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愛】為什麼小時候的事都忘了,對現在還有影響?潛意識的啟動效應

下文轉自南方周末《「啟動效應」是否存在》

啟動效應這個概念在經歷了十幾年的熱捧之後,近兩年突然遭到了一部分心理學家的懷疑。

我們總是認為自己和他人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有意識的行為,因而我們也喜歡問別人「為什麼」。比如女生問男生「你為什麼喜歡我」,或是「你為什麼會那樣做」。

然而,科學研究卻顯示出截然相反的狀況。我們只對自己認知功能中的大約5%是能夠察覺的,其餘95%都是察覺不到的,但它們也對生活產生重要影響。

多年前在美國開展的一項研究就發現,姓「史密斯」的人會明顯傾向於將另一位姓「史密斯」的異性作為伴侶,姓「布朗」的也會找姓「布朗」的。研究者認為,這可能是由於每個人會傾向於肯定自我,因而擇偶時也會無意識地選擇與自己特徵相近的人。

不過當女生追問男生為什麼選擇她時,恐怕很少人會說「因為你也姓史密斯」。回答者肯定會給出一個「聽得過去」的理由,他們自己可能也並沒有意識到那些真正在起作用的因素。

一個人並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做某件事,他的行為大多時候並不受意識控制,這樣的觀點三四十年前在心理學界還被認為是離經叛道的。至少到1970年代末,心理學家們還普遍認為我們的每個行為都是有意為之的。後來,紐約大學的約翰·巴赫(John Bargh)做了一個改變全局的實驗。

他給參與實驗的紐約大學的研究生看一組詞,讓他們把這些片語成一個有意義的句子。他告訴受試者,這是測驗他們的語言能力。但實際上他另有目的。當組完句子的學生走出教室時,走廊上會有另一名學生,衣服里藏著秒錶,悄悄記錄受試者走完走廊所花的時間。

巴赫耍了詭計的地方在於,他提供給受試者的詞看似隨機,但其中一些詞能讓人想起老年人緩慢行走的畫面。而在對照組裡,受試者遇到的詞則不會讓他們聯想到特定的畫面。秒錶計時的結果顯示,前一組受試者走完走廊所花的時間顯著長於後一組受試者。

巴赫和同事在1990或1991年就做了這項實驗,但他們直到1996年才發表實驗的結果。因為這個發現太不尋常了,他們需要特別謹慎。他們發現的這種現象被稱為「啟動效應」(Priming),也就是人們所受到的前一刺激能夠影響到其對後續某一刺激的加工。或者更加通俗地說,一些被人忽視的提示仍然能夠影響到人的行為。

慢走效應

巴赫等人在2007年出版的一本書中寫道:「我們都很珍視這樣一種觀點,即我們是自己靈魂的艦長,我們掌控著自己,而當我們不是這一角色的時候,就是一種可怕的感覺。」

科學家發現,給人看過「黃色」這個詞之後,他認出「香蕉」這個詞的速度會略微加快。手上拿著裝了熱咖啡的杯子再去評價陌生人,人們會傾向於把陌生人的性格說得更溫暖。而在施放了金錢相關的暗示後,人們則會顯得更加自私。現實生活中一種被商家熟練運用的啟動效應,就是在價目表上加上一項「原價」,讓顧客認為自己買到了折扣商品。

包括與史蒂芬·霍金合著《大設計》的物理學家列納德·蒙洛迪諾也對潛意識產生興趣,在2013年出了一本專門講述潛意識種種神奇效果的書。

然而,啟動效應這個概念在經歷了十幾年的熱捧之後,近兩年突然遭到了一部分心理學家的懷疑。這些心理學家從最經典的一個實驗開始攻擊。

他們表示重複不出巴赫當年做出的效果。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的史蒂文尼·多恩(Stephane Doyen)在他的學校里重複慢走效應,發現這個實驗只有在一種條件下才能成立:拿著秒錶進行計時的學生事先需要知道預期的實驗結果。如果實驗者事先並不知道這個實驗預期的結果,那麼做了組句測試的兩組人的走路速度就顯示不出差異。

換句話說,質疑者認為,慢走效應中「被啟動」的並不是受試者,而恰恰是實驗的操作者。另一方面,多恩並不相信受試者沒有意識到詞表中含有與年老有關的辭彙。為了驗證這一點,他在自己的實驗中讓受試者組完句子之後,會向他們展示四張照片,每張照片中都有一個不同社會類別的人,比如運動員、阿拉伯人、殘疾人和老年人,讓受試者選擇一張照片。選擇的結果是,老年人照片被選到的次數明顯高於其他照片。多恩認為這說明受試者多少還是對「被啟動」是有所知覺的。

多恩的論文幾經周折才於2012年在互聯網上發表出來。英國《自然》雜誌把它當作一個例子,來說明心理學界發表論文的困境:期刊審稿時強調的是結果的新穎和有趣,卻較少強調結果的真實性,同時,負的結果很難得到發表。一項統計也顯示,心理學論文中正結果的比例是空間科學中的五倍。

還有一個因素是心理學期刊不傾向於發表完全相同的重複實驗。研究者們往往會把前人的實驗稍作改動,然後用不同的方法「重複」出來。

多恩的負結果發表出來後,巴赫很不愉快,他發了一篇措辭激烈的博客,稱多恩是「不專業的研究者」。他後來還在一份心理學期刊上列舉出更多的證據,說明多恩的這篇文章並不能說明慢走效應不存在。他指出,已經有兩項得到正結果的實驗在更為嚴肅的期刊上發表,並且韓國國家電視台和英國BBC都成功地在電視節目中重複出了他的結果。

心理學實驗的重複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至少受試者會是一群不同的人,這可能就會帶來不同的結果。巴赫列舉的那兩項正結果的研究就分別發現,慢走效應主要出現在自我意識比較強的人身上,以及這種效應主要出現在比較喜歡老年人的人身上。

會算術的馬

1996年發表的慢走實驗成了一個開端,隨之而來的是數以百計的五花八門的啟動效應的正結果。如果給人啟動了「教授」這個身份,那他們在知識測驗中的表現就會更好;如果給他們啟動了「超級模特」這個身份,他們在知識測驗中的表現就會比較差。

有研究者讓學生們去寫一個故事,故事的主角是確定的,他的名字是典型的非洲裔美國人的名字。一部分學生會以第一人稱來寫這個故事,另一部分人會以第三人稱來寫。寫完故事之後,研究者讓學生們參加一次數學考試。結果,以第一人稱來寫故事的學生的成績要比另一部分人來得差。

在喜歡新穎結果的心理學界,越是這樣看起來有點瘋狂的研究結果就越容易得到發表和認可。巴赫一項較近的研究,是發現孤獨的人洗熱水澡的時間更長。這些人似乎是想要用熱水來溫暖自己。這個現象並不是由啟動效應造成的,然而它足夠新穎,新聞媒體也喜歡,「用長長的熱水浴洗去你的孤獨」成為了新聞標題。

不過這一次,巴赫的結果又受到了質疑。他在研究中做了92個受試者,而另一名心理學家做了超過2500個,卻發現完全重複不出巴赫的結果。

有人用「歷史總是如此相似」來描述巴赫的處境。在20世紀初,德國曾經出現過一匹神奇的馬,叫「聰明的漢斯」。它的主人宣稱,在訓練之下,聰明的漢斯不但能聽懂人話,而且會做算術題。當然,聰明的漢斯無法用語言來回答問題,不過它可以用踏蹄子的方式來回應。主人帶著聰明的漢斯在德國做巡迴演出,不收門票。聰明的漢斯所表現出的「動物智能」讓許多人大開眼界。

後來,心理學家奧斯卡·方斯特(Oskar Pfungst)仔細調查了聰明的漢斯的神話,他最終發現,聰明的漢斯並不是真的懂人話、會算術。提問者在提及正確答案的時候會有不自覺的肢體動作或表情,聰明的漢斯只是靠察覺這樣細微的線索來回答問題的。

質疑者認為巴赫的神奇發現正在重複聰明的漢斯的故事。他們嘴上說「我想親自看到那種效應」,但話外之音是,他們根本不相信那樣的效應會存在。2012年秋天,諾貝爾獎得主丹尼爾·卡納曼(Daniel Kahneman)出面調停支持與質疑的兩個陣營,但除了讓心理學家們的分歧更加廣為人知之外,共識並沒有達成。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心理學教授馬修·利伯曼(Matthew Lieberman)對質疑者們的論調持保留態度,甚至認為糾纏於巴赫的原始實驗是否站得住腳是一個無意義的問題。

實際上,利伯曼讀博時的導師是社會心理學家羅伯特·羅森塔爾(Robert Rosenthal)。正是羅森塔爾,在1960年代做了一個著名的實驗,向人們顯示了「預期」是如何改變研究結果的。他給兩組學生分別發了小白鼠的迷宮,讓這些學生去訓練小白鼠走迷宮。巧妙之處是,他告訴其中一組學生,他們拿到的是比較聰明的小白鼠,告訴另一組學生,他們拿到的是比較笨的小白鼠。一段時間之後,前一組學生訓練出的小白鼠走迷宮真的走得比後一組要好。

利伯曼很清楚研究者自己的預期會對研究結果產生污染,然而他這次並不認為多恩能夠用同樣的因素解釋巴赫的研究結果。他指出,1950年代商家想要在電影中通過暗示的方法讓觀影者買更多的可口可樂,但他們失敗了,科學家就認為「啟動」是無法改變人的行為的。而自巴赫的發現以來,數以百計的研究結果都在顯示這種效果整體上是存在的。

「並且,研究已經顯示出人的目標和行為動機都可以被啟動。」他在《今日心理學》的一篇博客中寫道,「我不認為這種事情發生的原因已經達成共識,但我認為證明其存在的證據已經是完整的。啟動效應是真實存在的。」

不過耐人尋味的是一個「整蠱」實驗的結果。在1998年到2008年間,摩納哥心理學家阿瑞納·伯恩斯(Arina Bones)與同事做了一個實驗。他們編造了幾十份論文,投給各家重要的心理學期刊,論文中報告了各種各樣聽上去十分不可思議的啟動效應。按理說,這些論文都應該被拒絕發表。然而,70%的期刊直接接受了論文,剩下的30%要求「修改後再投」,沒有一篇論文被直接拒絕。

啟動效應是潛意識發揮作用的方式,往往意識層面無法覺察,缺愛心理的影響就是如此,很多缺愛者不明白自己為什麼把人生的一手好牌打得特別爛,在關鍵選擇上選擇錯誤甚至荒謬的選項,其實都是潛意識的自動啟動,無法控制。由於平時無法覺察,意識層面的干預效果極其有限。

【拓展閱讀】

缺愛和抑鬱心理系列文章匯總

公眾號:源泉心理

諮詢師:光之泉,二級心理諮詢師,依戀心理專家,中國最年輕心理協會法人

微信號:ilufugong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些人寧願在北上廣當「蹲族」也不願意回到三四線城?
愛與失去,哀悼與復原|911事件十五年祭
中國最兇殘的殺人案是哪一件?
特別討厭貓,看見貓就想打,最討不能忍受貓叫,為什麼會有這種心理?

TAG:心理 | 缺爱 | 潜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