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完房子賣股權,大家來猜猜這家高科技上市公司什麼時候完蛋

這是一家最不務正業的公司

這是一家背景極為強大的公司,由36所全國著名高校發起,以發展高科技產業為己任的上市公司,這也是一家最「不務正業」的高科技公司,在上市20年間卻並沒有一個高科技產品可以拿得出手,到頭來只能靠賣房來平衡收支。

而最近更是因為業績大虧,公司老總和財務負責人紛紛辭職。小探(微信ID:wangcaishuogu)所說的這家公司就是20年前曾被市場寄予厚望的——中國高科。

徒有其名的「高科技」公司

先來了解一下這家公司的高科技屬性,中國高科是由教育部牽頭成立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大等36所全國著名高校都是它的發起人,那麼多高校干出來的企業,一定做的是大事的吧!

乍一看公司的業務介紹,好像還是有那麼點做大事的感覺:十多年來,公司依託高校股東雄厚的科研技術力量,從事生物醫藥、電子通訊、半導體光纖材料等高新技術領域取得重大進步,旗下子公司研發的「外用重組溶葡萄球菌酶」獲得國家生物一類創新藥物臨床批文,該產品也是我國第一個擁有獨立知識產權的抗感染生物一類新葯。

既然這個葯看上去這麼厲害,那麼對公司的貢獻有多大呢?小探(微信號:wangcaishuogu)看了下公司近些年來的財務報表,驚訝的發現,「外用重組溶葡萄球菌酶」帶給公司的收入幾乎沒有,不僅如此,連生物醫藥、電子通訊、半導體光纖這三個板塊收入都幾乎為零。

納尼?搞了那麼大個名頭的明星產品竟然不能帶給公司收入!

仔細分析後小探發現,這個「外用重組溶葡萄球菌酶」只是中國高科旗下的一個子公司高科聯合生物在2005年發明的,而這個發明了公司引以為傲產品的子公司在2007年的年報里就看不到名字了。

看來這些年這個高科技公司在生物醫藥上並沒有大的發展,可笑的是,它發力的高尖端業務就是近些年漲得最好的資產——房地產。

隱形的地產商

在近些年房價暴漲潮中,中國高科最終也沒忍住誘惑,放下身段投入進去了。公司自從2005年收購了一家房地產公司武漢國信後,就開始了它一發不可收拾的地產布局。

圖片來源:Wind數據

從上面的這張表上可以看到中國高科的房地產子公司還只有武漢國信一家,而到了2015年的年報里,房地產子公司的數目則變成了3家,更誇張的是,公司的主營業務從成立之初的生物醫藥、電子通訊、半導體光纖材料轉變成了房地產和國際貿易。

圖片來源:Wind數據

從近幾年中國高科的財務報表裡,小探發現,國際貿易和房地產已經成為了中國高科的主業,而中國高科最大的利潤來源則僅為房地產板塊。

中國高科2015年營業收入構成 數據來源:同花順

中國高科2015年營業利潤構成 數據來源:同花順

查閱中國高科去年的財務數據,中國高科在2015年里商品房的銷售收入佔了31.34%,而這部分收入對凈利潤的貢獻卻達到了87.46%,這樣看來,去年中國高科除了房地產其他業務幾乎都沒賺錢啊。

再往前翻幾年,小探發現中國高科的房地產業務都其利潤的貢獻都在70%以上,而中國高科利潤最高的年份2012、2013、2014年里正是房地產銷售的黃金時期,中國高科在這幾年裡實現了房地產業務營業收入不斷創新高的輝煌成就。

圖片來源:微信號市值風雲

這樣看來,中國高科儼然變成了一家地地道道的地產公司了,小探覺得乾脆叫中國地產更加貼合它公司的業務。看來高科技公司也覺得房地產比科技研發來錢快,果然是實(chao)干(fang)興邦。

艱難求生的「高科技」企業

然而這樣一家優質的「地產」公司,老總和財務總監為什麼突然在今年提出辭職呢?從公司2016年的半年報里可以發現端倪:公司2016年中報預計凈利潤虧損2176.59萬元,同比去年增長-139.25%,原來是扛不住業績壓力引咎辭職啊。

而今年上半年業績虧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房可賣了!如果你認真看看公司近些年的戰略布局,就會發現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其實,中國高科本身並沒有房地產基因,本來上市公司的戰略規劃也沒有涉及過房地產,管理層也沒有房地產的從業經驗。前些年對於房地產也只是順手為之的一個布局,並沒有大的戰略規劃,所以後期在拿地上也不夠有魄力,前期便宜拿到的樓盤賣完就沒有利潤來源了。最後的結局就是總裁被嚇跑了,CFO也覺得對不起股東跑了。

小探還發現一個小細節,中國高科在發布半年度報告時還被上交所問詢,原因是因為上半年中國高科的商品房銷售收入為900多萬,銷售成本竟然為0,這不就是直接算成利潤了嗎!蓋房子難道不需要用成本?

最後,公司解釋稱,這部分銷售之所以沒有利潤是因為賣的是車庫,車庫的成本已經計入到之前銷售掉的商品房裡了。奈何車庫不夠多,只賣了900多萬元,最終還是不能讓它這家高科技公司擺脫虧損的境地。

而在中國高科後續的動作中可以更加明顯的看到它的艱難求生,房子沒得賣了,現在只能賣子公司了。2016年10月14日,公司發布3季度業績預告,凈利潤預計為6516.47萬元,同比增長850%至900%,而變動的原因是賣了深圳仁銳實業有限公司的股權。

轉型教育能否成功尚且存疑

最後,房子沒得賣了,出售子公司股權也不是長久之計,公司也開始琢磨著回去要做實業了,所以最近公司將戰略方向瞄準到了教育行業,又是一個和其主營業務不相關的行業。

中國高科會有此想法也不奇怪,因為公司董事會聘用的新總裁印濤是有教育行業從業背景的。根據印濤的背景資料可以看出,他曾任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教師、南京學校人事行政部主任、集團教學管理部總監、香港金融管理學院 CEO,新華安成教育集團CEO。

公司想做轉型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小探覺得可能現實卻是殘酷的。

中國高新雖然有各大高校和教育部的背景做支撐,但是卻從來沒有從事商業教育的經驗。有背景和有經驗還是差很多的,在當前教育行業已經進入各方廝殺的激烈競爭階段,公司突然殺入這個一點經驗都沒有的領域,小探並不看好。

從公司上半年的財務數據上也證實了小探的想法:公司對教育行業的布局也顯得畏畏縮縮不夠自信。2016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公司在教育板塊實現的收入僅為81.01萬元,而成本為127.51萬元,這種投入對一家上市公司而言實在是不足掛齒。

投入如此之少還將教育行業作為公司的戰略核心,這種語言和身體不相符的情況,是騙誰呢?

最後,綜合來看,中國高科在經過幾代轉型後離成立之初宣稱的以發展高科技產業為己任的理想是越走越遠的,而且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公司也沒有找到自身準確的定位,賺錢的產業布局不足,高科技的產業已然已經放棄,至於現在宣稱的要發展所謂的教育產業,小探也只能笑一笑的說,祝你好運。

推薦閱讀:

兩個做股權激勵的關鍵節點
重磅策劃:15座國家中心城市確定,看看背後的上市公司實力排名

TAG:股票 | 上市公司 | 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