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載文學夢,可堪回首?

小時候大哥愛讀三國,喜歡講點三國故事給我聽,那時候還不識字,但是對那些金戈鐵馬的故事,倒是充滿了神往。依稀記得那時候大哥讀的三國演義紙色泛黃,上面配著簡單的插圖,插圖中的人物大多穿著長袍,縮著脖子,宛如沒有脖子一樣。

導致現在我看書,對泛黃的書有種莫名的喜愛,對三國中的人物,總會不自覺的去想他們縮著脖子、把手裝在袖筒里的樣子。

小時候的耳渲目染,於是雖出生農家,但對文學卻有了超乎尋常的熱愛。

小學三年級開始學寫作文,寫的第一篇作文是命題作文:記一件有意義的事兒。正好寫作文前的一個周末,第一次學騎自行車,於是就寫了這個主題。在這篇作文里,第一次用了一個歇後語: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第一次用了一個比喻句:哥哥好像一隻笨拙的鴨子,彎著腰扶著自行車,搖搖晃晃的跟在我後面跑著。

然後,這篇作文被當做範文在班裡被讀了。我普通話不標準,當時老師叫了一個普通話很標準的小姑娘讀,小姑娘似乎也有種與有榮焉的感覺,讀的抑揚頓挫,一篇記敘文愣是讀出了賦的節奏。

自那以後,對於讀書、寫作文,更是充滿了興趣。心裡,也一直有顆種子,那就是自己將來,想做一名作家。

年幼無知的時候,又恰逢聽說了中國還沒有人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高行健的諾獎,國內普遍是不認可、不宣傳,小學時代自然是不知道有這麼一號人的)。於是,想起了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少年意氣,自己心裡發了狠,一定要為中國奪一個諾貝爾文學獎回來。(手動捂臉)

初中的時候,由於作文寫得好,被老師器重,被跨年級的一個老師,當地小有名氣的作家喜歡,於是跟著老師們一起搞校刊。

我所在地區貧窮、落後,2000年出頭的時候經濟依舊很落後,因此,那時候搞內刊的設施、條件等都不盡如人意,看的書、做的內容也大部分是滯後於主流社會的,但是反而因此有了一股民國時期辦雜誌、辦報紙喚醒國民的代入感。

高中,文理分科的時候,班主任、數理化老師多次找我談話,想要我學理科,但是我咬死了要學文科。在從就業形勢、未來發展等各個方面分析之後,班主任問我為什麼學文科,我說我想做作家。班主任笑著搖了搖頭,不再勸我。

大學,報專業的時候,本來想報中文系,結果擔心就業,加上心儀的大學在我所在的區域沒有招這一專業的,遂放棄這一專業,選擇了另一個偏政治的專業。

大學,參加校內校外各類徵文,多有斬獲,小到院級一等獎,大到省級一等獎,滿足自我的同時,謀求些許稿費。

大學期間,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高興的同時,感覺內心彷彿有什麼東西崩塌。

大學期間,欲報修文學雙學位,豈料飛來橫禍,母親突然去世,經濟困頓,無力承擔雙學位支出,忙於果腹,書也很少讀了。

大學畢業,步入職場,更是少有讀書時間。偶爾聊以自慰,說等人生閱歷積累夠了,好的作品自然就出來了。

今日驀然回首,人生已虛度二十五,遙想當年文學夢,至今猶在心間,更有溫潤熱意,自眼眶擴散。

雖籍籍無名,但好在初心猶在,少年夢未改。

寫在此處,與諸君共勉。

【本人公眾號:老糞青,糞土的糞。歡迎來看。】


推薦閱讀:

常生(三十九-四十)
有哪些英國短篇小說適合英語專業的學生閱讀?
恰克·帕拉尼克《腸子》(惡搞研習營)中的《噩夢之匣》部分,噩夢之匣是什麼?
什麼叫情節平淡?如何避免創作中情節平淡的問題?

TAG:文学 | 小说 | 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