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運營和內容編輯有何區別?

本文作者霍仟,杭州貝貝網母嬰產品運營負責人,已授權移動筆記發布。

內容運營和內容編輯,是昨天一直被反覆提到的話題。

下午面試一個人,面完以後,我覺得這個人不OK,理由是,我要的是內容運營,而這個人是個內容編輯。面試完後,得知我身邊有個小朋友最近工作得不開心,問她為啥不開心,她說她覺得現在的工作更像內容編輯,而不是內容運營。

所以,問題來了,到底什麼是內容運營,什麼是內容編輯,兩者有何不同?怎麼樣從內容編輯轉變為內容運營呢?

是做編輯,還是做運營

從薪資上看,在同等級別下,內容運營屬於運營崗,如果在鵝廠的話,這是P族;內容編輯屬於編輯崗,在鵝廠,這是M族。P族的工資要比M族的高,也就是說,兩個人同等級別,內容運營的工資比內容編輯高。從發展空間上看,內容編輯是屬於強內容驅動型的產品才需要的工種,職業發展很依賴於平台,這個平台一定是靠內容變現的。世界上平台有那麼多,強內容型的平台只是其中一種,更何況,僅依靠內容變現的產品商業回報比起其他類型的產品也沒有那麼大。這樣的平台一般是指,門戶網站,資訊平台。而內容運營則是不挑平台的,互聯網上的任何東西都是內容, 任何產品都需要內容運營,內容型的產品需要內容運營,電商也需要內容運營,工具也需要內容運營等,無論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都需要內容運營。

總結起來,就是內容運營比內容編輯工資更高,發展空間更大。所以,在挑選職業發展方向時,我會更加傾向於內容運營。

內容編輯和內容運營有何不同

什麼是內容編輯,什麼是內容運營,教科書上的定義已經有很多了,搜索引擎也會告訴你結果。這裡我不想談定義,只想談自己的理解。內容編輯是指通過人工手段,保證內容的質量。內容編輯對內容負責,工作內容可能有:換一下某個位置的焦點圖,把某某內容放在某某合適的位置上,把握內容的調性,保證內容的質量,還有一定的數據要求。發一條新聞是內容編輯,換個banner圖而是內容編輯。

內容運營是指,通過一定的手段,提高的內容的效率,為產品負責。

從這裡可以看得出來,兩者的區別是目的不同,達到目的的手段也不同。內容編輯是對內容負責,內容運營是對產品負責,內容編輯的工作手段是通過人工的方式滿足用戶對內容的需求,內容運營是通過各種方式滿足用戶對內容的需求。可以理解為,內容編輯是內容運營各環節中的其中一環。

從一個案例看兩者區別

在這個地方,我想舉個例子。昨天在面試時,我把產品拿出來問候選人,如果是你來負責這個產品,你會怎麼做來保證這個地方的內容質量和數據? 她說:通過人工手段,挑選出合適的內容放在這裡。我問:如果我們面對的用戶很多,而且個體差異性很大,你怎麼保證同時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呢?她說:提升內容質量,我會把這個內容精編,讓它變得同時能滿足多種用戶的需求。

她說的也沒錯,這就是內容編輯的做法。那麼內容運營,我們要的是,通過產品化手段更加高效更加快速地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我們會建立一個內容庫,保證這個庫的內容又全又好,其次,我們會根據用戶基礎信息把用戶劃分成不同的群體,然後再按照用戶的不同把內容劃分成不同的類型,再把合適的內容匹配給合適的人群。

在這個過程中,內容運營要建立這個內容庫,並且保證質量,可能會修改文章,可能會改改標題,這裡就是內容編輯的工作。但是這只是其中一環。接下來內容運營會根據用戶的理解,和產品經理一起,把用戶劃分成不同的群體,再結合自己對內容的理解,把內容進行劃分,再來和產品經理一起討論出可行的根據不同的內容推薦給不同的用戶的邏輯。這個過程就是個性化推薦,玩法很成熟了,已經不新鮮了,自從今日頭條做起來並且用各種數據驗證可行之後,很多家都在跟進了。

兩者所站的維度不同

個性化推薦也只是內容運營其中的一種,並不是全部,內容運營還有很多種玩法。例如發動用戶眾包生產內容。總之,內容運營是對產品負責,為達到產品數據好的效果,會嘗試各種辦法去達到目的,這些辦法裡面,有通過人工干預來解決的,也有通過數據和演算法來解決的,甚至用別的什麼更高明的辦法。作為內容運營者,就是要成為這款產品的負責人,對產品的數據和結果負責,絞盡腦汁把這個產品做好。

昨天聽到一個例子,朋友說,他下班時想把空調關掉,到處找遙控器找不到,叫來保安幫忙找遙控器。保安問他:你的需求是什麼?他說:我想把空調關掉,保安直接把插座拔掉,說這不是關了嗎?他說:可是我沒有找到遙控器呀,保安說:先把空調關掉,遙控器肯定被誰保管起來了,明天來了,他們肯定會拿出來的。

聽完這段話,我就心想,這就是內容編輯和內容運營的區別。內容編輯就會想到,要達到這個目的,我一定要通過人工的方式來優化內容本身;而內容運營則是,清楚需求在哪裡,並且能想到更高效解決問題的辦法。內容運營比內容編輯站在更高的一個維度。

怎麼從內容編輯轉型為內容運營呢?

我想先說說自己的經驗。剛畢業來鵝廠時,我的崗位是內容編輯,負責發push,工作內容就是挑選新聞、寫文案,這就是內容編輯的工作。做了一段時間後,我開始做數據分析和總結,把每條push對應的點擊率都拿出來對比著看,首先是看哪些題材會影響點擊率。接下來我做題材上的優化,讓點擊率提升;再看哪些文案會影響點擊率,我會做文案上的優化,讓點擊率提升,當題材和文案上的優化,都提升到一個層次後,再往這個方向優化,就不太可行了,這時候就得找其他的優化方向,例如素材的整合情況,下發的時間,展示的效果等等。

等這一輪優化又做完之後,新的增長點在哪裡呢?我觀察競品時,發現競品在做個性化推薦。於是接下來我們也做個性化推薦,數據又一輪增長。個性化推薦到了一定階段,想繼續往前走,需要更加精準化精細化的運營,這意味著成本提升了,我們想到做一定的自動化和對外合作。

在這個過程中,我的職業通道從編輯族轉向了產品運營。越往後期,我關注的點越來越多,以前只關注內容本身,到後面關注的因素越來越多。很有意思的現象是,之前,我們的數據波動老闆問為啥,我們的答案是,昨天的內容影響的,內容好點擊率就高,內容不好點擊率就低。到後來,我們的數據波動老闆問為啥,我們的答案是,推薦引擎做了哪些調整、內容組合上做了哪些調整、單個內容做了哪些調整、終端展示做了哪些調整。影響數據的因素越來越多,壓力分散到各個環節,這樣的結果是,數據其實更加穩定,太依靠內容風險大。

比較實用的辦法有四種

1、關注數據盯著數據,從數據中分析出規律,從數據中找到異常。如果數據有變化,要找到變化的原因。若數據突然低,要找到低的原因,並且徹底解決掉;如果數據高,也要找到原因,看能否複製。若數據沒有變化,這也是問題,說明你的產品沒有前進,要分析是自己近期沒有做任何優化,還是因為這些優化的措施不給力,並沒有效果造成的。

2、關注用戶其實就是找到需求本身。可以從數據中判斷用戶的需求,也可以通過觀察、與其他人交流找到用戶的需求。有一陣子,我發現新聞類的內容,點擊率就那樣,總是會很多人從來不點擊任何新聞。我當時就納悶了,那麼這幫人平時看啥呢?看微信公號的數據,朋友圈裡最受歡迎的內容是心靈雞湯養生知識和幽默段子,我們也嘗試了一下,發現效果還不錯。但是我心中總覺得隱隱不安,怎麼感覺像劍走偏鋒?那段時間去幾家書店發現,不管是機場的書店,還是路邊攤,擺在最顯眼的位置就是心靈雞湯和生活百科。其實這就是用戶最真實的需求。

3、關注競品工作以前,看到很多文章說,產品經理要關注競品。當時對關注競品的人很佩服,覺得有精力去看看別人是怎麼做的,真是不容易。工作後,我發現自己以前是個傻逼,看競品難道不是工作內容本身嗎?想快速地切入某個領域,最簡單粗暴的辦法就是向競品學習,把對標的競品屢一遍,看看大家是怎麼玩的,哪些玩得好,哪些玩得不好。競品做得好的地方向他們學習。但是一定有各家競品都沒有做好的地方,這時候站在競品的肩膀上,超越競品,分析出競品沒有做好的地方,找到解決辦法,自己去做出來。

如果你是做push的編輯,看看各家都是在怎麼做push的,哪些玩法可以借鑒,還有哪些不足,你可以去改進;如果你是做公眾號的編輯,看看目前的公眾號是怎麼做的,大號是怎麼玩起來的,哪些公眾號獲得了投資,他們為什麼可以獲得投資,目前大家還有哪些玩法不足,這些不足,你怎麼改進。

首先確保自己在這個行業里不掉隊,跟上大家的步伐。然後要發現行業里的痼疾,找到解決辦法,推動這個行業繼續往前走。

4、提需求到這個階段,你可能已經很清楚自己該怎麼玩了,但是這些東西依靠你一個人實現不了,你需要藉助團隊的力量。這時候你會去跟產品經理提需求,並且討論實現需求的可行方案,推動產品和開發同學一起實現它。

恭喜你,你已經成為內容運營了。


推薦閱讀:

你到底是在做內容運營還是內容編輯的工作?
做內容運營如何流量引入 ?
內容運營的「眼界」「境界」到底是指什麼?
做內容運營和寫文案有什麼區別?
內容運營自動化大家怎麼看?

TAG:内容运营 | 内容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