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國際石油體系:中國的角色和作用

撲克財經旗下品牌:最值得信任的大宗商品產業和金融服務業智庫。跨界、深度、專註——匯聚業內最值得分享、最有信息濃度的知識。歡迎移步微信公眾平台:puoketrader,網站:撲克投資家 大宗產業與金融智庫平台

作者:陳波、宋磊 本文節選自《國際石油經濟》2016年第9期文章《完善國際石油體系:中國的角色和作用》 來源:國際石油經濟

導語:當下石油格局發生著怎樣的變化?

能源是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每一次能源時代的變遷,都伴隨著生產力的巨大飛躍。特別是化石能源的大規模利用,催生了工業革命,助力英、美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先後崛起為世界強國。隨著現代石油工業從少數國家向全球範圍擴展,國際石油體系逐漸形成並不斷演進。今天,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政治、經濟格局正在經歷深刻變化,世界石油產業的發展重心持續東移。我們審視現行的國際石油體系,它是否契合世界石油產業和市場格局的發展變化?作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中國在構建21世紀更加公正、包容的國際石油體系中應該發揮什麼作用?這些問題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討。

1 國際石油體系的內涵和理論框架  

體系是指一定範圍內同類事物按照一定的運行規律、內在機制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機整體。國際石油體系的形成和發展亦是如此。150多年前,現代石油工業在美國誕生,並逐漸向其他國家延伸,促進了國際石油大市場的形成。在此基礎上,各市場參與主體通過協商,制定市場運行規則,以保持市場穩定。長期以來,人們從不同角度對世界石油市場的形成和發展進行了較為充分的研究,但從更寬闊的視角,對國際石油體系構成要素的相互關係以及推動其演進的內在機制的研究顯得不足,對什麼是國際石油體系的定義比較模糊。本文重點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結合楊潔勉(2008)、潛旭明(2013)等學者的觀點,筆者認為,國際石油體系由石油供應、石油需求、石油貿易和國際機制四大要素構成,是各要素之間不斷相互作用、相互博弈和相互補充的有機整體(見圖1)。石油供應和需求是構成國際石油體系的基礎,石油貿易是優化資源配置和推動市場平衡的手段,國際機制是維護體系平穩、高效運行的制度保障。

縱觀百餘年來國際石油體系的演進,呈現如下特點:1)隨著世界經濟、石油產業發展和地緣政治格局的變化而不斷演進;2)構成要素之間不斷相互作用、相互博弈,其內涵日益擴展和豐富;3)經歷了從單一到多元、從簡單到複雜的變化過程。  

充分認識國際石油體系演進性、博弈性和複雜性的特點,有助於我們認識推動國際石油體系演進的內在機理,把握國際石油市場發展變化的關鍵點和變化趨勢,以及理解中國在現行國際石油體系中所處的地位、扮演的角色和承擔的責任。  

縱觀國際石油體系的演進過程,其核心在於對機制和規則(主要針對資源、市場和價格)的影響力和掌控力,尤其是圍繞國際石油定價權的博弈一直是各方爭奪的焦點。從某種意義上說,國際油價控制權的更替、轉移標誌著國際石油市場主導權的更替、轉移。  

完善的國際石油體系對於促進世界石油產業的健康發展、維護市場平衡和價格穩定發揮著重要作用。正如國家主席習近平在G20峰會上指出的,面對世界經濟的發展演變,全球經濟治理需要與時俱進,因時而變。國際石油體系治理也是如此。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能源消費國,應積极參与全球經濟治理,推動國際石油體系更加公正、包容。

2 國際石油體系的演進及特徵  

國際石油體系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曲折的過程。1859年現代石油工業在美國興起後,石油日益成為推動人類社會邁向工業文明最重要的能源資源。20世紀初,石油及其相關產業快速發展,帶動國際石油大市場形成,為國際石油體系的建立提供了基礎條件。百餘年來,在國際石油體系的演進過程中,各參與主體圍繞著石油資源和市場的壟斷地位、國際規則的影響力、石油定價權等核心問題不斷博弈,在不同時期呈現出不同特徵。

2.1 1859-1945年的國際石油體系

2.1.1 美國等少數國家率先建立了較為完整的石油體系,為其贏得國際石油市場的主導權提供了先發優勢 

自1859年現代石油工業在美國誕生到此後近百年的時間裡,美國幾乎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和出口國。其間,美國的原油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份額保持在60%以上。美國的原油出口為國際石油大市場的形成創造了資源條件,並率先建立起了較完整的石油工業體系,這為美國贏得「二戰」勝利,並在戰後取代英國成為世界頭號強國提供了重要的資源保障。  

美國和英國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也是這一時期世界上主要的石油消費國。19世紀中葉,第二次工業革命爆發,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從「蒸汽時代」進入「電氣時代」,石油逐漸成為化石能源的主角,並推動第二次工業革命不斷進步。上世紀初,汽車工業在美國的快速發展,拉動石油需求快速增長,石油在美國一次能源中的比重由10%提高到25%,超過煤炭成為最重要的能源消費形式。「二戰」後,石油對於世界經濟、政治和外交的重要戰略意義充分顯現。人們越來越認識到,石油是工業的「血液」,是國際經濟和政治舞台上爭奪的「黑金」和戰略資源。

2.1.2 美英等西方國家及其跨國石油公司壟斷並控制著石油資源、市場和價格,在國際石油體系的形成初期居於絕對主導地位  

伴隨著現代石油工業的興起,一批美歐大型跨國石油公司迅速成長壯大。它們逐步將石油資源的勘探開發活動拓展至美國以外市場,壟斷了世界石油資源,並在國際石油貿易中發揮著主導作用,其中最為典型的是「石油七姊妹」。它們在中東、拉美等主要產油區以參股方式形成石油卡特爾,共同經營和瓜分了除北美以外的絕大部分地區的石油資源和國際石油貿易。上世紀40代中期,「石油七姊妹」擁有美國等資本主義國家達74%的石油儲量,在美國以外的中東、拉美等主要產油區,其擁有的石油儲量份額更是高達91%。除了壟斷石油資源外,「石油七姊妹」在石油煉製等領域也擁有高度的壟斷地位。「二戰」結束時,「石油七姊妹」的煉油能力佔西方國家總煉油能力的50%以上,占發展中國家煉油能力的70%以上。「石油七姊妹」對於原油和油品資源的掌控優勢,使其能夠牢牢控制國際石油貿易的主動權,並成為國際石油貿易規則的制定者。  

其間,儘管中東、拉美等主要發展中產油國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但其石油勘探開發和生產等幾乎全部依賴跨國石油公司。跨國石油公司則藉助西方強權,單方面地通過不公正的所謂國際規則壟斷這些產油國的石油資源,瓜分市場份額,控制石油價格。具有代表性的不平等制度包括「阿奇納卡里協議」、「紅線協定」、「租借地制度」和「石油標價制度」等。跨國石油公司通過這些不公正的制度安排獲得超額利潤,極大地損害了產油國的利益。隨著中東、拉美等地區產油國民族獨立運動的興起,國際石油市場格局發生了重要變化,國際石油市場動蕩加劇,這也推動國際石油體系治理向著公正合理的國際機制演進。

2.2 1945-1983年的國際石油體系

2.2.1 石油輸出國組織逐漸登上國際石油舞台的中心,對舊有國際石油體系形成衝擊,極大地削弱了跨國石油公司的壟斷地位

20世紀60年代以前,中東、拉美等地區產油國的石油資源遭到跨國石油公司的控制和掠奪,極大地損害了這些產油國的利益。「二戰」後,越來越多的發展中產油國聯合起來向強權抗爭,國際石油市場動蕩加劇,國際石油體系受到嚴重衝擊。發展中產油國之所以能夠在這一時期的國際石油體系重塑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一方面是「二戰」後不久,在全球範圍內掀起了民族解放運動,這些發展中產油國有著共同的利益訴求;另一方面是中東、拉美等地區產油國的石油產量快速增長,極大地改變了世界石油供應格局。1960年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立時,美國的原油產量佔世界總量的份額已由「二戰」前的60%以上降至36%,中東和拉美地區的原油產量所佔份額則由「二戰」結束時的不足30%提高至44%。與此同時,美國和歐洲國家等發達國家的石油需求持續增長,石油對外依存度不斷提高,這進一步提升了OPEC產油國在國際石油市場中的地位,OPEC成員國逐漸成為國際石油體系的主導力量。  

OPEC的成立極大地提升了發展中產油國在國際石油市場上的話語權。它們逐步廢除了帶有殖民主義性質的石油租借地制度,取消外國公司的特權,實現石油工業的國有化。此外,OPEC成員國經過共同努力,奪回了石油定價權,極大地削弱了跨國石油公司對石油資源的壟斷和價格控制力。1961年OPEC通過了該組織的章程,其宗旨是保護成員國的共同利益,明確提出了將為世界石油市場提供穩定的石油供應,致力於維護國際石油市場穩定,消除不利於石油產業發展的市場波動。在接下來的20年里,OPEC及其成員國利用石油武器謀求國際政治地位的行動,造成國際石油市場劇烈波動,舊有的國際石油體系在動蕩的國際政治、經濟、石油產業格局調整中得以重塑。

2.2.2 石油危機重創世界經濟,促進產油國和消費國在構建國際石油新秩序上的妥協與合作  

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初的兩次石油危機,是石油作為重要戰略資源的政治屬性的充分體現。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說,由於OPEC控制著石油產量,因而它可以「專橫地」決定油價,戰後的石油市場正在開啟新的一頁。OPEC利用市場地位削減石油供應,導致國際油價暴漲,使世界經濟陷入衰退。此舉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可以理解的,但從長期看,不利於石油產業的健康發展和市場穩定。為應對可能出現的新石油危機,1974年11月15日,美國等18個經濟發達國家簽署了《國際能源協議》,並在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OECD)中設置了國際能源署(IEA)。  

IEA的成立是發達國家(主要的石油消費國)應對石油供應風險問題的首次集體行動,其倡導「開源節流」的石油政策具有時代的先進性,即一方面各成員國要積極提高石油供應的自給能力,另一方面要節約、高效地使用石油。這一理念對於日後各國石油及相關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此外,IEA協調其成員國建立了戰略石油儲備(SPR)體系,該體系至今仍然在應對石油供應中斷、維護市場穩定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OPEC和IEA這兩個最重要的國際石油組織分別代表著石油生產國和消費國的利益。歷史教訓使雙方認識到,石油生產國和消費國應加強協調和溝通,穩定的國際石油市場和公正合理的治理機制有助於互利共贏,有助於促進世界經濟和石油產業的健康發展。

2.3 1983年至今的國際石油體系

2.3.1 確立了以石油期貨交易為基準的國際油價形成機制,石油美元體系使美國在新機制中佔據先機

20世紀80年代初,石油金融市場率先在美國建立。國際石油價格的形成機制發生重要變化,由此前的市場壟斷者主導價格,轉變為以石油期貨交易為基準的國際油價形成機制,並沿用至今。對此,有學者認為,美國推出原油期貨市場的根本目的是奪回石油的定價權,並強化石油-美元機制。另有觀點認為,期貨交易是在市場化條件下買賣雙方公開競價交易的結果,它具有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功能,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實踐證明,它對於促進產業發展和市場穩定有著積極作用。筆者認為,第一種觀點更多地是從政治角度來解讀的,第二種觀點則是出於市場的角度。實際上,從某種意義上說,上世紀80年代以前,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國際石油貿易,因為那時資源被少數市場參與主體所壟斷,石油定價權多由壟斷者主導,沒有買賣雙方都接受的價格形成機制。1983年美國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推出的西得克薩斯輕質原油(WTI)以及1988年原倫敦石油交易所(現為洲際交易所,ICE)推出的布倫特原油(BRENT)期貨合約,對於彌補當時國際石油價格形成機制的缺陷具有重要作用。但隨著越來越多的石油金融衍生品的推出,石油市場的參與者不再局限於石油生產商和煉油商等產業實體,美國的投資銀行、商業銀行、投機基金等金融機構,憑藉其雄厚的資本實力參與石油交易的規模不斷擴大,石油的金融屬性日益增強。  

儘管美國石油金融市場的建立有其積極的一面,但這也與美國維護自身利益,鞏固美元在國際儲備貨幣中的主導地位有著緊密的聯繫。上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導致美國政府深陷債務泥潭,美元大幅貶值。OPEC奪回石油這一重要戰略資源的控制權,更讓美國政府不安。如果沙烏地阿拉伯等中東產油國的石油出口再棄用美元計價和結算,對美元將是重大打擊。為了確保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主導地位,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和國務卿基辛格提出並創立了石油美元循環機制,採取「胡蘿蔔加大棒」的手段說服沙烏地阿拉伯同意石油出口繼續以美元計價和結算,而沙烏地阿拉伯利用自己在OPEC中的主導地位和影響力,確保所有的原油交易均以美元進行,並將自己銷售原油賺取的美元投資於美國或購買美國的商品和服務。石油美元機制的形成是美國充分利用其政治、經濟和金融實力,推行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發揮主導作用的重要一環。同時,美國利用石油金融市場,在與沙烏地阿拉伯等OPEC產油國的博弈中,極大地鞏固了其在國際石油體系中的地位。

2.3.2 在全球化背景下,國際協調機制和國際規則不斷豐富和完善,並對國際石油體系產生了重要影響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經濟全球化在世界範圍內不斷深化,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的主題。同時,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世界各國在各領域的溝通、協調與合作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為緊密和便捷,並推動各領域國際機制和規則不斷豐富和完善。今天,當我們審視現行國際石油體系時,應清楚地認識其演進發展不是孤立的,而是與國際貿易體系、國際金融和貨幣體系等的演進息息相關。尤其是2000年以來,國際貿易體系、國際金融和貨幣體系的重塑均對國際石油體系產生了重要影響。  

從國際貿易體系看,1994年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立,取代1947年成立的關稅和貿易總協定(GATT),成為現行國際貿易體系中國際規則和機制形成的基石,對於促進包括國際石油貿易在內的全球貿易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外,為促進區域貿易的發展,北美、中國-東盟等通過協商談判,先後簽署了區域性的自由貿易協定。這些貿易協定中,石油石化產品貿易成為商品貿易關稅談判的重要內容,對國際石油貿易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從國際貨幣和金融體系看,「二戰」後,美國利用其戰勝國的地位和綜合國力優勢,通過布雷頓森林體系確定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儘管上世紀70年代初受石油危機和越南戰爭的拖累,美國經濟深陷泥潭,美元貶值最終導致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但在隨後的近30年里,美國憑藉其國際儲備貨幣發行國的天然優勢,積極推行石油-美元體系,使美元依然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發揮著主導作用。1999年歐元誕生,使歐元成為國際貨幣體系中能夠與美元抗衡的超主權貨幣。近年來,中國積極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並成為國際儲備貨幣,這一方面是中國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的充分體現,另一方面反映了國際貿易對人民幣的實際需求。歐元、人民幣等非美元貨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權重提高,為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貨幣體系提供了基礎條件。

2.3.3 世界石油消費重心逐漸東移,以中國、印度為代表的新興國家在國際石油市場上的影響力日益顯著 

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以中國和印度為代表的亞太新興國家經濟快速發展,推動世界石油消費重心不斷向亞太地區傾斜。主要體現在:1)亞太地區經濟的良好增長拉動石油消費水平不斷提高,自2006年開始,亞太超過北美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費市場;2)亞太地區的煉油能力快速增長,佔世界一次煉油能力的份額由1985年的17.5%提高到2015年的33.5%,是目前世界上擁有煉油能力最大的地區;3)亞太地區成為國際石油貿易的主要目標市場,2015年亞太地區進口原油的貿易量佔全球總量的51%,比2000年提高了14個百分點。  

從市場參與主體看,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中國、巴西等國家的國家石油公司不斷提高自身在公司治理、技術創新、國際化經營和跨文化管理等方面的能力,競爭力明顯增強,成為國際石油市場的重要力量。它們從國際市場規則的跟隨者逐漸成為重要的參與者,對於完善現行的國際石油體系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3.4 高效、清潔地利用石油等化石資源,成為影響國際石油體系治理的新課題 

2000年以來,化石能源的大規模開發和使用,對全球氣候和環境帶來的危害越來越大。人們認識到了在全球範圍內建立清潔、高效、綠色、低碳的國際能源體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我們正迎來新一輪產業革命和新能源革命的浪潮,它會對世界經濟和石油產業的發展帶來怎樣的影響?現行的國際石油體系是否適應這一發展趨勢?  

筆者認為,一種能源形式完全替代另一種能源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放在世界能源發展史的長河中,可能需要上百年的時間。今天,化石能源消費量佔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仍高達86%,其中石油在世界一次能源中的比例仍是最高的,達到33%。主要研究機構預期,到本世紀中期,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仍將佔主導地位。因此,在未來較長的時間內,仍將是以化石能源為主導、新能源等多種能源形式並存。通過技術創新,更加高效、清潔地利用各種化石能源,應成為新能源革命的重要內容。

3 完善現行的國際石油體系

2000年以來,國際石油市場動蕩加劇,國際油價大幅波動,表明現行的國際石油體系在供需關係、貿易行為、國際機制等方面存在著不能契合石油產業和市場格局變化的缺陷,需要進一步加以完善。

3.1 凝聚各方力量,構建更加廣泛參與的、包容的國際石油體系  

OPEC和IEA是當今世界石油市場中最具影響力的國際組織。歷史上,它們在促進石油產業健康發展和維護市場穩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天這兩個組織是否依然發揮著這些作用值得我們思考。  

與成立之初相比,目前OPEC成員國之間,以及各成員國與其他國家的政治和經貿關係已有很大變化,近年來其政策協調能力和決議執行力越來越受到市場的質疑。如何加強自身的組織建設、內外部的溝通和協商機制建設,已成為OPEC急待解決的問題。  

缺少中國、印度等新興石油消費大國的正式加入,使得IEA作為石油消費國組織的代表性大打折扣。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G20杭州峰會上指出,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各國發展環環相扣,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協調合作是必然選擇。因此,進一步提升國際石油體系的包容性,提高發展中國家在完善國際石油機制過程中的參與度,是構建更加合理的國際石油市場新秩序的重要內容。

3.2 加強產油國和消費國在貿易領域的深度合作,充分發揮貿易在資源優化配置方面的重要作用  

縱觀國際石油體系演進的歷史,早期國際石油市場的參與主體較少,市場供需關係較為簡單,石油資源、市場和價格受到壟斷,並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國際石油貿易。今天,石油等能源資源的供應和消費更加豐富且富有彈性,國際石油體系的參與主體也更加多元,這使得國際石油貿易在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市場平衡和穩定等方面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應發揮更大的作用。石油生產國和消費國需要在石油貿易領域進一步加深合作,提高直接貿易的比例,這對於優化資源配置、降低交易成本、促進石油市場穩定具有積極的意義。

3.3 逐步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貨幣機制,削弱石油美元機制的壟斷地位  

一個多世紀以來,美國憑藉強大的綜合國力保持著世界頭號強國的地位,並通過石油美元機制等維護著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主導地位。然而,今天的全球經貿格局日趨多元化,國際石油貿易中單一貨幣體系的弊端日益顯現。過去10多年來,美元匯率的大幅波動是造成國際油價暴漲暴跌的重要原因之一,對世界經濟和石油產業的發展造成嚴重損害。此外,美國等西方國家在伊核制裁過程中,利用美元國際清算系統設置障礙,以達到對伊制裁的政治目的,嚴重干擾了國際石油貿易的正常發展。鑒於石油美元體系給石油產業和貿易帶來的負面影響,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貨幣體系日益成為完善現行國際石油體系的重要內容。實際上,在國際石油現貨貿易實踐中,近年來以非美元貨幣結算的石油貿易量日益增加,有效地提高了國際石油貿易規模。

3.4 完善現行的國際石油價格形成機制,使石油屬性回歸商品的本質  

在20世紀80年代美國和英國石油金融體系基礎上形成的國際石油價格形成機制沿用至今。但是,因WTI和布倫特原油產量下降、大西洋盆地原油現貨市場萎縮以及基礎設施存在瓶頸等缺陷,WTI和布倫特原油作為國際原油貿易計價基準原油的地位受到質疑。尤其是WTI作為美國本土的內陸油種,日產量僅40萬桶左右,與目前WTI原油期貨首行高達5億桶左右的日交易量相比,僅約為後者的1/1250,WTI原油期貨已更多地成為一個金融投資標的。為了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油價形成機制,近年來,一些主要產油國推出新的原油價格形式機制。例如,2007年1月阿曼原油期貨合約在迪拜商品交易所(DME)交易上市,鞏固了阿曼原油作為中東原油計價基準原油的地位。此外,自2010年起,沙烏地阿拉伯將出口至美國的原油計價基準由普氏評估的WTI原油價格改變為阿各斯含硫原油價格指數(ASCI),以規避WTI與布倫特原油差價大幅波動對其原油出口帶來的負面影響,這說明WTI原油已不再適合作為國際油價的基準原油。  

為了建立中國更加完整的現代石油體系,提升在國際石油市場上的影響力,2013年11月,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成立,並著手推出上海原油期貨合約。上海原油期貨合約的推出,將是對現行國際原油價格形成機制的重要補充,值得期待。

4 中國的角色和作用  

習近平在G20杭州峰會上指出,中國倡導的新機制新倡議,不是為了另起爐灶,而是對現有國際機制的有益補充和完善,目標是實現合作共贏、共同發展。這對於我們充分認識中國在完善現行國際石油體系過程中的角色和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經過近4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實現了騰飛,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目前已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世界經濟總量中的份額達15%,成為引領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這為我們更廣泛地參與包括國際石油體系在內的全球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撐。面對新一輪產業革命和新能源革命的浪潮,在構建公平、協調、包容的國際石油體系過程中,我們應充分認識內外部發展環境,在加快構建和完善中國石油體系的基礎上,積极參与完善現行國際石油體系治理,貢獻中國智慧。

4.1 以「能源革命」理念為指導,構建清潔、綠色、低碳的能源體系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能源產業快速發展,為中國經濟的騰飛提供了充足的動能。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一次能源消費國,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費總量中的佔比達23%,對國際能源市場的影響也越來越大。特別是2000年以來,中國的石油消費快速增長,自給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國際投機資本借中國因素大肆炒作,推動國際油價大幅波動,對國際石油市場造成巨大的衝擊。  

近年來,儘管美國頁岩油革命極大地改善了世界石油供應形勢,但從長期看,動蕩的地緣政治局勢和全球石油勘探開發投資不足,對未來我國石油供應安全仍構成威脅。此外,中國能源消費的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石油對外依存度已超過60%,環境問題形勢嚴峻,單位GDP能耗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這些問題,不僅掣肘中國經濟的發展,而且不利於我們在國際能源體系治理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面對這些問題,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了「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發展理念,這是首次在政府報告中以「革命」一詞來描述新的能源發展觀,充分體現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於徹底改變中國能源發展方式的決心,也充分體現了新的能源發展觀的重要性。在2014年6月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習近平提出從四個方面大力推進「能源革命」,即「消費革命、供給革命、技術革命、體製革命」,這是打造中國能源產業升級版,構建清潔、綠色、低碳的能源體系的根本路徑。它不僅對於促進中國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是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對於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環境問題的主張和行動。

4.2 加快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提升與沿線國家的石油投資和貿易合作水平,是促進我們積极參与國際石油體系治理的重要路徑 

21世紀的今天,世界政治經濟格局正在深刻調整,中國作為新興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成為全球治理體系中重要的參與者和引領者。能源合作作為「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帶一路」沿線各國最具合作基礎、合作前景最為廣闊的領域。  

近年來,通過加快實施「一帶一路」戰略,中國的骨幹石油企業不斷提高與中亞/俄羅斯、中東和東南亞等沿線國家在石油勘探開發、石油煉製、倉儲物流等全產業鏈的相互投資水平。通過將投融資和貿易相結合,中國與沿線國家的石油貿易規模不斷擴大。目前,中國從沿線國家進口原油的數量佔總進口量的60%,沿線國家已成為中國原油進口的重要來源地。此外,中國與沿線國家貿易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為雙方提高以人民幣結算的原油貿易創造了有利條件,這對於規避匯率風險、完善現行國際貨幣結算體系、擴大貿易規模都具有重要作用。

4.3 完善以市場為導向的發展機制,構建更加公平高效、競爭有序的現代石油市場體系 

「十八大」以來,中國的石油市場化改革步伐不斷加快,主要體現在:1)積極鼓勵各類資本參與石油全產業鏈的投資,國有骨幹石油企業也積極實踐,通過混合所有制等改革措施實現資本融合,建立更加高效透明的公司治理機制,提升企業的贏利能力和整個石油產業的發展水平;2)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不斷完善,與市場的聯動更為緊密;3)石油貿易政策進一步開放,越來越多的企業獲得進口原油使用權、原油進口權以及成品油出口配額等。石油市場多元化競爭的格局逐漸形成。  

公平有序的競爭對於促進經濟發展、提升產業發展水平、維護市場穩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實現這一目標,一方面要不斷完善現行的政策措施,加快制定《石油法》,從法律的角度促進中國石油產業的健康發展,保障石油供應安全;另一方面,要加大對各類石油市場參與主體在產品質量、流通、稅收、環保等方面的監管力度,形成公平高效、競爭有序、監管有力的市場環境。

4.4 積極推進中國的石油金融市場建設,促進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融合,提升中國在國際石油體系中的參與度

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是構成現代商品市場的「兩條腿」,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2016年5月25日在第十三屆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上指出,市場通過價格對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現貨價格主要對當期消費起作用,期貨價格則指揮著未來的生產和投資。  

目前,中國已是世界上很多種大宗商品的最大消費國,產業實體對於通過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來管理風險頭寸、提升績效的需求日益強烈。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中國的商品期貨市場已成為全球交易規模最大的商品期貨市場之一,國際影響力在顯著提升。在能源化工領域,我們已經推出多個產品期貨合約,但作為石油產業鏈龍頭的原油,還沒有期貨市場,企業不得不通過境外的交易所進行風險敞口管理。過去10多年來,國際石油期貨交易的金融屬性日益增強,造成國際油價波動加劇,中國企業利用境外石油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的難度越來越大。因此,加快推出中國的原油期貨,對於建立現代、高效的中國石油市場體系,提升我們在國際石油市場上的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  

從中國的國際石油現貨貿易看,最初我國石油公司開展國際石油貿易主要以進口原油滿足國內需求為主。隨著進口規模日益擴大,過去10多年來,中國骨幹石油貿易公司積極開展第三方國際貿易,一方面下大力氣開拓市場,加強與產油國的貿易關係,不斷提高資源獲取和優化配置的能力,努力降低進口成本;另一方面,通過開展對標分析,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補足短板,積极參与國際競爭,在國際石油現貨市場中的影響力顯著提升。目前,中國已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可能在2016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凈進口國。面對劇烈波動的國際油價,龐大的原油貿易規模既讓我們面臨巨大的市場風險,又為我們參與國際石油金融交易提供了優勢條件。但是,由於各種原因,中國的產業資本是參與國際石油金融市場交易的主體,金融資本的參與度還較為有限,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還沒能充分融合、形成合力。因此,如何充分發揮我們在國際現貨石油貿易中已具備的規模優勢和影響力,擴大在國際石油金融市場中的參與度,使我們在國際石油金融市場中的地位與現貨市場地位相匹配,是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重要問題。

推薦閱讀:

國產供應鏈---手機結構件領域的中國力量
國產單機的復興時刻要來了了嗎?

TAG:石油 | 产业 | 经济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