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

的確存在著適用於歷史的廣泛模式,而尋找對這些模式的解釋不但令人陶醉,也是大有裨益的。

——[美]雷賈德?戴蒙德《槍炮、病菌與鋼鐵》

有關歷史的問題,一個有趣之處在於歷史不能重來,不能假設,不能去做實驗。所以對於同一問題,歷史學家們往往能從不同角度尋找到不同的答案,並且他們時常都還能自圓其說。

上期節目我們在介紹《人類簡史》的時候,最後提出了一個問題:各個大陸的人類,既然都源自於同一祖先智人,那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不同地區的發展速度有那麼大的差異。

放到具體的歷史中,為什麼是歐洲人征服了南美的印加帝國和北美的印第安人,為什麼一百多年前是英國的軍艦停在了我們的港口,而不是我們的軍艦停到了歐洲港口。

當然我們可以輕鬆地給出第一層答案,因為歐洲人有槍炮,有鋼鐵,工業革命起源於歐洲等等,那又為什麼是歐洲人造出了槍炮、為什麼工業革命起源於歐洲而不是亞洲,造成這些發展差異背後的終極原因是什麼?

回答這一問題,這期節目我們把《人類簡史》跟《槍炮、病菌與鋼鐵》這兩本書一塊讀,看看兩位作者,各自從什麼角度給出了答案。

一、槍炮病菌與鋼鐵的背後

跟《人類簡史》那種行雲流水的行文方式相比,《槍炮、病菌與鋼鐵》這本書的寫作風格顯得更加學術,整本書是一個典型的論文式結構。

我們先看結論,然後再看作者戴蒙德是如何論證的:歷史上,各個大陸民族之間的顯著差異,是由自然環境導致的。

這種答案,相比於《人類簡史》中的那些刺激的觀點,確實顯得有些口味清淡了。但《槍炮》這本書有價值之處,並不是它提出了什麼樣新穎的觀點,而在於它的論證,並基於這些論證建立了一套可以用來解釋許多歷史問題的模式,一套方法論。

我們先回到500年前的南美洲,看看在那發生的一個非常具有傳奇色彩的故事。一群僅僅168名西班牙士兵組成的烏合之眾,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面對握有八萬軍隊的印加帝國,殺死了對方7000多士兵,並且俘虜了他們的帝國君主。

弗朗西斯科?皮薩羅率領168名西班牙士兵征服印加帝國

照常理看,這種以少勝多太過傳奇。書中分析,幫助西班牙人在如此懸殊的人數差距下以少勝多的,表層原因是槍炮、鋼鐵武器和馬匹這些軍事技術。

想像一下,你穿著鋼盔手裡握著鋼刀和火槍,面對著一群幾乎不穿盔甲拿著木質長矛的土著,你真的可以一個打九個carry全場,簡直是荊棘谷的三季稻好嗎?

除此之外,還有歐亞大陸傳播到南美洲的流行疾病,歐洲的航海技術,以及歐洲國家集中統一的行政組織和文字。簡單來說,表層原因就是這本書的書名:槍炮、病菌與鋼鐵。

我們一步一步去尋找更深層次的原因。這些槍炮、鋼鐵和船隻,我們可以統一歸結為技術。而比印加帝國更高效的行政組織和文字,我們可以歸結為套路。也就是說西班牙人既有技術又有套路。

而技術和套路當然不是一夜之間出現的,書中找到的最重要原因是歐洲有大規模、人口稠密並且等級森嚴的社會,也就是說有城邦社會。

這樣解釋還是太籠統了,我們想像一下城邦社會的構成,有君主、神職人員和哲學家,這一群人可以發展出套路,就是行政組織和文字;還有工匠和商人,這一群人能發展出技術;然後還有軍人和軍隊。可是這些人吃什麼喝什麼?所以當然也就還有農民。

我們現在看這樣的社會結構已經不覺得有什麼特別,可相比於土著或更早期的人類,這種城邦社會看上去會很奇怪,因為這樣的社會中有好多人不需要為了食物而勞作。

上一期我們聊《人類簡史》時提到了農業革命的陷阱。能夠建立起城邦社會,能夠有那麼多所謂「精英階層」階層的出現,就是因為人類從採集狩獵過渡到了耕種。

城邦社會不僅孕育出了大量的「精英階層」,還為後世提供了無盡的影視素材基礎(圖片選自電視劇《權力的遊戲》)

採集狩獵的生活方式,雖然更貼近人類天性,但幾乎每個人都需要外出為了尋找食物而奔波。

可一旦進入農耕社會,由於糧食總量的增加,單位土地上就能養活更多的人口,所以才會出現我們上面說的那些不需要種地,專門搞技術和搞套路的人。

我們繼續打破砂鍋問到底,為什麼是歐洲人通過大規模的種植,從採集狩獵的生活方式首先過渡到了農業社會,而不是非洲美洲或者澳洲。

追問到這裡,我們終於來到了這本書最核心的問題,作物的馴化和傳播。書中用了大量的篇幅去調查論證這一問題,我們簡單直接地幫大家撈點乾貨。

考古學發現,世界上曾經有多個糧食生產的發源地,幾乎各個大洲都有:地中海附近的新月沃地,亞馬孫河附近、美國東部、非洲西部,包括我們的長江和黃河流域。

可糧食生產的發源地是一回事,而大規模糧食生產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最終決定一塊大陸能否進行大規模糧食生產的原因,是不同大陸之間的環境差異,也就是說我們開頭提的那個問題的終極原因,是自然環境的差異。

這種環境差異,第一,就是剛開始可馴化的物種本身就不同。像新月沃地可供馴化的有大麥、小麥、山羊、綿羊,加上地中海氣候,自然能夠發展出大規模的農業。

可是澳洲,雖然澳洲的新幾內亞也在很早就有人類馴化植物的情況出現,但他們只能馴化香蕉或者蔬菜,不是他們想不想種地的問題,而是那邊剛開始就沒有穀物這個選項。沒有穀物就吃不飽,所以還是沒法完全進入農業社會,還需要去採集捕獵。

第二個具體差異,是糧食作物的傳播速度。歐亞大陸有足夠廣闊的橫向傳播空間,可美洲大陸和非洲大陸的主軸線是縱向的,緯度和氣候變化較大,不利於糧食種植的大規模傳播。而且有的大陸相對孤立,更不便於糧食在不同大陸之間傳播。

歐亞大陸的橫向主軸線更利於糧食作物的傳播

第三,就是各大陸在面積和人口總數上的差異。更大的面積就能種更多作物,就會養活更多人口,從而就會有更多潛在的技術和制度發明。

這幾個具體原因大家不用去記,我們只是很粗淺地梳理了一遍《槍炮、病菌與鋼鐵》這本書的大體思路,如果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看看戴蒙德先生是怎麼論證的,是怎麼樣通過槍炮和鋼鐵一步一步剝洋蔥似得尋找到那個終極問題的答案:自然環境的差異。

二、工業革命的問題

說到這裡為什麼還沒有提到中國呢?中國的糧食生產也很發達,可為什麼工業革命沒有出現在中國?為什麼中國會把幾千年的巨大領先優勢最後讓給了起步更晚的歐洲?

這個問題,《槍炮、病菌與鋼鐵》依然是從自然環境的角度給出回答。

中國的自然和地理環境,更容易形成一個統一穩定的大國。而相比之下,歐洲在地理上的分割形成了幾十個或幾百個獨立的、相互競爭的小國和發明創造的中心。

如果一個國家沒有去追求某種改革創新,另一個國家就會去做,從而迫使鄰國也這樣去做,否則就會被征服或在經濟上出於落後地位。所以,戴蒙德的回答是歐洲的地理障礙足以妨礙政治上的統一,但還不足以使技術和思想的傳播停止下來。

歐洲複雜的地理環境阻礙了政治上的統一(找不到合適的圖,用一張歐洲足球地圖以示大意)

我們再回頭看《人類簡史》,赫拉利對於這一問題,是從文化角度給出的解釋,又有新穎的觀點了。

《人類簡史》認為,科學革命之所以出現在歐洲,是因為科學革命並不是「知識的革命」,而是「無知的革命」,讓科學正式起步的,是歐洲人意識到並且願意承認自己的無知。

在當代科學出現之前,人類所建立的知識,大多是神學、宗教或者像儒家這類前現代的知識體系。這些知識都假設世界上所有重要的事情都已經被人或者神知道了,這些全知者可能是先前的一些智者或者是一些全能的神。

人們如果遇到了不明白的問題,就會去研究古籍和傳統,研究古蘭經、聖經,研究論語,在過去時代,只要對古籍「正確理解」你就能通過傳統獲得新知識。

可現代科學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願意承認自己的無知,這就讓它比之前所有的知識體系更加有活力,更有彈性,也更有求知慾。

歐洲的帝國主義,相比於古羅馬人或者征服埃及的阿拉伯人,他們之所以要前往遙遠的彼岸,除了為了新的領土之外,還在於為了新的知識。

在歷史上,真正讓歐洲人勝出的,除了貪得無厭和征服的野心,還有他們希望不斷探索的慾望。

所以說回我們,我們常說大清閉關鎖國,這種閉關鎖國背後的心態,就是一種自認為已經了解了整個世界的姿態,不願意誠實面對自己的無知。那個時候,就算聽說在歐洲好像有什麼重大發現,但完全沒興趣,還是繼續相信這個世界是以自己為中心旋轉,這種狹隘的視野曾讓我們付出過沉重的代價。

三、只是多一個角度

上一期節目提到過,讀《人類簡史》這本書,最好搭配上各個領域的其他書籍一塊看,會有一種融會貫通之感。

除了之前給大家推薦的《想像的共同體》《自私的基因》和今天介紹的《槍炮、病菌與鋼鐵》之外,書中關於人類的融合那幾章,大家可以讀一讀房龍的《寬容》,提到人類與其他物種的關係那些部分,可以去讀一下皮特?辛格的《動物解放》,有關性別問題的章節,可以搭配波伏娃的經典之作《第二性》一起來讀。尤其是《動物解放》和《第二性》這兩本書,找時間一定要跟大家好好聊一聊。

最後,我們從上期節目開始,跟著赫拉利從我們的祖先智人,一路聊到科學革命,也看到了戴蒙德認真的學術論證,發現了很多觀點,甚至對同一問題我們還看到了不止一個答案。這裡真無所謂對錯,人文社科類的研究不就是這樣么,哪裡有標準答案呢,人們自有觀點還都能自圓其說。

可這些東西的迷人之處也在於此,我們不能因為讀了這幾本書就敢說對人類歷史有所了解,其實面對這種問題,我們都是坐井觀天。所以有一句話說得好:評論不是結論,而是多一個看問題的角度和方法。如果最終都是坐井觀天,李好帥讀這些書只是想讓自己的井口大一點。

Simple Read 就到這裡。

weixin.qq.com/r/aUgOFr-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武漢成為國家中心城市?
為什麼姓張的人別人問貴姓,不能回答免貴姓張,只能回答我姓張?
自從上知乎以來,你的哪些觀點、觀念(三觀)、知識(常識)發生扭轉了?

TAG:历史书籍 | 阅读分享 | 社会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