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遲到的序言

先跟大家說一聲抱歉,十月以來一直忙著大學申請的事情,文書啊考試啊……事實上後天就要去香港考sat japanese了,實在抽不出時間寫亂七八糟的文章。等大學申請完,我會把世界藝術史大會的筆記,慕尼黑美術館攻略,以及香港的展記補上。

然後就是書的事情。本來說好十月份出版,但是因為英文編輯一直沒審完稿,寫序言的老師也一直沒寫完序言,一直拖到這個月。

所以今天,我把這篇遲到的序言發上來,讓大家對這本書有一個初步的期待和了解嘻嘻。

卷舒開合 一任天真(代序)

十九世紀是整個世界發生迅速而深刻變化的一個時期。藝術史也復如此。一方面,在政治與社會領域,社會革命伴隨著工業時代的到來,傳統社會秩序面臨著終結;新舊文化存續著諸多矛盾與衝突,此起彼伏。另一方面,藝術領域風雲激蕩,貢布里希稱之為這是一個「持續革命」的世紀,主義盛行,流派紛呈。關於拉斐爾前派,無疑它是英國維多利亞時期一場短暫的美術革新運動,從1848年的發端到1854年成員的分道揚鑣,其間歷時6年。雖然人數不多、作品不多,而其對於後世產生的影響頗大,唯美主義、象徵主義、維也納分離派和新藝術運動乃至上世紀70年代的當代藝術都受到波及,多蒙其利。諸如藉由莫里斯的關係,拉斐爾前派的概念也影響了許多崇尚中世紀風格的建築師和設計師,並直接引導了莫里斯的工藝美術運動。與此同時,關於拉斐爾前派的著作在國內並不多見,記得江蘇教育出版社出過一本威廉.岡特的《拉斐爾前派的夢》,而關於這個流派藝術家的個案研究似乎沒有太多的記錄。方爰爰的《沃特豪斯與他的繆斯》或然是國內僅有的關於拉斐爾前派女性形象典型研究的文本。

對絕大多數讀者而言,拉斐爾前派乃是一個隔膜的學術名詞,沃特豪斯更是聞所未聞,即便國內從事西美史的專業工作者也未必熟稔。當我披閱這本書稿之際,一時間以為是學有專精的研究者對沃特豪斯的讀畫筆記。然而,這本書的作者方爰爰卻是一個高三學生,令我不無詫異。誠然,詫異則由於這個冷僻的畫家個案研究文本竟然是遠離英倫萬里之遙的上海女孩完成的,書中對拉斐爾前派所熱衷的女性形象在沃特豪斯作品裡的表徵,通過對圖像、作畫技法、時代背景以及各類母題的流變分析,折射與反映維多利亞時代女性的理想與現實。繪畫分析涉及了歐洲神話、詩歌、戲劇等文學的上下文語境,可以說,不花費巨大的努力無以達成。《夏洛特夫人》和《奧菲利亞》或許是一般印象里出自文學形象的繪畫作品,未聞其詳。方爰爰不僅讓我們在文學情境里倘佯,也揭示了沃特豪斯筆下女性形象的思想淵源,強烈地表達了「死亡宿命」主題的存在焦慮和病態美。我雖躬身從事藝術評論經年,而受囿於有限的西方藝術史知識,無以提出更切中肯綮的意見。不過這份別樣的閱讀經驗,卻有著值得分享的畫外心得。或然只是些題外絮語。

在我看來,這本書的寫就首先源自在傳統應試教育體系所輕忽的「興趣」能量的培養。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調動了爰爰對於西方繪畫專註的熱情。一個兩年前偶然被沃特豪斯作品吸引所引發興趣的故事佐證了這本書寫作的由來。她不僅為此大量閱讀藝術史書籍,還遊歷歐陸,遍訪博物館、圖書館,專心致志、龐收博取。「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更多」。(萊辛語)於今,春華終有秋實。這就是興趣的力量。

其二,開放性學習方式與知識視野的拓展相融合。同樣在國內的應試教育體制的背景下,學生的課業負擔非常繁重。而方爰爰能打開思路,以開放性的學習方式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視野,提升自我的能力素質。……(略去100字誇我的話)

再者,在當下後工業化社會裡,對於知識的攝取需要更多具有統攝思維和複合型的人才。方爰爰的個案實際上說明這種人才成長的機制在中國現有教育體制下改變的必要與必然。據說,她有志於留學國外繼續跨藝術史與文學的研究。我以為,這本拉斐爾前派的畫家研究為她進入專業學習提供了有價值、堪可受用的思考面向,畢竟這是她矢志為事業路上的第一本處女作。

方爰爰將她的處女作獻給了19世紀紛亂年代反抗學院派迷思,鬱郁獨行的畫界英雄沃特豪斯。這讓我想起貢布里希在描述19世紀藝術所作的結語:我們要「把19世紀的藝術史看作少數孤獨者的歷史,他們有膽魄、有決心獨立思考,無畏地、批判地檢驗程式,從而給他們的藝術開闢了新的前景」。我以為,爰爰的的獨立思考,也是一個堅強的勇者。

在被稱為「後喻社會」的今天,我們要對這個出色的女孩說,為你點贊,期待你更多的成功。

我不知道怎麼做廣告,也沒錢請公關團隊,所以 ……

祝大家天天發財!

推薦閱讀:

名畫故事 | 黑幫惡霸與白衣情聖,一腔雞血中上路的西班牙藝術(片段)
▲貳拾捌▼「藝術癮」想成為交互設計師?你需要注意的75個原則(上)
致10 年後的你:別成了你最仇恨的那個人
既然照片人人都可以複製,為什麼我們還要去美術館看攝影,並且花天價去收藏?

TAG:艺术 | 艺术史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