬於fleetwood和towncar的大船時代。佇立與中間的檔桿設計簡約,頗有北歐之風。手套箱居然有鎖,上面還有超大儲物空間。座椅平直,線條穩重,看起來就有如公園長椅般舒適。作為一款印度車型,車內空間驚人,Van版本的核載人數高達八人,直追閱兵式上的摩托,而且二三排座椅採用了面對面設計,讓旅行不在枯燥,而是充滿家庭的溫暖,一路上可以聊天打牌,多麼溫馨的設計。

(內飾樸素,配置簡單,這是汽油版的)

(驚人空間,就是好像沒安全帶)

既然是新能源車,我們不應該對動力有過多期望,該車電機可提供的最大功率為25Kw,扭矩90Nm,急速可到60km/h,當然,說實話我要是司機壓根不想這車跑太快,這個速度已經足夠我和街上的老頭樂飆一把了。續航里程上,馬恆達給出的數據有零有整,Van版本可到112公里,而貨運版由於整備質量較輕,可到115公里,當然,雖然車子使用鋰電池還配備了能量回收系統,但我一樣對這個數據很是懷疑。其實,印度在電動車推廣上倒是有一點優勢,印度友人和生活在北方的我們不一樣,在沒有寒冷天氣的南亞次大陸,自然不用擔心冬季低溫帶來的續航里程縮減,作為消費者的小棉襖與貼心人,馬恆達還未車子加入了急救功能,遇到緊急情況,啟動該功能還可以額外行駛7公里。充電問題一直是電動車普及的一大阻礙,我們自然不指望鐵路都修不好的印度有高效的公關充電系統,因此馬恆達也沒說快充模式的事情,只表示在使用家用電源的情況下,8小時30分可充滿電池,看起來還是可以接受的。

目前,這款車型只在德里地區有售,貨運版84萬5000盧比,客運版本比貨運版本貴3萬盧比,以最新匯率計算,摺合人民幣不到9萬元,鬼知道他能賣多少……

番外:

作為中國電動小面的代表作,歐諾EV使用75馬力,170Nm電機,續航里程標稱180km。


推薦閱讀:

滬牌輕鬆就搞定!原來大家都買的是上汽榮威混動!
日本的氫能源之夢 --小議日本氫能源政策
寧德新能源(atl)高分子研發工程師怎麼樣?
能源轉型的關鍵是什麼?是不是下決心儘快提高新能源發電的市場配額?

TAG:汽车 | 印度 | 新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