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興起的這三年,銀聯是這樣生存的
近幾年,銀行在和第三方支付的競爭中處於「下風」
今年「雙11」期間,全國人民剁手剁出了新高度。僅「雙11」當天,天貓平台的交易額就達到驚人的1207億元。
說到這,DT君很好奇的是,這1207億,有多少是通過傳統的網銀平台支付?又有多少是通過支付寶之類第三方支付的呢?
國內傳統的銀行支付和新興的非銀行機構的互聯網支付在過去幾年,一直都「纏鬥」得不可開交:支持支付寶、微信等第三方支付的商家從星星之火到遍地開花,而銀聯迫於壓力,也加速推動自己的「閃付」功能,並且和Apple Pay實現了合作。
不過,如果從數據上來進一步來分析,就不難發現,過去幾年,相比新興的非銀行機構的互聯網支付,傳統的銀行機構幾乎是「完敗」。
按照央行的數據,從支付金額來看,包含了互聯網支付的非銀行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業務金額近三年以大步快跑的節奏蹭蹭蹭往上躥,並在2015年第四季度一舉趕超了銀行卡交易消費業務的金額以及銀行卡信貸規模總額。
據央行官方介紹,非銀行支付機構的網路支付業務除了包含互聯網支付,也包含行動電話支付、固定電話支付、數字電視支付。這4類支付方式中,互聯網支付對總體業務金額的貢獻量無疑超過了其他3類支付。
另外,從支付筆數來看,非銀行支付機構的網路支付業務早在三年前其實已經超過了銀行卡交易消費業務了。需要指出的是,3年前還只是交易筆數超過銀行類機構,到了2015年四季度,交易額也已經超過。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非銀行機構的互聯網支付方式的小額、高頻特點(仔細想想也對,你買個奶茶也不好意思刷信用卡吧)。
接著再來看看各類支付APP的覆蓋率……這其實也不用看!對比支付類APP和銀行信用卡APP的覆蓋率,支付寶毫無懸念地以壓倒性優勢位居第一(注意,這裡統計的只是安卓平台上的獨立APP,微信支付因為並非獨立App,暫未納入。)按照TalkingData今年7-9月的應用排名數據(只統計安卓平台),信用卡APP排名中,工行APP「工銀融E聯」位居第一,這部分是依託於工行在國內龐大的用戶基數。信用卡APP覆蓋率排名第二的是招商銀行的「掌上生活」APP。招行是國內市場化做得最好的商業銀行之一,掌上生活也因其優惠多、用戶體驗好而廣泛受歡迎。
值得一提的是,在排名前十的支付APP以及信用卡APP中,支付APP的覆蓋率(深藍線)都在信用卡APP(淺藍線)之上。
其實,央行的態度或許也能說明一些問題。早在2015年年初,央媽可能隱約感覺到,非銀行的互聯網支付機構是個角色了。於是,就有了央行支付結算司2015年4月在央行官網的撰文。文章將非金融支付機構在當時的支付格局中定位為「補充地位」,並表示未來支付服務市場的主導者還將是銀行,二者(銀行和非金融支付機構)是競爭與合作關係。
為了對抗第三方支付,銀聯正加速布局支付領域
面臨著非銀行的第三方支付機構的日漸崛起,銀行一方的壓力可想而知。作為全國銀行卡聯合組織的中國銀聯,為此也被迫發起了「絕對反擊」。
2015年12月,中國銀聯與蘋果公司和三星簽訂了支付合作協議;次年二月,銀聯借著Apple Pay正式進入中國的契機,開啟反擊攻勢。中國銀聯至今已與三星、蘋果、華為、小米等公司進行了支付合作:
如果說支付寶、微信的用戶習慣是從軟體(APP)的使用培養起來的,那銀聯通過與各大品牌機合作,可能是希望以硬體(手機產品)為入口,培養用戶的支付習慣。說白了,銀聯這樣做的最終目的只有一個:當你買奶茶舉著手機想付錢的時候,可以多猶豫片刻到底是用XXX Pay還是用支付寶/微信。
銀聯這麼拼,各銀行也沒落下,為了能綁上用戶的手機終端,大家都用盡了洪荒之力。
例如今年9月的iPhone7的訂購,招商銀行和蘋果達成分期付款協議後,還順道推了一個自己的小活動,即通過Apple Pay刷招行信用卡滿足一定條件就返現100元。但是這裡的「一定條件」頗為苛刻:要至少使用Apple Pay刷招行信用卡5次,且還要滿足一定金額,才能拿滿這100元返現。錢雖不多,但「麻煩」卻不少,招行希望藉此來培養用戶用Apple Pay刷信用卡習慣的「小心機」,在這裡顯露無疑。
銀聯瞄上的「常用設備」除了手機,還有手錶。2015年10月,銀聯與Swatch發布了一款非接觸式支付腕錶SWATCH BELLAMY,這塊手錶內置近場通訊技術(NFC),這使得手錶就像一張銀行的借記卡,消費者在商店的非接觸POS終端揮一揮手,就能付款了。
(圖片說明:Swatch與中國銀聯簽訂合作協議)
然而,當時Apple Pay尚未正式入華,國內市場對近場支付技術普遍不了解,關注度並不高。這款Swatch手錶推出後,好像也沒折騰出很大的動靜。
第三方支付侵蝕下,銀聯的優勢已經不多
回觀過去三年,移動支付的戰役從線上打到了線下,從軟體打到了硬體。
曾有分析稱,即使是瓜分了線上支付這塊蛋糕,BAT今天沒能拿下的地方主要是兩塊:一塊是線下,如機場、超市、專賣店等相對大宗消費場所,用戶還是習慣用銀行卡刷卡消費;另一塊是大單消費。
關於線下消費場景,銀聯的勢力已經在逐漸瓦解。現在用手機付錢這件事已經相當普遍了,無論是三四線城市的社區便利店或者一線城市的個體戶水果攤,常常都能用手機掃描二維碼來結賬。此外,微信和支付寶為了爭奪用戶,補貼一直沒停過。你在餐館、便利店用支付寶/微信付錢的時候,常常會隨機減掉幾分、幾毛或者幾塊錢,雖然你可能不差些錢,但用戶體驗絕對是棒棒噠。
大單消費場景,今天看來,是銀聯仍保有優勢的為數不多的支付場景之一了。例如在珠寶店購買首飾,幾乎沒有人會採用支付寶、微信支付或是百度錢包進行付款,還是會老老實實地使用信用卡或是銀行卡。
第三方互聯網支付的未來在哪裡?
在第三方支付工具出生之前,可能從來不會有人想到,銀行的支付系統會在何種程度上受到挑戰。
最初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出現,是為了解決電子商務中的支付問題。中國第一家第三方支付機構,首信易支付的網關支付平台,誕生於1999年。當時中國的金融基建環境還不足以支持電子商務的發展,第三方支付機構便有了生存空間。
對比習慣用信用卡進行網購支付的美國,雖然當地也有PayPal作為第三方支付方式,但PayPal在美國本土的支付市場份額很小,與龐大的信用卡支付比起來微不足道。Paypal的跨國支付優勢十分顯著,但其在美國的規模佔比遠遠不能與中國的支付寶相提並論。
第三方支付工具出生之後,也曾有人操心另一個極端的事會不會發生,即互聯網支付是否會「脫媒」。
「脫媒」是指交易時跳過中間人,使交易直接在供需雙方間進行。具體到支付的場景,可以簡單理解為,當A方想要付錢給B方,A方可以直接把錢打給B方,而不用在銀行間倒騰。金融脫媒其實是金融高度發展的產物,與金融市場的完善、金融工具和產品的創新、金融市場的自由進入退出等都有關係。
支付層面的「脫媒」是否會在中國發生?央行的回答是否定的:
互聯網金融的典型特徵之一是金融「脫媒」,但就互聯網支付而言,「脫媒」將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銀行賬戶服務。因為無論哪一種支付工具和支付方式,最初和最終的資金轉移都必須通過銀行才能完成。除非現行的法定貨幣發行權和貨幣發行機制被徹底改變,或者支付機構依法轉變為銀行。
可能覺得這麼說有些言重了,央行文章後面也承認:
當然,非金融支付服務機構通過提供支付賬戶服務,在有限範圍內和一定程度上還是實現了支付「脫媒」。正因如此,才形成了支付機構與銀行在支付市場的競爭。
DT君來總結一下,中國第三方支付的誕生是當時金融工具的發展滯後於經濟生活需求的發展而造成的,但這種新興的支付方式要真正做到脫離傳統銀行、甚至是取代銀行而獨立發展生存,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聯繫本文作者 張弦:zhangxian@dtcj.com 個人微信:zhangxian494011)
本文參考:微信公眾號「深幾度」,好奇心日報,中國金融新聞網 ,央行官網,《新金融時代》等。
推薦閱讀:
※支付、清算、結算,究竟有何區別?
※有哪些匿名轉錢方式?
※無現金社會的冷思考,我們真的準備好了么?
※PayPal為了和阿里速賣通「複合」,到底有多努力
※PayPal新業務已經玩出了花兒,但還是追不上某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