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提升慢,起薪低,你是怎麼熬過來的?設計的核心能力是什麼?

之前公司,兩個設計,我感覺老大欣賞的那個做的東西不如另一個,但是老大就喜歡那卦的,還直接對那位說你設計的沒有他好,無語O__O"…

一,到底怎麼評價設計?

看了些設計理論,感覺很空。

難道設計就是一味迎合需求口味?

還是能忽悠別人認同自己?

二,設計的核心能力到底是什麼?

三,剛才舉例的人跟著老大好幾年了,來了新人就算捧人也用不著貶低老人,不傷人嗎?

如果能力高低都系在別人評價里,那標準在哪?

四,對於非科班出身,感覺設計提升很慢,同等水平下和其他工作比工資低,還得改到死。

想問那些做的好的設計是怎麼過來的?

靠情懷?

還是壓根天分很高?

還是靠私單改善生活?

怎麼快速提升?

小白,求科普,謝謝!


在沒有指導的情況下,一個人探索是非常慢的。

做設計的通常在人際交流方面不擅長,拿我的早年的情形來說:

當時雖然做設計沒有信心,但做其它事更沒信心。所以我必須堅持,哪怕在這個行業混日子,在沒有更好的選擇之前都必須混下去。

這一混就是十多年,

經過十年的學習與實踐,摸索與總結,個人認為一個設計想提高

按我個人的經驗是分以下四個階段:

1、軟體

2、審美

3、方法

4、創意

第1階段就是先求做的東西符合製作要求,軟體比較熟練。此時成為一個合格的美工。

第2階段在軟體操作達到一個瓶頸期,軟體操作速度提升的增幅有限,轉而講究形式美感,作出的東西比較快又比較漂亮。此時成為一個合格的設計師。(前2步的具體方法請看《三個月培養出好美工》)

第3階段就是總結或發現了設計的工作方法,在美感有保障的情況下,理解客戶想法,不出方向性的錯誤,將創作的整體工作效率大幅提升,遠超當年苦研軟體技術所帶來的效率提升。(當然如果你進了一線城市的大公司,自然這一步就不需自己探索了)到這一步,基本上可以成為首席設計主創之類。(但是對大多數沒有機會進入一線專業公司的設計師差不多永遠被這步封印其下了, 當然你並不屬於這大多數,至少你找到了這個答案:)

第4階段就是不追求效率,而追求效果了。除了之前美感的提升,創意能力的提升將起決定性的作用。而這方面大多取決於設計之外的東東,所以不要小看到一開始的其它積累,將在後面發揮作用。

(上文節選自我的系列文章《設計菜鳥成長紀》第4節)

設計的核心能力是什麼?

個人認為是:

1、整體性思維(畫畫時,老師都不斷強調從整體到局部)

2、圖形化思維(很多說不清的東西,一張圖表就解決了)

挖掘並運用好這兩個核心能力,你的創造力將極大地釋放

很多有創造力的人物就是繪畫或設計出身哦!如:

莫斯(發明莫斯電碼)

雕爺(阿芙、雕爺牛楠老闆)

黎萬強(小米副總裁)

魏來(早晨設計老闆)

小顧(自媒體網紅)

......

20160724增加:

我本人《從設計到創意》,我厚著臉皮向你自薦,如果你的生意需要設計與包裝的話,可以看看,目前寫了上半冊。從設計到創意(基礎篇)


一件事如果你一直有收穫,那麼就不會覺得煎熬。如果覺得煎熬了,那肯定是覺得無助且虛度光陰。

大部分設計工作者在入行時都會覺得彷徨,因為一切都是新鮮的,自己卻毫無把控感。每個人都會經歷,只是程度不一樣,如果有個優秀的領路人這個階段會很快度過,如果沒有,那也許要摸索很久直到你自己想明白了。

很遺憾我屬於後者,工作的頭幾年覺得展覽設計師每天的工作就是畫圖改圖再畫圖,找資料就是網上看看照片,之後悶頭想。設計完了就完事兒,基本不進場,自己的工作結果也只是從照片上看看。可是越干越覺得不踏實,越覺得煎熬,覺得設計師不應該如此但也不知道應該怎樣才是正確的,因為整個公司包括設計總監都這樣…現在我稱這樣的工作環境為「玻璃牢」,看的見整個世界卻永遠像機器一樣被固定在流水線上。

後來發展到,對設計本身不感興趣,能對付就對付,設計對我來說變成了一種機械運動。我覺得那時候對我來說是最黑暗的時刻,對自己沒信心,對設計沒感情。我後來稱這種心態為「打工心態」。

終於,我辭職了。讓自己變成了一個自由設計師,只是全無自信。

不誇張的說我整年沒靠設計賺到一分錢,因為我不想做。反倒是通過機緣巧合接了個虛擬現實項目,賺到了些錢。也是通過這個項目,讓我覺得自己學習能力還在,從零開始學一個事情也能養活自己,我也有把客戶變成朋友的能力。所以為什麼不嘗試著自己重新摸索著做設計呢?

於是,我嘗試著獨立接了一些設計項目從設計到施工的全案。這時才發現自己對於除造型外的其他工作知識都欠缺的太多,但是為了生存,一步一個坑也得爬過去。經過幾個項目後,了解到了從設計到實施中各工種的基本知識和材料的屬性,這時候我不那麼彷徨了。

之後又參與了一個地方博物館展陳的設計工作,明白了工作流程,設計思路,材料屬性。接著嘗試著做平面設計,提高平面能力,了解印刷知識。隨著接觸的項目越來越多,自己對於設計流程的把控,對材料的熟悉逐漸在提高,自信也慢慢回來了,忘了從哪天開始我學會享受設計這個職業了。

啰里八嗦的寫了這麼些,我其實是想告訴你,與其彷徨,不如把嘗試著跟幾次全流程的項目,讓自己對整個鏈條有個全面的了解,明白了就不彷徨了。同時再多看真東西好東西,眼高之後才能手高。多離開辦公室去外面走走,看博物館看展覽,隨手記下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這些是你創意的源泉所在。認真的體會生活,理解他人,讓你能更真誠的與人溝通。另外,把眼光放遠,不要被辦公室的情緒所左右,那裡真不是你設計生活的全部。

做了這麼些年設計,我越來越覺得,設計師其實是甲方的翻譯,把甲方想實現又表達不出來的情緒、思維用形態、顏色、光線、平面,等手段準確傳達給最終受眾,僅此。

共勉


設計(非素材搬運工)的核心是舒適,除去一些和性能有關的工業設計以外,任何設計的核心都是舒適,平面的視覺,實體的使用體驗,前者是給人感官上的舒適,後者在於身體上的舒適。

不知道你從事的是哪一類的設計,這一行其實並沒有什麼熬這種說法,最簡單的,軟體的使用和操作,(平面類)模板和素材的掌握。這兩點決定了工資的高低,前者說實話,很多東西靠自己去摸索,很難有進步,大多數的工具和指令的用法沒有人給你指路你甚至可能這輩子都不會知道。後者無非就是積累,唯有多看多模仿,多記,模板樣本這種東西,你看的多了,用的多了,做的多了,自然而然就信手拈來。

前面的兩點都做到以後,工作生活已經沒太大問題,如果單純的想賺錢這就已經足夠,想賺更多的錢,就需要靠嘴皮子了。

如果你真的想成為一個真正的設計師,那麼你對生活就得有自己的體會,自己對美的理解,然後把這種體會和理解融入到你的作品中,在這個多元化的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審美差異很大,但是大多數人都說不出自己欣賞的是什麼。

面對這樣的群眾,你要麼發掘出人們內心真正喜歡的,令人愉悅,共鳴的點。要麼靠你的嘴巴包裝出一個能滿足他們的產品。

包裝(包括部分莫名其妙的情懷和噱頭)就是一個偽高端產品最重要的東西。

產品設計,不要去想那些什麼有意思的小細節,就一點,用的舒服。


熬是熬不過來的,要有好心態,任何時候都要明白,我的杯子沒有滿,還有很多可以學,想學習想提升任何時候都可以,我不懂為什麼很多人說提升很難,你都沒有想辦法去主動學習提升,就指望干著活不知不覺就變成大師,那怎麼可能呢!我剛上班的時候做了半年多助理一個稿子都沒有通過,可是我仍然每次有活都做三四版設計發給領導看,用不用是她的事,做不做是我的事,半年多以後才開始用我的設計的,還好那時候我是國企,不會炒人,領導一開始也從不正眼看我,慢慢的到願意和我討論一些問題,到最後走到哪兒都誇我,也是我慢慢改善她們對我既有的看法。

再者說,個人覺得設計水平和審美重要,但是溝通能力,表達能力,理解能力更重要,就好比你做飯,你做的披薩再好吃,可是客人就想吃小籠包子,這是水平無法解決的事兒。

現在辭職自己做平面設計,就這麼走下來了。

是不是非專科出身,想提升都只有多看大師的設計,多讀美學或設計類書籍,多做嘗試,堅持基礎繪畫打好基本功。

你舉例的同事們,其實並不是設計水平的問題,是辦公室關係與情商的問題,換任意崗位都有可能發生。


推薦閱讀:

想學字體設計,買了幾本書(開心老頭和劉兵克的,但是軟體不過關,有沒有好的視頻能很詳細地講解做字的過程?
日本天才建築師隈研吾跨界玩起珠寶設計也是666!
為什麼設計好的插座總是莫名其妙的消失?

TAG:互聯網 | 設計 | 職業 | 私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