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父母不在身邊,是怎樣失去安全感的?這隻孤兒小猴子或許能告訴你!(上)

標籤:安全感依戀親密關係接觸安慰缺愛皮膚饑渴症恆河猴實驗哈洛

(ps:沒有高深的概念和複雜的數學公式,請放心閱讀~)

本文旨在解釋一系列問題:

安全感是怎麼形成的?

父母會不愛自己的孩子嗎?父母為何會愛自己的孩子?

小孩子會不愛他們的父母嗎?小孩子為何會愛自己的父母?

是什麼影響了社交能力?

小孩子為什麼喜歡毛絨玩具?

有沒有辦法讓剛上學的孩子對幼兒園不那麼抵觸?

——社會現象與實驗結果的雷同

現象一:

二戰中的許多孤兒被送到孤兒院里,儘管能保證足夠的溫飽,大部分嬰兒還是去世了。於是要求照顧嬰兒的修女與孩子們保持距離,並在嬰兒床之間隔上布簾防止疾病的傳播,但情況並未好轉。然而其中有位修女照顧的孩子都十分健康,後來發現,這位修女違反要求,經常抱起孩子,難道這就是原因嗎。後來孤兒院加大看護的人數,並讓修女多抱抱孩子,嬰兒的死亡顯著減少。

現象二:

斯皮茨的《醫院制度》一書詳細記錄了他在育嬰堂觀察到的現象。那些僅獲得食物給養的棄嬰,由於極度缺乏或根本沒有獲得養育者的情感互動和撫觸,他們會變得安靜、孤僻、憂鬱,一部分不到一周歲就死亡了,一部分活下來的,也難以像正常的孩子那樣發育,甚至不能坐、立、交談。

哈洛的恆河猴實驗:

就在同一時期,心理學家哈洛做了著名的恆河猴實驗(社會隔離實驗),他把剛出生的小恆河猴和母猴分開,並且分別用鐵絲和絨布做了兩個不同的代理母猴,結果發現,儘管把奶瓶放在鐵絲母猴身上,幼猴在喝完奶之後,會選擇第一時間依偎在絨布母猴身上,而且實驗還發現,從小剝離母愛的小猴,缺少群體性行為,不合群,或富於侵犯性,怯於探索環境,且不能適應未來的生活。

——我們愛自己的母親,僅僅是因為她提供奶水嗎?

哈洛在實驗室培養的幼猴經常受到母猴疾病的感染,於是哈洛把剛出生的幼猴與母猴隔離,放進單獨的籠子進行人工撫養。

哈洛發現,當把籠子底部的布墊拿去清洗時,幼猴變得非常生氣和焦慮,用瘦小的身體壓住布墊,雙手緊抓住不放,尖叫不停;而當他把奶瓶從幼猴的嘴邊拿走的時候,幼猴只是舔舔嘴唇,或者用爪子擦去下巴上殘留的奶水。

他還發現一天大的幼猴便能表現出對布墊的依戀,其依戀程度在出生後的最初幾個月中會變得越發強烈。依戀,一般被定義為嬰兒和其照顧者(一般為母親)之間存在的一種特殊的感情關係(筆者簡單粗暴的把依戀定義為孩子對父母的依賴和愛)。從拿走布墊和奶瓶時幼猴的反應看來,依戀與奶水沒有多大關係,反而與布墊有關係。

19世紀五十年代,需求減降論是當時心理學的主流,需求減降論認為:飢餓是我們首先需要減降的需求,其次是饑渴和性。孩子對母親的依戀,是對於獲得營養物質的一種回報:我們愛我們的母親,是因為我們愛她們的奶水。需求減降論及其與愛的關係從來沒有受到質疑。

行為主義者認為,人的所有行為都與本能需要如飢餓﹑乾渴和避免痛苦有關。由於母親可以滿足這種需求,所以嬰兒和母親之間的親密關係常在母親餵養嬰兒的過程中不斷得到強化。因而,母親就與愉快的事件聯繫在一起,於是愛就產生了。嬰兒對母親的愛只不過是對食物需要的副產品。

難道我們愛母親,真的僅僅是因為奶水嗎?如果是,父親不提供奶水,我們對父親的愛又是怎麼來的呢?如果不是,那是什麼原因讓我們愛自己的母親呢?

哈洛猜測,幼猴除了基本的飢餓﹑乾渴等生理需求外,它們一定還有一種要接觸柔軟物質的需求。為了驗證這個理論,哈洛製作了用於實驗的不同類型的「代理」母猴。

實驗視頻:

恆河猴母愛剝奪實驗(食物與愛,最需要什麼?)恆河猴實驗 Harlow"s Studies on Dependency in Monkeys

——代母養育實驗1

哈洛做了兩隻代理母猴,一隻是「絨布母猴」,木頭做身子,用絨布把它裹起來,胸前裝一個奶瓶,身體內還安裝一個提供溫暖的燈泡;另一隻是「鐵絲母猴」,鐵絲網做身體(因為籠子就是鐵做的),沒有絨布包裹,同樣裝了奶瓶和燈泡,外形與絨布母猴基本相同。

哈洛把兩隻人造母猴分別放在兩個單獨的房間里,這些房間與幼猴住的籠子相通。把幼猴隨機分成兩組,幼猴可以自由地與兩隻母猴接觸。

實驗結果顯示,有絨布母猴和鐵絲母猴同時存的情況下,在經過最初幾天的調適後,無論哪只母猴提供奶,所有的幼猴幾乎整天與絨布母猴待在一起。

由鐵絲母猴餵養的幼猴,它們為了吃奶才迫不及待地離開絨布母猴,吃完後便迅速地返回到絨布母猴這裡。幼猴偏愛的是由絨布包裹的絨布母猴,這種偏愛程度趨向於極端,甚至對那些由鐵絲母猴餵養的幼猴而言也是如此。實驗表明,母猴是否滿足幼猴的飢餓﹑乾渴等生理需求,並不是幼猴依戀母猴的主要因素,而是否能夠接觸柔軟物質才是依戀的決定性因素——接觸安慰。

分別由絨布母猴和鐵絲母猴餵養的兩組猴子的行為特徵,進一步證明了接觸安慰的重要性,雖然兩組猴子食量同樣大,體重增長的速度也基本相同,但由鐵絲母猴餵養的幼猴對牛奶消化不良,且經常腹瀉。這說明,缺少接觸安慰使幼猴產生心理上的緊張。

——代母養育實驗2(鐵絲母猴能提供奶水,絨布母猴不能提供奶水)

哈洛想將餵養的作用與接觸安慰的作用分離開來,即鐵絲母猴提供奶水,絨布母猴不提供奶水,按哈洛的說法「一個是柔軟、溫暖的母親,一個是有著無限耐心、可以24小時提供奶水的母親。」哈洛把幼猴放在籠子里,並記下在出生後,幼猴和兩位「母親」直接接觸的時間總量。

剛開始幼猴多圍著鐵絲母猴,幾天後幼猴只在飢餓的時候才到鐵絲母猴那裡喝幾口奶水,其他更多的時候都是與絨布母猴呆在一起。

實驗結果顯示,每天二十四個小時中有將近十八個小時,幼猴呆在能夠給他撫觸感的絨布母猴懷裡;而只有三個小時,趴在能夠給他奶水的母猴懷裡吸奶,其他時間在兩邊跑來跑去。幼猴只在飢餓的時候,才到跑到鐵絲母猴那裡喝幾口奶水,然後又跑回來緊緊抱住絨布母猴。

實驗還顯示:如果兩個人造母親具有一樣的熱度,則幼猴總是選擇絨布母猴;如果鐵絲圓柱筒發熱,而絨布母猴冰冷,則幼猴樂意選擇鐵絲母猴,這說明,溫度也是決定依戀的一個因素。在熱度一樣的情況下,為什麼幼猴選擇絨布母猴而非鐵絲母猴呢?

是因為「接觸安慰」!幼猴長時間依偎在絨布母猴懷裡,緊緊地抓住絨布,儘可能使自己的身體與布制母親接觸。無論什麼時候,只要當幼猴感到驚嚇、煩惱和生氣時,它就會緊緊擁抱布制母親,將自己的身體與絨布貼在一起。

實驗充分說明了,幼猴不會只滿足於在「金屬母猴」那裡吃奶,這只不過維持它們的生命,而在吃奶以外的全部時間,它們都會依偎在「絨布母猴」懷裡,本能地尋找溫暖與慰藉。

這樣的天性,會使我們在成長過程中,不自覺地去尋求和依戀一份情感,並把這份情感標註為「愛」。這個實驗從另外一個角度解讀,我們也可得出這樣的結論:親子關係的愛不純粹是本能的結合。事實上,作為一名嬰兒,他還根本不知道誰是他的生物上的父母;一個嬰兒會愛一個給予他食物、溫暖、柔軟觸感和保護的人。沒有這種心理活動,他就會遭到死亡的威脅,或者發展成心理有障礙的人。

所以,有充分的理由認為,他必須和一個能夠滿足他需要的人建立「愛」的關係。(ps:愛是一種關係,存在於幼兒和父母之間的關係,父母為幼兒提供依賴和安全感,幼兒對父母產生依賴。當然你的孩子也可能對別人產生依賴,比如孩子的奶奶...)

——恐懼物體實驗(安全感的來源)

在完成了這些最初的研究後,哈洛想進一步詳細探索「依戀」及接觸安慰的作用。一般的常識告訴我們,當孩子們感到害怕時,他們總會到母親(或者其他早期看護者)那裡尋找庇護。

為了探尋在這種在這種情境下,與鐵絲母猴在一起的幼猴和與絨布母猴在一起的幼猴,將分別作出何種反應,哈洛在它們的籠子里放入各種各樣能引發恐懼的物品,讓這兩組猴子都聽到一個特別奇怪的聲音,伴隨著看到一個巨大的玩具,比如一個敲著鼓的泰迪熊玩具。哈洛對這些情況下幼猴的反應進行觀察,並作了詳細記錄。

另一個實驗中,哈洛把一個木製的大蜘蛛放進籠子里,幼猴顯得十分緊張,絨布母猴餵養的幼猴會立刻跑到「母親」身邊,緊緊地抱住她。過了一段時間以後,它會大著膽子去觸碰這個蜘蛛。

觀察發現,每當幼猴發現自己正面對一些害怕的事物時,它們便很快跑向絨布母猴,趴在它們懷裡並抱住它,慢慢地安靜下來。隨著幼猴年齡的增長,這種反應變得愈發強烈。

另外,兩種代理母猴餵養的幼猴,其反應沒有差異:當它們害怕時,都會到絨布母猴那裡尋求安全感。而如果沒有絨布媽媽在場的猴子,小猴子就嚇得蹲在地上,團成一團,戰慄、吃手指、搖擺……,躺在地上瘋狂地抓撓自己,並且不斷地撞擊自己,大聲地尖叫等。

——曠場試驗(安全感的來源)

哈洛的另一項研究被稱為「曠場試驗」,他把幼猴放進一個不熟悉的小房間里,裡邊放著各種各樣的物品,如積木﹑毯子﹑帶蓋的容器﹑摺紙等。在一般情況下,幼猴喜歡玩這些玩具或擺弄它們。

把兩組幼猴放進同一個房間,並設置三種情況:僅出現絨布母猴,僅出現鐵絲母猴,兩者都不出現。哈洛的想法是要考察,母猴在場或不在場的情況下,這些幼猴適應和探索這種陌生環境的傾向性。

哈洛把幼猴放入陌生的環境後,所有幼猴立即沖向絨布母猴,抓住它,用身體蹭它,並擺弄它的臉和身體。一會兒以後,這些幼猴「開始把絨布母猴看做安全之源……它們在這個陌生的新環境里探索和擺弄各種物品,然後返回到母親懷裡,循環往複」。

正如當父親或母親在場時,孩子們會感到安全和放心,他們在這種場合下更充滿好奇心,更樂意去探索他們周圍的環境,但其前提是他們必須看到父母親在場。

然而,如果我們把這些幼猴放在同一間房子里,但絨布母猴不出現時,它們充滿了恐懼,出現情緒化的行為,如哭叫﹑縮成一團﹑吸吮手指。有時候,它們會跑向房間里絨布母猴曾出現過的某一特定地方,然後從一個物體跑向另一個物體,尖叫著哭喊著;在鐵絲母猴出現的情況下,幼猴的行為表現,與兩種母猴都不出現的情況下的表現是完全一樣。所有幼猴都是這樣,無論它們是由絨布母猴或鐵絲母猴餵養的。

所以,對於剛上幼兒園的小孩子,父母最好在幼兒園陪伴一段時間,讓孩子在陌生的環境探索一段時間再離開。

這裡引用一位知乎網友的文字:「在下天天與3000多隻恆河猴在一起。親手撫養大3隻棄崽的恆河猴。5月是恆河猴生育高峰期,目前也正在撫養2隻棄崽。

有媽媽的恆河猴,你會發現當你去巡視圈舍的時候,小猴子可能本身是在媽媽的視線之內放風,人一去,小猴子就立馬跑向母親,母親也會過來撈起小猴子,然後躲在離你有一定安全距離的高處。

此時小猴子無論從表情上還是動作上都顯示出無比的安穩(PS:並不是待在母親身後危險就不存在了,而是有母親的存在,幼猴似乎能夠忽略危險一般,可以認為,母親提供的安全感,是一種近似盲目樂觀的狀態,危險存在而幼猴能夠忽略的狀態),剩下就是母親提高警惕來防範外人。」(PS:筆者認為,母親代替了幼猴面對潛在的危險,這也是父母的天責吧,幼猴的安全感就是這麼來的,每個人有不同理解,見仁見智,不作過多解讀)。作者:恆河猴。鏈接:如果恆河猴試驗中,只保留鐵絲母猴,小猴會有怎樣的後續狀況? - 恆河猴的回答 - 知乎

哈洛想探索幼猴與代理母猴之間形成的依戀是否在它們分開一段時間後還能保持。當幼猴長到 6 個月能夠吃固體食物時,讓它們與「母親」分開一段時間,然後再在曠場環境中團聚。

哈洛讓已過哺乳期﹑可食用固體食物的幼猴(大概 5~6個月大)與母猴分離(最長時間約30天)。當幼猴們在相同的曠場環境中再一次與絨布母猴重逢時,它們沖向母猴,爬在它身上,緊緊抓住它,用自己的頭和臉在它身上摩擦,然後與母猴玩耍,撕咬包裹在母猴身上的絨布;而鐵絲母猴陪伴的孩子,只會找個角落蹲下來,冷漠。

最明顯的變化是幼猴不再像以前那樣,離開母猴去探索和玩耍房間里的其他物品。按照哈洛的觀點,這很明顯說明尋找安全感的需要比探求自然的趨向更為強烈。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重聚的時間僅僅持續了大約3分鐘,假如我們把這段時間再延長一些,這種探究行為也許還會發生。(ps:代母實驗說明愛是一種關係,同樣的安全感也是一種和父母的關係,一種可以允許自己逃避和退縮的關係,在幼兒成長的過程中,提供這種關係,是父母的天責)

接觸安慰在幼猴對母猴產生依戀的過程中有重要影響。其實在人的發展過程中,這樣的接觸安慰也是存在的。接觸安慰可以幫助建立良好的依戀關係,這樣的認識對孩子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依戀是對特定的人持久的感情聯繫,從嬰兒的角度看,與安全的需要有關。幼兒依戀,是幼兒與其雙親間一種特殊、持久的感情聯結,屬幼兒早期重要情緒之一。新生兒和嬰幼兒早期處於一種無助狀態,生存的本能讓他們尋找保護者。依戀是他們天生的行為,為的是喚起注意,使一個依戀對象能留在身邊,在危險和不安全情境下提供保護作用。

幼兒喜歡和其依戀的人接近,感到舒適和愉快;遇到陌生環境和人時,雙親的存在使之感到安全。依戀感建立後,幼兒會感到無後顧之憂,更加自由地去探索周圍的新鮮事物,願意與別人相互接近,從而對今後的認知發展和社會適應產生良好影響。

隨著年齡的增大,這種依戀將逐步發展成一種安全性依戀(ps:3種依戀類型之一,其他兩種是焦慮-矛盾型和迴避型)。安全性依戀嬰幼兒感覺到父母是愛自己的,父母是值得相信的,這不僅讓嬰幼兒找到滿足感和享受愉悅感,更重要的是有助於嬰幼兒建立對他人的信任和自我信任感。安全型依戀的兒童在人際關係中開朗活潑,有自信和自尊,懂得愛別人,沒有暴力傾向,善良和寬容,知道自我的邊界。

他們能正確解讀父母教育自己的信息,打得也罵得,孩子不會忌恨父母,一般也不會讓父母太傷心。安全性依戀不僅促進幼兒智力的發育,而且還能較容易地在成年後產生自信心和對別人的信賴,建立良好人際關係,並在將來依戀自己的家庭、社會團體和後代。

——代母養育實驗3(缺乏社交是如何影響社交能力的)

哈洛的代母養育實驗結果出現了一些問題,幾年後哈洛發現,與代理母猴共同生活的幼猴,成長並不順利。哈洛將這些猴子移出隔離的籠子,放回正常的群居生活中去。這些猴子表現為不合群、不能和其他猴子一起玩耍;性格孤僻,呈現抑鬱、自閉的癥狀;或攻擊的外顯行為;性成熟後不能交配等。

具體表現在,這些猴子開始時表現出害怕和退縮,然而,當它們的恐懼變得習慣些,它們就會逐漸表現出尋釁和敵意;有些猴子出現類似自閉的癥狀,如:不停搖晃、啃咬自殘等行為,毛茸茸的手臂到處是潰爛的傷口,血流不止,乍看之下,好像鮮紅的果肉,傷口很快發炎,有隻猴子甚至咬掉整隻手臂;

這些孤立撫養大的猴子身上帶著抑鬱,自閉的癥狀。所有的公猴子都失去了尋偶和交配能力,未能有下一代;有一半的母猴不能正常交配和撫養後代。後來,有18隻母猴自願「結婚」了,有18隻母猴子「強迫結婚了」。

這36隻「結婚」的母猴,僅有20隻生了小猴子。這些母猴中,有一隻極其笨拙地喂自己的孩子(ps:忍不住給這位媽媽一個贊!);有7隻對自己的孩子表現冷漠、毫不理睬;有8隻毆打、虐待自己的孩子,有的母猴把幼猴的臉往地上摔,並在地上揉搓;有4隻直接殺死了自己的孩子,其中一隻母猴咬碎幼猴頭骨。這些從小沒有母愛的小母猴,被證明也是沒有感情能力撫養後代。

哈洛於是對實驗進行了改進,他製作了一個可以搖擺的代母,並且讓它們每天都會有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和真正的猴子在一起玩耍。改進後的實驗表明,這樣哺育大的幼猴基本上正常了。哈洛的實驗研究結果,用他的話說就是「證明了愛存在三個變數:觸摸、運動、玩耍。如果你能提供這三個變數,那就能滿足一個靈長類動物的全部需要。」

下面是另外一個猴子實驗。

以兩隻雄性獼猴作為實驗對象:兩隻從小被社會剝奪的公猴(從小被從媽媽身邊抱走,不與猴群接觸,單獨飼養的猴子),到了性成熟年齡,把兩隻有成功交配經驗的正常發情期的雌猴分別放入兩隻雄猴籠子,觀察記錄兩隻雄性猴的行為反應。

發現:

公猴A如臨大敵,對母猴咆哮,奔跑。無論母猴撅起紅屁股勾引他上背交配,還是溫柔的接近他想給他梳毛,公猴A彷彿是應對威脅時的反應模式。全力攻擊母猴,不斷撕咬,惱羞成怒的母猴終於奮起反抗,兩隻猴子廝打成一團,實驗者不得不將公猴A營救出來。

公猴B面對風情萬種的母猴,毫無所動,當母猴撅起紅屁股勾引他上背交配,他反而落荒而逃,抱頭鼠竄,在母猴窮追不捨下,公猴B乾脆身體緊貼鐵欄杆,四肢緊抓鐵欄杆,不斷搖晃。母猴終於忍無可忍,開始撕咬公猴B,公猴B因為從來沒有學習過如何和解,只得被母猴咬得遍體鱗傷,不得不送院治療。

一段時間後,實驗者將2隻公猴放入猴群生活,讓它們學習猴子的性行為。因為沒有學習過社交技能,2隻公猴處處遭到排擠,不被猴群社會接受。投放食物後,2隻公猴會膽戰心驚的等到其他猴子吃完後休息,才躡手躡腳過去撿拾殘渣吃。吃完後,公猴A依舊彷彿自己獨處一樣自娛自樂;公猴B則重複不斷搖晃鐵欄杆,最長的一次竟持續2小時,直至重新投放食物中斷。這種刻板無意義行為模式極像精神分裂症行為之一。

再把公猴A和母猴放到一起時,公猴A果然學會了性交。但是這隻公猴只知道性交的過程,不知道性交後還要有互相撫摸等親呢行為。猴子的精塊不會自己融解,需要公猴的撫摸使精塊慢慢融解。因為缺少愛撫,最後母猴生氣地把公猴的精塊摳了出來用力扔掉,自然交配失敗。

經歷失敗之後,實驗者不甘心,他們做了進一步試驗,想要看看被社會剝奪的猴子生活上究竟受到多大影響。這次他們找了二十幾隻被社會剝奪的成年母猴,與公猴放在一起。但是因為它們沒有學習過性交,所以只會被公猴追著跑,不願意交配。最後科學家們只好用繩子把母猴綁在椅子上,強行讓它們與公猴交配。公猴們當然是一歡而上,母猴發出撕心裂肺的慘叫。之後,母猴懷了孕,但在分娩時,因為從來沒有看到過別的猴子分娩,害怕得不斷圍著籠子狂奔,怎麼都不肯停下來。在奔跑的過程中,小猴突然出生了,但母猴不懂得咬斷臍帶,就掛著小猴繼續狂奔,直到自己精疲力竭才停下來,此時小猴多半也死了。

後來科學家通過人工接生,使小猴順利地活了下來。但是這些被社會剝奪的母猴拒絕給小猴餵奶,甚至連抱都不願意抱,還會把工作人員放到懷裡的小猴扔掉,完全沒有意識到這是自己的孩子。通過電擊的方法,母猴不敢再扔小猴,但它也不會去抱,只是耷拉著兩隻胳膊,任憑小猴又哭又鬧,最後只好採取人工餵奶。因為母猴沒有在猴群里學習過哺育小猴,所以它的母性完全沒有,一連多胎都是如此。那些小猴長大後,由於從小缺少母親的愛撫,也變得孤獨不合群。

這裡可以明確的看出,作為父母是完全有可能不愛自己的孩子的。父母對孩子的愛,並不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東西,而是後天學來的。如果把「父母對孩子的照顧」看作像上英語課的經歷,把「父母愛自己孩子」看作會說英語的能力,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如果在幼年得到「父母對孩子的照顧」,那麼孩子便能夠學到這種「父母愛自己孩子」能力,當這個孩子為人父母的時候,便能夠運用「父母愛自己孩子」能力,去照顧和愛自己的孩子,就如同學過英語,才能夠說英語;反之如果幼年沒有經歷過「父母對孩子的照顧」,便沒有學到「父母愛自己孩子」能力,長大也無法運用「父母愛自己孩子」。

——實驗軼事

實驗中還發生了一段軼事——有一隻絨布母猴的頭不小心被碰掉了(⊙o⊙),實驗人員還沒來得及裝上新的頭。然而,幼猴完全不在意媽媽沒有頭,依舊爬上去緊緊地抱著她!

——實驗的影響

1958年,Harlow當上美國心理協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的會長。在這年協會的年會上他發表了名為《The Nature of Love》(這裡有原文:Classics in the History of Psychology) 的致辭。他的學生 Suomi 後來回憶,這篇致辭在內容和形式上都轟動一時,成為業內人士印象深刻的一個情景。在這篇精彩致辭的結尾,Harlow 這麼說:「不管歷史如何走向,可以欣慰的是,我們已經接窺見到了愛的本質。」

在演講的最後,他提出了他的研究所具備的實踐價值。他說,美國女性正在職場中取代男性,但是他帶來了一些好消息:美國的男性在一些輔助設備的幫助下,完全可以和女性在撫育後代方面競爭。

哈洛的發現對當代的育兒理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許多孤兒院、社會服務機構、愛嬰產業都或多或少地依據哈洛的發現調整了自己的關鍵政策。醫生現在知道將新生嬰兒要直接放在母親的肚子上;孤兒院的工作人員知道僅僅向嬰兒提供奶瓶是不夠的,還必須抱著棄嬰來回搖動,並且要對其微笑(ps:這裡的微笑也是必要的,百度哈洛的面具實驗,懶得寫了~^-^)。正如哈洛所說:「作為一個感情變數,早期哺乳行為使嬰兒與母親之間經常發生親密的身體接觸。顯然,人是不能僅僅依靠乳汁來生活的。」

哈洛的研究證明,接觸安慰對幼猴與母猴間依戀關係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事實上,對於幼猴而言,接觸安慰在依戀關係的形成中比母猴提供乳汁的能力更重要。

缺乏母愛心理支持的影響,是長期的、甚至可能是終生的。這些處於封閉條件下的恆河猴,在前8個星期所造成的傷害,使得它們在後面很難恢復和其他猴子之間正常的社會交往和關係。這種沒有母愛心理關懷的影響,相當於人類6個月的作用。因此,哈洛把早期母愛形成的關鍵期定為6個月。他建議,我們人類的嬰兒和母親最少要有六個月的時間經常在一起。換句話說,人類的產假起碼要有六個月左右,才能保障孩子和媽媽之間長期的、親密的愛的關係的存在。

哈洛還總結了全世界各國的育兒方式,認為中國南方(當時)的養育方式最好,平時是媽媽背著抱著,勞動時也背在身上或抱在胸前,與母親有親密的接觸,有極好的安全感。

在演講後不久,威斯康辛麥迪遜大學發表了一份新聞稿,宣稱「為母之道已經倒掉」。哈洛立即開始了一項新的研究,以證明用布料做的代母比保姆更重要,甚至和真實的母親同樣重要。一時間,哈洛頻頻出現在各種媒體上,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還專門為他拍攝了紀錄片。哈洛被公認為,自弗洛伊德之後在研究早期經驗對成年的影響方面,做出巨大貢獻的心理學家。

——依戀理論的發展(僅提供線索,不展開講)

1、安斯沃斯(Ainsworth)——陌生情境測驗(依戀類型)

2、約翰.鮑爾比(Bowlby)——成人依戀理論

看看最開始的幾個問題,簡單粗暴的得出個人觀點。安全感是怎麼形成的?提供接觸安慰的父母,參考曠場實驗;父母為何會愛自己的孩子?幼年時期跟父母學來的,參考代母實驗3;父母會不愛自己的孩子嗎?當然會,不僅會不愛,還可能會毆打虐待,參考代母實驗3;小孩子為何會愛自己的父母親?接觸安慰(心理安慰)和安全感,參考代母實驗1、2、曠場實驗;小孩子會不愛他們的父母嗎?當然會,不給提供接觸安慰和安全感的情況,參考鐵娘子實驗;是什麼影響了社交能力?當然是和同伴在一起學習玩耍,參考代母實驗3;

是的,即使是對於嬰兒來說,僅有麵包是不夠的,還要陽光和鮮花!

如果你有更好的論據證實或證偽以上觀點,歡迎與我交流!

(ps:本文參考網上多篇文章,儘可能保證原文不變,有刪改,未加入個人觀點;筆者猜測,網上所說的皮膚饑渴症可能與接觸安慰的缺失有關(未經證實))

實驗視頻:

恆河猴母愛剝奪實驗(食物與愛,最需要什麼?)

恆河猴實驗 Harlow"s Studies on Dependency in Monkeys

從小父母不在身邊,是怎樣失去安全感的?這隻孤兒小猴子或許能告訴你!(下)

同樣經典文章還有——

生命起源(上)結構篇——細胞膜結構

人工智慧-阿爾法狗背後的簡單原理:貝葉斯公式

經典文章忍心不順手點贊頂上去?(づ??)づ~~~


推薦閱讀:

對於一個不太有安全感,喜歡獨處的女孩,什麼樣的男孩才有魅力?

TAG:安全感 | 缺爱 | 依恋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