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解現代文明的毒?

我們還會缺碘嗎?

我知道:你還記得碘與「大脖子病」的故事,你天天在吃碘鹽。

我知道:你的甲狀腺沒有任何問題(但願)……

但是,你是否會經常手腳冰涼呢?體重怎麼都下降不了?如果是女性,是否擔心過自己的乳腺會出狀況呢?(已經有硬塊了?)現在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前列腺癌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如果這些也與碘有關呢?

——為身體立「腺」

翻開營養學的正統教材(比如Understanding Nutrition或者Advanced Nutrition and Human Metabolism),會讀到「人體內的碘約有15~20mg(也有說30mg的),其中70~80%都在甲狀腺內」。

而我現在更願意相信:一個真正健康的人體,全身可有1500~2000mg的碘,其中最多有3%在甲狀腺內……

好吧,讓我們從這兒開始。

碘遍布全身,尤其集中在各種腺體(即會分泌什麼的組織)。除了甲狀腺,碘還在乳腺(可能是含量最多的)、子宮、卵巢、前列腺、胸腺、唾液腺、胃黏膜、眼睛(睫狀體中)、腦脊液和大腦等各種組織里。其實,身體內的每個細胞都含有碘——在充足時,全身的脂肪組織和肌肉組織中都會有碘。

不過甲狀腺還是當之無愧的用碘大戶,每天大概需要6mg(營養學教材中則說是120μg)。因為碘是甲狀腺激素的重要成分(一個T4含有4個碘原子,T3含有3個),而甲狀腺激素可以調節全身每個細胞利用氧氣的速率,因此能夠調節體溫、代謝率、生育功能、身體發育。

有著如此基本的工作,甲狀腺是身體最優先得到碘、且最不會缺碘的器官——所以當我們身體內「70~80%的碘都在甲狀腺內」時,其實全身都極度缺碘——但甲狀腺不能缺,即使我們攝入的碘少得可憐……

但如果實在太可憐了:

由於原材料短缺,體內甲狀腺素的水平就會不可避免地下降——所謂「甲減」,此時全身的代謝率會下降,身體和頭腦的活力下降;細胞接收到更少的甲狀腺素信號時,還會減少LDL受體的量,從而減少對來自LDL的膽固醇的接收,這會間接導致血液中的LDL升高(同理,血脂水平也會升高),我們的體重會增加(或難以下降)(皮膚也會變得乾燥,也可能容易掉發)……

這種情況可不妙,所以:

我們的下丘腦會分泌更多「促甲狀腺激素分泌激素」,使得腦垂體分泌更多「促甲狀腺激素」,試圖督促甲狀腺生產更多甲狀腺素;但還是沒有原材料……所以促甲狀腺激素會進一步增加,更多地督促甲狀腺「擴大生產規模」,慢慢導致甲狀腺腫大,直至「大脖子病」(繼續下去,之後還可能會引發大腦遲鈍)。

其實除了甲狀腺外,碘能維持身體內所有腺體(乳腺、卵巢、前列腺等等)的組織結構;如果缺碘,這些腺體就可能會出現胞囊(含有液體的「包」);繼續缺碘的話,胞囊會發展成結節;繼而引發各種「增生」;再繼續的話……

動物試驗中發現,飲食中缺碘會導致其乳腺腫大,繼而產生結節;而重新補碘的個體,乳腺組織都會多少恢復正常。

女性更需要

因為牽涉到身體各組織的生長發育,所以胎兒和嬰兒更是需要碘——孕期和哺乳期的女性需要更多的碘,否則會直接影響嬰兒的身體和頭腦發育,嚴重時會導致永久性的愚侏症。

從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中我們得知,如果你在懷孕時補碘,那麼出生的孩子在智商上往往會比其父母高20~30個點。

——Jorge Flechas, MD, MPH

(如此開放的我在面對這種說法時也還是遲疑著不能接受——不過把它放過來也好,至少能引起大家對碘的重視。)

(另外知道這點巧合也無妨:世上平均智商最高的兩個國家,韓國和日本,也恰好都很喜歡吃富碘的海產品……雖然也不能直接說明什麼——還可能有DHA攝入量的原因,或者其他我們還不知道的原因——或者根本沒有什麼原因。)

孕期和哺乳期女性體內的碘會優先供應給胎兒和嬰兒,因此她們本身更容易缺碘——從而更容易缺甲狀腺激素,也就更容易發胖。女性有甲狀腺問題的比例高於男性(似乎也更容易手腳冰涼?),也許是因為:她們的乳腺、子宮內膜和卵巢也都很需要碘,因此會更多地與甲狀腺爭搶本來就可憐的碘資源。

而缺碘很可能還與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還有前列腺癌)相關:

  • 一些調查發現,患乳腺癌的婦女同時患甲狀腺疾病的比例高於正常人群;

  • 大量吃海產品的日本人中,女性患乳腺癌的比例和男性患前列腺癌的比例都低於世界上大多數地區(而移居美國的日本人中,這兩種癌症的發病率都有上升);

  • 美國最缺碘的地區,五大湖附近的「甲狀腺腫帶」也是乳腺癌發病率最高的地區之一;

  • 在美國女性患乳腺癌的比例,從1970年的5%,增長到2000年的12.5%,而且發病年齡越來越小;而從1975年以來,甲狀腺癌的比例也上升了182%,其中女性的發病率高於男性(女性需要更多的碘);同時,美國人的尿碘水平越來越低;

  • 在老鼠試驗中,喂碘或者海洋蔬菜可以壓制其乳腺瘤的發展……

是的,我們還無法在這些癌症與缺碘之間做出「因果性」的連接,我們有的多還是「相關性」……但要做到因果性上的證明,人類的科技水平還差得很遠——也許50年,也許500年,也許我們永遠都做不到真正的「證明」——但我們要等嗎?

碘鹽還不夠

但是,現在不是遍地的碘鹽嗎(想買到無碘鹽都很難)?是的。

在碘鹽剛被生產出來時,每克大約有60μg的碘;如果我們每天吃5g碘鹽,那麼就有了300μg的碘——而RDA只有150μg,即使對孕期和哺乳期女性,也只是分別推薦了220μg和290μg——不是足夠嗎?

但是,碘鹽中的碘的實際吸收率只有10%——因為鹽中的主要元素——氯,與碘同屬「鹵族元素」(Halogen),在結構上相似(因此有同樣的受體),在腸道吸收方面存在競爭關係。

何況,許多現代人因為擔心高血壓,吃的鹽都越來越少……

何況,碘鹽中的碘是碘化鉀(或碘酸鉀),也就是碘離子——而人體內不同組織需要不同形式的碘:甲狀腺主要用碘離子(Iodide),而乳腺和前列腺主要用碘原子(Iodine),其他組織對這兩種碘也有不同的利用比例——而人類的消化道不能很好地完成碘分子和碘離子的轉換。(碘離子通過「鈉碘轉運體」運輸,而碘原子通過「異化擴散」機制在細胞內走動。)也就是說,碘鹽只能夠稍微滿足一下甲狀腺,而無法照顧到乳腺、前列腺等組織的需要。

何況,每天就算能攝入300μg的碘,也是太少了:這個量只足以防止甲狀腺腫大,而不能滿足身體各個組織對碘的全面需求(連甲狀腺本身都不能完全滿足)。研究發現,當碘的攝入量是RDA的100倍,即15mg(15000μg)時,身體還會用碘來合成其他的一些化合物,比如δ-碘化內酯——這是一種在細胞凋亡機制中關鍵的化合物,也就是說,有抗癌功能。

(據說:碘鹽中的碘離子,還會導致免疫系統攻擊甲狀腺,從而引起相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橋本氏甲狀腺炎。)

碘的競爭者

更何況,現代的生活環境讓我們比以往需要更多的碘。

碘是一種鹵族元素,同為鹵族元素的還有氯、氟、溴(貌似都有揮發性)——因為結構相似,這些元素都會與碘競爭細胞上的「受體」(比如溴就會與乳腺中的碘受體結合),阻礙碘的吸收、利用。而現代人接觸著越來越多的鹵族元素(除了氯和碘之外,其他的鹵族元素我們的身體都不需要):

  • 我們再需要氯,也不需要飲用水中有它——現在的自來水中卻都有氯(而且還會揮發出來,被我們直接吸入身體);

  • 氯就算是我們需要的,但還有種我們完全不想要的化合物:高氯酸鹽,它們也能與碘競爭體內的受體。高氯酸鹽存在於被污染的地下水中(還有各種皮具中);

  • 然後是氟,這個元素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因為空調需要「加氟」,牙膏也總愛鼓吹氟的「抗蛀牙」奇效——另外,大量的藥物中也含有氟;

  • 最後是溴,這個似乎更普遍:

    現代生活中越來越多的殺蟲劑(比如草地上,尤其是高爾夫草地上會使用的溴甲烷會被直接吸入身體)和阻燃劑(各種汽車部件,電子產品,傢具,玩具,各種「墊」,這些成分也都會揮發)中都有溴,各種蘇打水、功能飲料中也往往有溴(溴化植物油);

    在女性用的燙髮、染髮產品,還有衣物的染料中可能有溴酸鈉;在化妝品(眼影,粉底,護髮液等)中可能有苯扎溴銨或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銨……

    (或許還值得小慶幸的是,美國的烘焙產品中仍然還在使用溴酸鉀,而這個在中國已經禁用——國內烘焙中會使用的名為「溴粉」的東西,貌似和溴本身沒有關係——留給別人查證吧,反正我對烘焙品毫無興趣……)

這些鹵族元素(尤其是溴)在身體內都會霸佔碘原有的位置,使身體更加缺碘。從而引發各種與缺碘相關的身體問題——活力下降,減重困難,易髮結節……

乳腺癌患者尿液中的溴和氟含量普遍高於普通人的。

(另外,身體抵抗感染時,也會消耗碘——更容易缺碘。)

為了補救這個問題,我們只有攝入更多的碘,在體內造成碘的壓倒性優勢,來逐漸驅逐其他有害的鹵族元素(同時還能驅逐某些重金屬)。

被驅逐出來的溴在血液循環內,如果未能及時被腎臟排出,可能會進駐其他器官,因此大量攝碘的初期會有「排毒反應」,即某些身體不適。

需要多少?

在體檢中有「尿碘」一項,一般認為其「正常範圍」是100~300μg/L;現在看來,如果你的這個指標是「正常」的(因此也許你從未關注過這一項),那其實是太低了……

但既然大量的碘都在尿液里,難道不是說明身體不需要那麼多,從而要把「多餘的」都排放出去嗎?

並不是:腎本身沒有保存碘的機制,所以只要有一時未能被利用的碘,都會被通過尿液排出(隨汗液也會排出一些)——但這並不代表身體各組織的碘需求都已經被滿足了,它們只是沒有來得及用上(何況還有各種鹵族元素在阻撓)。

因此我們需要攝入大量的碘,一方面慢慢驅逐體內有害的鹵族元素,另一方面慢慢填充體內各組織的倉庫——絕大多數倉庫都空得厲害……

那麼需要多少呢?

官方營養學認為,每天攝入超過1100μg的碘,就可能會引發中毒,慢慢會導致甲狀腺腫大。然而:日本人在日常飲食中平均能攝入超過12mg(12000μg,所謂「上限」的10倍)的碘——卻沒有甲狀腺腫大的問題。

據估計,在優化的情況下,甲狀腺每天可攝入6mg的碘,而乳腺可攝入5mg,其他身體組織也許會收納2mg——一共13mg,這是推薦給可憐現代人的最低量。(男性的話,貌似可以少很多——每天8mg。)

補碘「過量」會導致甲亢嗎?很不可能:身體有完善的調控機制——除非甲狀腺內已經有「自主功能結節」(因為缺碘造成),即不受身體調控的腺體部分,它們會把自己能用的碘全都用來合成甲狀腺素——不管已有的水平怎樣——這是缺碘反而可能會導致甲亢的原因之一。(這種情況下,要補碘之前最好先把結節切除……)

另外,如果體內的溴比較多,那麼碘在替換(驅逐)溴的解毒過程中,也可能會出現類似甲亢的現象——緊張,心悸等等。

怎麼達到呢?

地球上最主要的碘源是大海——甚至沿海的霧氣都含有碘,既可以供人吸入從而補充,也可以給近海的土壤補碘。越遠離大海,土壤中的碘含量越少。(曾經「滄海桑田」的地方,碘會豐富一些;而經常泛洪的地方就會很缺乏。)

另外,隨著現代農業對土地的剝削,土壤中的碘含量急劇流失——生於斯長於斯的蔬菜和肉類,其中的碘含量也就急劇下降。雖然我們還可以查到:每100克肉類一般含有25~35μg的碘。一個雞蛋往往有28μg——但這些數據會越來越不可靠,而且也遠遠不夠……

但還好,所有的流失最終都會歸於大海……

所以最可靠的碘源還在於各種海洋產品:

每100g海魚,往往含有30~300μg的碘——還是不夠,吃500g魚,最多也就1500μg的碘,還是不夠……

每100g干海帶,往往有210000~240000μg的碘(!每天吃7g,就能達到至少15mg的碘量);干羊棲菜,有47000μg;干裙帶菜,8500μg;干紫菜,2800μg;鮮裙帶菜,1600……

簡單了,那就注意吃些海洋類蔬菜吧(尤其是海帶)。

但是,所有的危害也多會流向大海……

重金屬是一方面,但還好——大量吃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驅逐體內的重金屬。然而還有:

據說,在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後,海水中出現了許多放射性碘,它們會進入海洋生物的體內;這樣說的人,不再推薦人大量吃海洋類蔬菜……

我們能怎麼辦呢?活在這樣的世界裡,只能委屈求生……

(誰有條件的話,拜託測一下國內海帶中放射性碘的量……)

做出各自的選擇吧……或者選擇相信中國的海洋類蔬菜(目前我的選擇),或者選擇繼續缺碘(多謝閱讀本文)……或者使用補劑……

補劑的話,一定要買同時含有碘原子和碘離子的,最好一劑就有超過13mg的量。(好吧——推薦Iodoral,自行找尋了。)

但無論如何,還是希望你體內的碘不再是:「70~80%都在甲狀腺內」——尤其如果你是女性(哪怕你不信「原始飲食」)……

缺硒、鐵、維生素A也會影響身體對碘的利用——還好原始飲食下都不會缺這些。

尤其是硒能解「碘過量」的毒(或許更應該被稱為「硒不足」的毒)——海洋類產品也往往含有足夠的硒。(這是接下來會說的。)

有些植物性食品本身含有「甲狀腺腫源」,會干擾甲狀腺對碘的吸收——在碘攝入充足的情況下,完全不用考慮其影響。比如十字花科植物(圓白菜、白菜、花椰菜、西蘭花、油菜等)含有芥子油苷(另外菠菜也有);某些根莖類(木薯、紅薯等)含有含氰糖苷;其他的還有什麼黃豆、花生、桃子、草莓等——已經有甲狀腺問題的人,最好不要生吃這些東西了。

想了解更多與碘、補碘(還有乳腺癌)有關的知識,推薦閱讀兩本書:Iodine : Why You Need It, Why You Cant Live Without It,和,The Iodine Crisis: What You Dont Know About Iodine Can Wreck Your Life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PaleoLife

推薦閱讀:

現在乳腺癌的治療及存活率是怎樣的?
已經得了乳腺癌並且長期服用三苯氧胺的病人能喝豆漿么?
惡性乳腺癌還有治癒的可能么?
乳腺癌術後存活率?

TAG: | 甲状腺 | 乳腺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