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產品感」到底是什麼?能不能培養?

很多人經常會提到「產品感」這個概念,在業內評價一個產品經理的優秀與否時,也會提到這一參數,但不可否認,這其實是一個很虛的概念,人人都在說產品感對一個產品經理有多重要,但你要問產品感到底是什麼鬼,恐怕也沒幾個人說清楚。

那麼,產品感到底是什麼?

我們在打籃球時,經常會說,今天「手感」不錯、今天「球感」不錯之類的話,其實這裡的「手感」、「球感」在我的理解中,就是類似於產品經理的「產品感」一樣的東西。

籃球場上所謂的「手感」,就是基於球手對籃球這項運動的熟悉與理解,你從什麼角度投球,用什麼姿勢,什麼力度才能把球投進,在長期的練習過程中,每次進球時的動作和視角,都會形成「場景」傳送至大腦里,而大腦會保存你當時投球的角度,力度,以及肢體在整個過程中的感覺,這樣在無數次的反覆中,最終就形成了你的「手感」。而當你下一次運球在球場穿梭時,你的大腦會適時調出已保存的「場景」,並在潛意識裡帶動你的肢體重複那一場景,最終完成「把球投進」這一動作。

而「產品感」也大抵如是,就是基於產品經理對產品的熟悉與理解,在大量把玩產品並深度分析產品之後,在腦中儲存足夠多的相應場景,並在產品工作中遇到相應的問題時能隨時調用來解決問題,這就是所謂的產品感。

產品感是可以培養的么?

有人把「產品感」稱作是一種天賦,在網上檢索「產品感」相應的詞條時,也會看到大量關於「產品感」即是天賦這一說,而天賦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東西,往往是後期難以培養的,當時作為剛入坑的新人來講,看到這一說法後內心不免有些失落,畢竟,當時的我身上並不具備所謂的「產品感」天賦。

雖然現在可能也並不具備「產品感」這一技能加持,但隨著入坑越來越深,也越來越覺得「產品感」並非天賦,也並非不可培養

三節課創始人Luke曾在《產品的視角》一書中就提到過一個概念:RAC模型,即產品經理的學習路徑:認識產品(Recognize)、還原產品(Analysis)和創造產品(Creative),而對產品經理「產品感」的培養來說,這個模型仍然適用。

和球場上「手感」的生成路徑相同,在產品新人的入門階段,培養產品感的唯一的方法也是最便捷的方法,就是不斷是體驗產品,把玩各種產品,加深大腦對產品的認知,已在應對相似場景產生的問題時,能夠快速反應並調取這段記憶,用來解決問題。

在體驗產品的同時,為了加深記憶並且深入了解產品,這個時候就需要「還原產品」,也就是做產品分析,去復盤產品,了解產品的生命周期中具體的階段都發生了什麼事,在什麼時間迭代了什麼功能,並深入去思考為什麼要做么做,再想想假設你是產品經理的話,你會怎麼做?

在積累了大量的認知和還原產品之後,最終設計產品時,你腦中已形成大量所謂的「對產品的經驗」,這個時候,可能遇到的問題也就會迎刃而解。

將上面的RAC模型轉化為具體我們要做的事,其實用下面這張圖就可以理解:

用:大量體驗產品,並在使用過程中,從表現層(功能及內容的視覺呈現)、框架層(界面設計、導航設計和信息設計)和結構層(交互設計及其信息架構)思考為什麼要這麼做,有什麼特點,有沒有可改進的地方?

想:復盤產品,從全局(範圍層和戰略層)思考產品的定位與目標用戶,在功能和內容需求的整合上用了哪些手段,解決了哪些痛點,提供的解決方案是什麼,有沒有什麼獨特的賣點等等,可以著重分析一下產品的版本迭代,思考在不同階段產品都做了哪些迭代。通過上面的深入思考,最終產出產品分析報告。

做:有了「用」和「想」的大量積累之後,在「做」的階段,就會遊刃有餘了

去哪裡發現新產品?

作為APP使用狂魔,手機上常常是滿內存應用的我,經常會被問到是在哪裡找到的APP,這裡分享幾個我常用的路徑,供你參考。

少數派:高質量應用推薦媒體,最近新上了一個Matrix(應用分享社區,還在內測,但可以去申請內測資格);

最美應用:算是比較知名的應用分享地;

Appso:愛范兒旗下應用分享社區,活躍度較高,目前是我發現應用的主陣地(鏈接為Web站點,可自行去應用商店下載移動端);

Mindstore:應用分享社區,內容偏創業;

ProductHunt:國際知名應用分享社區,老品牌值得信賴,英文版,英文好或者想要把玩把玩國外產品的夥伴們可以去看看;

NEXT:36Kr旗下應用分享社區,算是ProductHunt的中文版;

知乎上也有大量應用推薦的專欄,這裡不作贅述,大家可自行尋找,先從一個APP開始,慢慢培養自己的「產品sense」吧。


推薦閱讀:

信用卡APP產品分析

TAG:思维与产品设计 | 产品经理 | 产品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