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琴30餘年分文未收:金陵名家劉正春
劉正春:「當年幾位恩師教授琴藝,從未收過一分錢,哪位弟子彈得好,老師都會把心愛的琴送給他們以示獎勵,自己怎能見財忘義?學琴須先立德,不立德,則不能立人。立人,然後才可以立說。人生在世,不能著書,也要立說。」
劉正春是現代金陵派的代表人物,金陵琴社社長,中國古琴學會學術委員會專業委員兼常務理事、中國琴會常務理事、江蘇省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南京音樂家協會名譽理事。2009年被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古琴金陵琴派國家級傳人。
劉正春十五歲開始學琴,先後師從泛川派周空明習琴,以後又從學於諸城派琴家王生香、金陵派夏一峰、廣陵派劉少椿、梅庵派程午嘉、金陵派趙雲青等琴家。一生操縵六十三載,擅長曲目眾多,但其琴學之路,卻也頗為坎坷。
劉正春家境清寒,在與祖父、母親相依為命的童年,便受江南絲竹熏陶。又愛聽爺爺講俞伯牙摔琴謝知音、諸葛亮彈琴退強敵的故事。從此,古琴便走入他的心中。1951年,在其轄區曲幽深的深巷裡,意外聽到琴聲,便常去聆聽,彈琴人名鄧文權。終於有一天,鄧文權問:「你想學琴?」 「想!」劉正春毫不猶豫的回答到。於是鄧文權帶他去不遠處一個破舊的院落。開門的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他便是周空明。自此,劉正春啟蒙於周空明,習彈《醉漁唱晚》、《流水》,並成其關門弟子。
此時,與周空明同院落還住有以為對傳統文化有著極深造詣的老者親鐵梅,家中珍藏傳自唐代的【鐵客】古琴,他見劉正春對琴藝如此痴迷,其為欣喜,便常邀請劉正春到他家用【鐵客】彈習。最終老人見劉正春嗜琴如命,便將【鐵客】琴與《琴學入門》等琴譜正式傳贈於他,並贈刻有【劉正春】三字方印一枚,以茲厚愛。
此間,南京琴人云集,流派紛呈,琴人都較少門派觀念,鼓勵弟子習各派所擅琴曲,以期博採眾長,兼收並蓄。劉正春先後師從夏一峰習彈《鷗鷺忘機》、《關山月》、《良宵引》、《陽關三疊》、《秋塞吟》、《靜觀吟》;師從程午嘉習彈《風雷引》、《長門怨》;又師從劉少椿習彈《梧葉舞秋風》、《梅花三弄》;師從趙雲清習彈《古琴吟》、《陽關三疊》。劉正春敏而好學,工作之餘皆與琴為伴,終日操縵,琴藝日漸精進。一年後周空明病故,其明琴【懷古】(墨井道人吳歷的舊物)與川派《醉漁唱晚》、《流水》之珍貴琴譜傳於劉正春。
1954年,劉正春師從諸城派琴人王生香,王師善操《平沙落雁》、《漁樵問答》、《秋江夜泊》、《古交行》、《風入松》、《長清》、《猗蘭》等曲,劉正春盡得其琴學全貌。1958年後,當劉正春在大連採石場獲許彈琴時,他在陰雨和休息之日,將琴置於膝上彈奏,不勝歡喜。之後,在農場、工廠時,更是撫琴不止。1957年,王生香病逝前,將號鍾式宋琴【古調】贈予劉正春。劉正春感言:「我師從的老師共六位,老師們教我學琴,總是諄諄告誡,學琴須先立德,不立德,則不能立人。立人,然後才可以立說。人生在世,不能著書,也要立說。
文革中,劉正春恐其【鐵客】琴遭不測,便將琴移置友人家,誰知友人家被抄,遂琴的去向不明。文革後,他常於休假和出差之機尋琴。踏遍無錫、蘇州、常州、揚州;遠赴上海、廈門、廣州、西安,每到一地訪琴人,走文物店和舊貨市場,卻杳無音訊。1980年,在四川成都訪琴人俞伯孫時,卻意外看見【鐵客】琴,這琴是幾年前,俞伯孫傾其所有在文物店購得。至此,劉正春以「自古寶劍贈英雄,今朝良琴隨名家。」之情了卻了一件心事。
1970年,劉正春開始教授古琴。其入室弟子200餘人。他授琴有三大宗旨,條條可為當今琴界之楷模。
宗旨之一:謹記諸位恩師教導,授琴從不收費,只為正心。在此追求物質的時代,能堅持免費授琴,實難能可貴。他說:「當年,我的六位老師教我習琴是不收費的。當然,如今時代不一樣了,付出就要有回報,也是天經地義的,甚至很多人以琴為生,適當收費,無可厚非。可我覺得一個人生活在這世上,苦和樂都是內心的東西,金錢不是衡量一個人價值的砝碼,只要他是真心喜愛傳統文化,願意為它付出,哪怕資質差一些,我都會用心去教的。」
宗旨之二:堅持有教無類,認為只要不為名利,不分年齡大小,皆可習琴。他的弟子來自全國各地、各行各業,多是慕名拜師學藝。更有海外留學生弟子。其大弟子郝發倫,隨師學琴30餘年,早年的另一名弟子謝坤芳,操縵20餘年,今天皆是琴界大家。
宗旨之三:不贊同弟子熱衷於古琴考級,古琴比賽。他說:「古琴既受儒家思想中正平和,溫柔敦厚的影響;又講究道家順應自然、清微淡遠的追求。古琴含蓄幽遠、古樸雅緻,可以修身養性,陶冶性情。當身處逆境,生不逢時,更能心境空明,襟懷坦蕩。人若無境界、無品味、無格調,彈琴的技術再嫻熟,終究只能是琴匠。而醉心琴弦,可以忘乎所以,融於自然。不以己悲,指隨心動,心隨神遊,得大自在。」
推薦閱讀:
※有人攜帶古琴乘坐國航的國際航班嗎?
※古琴有哪些小知識?
※看到古琴在影視作品中的錯誤彈奏方式是怎樣一種體驗?
※求教古琴更換琴弦的步驟及注意事項?
TAG:古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