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我們走入中世——從Rome到Gothic

封面是聖彼得大教堂,這個中世末期的建築,卻有著很多羅馬公民建築Basilica的樣子。

  • 我在前一篇預告裡面也說了,中世(Medieval)這個詞按理說並不適用於我們,它本來是歐洲用來描述羅馬崩潰直到文藝復興(5——15世紀)這一段時期的名詞,也代表著歐洲文明從Ancient(古代)以及離我們最近的Modern(近世)之間的一個承上啟下的時期,也是一次從內到外解構重構的時期。

不過隨著近代的歷史研究方法在日本興起,日本人也就照貓畫虎,給自己的歷史也弄上了古代、中世、近世這個說法,不過遺憾日本所認為的「古代」已經屬於我們的隋唐五代時期了,歷史相對較短導致這個劃分方法也變得縮水。不過按照日本一些學者對照中國和西方的歷史走向,他們也把我們的歷史從東漢徹底滅亡開始作為古代時期的結束,在這200年的跨度內,安息、貴霜相繼滅亡,可以說我們之前描述了很久的四帝國時代就這樣徹底終結了。可是漢和羅馬又不同於安息和貴霜,這兩個內亞大國被取而代之後,隨後冉冉升起的波斯薩珊王朝、印度笈多王朝又成為了兩個強大的存在,而除了這兩個新興王國,內亞地區的游牧民的光輝甚至開始掩蓋了曾經最為自豪的大陸東西端的盛土,這片內亞土地開始源源不斷的輸出自己的文化、經濟以及軍事,對於我們來說,中世就是這麼開始的。

當然了,因為停更了許久,這次我們東西方會更的快一點,分成兩節。(圖大多在後面)

歐洲部分是承接這一篇的——29.迴光返照後的厄運——歐洲基督化的開端。 - 祖先 - 知乎專欄。羅馬到了這個時候也就是個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從皇帝到貴族人人自危,人們蜷縮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看著匈人帶著日耳曼的小弟們四處燒殺搶掠,好不容易出來個「岳飛」——埃提烏斯(這名字挺重要的)和匈人老大阿提拉打了一個沙隆戰役挫掉了「匈日聯軍」的銳氣,但巧就巧在羅馬內部又出來個神奇的「秦檜」馬克西穆斯,換句話說,可能羅馬皇帝瓦倫丁尼安三世也就是個宋高宗,總之這個羅馬唯一拿得出手的將軍最終被以個莫須有的罪名處死,不過能讓瓦倫丁尼安三世可以這麼輕易處死埃提烏斯的原因或許是,阿提拉不久前就已經掛掉了。

要不說如果把這一段拍成電影,那也絕對是讓人回味無窮,埃提烏斯和阿提拉作為羅馬和匈人互相交換的人質,有著看似截然相反而又非常相同的人生,兩個人就是一生的宿敵,沒想到死期也都這麼接近。

當年阿提拉進一步向西打算徹底侵佔高盧時,元老院議員也是埃提烏斯手下阿維圖斯就一直努力說服西哥特人首領狄奧多里克和羅馬人結盟,當然了,或許日耳曼人也就那麼幾個名字,不久之後,一個和這位首領重名的同學,即將開啟一個新的時代。

而這個時候的情況也是非常對稱,阿提拉手下卻帶著一群東哥特、汪達爾的小弟衝殺過來,而同樣屬於日耳曼的法蘭克人因為內部王子爭鬥,一波投入羅馬軍埃提烏斯麾下,一波投入阿提拉麾下,我們會有一種感覺,怎麼日耳曼人都這麼蠢啊,到處給別人賣命。

其實如果這麼想的話,我們的思想可就太江化了,你說人家悶聲發大財也罷,還是牆頭草隨風倒也罷,總之這場看起來是羅馬和匈人的著名戰爭「沙隆戰役」不誇張的說得有半數都是日耳曼人,他們通過附屬、傭兵等方式逐漸掌握了兩個勢力的內部核心,無論誰輸誰贏,誰先崩盤,最終誰可以笑到最後已經不難看出來了。

反正你們不是說日耳曼人是蠻族么,那我就是蠻族,反正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我們可沒那貴族講究。

沙隆戰役的結果是,阿提拉嘗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次大失敗,但是埃提烏斯也並不舒服,這群西哥特的「志願軍」非常的不好控制,完全都是為了自己利益參戰的,換句話說他們不過是看不慣汪達爾人想要聯合羅馬搞死他們,當年汪達爾就臨時背信棄義搞死了哥特的公主然後娶了羅馬的。所以埃提烏斯一看這情況,只能整理一盤散沙的聯軍,然後回到義大利布防,而阿提拉看著南邊的義大利說到,下一次就是你們本土了。

公元452年,阿提拉以要求對羅馬公主霍諾利亞婚配為理由,匈人入侵了羅馬帝國的中央——義大利,阿提拉的軍隊基本上是戰無不克砍瓜切菜,而政策也是非常殘忍的三光,一如當年漢武帝搞屠城一樣的血腥。皇帝瓦倫丁尼安三世頓時嚇尿了,從新都拉文納又逃回了舊都羅馬,把人家埃提烏斯留著死守還不給人家補給,多年後我們中國的金朝皇帝面對蒙古人入侵時也幹了這麼件事,不過這也是後話了。

就這樣打仗,羅馬基本就是坐等滅亡了,也就是這個時候教宗也就是後來所謂的教皇利奧一世覺得自己發光發熱的時候到了,率領大量宗教勢力前去和阿提拉談判,具體怎麼談判的誰也不知道了,總之這麼一來阿提拉竟然撤軍了,那麼按照後來基督教的說法,利奧一世幾乎成了聖人,腦袋上都飄著聖彼得聖保羅的魂。但是一般史學界認為最合理的解釋是,阿提拉本來已經不想進軍,瘟疫很可能在部隊中肆虐。而不知道大家還記沒記得,早在40年前(410年)匈人逼著西哥特人入侵羅馬的時候,西哥特首領亞拉里克就暴斃掉了,所以阿提拉覺得時機還不成熟,於是留下句狠話就退兵了。

  • 這下可倒好,你羅馬皇帝自救都不行,還得讓宗教勢力幫你出面,羅馬政府基本上就沒有任何威嚴可以說了,阿提拉率軍越過多瑙河回到自己的駐地潘諾尼西亞(匈牙利),又開始不老實的籌划進攻東羅馬的君士坦丁堡,東羅馬皇帝馬爾西安嚇得趕緊跑過來給歲幣叫爸爸。

而這個時候埃提烏斯也正是在羅馬內部被別人處心積慮陷害的時候,就像前面說的,阿提拉在最為春風得意的時候暴斃了。

公元453年,阿提拉死。阿提拉的死亡原因說法很多,而流傳最廣的一個說法是,阿提拉在迎娶一個哥特少女伊笛可後,當晚鼻血狂飆導致自己被自己的鼻血嗆死了。

歐洲對於這個歷(duan)史(zi)的解釋是,可能是因為阿提拉飲酒過量導致血管爆裂,但是如果我們再開一下腦洞的話,匈人拿日耳曼兄弟們鞍前馬後那麼多年,人家找個機會把阿提拉暗殺掉也不是沒有可能的,最起碼如果這麼說,也不會覺得死的那麼丟人。

據說和阿提拉戎馬一生的匈人士兵無不涕泣,他們紛紛剪下自己一撮頭髮,在臉上刺出傷口,圍繞著阿提拉的三個棺木(兩個疑棺),跳著匈人的舞蹈,唱著匈人的喪歌。

「最偉大的戰士是不應以女性的哀號和淚水,而是以戰士的鮮血來哀悼的」。

總之就像劇本一樣,羅馬自毀萬里長城,第二年埃提烏斯就跑去和阿提拉做伴了,可以說這個時候無論是羅馬還是匈人,失去了英雄的兩個勢力以你都想像不到的速度走向了滅亡,日耳曼人彷彿看到——我可有今天了。

  • 阿提拉死後,他的指定的繼承者艾拉克完全搞不明白情況,尤其是他和他兩個弟弟鄧吉西克和厄爾納克也不和,互相瓜分部眾,而艾拉克作為大哥還想學他老子一樣威風,東哥特人一看就你個小毛孩子還和我吆五喝六,而當年被從中歐追到西班牙又被追到北非的汪達爾無意之中成了一個最強勢力了,隨著西哥特因為沙隆戰役元氣大傷,很快以汪達爾為首組成了一個反匈聯軍,艾拉克哪是這塊料,聯軍很快的佔領了匈人大本營潘諾尼西亞,哥特人回到這個地區,而艾拉克也就這樣被殺了。

隨後艾拉克弟弟鄧吉西克繼位,他只能帶著匈人東逃進入烏克蘭一帶,他比他哥哥強一點,經過努力他通過突襲終於搶回了潘諾尼西亞,然後把三弟厄爾納克分到了克里米亞的阿卡齊爾部落里,對,就是現在的克里米亞。

沒想到自認為可以大幹一場的鄧吉西克屁股沒坐熱就被東哥特人反撲,這一下匈人也和這個當年自己的小弟結下仇了,沒想到鄧吉西克老爸上身又去攻打東羅馬去,最後半路被人家搞了個伏擊砍了腦袋,最後被掛到君士坦丁堡展覽,這個好幾次差點被阿提拉打下來的地方終於出了口惡氣。

而我們可以看一下前面標粗的「阿卡齊爾部落」,可以說名噪一時的匈人帝國,只剩下這個阿卡齊爾地區了,而阿卡齊爾人按照我們現在的說法, 叫做可薩人,用東羅馬的叫法,他們被稱為「保加爾人」,他們當年本來想和羅馬聯合對抗阿提拉,沒想到被阿提拉沒費吹灰之力就給吞併了,阿提拉的小兒子厄爾納克領導著阿卡齊爾,也就是所謂保加爾人在東邊生活著,如果熟悉歷史的我們應該會知道,不久之後,一個叫做——「保加爾汗國」的國家就要出現了,但是為什麼我們要叫他們「汗國」呢?這個保加爾人到底是個什麼玩意,不過現在大家應該都知道有個國家叫「保加利亞」。

圖 前面和後面要說的歐洲各個部族的位置概況。

按理說,不是東方那群人才「可汗問所欲,木蘭不要尚書郎」么?東方和西方都沒有意識到,一個嶄新的民族開始活躍在亞洲內部的草原上了。

總之匈人帝國徹底淡出歷史舞台,而日耳曼人紛紛獨立,羅馬這時候才發現,真正的敵人好像才到來,可是羅馬估計更錯誤的一步就是,這個時候的日耳曼人已經不僅僅是當時那個強大的外敵了,他們已經深深的滲入羅馬政權的骨子裡了。

總之這之後的羅馬,就又是一部宮廷大戲了,而一切的一切也都和死掉的埃提烏斯有關。

羅馬秦檜馬克西穆斯讓皇帝殺了埃提烏斯後,不久之後又弒君自己稱帝,緊接著又逼瓦倫丁尼安三世的老婆攸多西亞改嫁給自己,忍無可忍的攸多西亞直接聯繫前文提到過的汪達爾阿蘭帝國的老大蓋薩里克入侵羅馬推翻這個混蛋,最終馬克西穆斯被蓋薩里克的部隊逼得外逃,最後被義憤填膺的市民殺死,而羅馬城被汪達爾洗劫,可以說這個時候的羅馬已經徹底淪為日耳曼人的玩物了。

而這個時候西哥特和汪達爾這兩個蠻族小兄弟也是互相看不順眼,因為汪達爾的力量幾乎都進入了北非,西哥特開始佔領高盧和西班牙,西哥特這個時候也害怕汪達爾因此得勢控制了羅馬,就扶持了當年那個勸西哥特和羅馬結盟的那個埃提烏斯的小弟阿維圖斯稱帝,我們知道埃提烏斯當年和阿提拉打仗的時候畢竟和西哥特人混在一起,所以阿維圖斯基本上就是以西哥特代言人身份出現的,西哥特也打著皇帝的旗號在高盧肆意妄為,阿維圖斯也不得不面臨著義大利本土天天都有的反對聲音,最終阿維圖斯被埃提烏斯的另一個日耳曼小弟里西默逼迫退位,這個裡西默可以說是在羅馬最後時期權勢登峰造極的人物了,他本身是埃提烏斯的蠻族(斯維比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和西哥特不和)僱傭兵,客觀來講他對羅馬有沒有什麼忠誠都不好說,里西默扶植了當年一直和埃提烏斯不和的一個哥們馬約里安繼位,他可以說是羅馬最後一個還算有點作為的皇帝了,他首先把汪達爾人趕回了北非迦太基,但是他千錯萬錯又徵集了一支日耳曼僱傭軍跑到高盧去了,畢竟高盧的西哥特人是看到自己代言人被推翻了那是劍拔弩張的,馬約里安的蠻族軍隊還是很有戰鬥力的,最終讓西哥特人承認了自己的合法性,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認西哥特人在高盧的合法性,但是就算這樣,這也算是羅馬這個時候最有尊嚴的一個皇帝了。

當然了,最後毀掉羅馬的,就是他招安的這群滿足將領。

  • 馬約里安真的希望自己可以讓羅馬帝國復活,他免除了大量的稅款,並禁止貴族官員徵稅,同時還親自恢復任命了行省官員,搞出了個監察機構。而他也算是個文化保護者,多年來羅馬帝國因為戰亂造成的大量建築毀壞,他建立法律進行建築維護,可以說每一個學習建築的人,都是應該感謝這個皇帝的。

可是好景不長,他的一系列改革,就和所有歷史的進程一樣,極大的觸犯到了貴族的利益,有人說國家都這個樣子了你們怎麼就這麼在乎自己的利益,不過很可惜,階級就是階級,他們寧可在蠻族統治下苟且活著,也不想讓自己的財富外流,反倒被平民牽制。

意氣風發的馬約里安為了能徹底打敗虎視眈眈的汪達爾阿蘭王國,他精心的搞出了一個海軍,沒想到人家汪達爾直接搞了個偷襲,這群海軍還沒等出場就全軍覆沒了,這個時候的失敗加上貴族的不滿把馬約里安推到了風口浪尖,又是當年那個把他扶植上來的里西默,他又搞了一次兵變把馬約里安拉下馬,不久後馬約里安被暗殺,這也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了。

里西默又扶植了一個元老院貴族賽維魯稱帝,讀過前面內容大家應該發現了,羅馬人翻來覆去就這麼幾個氏族名。里西默以為搞個元老院舊貴族就會很支持自己,沒想到深得人心的馬約里安被殺後,無論是東羅馬還是西哥特,全都表示Im angry。

所以里西默在這邊控制著這個傀儡卻四面受敵,最終他不得已只能向東羅馬妥協,東羅馬又給他派來個叫安特米烏斯的貴族當皇帝,安特米烏斯剛上任可是擔負起國家的興旺存在的,簡直就是「聽吧,滿耳是大眾的呼喊」。

總之他不斷地和里西默搞好關係,並為了讓西哥特支持自己,硬是承認了西哥特在西班牙的統治地位,羅馬徹底放棄了西班牙,而他作為東羅馬欽定的皇帝,其實也在努力的維護東西羅馬以及貴族之間的關係,其實可以說政治上是沒有什麼起色的。但是安特米烏斯和里西默都自我感覺很良好,覺得是時候對付一下汪達爾了,沒想到又是個大敗虧輸,正當安特米烏斯卧薪嘗膽韜光養晦的時候,里西默這貨又和汪達爾好上了,最終安特米烏斯被裡西默的勢力反叛然後殺害。

隨後登基的,是瓦倫丁尼安三世的女婿奧利布里烏斯(別記了),當年馬克西穆斯殺了瓦倫丁尼安篡權,引得汪達爾洗劫羅馬城,自然也不會放過老皇帝的家人。所以這哥們老婆以及大姨子也就是瓦倫丁尼安的兩個女兒都被掠走了,後來他大姨子又給汪達爾王子生了個娃,所以一來二去也就沾親帶故了。可是這位爺卻一直躲在君士坦丁堡,後來發現局勢有變,以先皇駙馬爺的身份跑回去找里西默表示要稱帝,並且以汪達爾王國未來國王姨夫身份表示自己的價值。

就當他和里西默這兩位看著美好未來滿懷憧憬的時候,里西默突然吐血而亡,同年這位女婿皇帝也暴斃了,或許也是報應吧,里西默這位就和慈禧太后一樣,他一天皇帝沒當,但是卻操控了三代皇帝直到把國家帶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 隨後皇帝位置出現了真空,最終東羅馬直到西羅馬這個破鍋是補不好了,就派了一個叫做尼波斯的貴族去西羅馬當所謂的皇帝,這個時候沒有任何人拿尼波斯當棵蔥了,而尼波斯也知道自己實力不濟,他和當年一直在阿提拉那邊當差的日耳曼人軍官歐瑞斯特也表示交好,歐瑞斯特在羅馬僱傭軍里一直實力就非常強大,只不過里西默一直在台上他也不好怎麼樣,所以尼波斯沒當兩天皇帝,歐瑞斯特就舉了反旗,輕鬆的把尼波斯給趕到巴爾幹半島去了,隨後歐瑞斯特冊立自己的小兒子,名字極其奢華的——

羅慕路斯·奧古斯都為羅馬皇帝,當然了,實權仍然是歐瑞斯特把著的。

羅慕路斯·奧古斯都,也就是西羅馬的最後一位所謂的皇帝,而他的名字也真是太有意思,一個是羅馬城的開拓者,一個是羅馬帝國的締造者。不知道大家還記沒記得當時寫到羅慕路斯作為一個孤兒,領著一群破產的拉丁人流浪漢,搶劫了薩賓人的女人發展出羅馬城的故事。這個昔日自稱戰神後代,打退了一次又一次侵略者,地中海地區唯一的也是最後一個統一的政權——羅馬帝國,伴隨著這位小朋友走向滅亡,我們一般認為,「古代」即將結束,「中世紀」拉開帷幕。

篡權後的歐瑞斯特並沒有樂呵多久,這個毫不知情的羅慕路斯奧古斯都就更是一臉懵逼了,無論東羅馬還是西哥特,沒人會支持這個蠻族的皇帝,但是東羅馬顯然自己還要面對前面說的保加爾人的不斷騷擾,東羅馬皇帝芝諾派另外一個日耳曼僱傭軍首領奧多亞塞進攻義大利,476年,奧多亞塞攻破拉文納入主羅馬,歐瑞斯特被殺,小皇帝羅慕路斯·奧古斯都被流放,西羅馬帝國正式滅亡。

當然了雖說掌權的奧多亞塞還是尊那個躲在巴爾幹的尼波斯為皇帝,但實際上我們認為這位已經連吉祥物都算不上了,尼波斯也真拿自己當皇帝,還想奪回意呆利,最終被士兵嘩變殺死。奧多亞塞一看這皇帝也沒了,那就名義上尊崇東羅馬皇帝芝諾作為皇帝吧,但是在一些時候,奧多亞塞已經以「義大利國王」自稱了。

  • 不過我們也會發現,雖然西羅馬已經不存在了,但是作為統治歐洲了500年而有著1000餘年歷史的羅馬,代表著最高文明的希臘、羅馬文化以及基督教「正統」的羅馬,卻很難在任何一個地方滅亡,奧多亞塞也好,還是佔據高盧、西班牙的西哥特也好,佔據潘諾尼西亞的東哥特也好,甚至佔據迦太基的汪達爾·阿蘭,都以羅馬文化作為正統,也都想往上湊給自己貼金。

而蠻族自然也不想徹底的被羅馬進行同化,但是不被同化又不可能統治這群羅馬的遺民,那一個最重要的大殺器出現了,那就是在羅馬衰亡期被搞起來的基督教。

其實對於日耳曼人來說,內部的「知識水平」也是參差不齊,就比如留在北歐老家的日耳曼人,基本還在冰天雪地刀耕火種,而最早走到現在德國一帶的日耳曼人里,基本也是各種各樣的部落互相鬥來斗去,部落風氣十分嚴重,他們住的是木頭做的尖頂帳篷,信仰是原始的奧丁托爾,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薩克森、弗里斯蘭人、朱特人、切魯西人還有所謂的盎格魯人等等,他們並不是多關心南邊羅馬的問題,生活也是自得其樂。

當然了,如果有人問到英國是個什麼民族的時候,你可以說是盎格魯·薩克森人,不過這個是之後要說的了。

所以這麼一看北部日耳曼人過的不怎麼樣,但西邊和東邊的日耳曼人就比較發達了,西邊的日耳曼人中,薩利安人(Salian)、里普利安人(Ripuarian)和卡蒂人(Chatti)聯合成了一個新的大型部族——法蘭克人,居住在萊茵河一帶,也就是前面說的引發了阿提拉和埃提烏斯的這群人,隨著羅馬和匈人的消亡,他們的敵人只剩下最強大的被稱為東日耳曼部族的——東哥特、西哥特、勃艮第。

  • 法蘭克人和羅馬人接觸較多,一部分已經信仰了基督教,但是比起和羅馬人真正打交道最多的,當然還是前面說的東、西哥特,別看叫東日耳曼部族,他們已經被匈人給搞平移了(從東哥特烏克蘭、西哥特匈牙利——東哥特匈牙利、西哥特高盧西班牙)。他們可以說是又大量的人基督化,但是他們卻不願意被羅馬的主教控制,而是大多信仰一種被稱為「阿里烏教派」的基督教。

圖 前面說過的東西哥特當年因為匈人導致的遷徙。

這個名字大家聽起來很陌生,實際上這個才是當年真正可以和教宗代表的羅馬教廷所抗衡的宗派,當年基督教因為傳播地點不同,一部分成為了以埃及亞歷山大城為中心的亞歷山大教派,剩下一波是以希臘為中心的安提柯教派,可以說埃及和希臘作為基督教最早的活動區域肯定是有著自己不同的闡述的,而顯然埃及的教派更實用,亞歷山大的阿里烏教派認為,耶穌並不是我們現在認為的唯一的真神,而是一個介於上帝和人之間的媒介,甚至說是個半神。而對於希臘的基督教來說,人家的理論叫做「三位一體」,也就是說上帝、耶穌、還有一個非常縹緲抽象的「聖靈」說成是同樣的東西,都是獨一無二的「主」,換句話說,希臘這邊的教派是最希望脫離猶太教內容的,他們把耶穌抬到一個至高的高度,並虛構出「聖靈」作為萬物的紐帶,其實是很大的弱化原來猶太教那種上帝獨大先知啟示的味道的,而從希臘教派衍生出羅馬天主教後,天主教更是把亞歷山大阿里烏教派看做是異端,而阿里烏教派也反對通過所謂的教廷進行斂財和財富佔有等行為。

  • 所以哥特人雖然是所有日耳曼人里最文明的,甚至通過拉丁字母創造了自己的文字,還根據拉丁字母V(U),創造出了個自己的新字母W(double u)。但是就因為這個宗教問題,羅馬人並不是多待見他們。

不過所有的矛盾還是比不上一個英明的統治者,就像文章開頭說的,東哥特人里出來一個和當年那個西哥特首領重名的哥們——狄奧多里克大王。

前面說的那個統治義大利的奧多亞塞,當年也是帶著東羅馬帝國硬點的帽子跑去驅逐了西羅馬末代皇帝的,但是這貨在這裡動不動就自稱義大利國王,這讓東羅馬很是不爽,可是東羅馬實在是有不得不解決的敵人,這樣的話就只能再去派一個日耳曼人去搞奧多亞塞,講真我也不清楚東羅馬總這樣有什麼意思,但是東哥特正是垂涎義大利好久了,首領狄奧多里克直接表示幫著羅馬除掉這個逆賊。

狄奧多里克連著翻越阿爾卑斯山進入義大利,但是狄奧多里克知道自己不能完全滅掉奧多亞塞的情況下,很壞很壞的表示要和奧多亞塞共同統治義大利,也不聽那個什麼羅馬皇帝了。奧多亞塞表示很開心,結果這位大漢很快就被狄奧多里克搞了個鴻門宴給殺掉了,狄奧多里克表示從今往後沒有羅馬皇帝只有哥特人的大王,東哥特王國在義大利,在羅馬,正式成立啦。

圖 「新」東哥特王國。

東哥特王國很大的改變了義大利的固有階級,開始論軍工進行封賞,但是他又很尊重羅馬的舊有秩序,所以基本上是把哥特人和羅馬人採用不同的方式治理的,哥特人仍然保留日耳曼的風俗習慣,羅馬人依舊保留優秀的文化,其實這種制度也多虧了狄奧多里克個人治國能力很強,否則真的挺危險的。

而西邊的西哥特也不甘示弱,表示你都獨立了,我還和羅馬扯什麼,國王尤里克廢除和羅馬的同盟關係,坐穩了高盧西南還有西班牙全境的土地,自稱西哥特王國。

看著東、西哥特全部建國,在如今德法交界的萊茵河一帶的法蘭克人卻也是眼饞,不過法蘭克的問題是,不僅僅不如人家發達,而且自己內部壓根就沒統一,法蘭克人裡面薩利安人是最強大的,他們的老大克洛維是個不輸狄奧多里克的雄主,這個人我在這一章節不會說太多,因為他即將是下一部分的主角。

克洛維把目標放在了還被西哥特王國控制大部的沃土——高盧,高盧這個地方即將被冠以一個新的名字,而法蘭克人的歷史,也可以說是整個西歐中世紀前半部分的歷史了。

而高盧的北邊有一個現在被稱作敦刻爾克的地方,他們的對面是羅馬最遠的疆土不列顛,無論是高盧還是不列顛,這都是凱爾特人的名字,可是高盧早就沒有了凱爾特人,但不列顛可不一樣。

410年的時候,羅馬因迫於匈人壓力撤軍不列顛,失去羅馬人的駐守後,凱爾特人可就放了羊了。我記得我在介紹歐洲早期人種的時候說過,遷徙到海島的凱爾特人主要有兩撥,一波是在大島的布列吞人,一波是小島的蓋爾人。羅馬人根據布列吞人的名字給大島命名為「不列顛尼亞」,而蓋爾人稱呼自己的小島「愛爾蘭」,也就是肥沃土地的意思(Eru)。

可是布列吞人也不是鐵板一塊,尤其是北方的布列吞人,他們渾身刺青驍勇善戰,很鄙視那些投降了羅馬的布列吞人們,他們又被稱為「皮克特人」(Picti),也就是凱爾特語帶刺青的意思。羅馬人當年都拿他們沒辦法,哈德良和安敦尼還修了兩個長城,所以等到羅馬一撤軍,一群被成為Skots的愛爾蘭島蓋爾人和皮克特人聯合起來開始欺負不列顛島的其他布列吞人們,後來這個新興的部族越來越同心協力,這也就是一直叫到現在的「蘇格蘭」。

布列吞人受不了這些同胞天天欺負自己,於是,布列吞人表示,好像大陸那邊,有一群和別人混不進去的日耳曼兄弟呢,要不看看他們愛來不?

於是布列吞人就去問對面的眼饞哥特法蘭克的薩克森、盎格魯、弗里斯蘭、朱特這幾個日耳曼部落,你說你們往北邊來吼不吼啊。

「吼啊」。

歐洲從這一刻起,越來越有現在的樣子了。

講完羅馬滅亡時期的大致概況後,我們再來看看當時的文化狀況。其實可以說哥特、法蘭克人雖然都是日耳曼部族,但是他們因為統治了大量羅馬人,他們那日耳曼語是真描述不了羅馬那麼多高大上的辭彙,所以這群日耳曼人是最早開始拉丁化的民族,而這個時候,古拉丁語已經演化成了更為簡潔的「通俗拉丁語」,經過長時間的割據,高盧、西班牙、義大利甚至包括羅馬東部的達契亞行省的拉丁語都在通俗拉丁語的基礎上展開了分化,但是就算是分化,也不過就是不同語支的方言,所以直到現在,屬於羅馬舊地的高盧(法國)、西班牙、義大利全部使用的是被稱為「羅曼語族(Romance)」的語言,也就是說直到現在你讓法國人、義大利和西班牙人學習對方的語言,那都是非常容易的。

所以在日耳曼人的日耳曼語族裡,屬於東日耳曼語支的哥特語最後是消亡掉了的,而法蘭克語也變得不存在了(下一篇要講的)。最後只剩下北歐老家的北日耳曼語族還保留下來,而前面說的那個即將渡海的四個日耳曼部族以及留在現在德國地區的日耳曼人,作為西日耳曼語族保留了下來。

不過嘛,即將形成的法蘭克民族,以及渡海的盎格魯薩克森人即將成為相愛相殺的冤家,盎格魯薩克森人的日耳曼語也即將成為這世界上最奇怪的日耳曼語。

這語言還有個名字,就叫做英語,不過這也是後話了。

在建築上,這個時代也是有了一個非常神奇的苗頭,在基督教還是非法邪教的時代,基督徒只能在羅馬人的墓地裡面進行傳教的禮拜,我們現在看到的早期「教堂」其實都是墳地。而隨著基督教的合法化直到成為國教,這群教徒們可算是翻身農奴把歌唱了,當年打漁的聖彼得的徒子徒孫也成了教宗、甚至教皇。曾經羅馬的水泥罐子神殿被看成了異端,而希臘的多立克愛奧尼克也被看成是異教徒的產物,但是基督教總要有自己的建築吧,於是羅馬一個最適合被改造的東西就被拿了出來——

圖 羅馬被稱作「Basilica」的——公共會堂,原來城市公民議事,演講家演講的場所。

圖 basilica的構造,這種建築本來是一個長方形,四列柱子三個通道的hypostyle形式。

我們可以看出,為了滿足會堂的功能,這個建築是在長邊的中間開口,周圍站人。基督教發現basilica是一個最適合改造成教堂的大型建築,但是這回我們可是神的領域了,你還敢給我往中間站?

於是basilica就被改成了短邊開門,深度極大,在大廳的盡頭繪製基督故事,牧師在盡頭傳播救世主的福音,於是新的教堂就這樣出現了——

圖 basilica形式的教堂。

我們已經能感覺到,這種空間已經很類似於我們現在見到的天主教堂了,可是哥特人進入之後,他們可能是住窩棚住習慣了,自己還是按照木造形式蓋了不少教堂,不過因為時間久遠,已經都腐爛掉了。

日耳曼人很快就發現,自己這窩棚不耐水不耐火,哪裡有一點神的威嚴?但是你這個羅馬的簡直,一點都沒有我日耳曼民族的特色嘛,尤其是哥特地區不同於乾燥的義大利,頻繁的雨雪也沒法搞出那麼多平頂或者天窗。

不過我倒是可以利用你們蓋石頭房子的技術,來造一種真正的「教堂」。

中世紀的魅力,即將拉開。

不過前面說到,為啥無論西邊多亂,東邊的東羅馬一直都不想管呢?

在西方的史書中,東邊有個強大的民族叫做阿瓦爾人(Avars),而匈人中有不少部族比如保加爾,都是阿瓦爾人的手下敗將,才因此跑到西方來的,可是這一個保加爾就夠讓東羅馬鬧心的了。

與此同時的東方,鮮卑經營著匈奴的舊地,卻壓迫著原來屬於匈奴別部的「敕勒」人,當然,敕勒和保加爾人,說的是一樣的語言。

鮮卑、敕勒即將在這個時代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呢,其實回到東方,我們的情況和羅馬如出一轍。


推薦閱讀:

《那年花開》隱藏BOSS最終成了清朝最大愛國賊
青海循化的撒拉族來源是?
日本坦克發展史Part V——舊日本帝國陸軍的中堅力量 舊日本中型坦克
求科普一下《博物館奇妙夜》里的歷史知識?

TAG:历史 | 文明 | 欧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