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在心理測試中誤導諮詢師?

把心理測試看做一個博弈遊戲.有個逗比嘗試誤導心理諮詢師(也可以選擇不誤導),諮詢師勝利條件是辨別出逗比是否進行了誤導.


1、把諮詢當成博弈,是對諮詢的侮辱。心理諮詢是幫助你更好得認識你自己(包括你的潛意識、你與現實之間的真實關係),侮辱了諮詢工作,也是侮辱了你自己。

2、想跟諮詢師比智力,想挑戰心理諮詢師的技術水平,可以直接說,我們來比比IQ測試、比比下棋、比比記憶力,不要通過這種方式,作為諮詢師我會覺得這樣做的話,我就不願意為你服務了。對我來說諮詢工作是很神聖的。

3、其實在諮詢中,並不一定要心理測試的,我做諮詢,並不要求做測試,更不會把測試結果看得很重,認真得傾聽你,你感到我非常值得信任,把你內心的情緒感受和想法告訴給我,這個過程,就是羅傑斯說的「讓他感到非常有親密感」的時刻,而在我的幫助下,你豁然開朗、如釋重負、或者快速成長,我就會有岳曉東說的「登天的感覺」。

4、所以總的來說,如果你為了挑戰諮詢師而有意欺騙諮詢師,在我看來是不能接受的。如果你是其他原因有所隱瞞,或者不想承認自己有病,而故意把心理測試往正常的方向選擇,這是很正常的,這也並不會影響諮詢效果。諮詢師是不會評判來訪者的,但是作為諮詢師,我熱愛這份職業。

5、《心靈捕手》這部電影是我入行的啟蒙電影,2014年看到的,很有感觸,如果誰對心理諮詢有興趣,建議也看看。聰明的年輕人以為能猜透了大叔級的心理諮詢師的心理,甚至想戰勝他,但是大叔告訴了他,你很聰明,好像什麼都知道,但是你沒有體驗過,你並不真的知道。

6、關閉了情緒感受性,過分強調理性,在自卑和自傲之間徘徊,其實是抑鬱心理的潛在特徵。我也曾很重視「聰明」,學了心理學很多年之後,我才領悟到,感受才是更重要的,才能讓你覺得自己真的活著。


事實上,是可以的。以前看過一份資料,有一個殺人犯、在受審時協通一名醫生稱自己有人格分裂症,在多名心理醫生會診後證明他具有精神分裂症(或許是他行賄了這幾名醫生、或者是當初關於人格分裂症方面的探索尚不完善、又或者是那個時代優質心理從業者太少而蒙古大夫太多)得以判處無罪。

儘管在很多年後,有另一名經驗豐富的心理醫生揭穿了它的把戲。

回到問題,(儘管我沒讀懂……哎~語文不好~(┬_┬)~)題主把模型設置為「心理諮詢師」似乎不太合適,有些心理疾病可以通過人腦拍片、檢驗體內激素含量等手段來找出致病腦區域的異狀。

而已經精妙的演員受到足夠的訓練後不論動作或是模擬的心理波動甚至可以表演得完全一致。「想要騙過別人、首先要騙過自己」布魯諾·甘茨在出演電影《帝國的毀滅》前,為了惟妙惟肖的扮演末路的希特勒,他曾在一家瑞士醫院研究帕金森氏病人。在正式拍攝前一名心理諮詢師(確切而言不能算作諮詢師)就警告了他的病態,並要求他立刻就診,但是他解釋了一通也沒有讓這位諮詢師相信他是為了找到角色而進行的表演。在影片上映並引發巨大反響後,他才喃喃地說:太像了、太像了。


完全可以,我就喜歡做這種有挑戰的事情,當然,我也並沒有忽悠過諮詢師,我還是很尊重各行各業的…


推薦閱讀:

兩人合資做生意,出資相同,更迫切獲得利潤的人會分得更少嗎?
關於羅伯特·奧曼的論文《不一致的達成》怎樣解讀?
關於博弈論闡述有哪些寫得好的書?
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煙霧彈?
在勝率50%的情況下,如果是否進行比賽可控,凈勝一場的幾率是否會無限增大?

TAG:心理 | 圖靈測試 | 博弈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