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人歌頌酒,是迴避,厭世,離不開生活層面,西方人卻是狂歡,心理?文化?想深入探討。補充了我問題來源。
其實題目這句話是《文學回憶錄》木心先生說的,但是他點到為止,並未深入解說,不說木心其實是不想限制各人觀點,如果都給我列詩,我要抑鬱了。
嘛,既然題主更新了問題,我也來更新一下答案。
看了一下出處的原文,於是比較容易理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觀點。
我微微有點了解的也就葡萄酒,所以就這個來謝謝我的想法,補充一下關於西方酒神的事兒吧。
其實無論是希臘的狄俄尼索斯也好,或者羅馬人喜愛的巴克斯,人們對這些神的喜愛主要是因為,酒實際存在,飲用了就可以忘記憂愁煩惱。人們慶祝酒神節的方法,總歸是要喝酒、唱歌、演戲劇,但這些追求的就是感官的享樂,如果你深究其意象的話,會發現這種酒神崇拜與我們對神靈的崇拜多少有點區別。我們崇拜神,是會信奉其高高在上讓我們瞻仰,我們去祈禱它去聆聽,我們去供養他去庇護。但是對酒神而言,葡萄酒就是他的肢體他的骨血的代表,相當於我們在飲用神的血肉讓自己開心。
但是這個問題的根源,不在於酒,而在於東西方文化的傾向。西方的很多故事看著都讓人覺得鮮血淋漓的,狄俄尼索斯的故事裡,又是死亡又是復活的,動不動不是肉身四分五裂就是把自己兒子的頭給擰下來了,這種故事都粗暴直接,但是就像西方一直歌頌的個人英雄主義一樣,總有英雄出現。而西方的英雄,往往在最後拯救世界,給人以希望和寄託。
然後東方的……嗯,一方面我覺得我們的文化里不提倡個人英雄主義,就好像我們再怎麼喜歡孫悟空能打,最後他還是要服從於團隊,服從於領導,這樣他才是一隻好猴子。另一方面,我們的英雄往往不僅是悲劇式的,還要放在家國天下的大環境里立場堅定捨己為人,孫臏啊岳飛啊董存瑞啊,沒幾個撈著好的,那種最後功成名就的,好像就總差那麼點什麼。如果再聯想到我們的文化就是希望你捨己為人啦,忠君愛國啦,似乎也就沒那麼難理解了,你看以前話本里那些被惡霸欺負了的人,基本上都是最後高中狀元光宗耀祖了回來一頓報復……跑題了,我想說的就是,我們的文化里習慣寄希望於一些機會,比如當官啊,發財啊,但是這種事情往往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所以整體的感覺就是比較苦逼的,鹹魚等翻身,殊不知翻身之後還是鹹魚。最後寫給題主,單這句話而言,肯定是惹人爭議的,也無怪乎最初大家都是給你寫詩句。但是放在書中理解觀點,就變的很順理成章了。
---------------原來的答案
無論是哪裡人,對酒的愛好都來自於,有酒精的刺激,可以買醉更何況,東方也有享樂、狂歡的啊,比如唐寅「勸君一飲盡百斗,富貴文章我何有?空使今人羨古人,縱有浮名不如酒。」而西方固然也有借酒澆愁的詞句,這個分人,不分地方因為用處的原因吧
在中國酒更容易和離別、惆悵、壯志未酬、心情鬱悶之類的聯繫在一起,因為對於我們來說,更多的只有在情緒在心中抑鬱之時借酒來抒發。
而西方酒更多用於社交,在推杯換盞中,古希臘的哲學家們思想迸發(柏拉圖《會飲篇》)
而對於中國,我們思想的交流更願意用茶。
西方人對於酒的需求,建立在安全飲用水之上的,因為酒精可以殺菌,將酒和水兌著喝可以少生病,減少因為水污染的死亡
而這個對於中國人來說沒有什麼意義,因為我們的老祖宗很早就會燒開水泡茶了
所以我覺得還會有這方面的因素
這裡只做簡單的列舉,想看到更多的酒知識,酒文化,歡迎關注酒研社(專欄與公粽號同名喲)~~社長天天給你驚喜和談資~~
你讓那些嗜酒如命的人情何以堪?
嘛,非要說苦中作樂的話那麼你幾乎找不到幾首不是苦中作樂的詩。韓愈說得明白:「予聞世謂詩人少達而多窮,夫豈然哉?蓋世所傳詩者,多出於古窮人之辭也。凡士之蘊其所有,而不得施於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巔水涯之外,見蟲魚草木、風雲鳥獸之狀類,往往探其奇怪。內有憂思感憤之鬱積,其興於怨刺,以道羈臣寡婦之所嘆,而寫人情之難言,蓋愈窮則愈工。然則非詩之能窮人,殆窮者而後工也。」
題主你說不要談詩,然而我的觀點就是東方人對很多東西的印象,都來源於詩。
這個觀點的話,為什麼酒在東方人眼裡就是愁,借酒就是澆愁,還不是因為有好多首傳世的詩,「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而且你還能發現,你望月是不是思鄉,想到和家人團聚,西方詩歌我不太了解,但沒聽說過有很多寫月亮思鄉的西方詩人,但中國古詩詞我就不用舉例了吧。還有別的東西也大抵如此。
中國古詩本來就擅於托物言志,寓情於景,很多愁苦的感情都是借外物表現出來的(我個人很喜歡這一點)
然後這些詩詞一傳開,百姓也都會口口相傳,那麼這種本來只是詩人個人的情感,就真的變成這一類事物所代表的情感了。
以下原答案:
後者不清楚,前者我能舉兩個反例。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 蘇軾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過故人庄》孟浩然如你所見,東方人歌頌酒,是迴避,厭世,離不開生活層面,西方人卻是狂歡,心理?文化?想深入探討?是你讀的少真要說起來又要長篇大論。
西方酒文化來自酒神狄俄尼索斯。古希臘人認為喝酒後那種微醺狀態可以通靈,進入神的境界。
而東方在儒家入世的影響下,對不可知世界沒有什麼興趣。喝酒多是為了澆愁。簡單地說:西方人:喝酒進天堂。東方人:喝酒以避世。推薦閱讀:
※唐三鏡胡星傑:冬天怎麼溫酒喝,各種溫酒方法推薦!
※葡萄酒一周回顧!美國:蟬聯23年葡萄酒銷量第一!
※中秋節吃月餅要搭配什麼酒?
※一年一度的博若萊新酒節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