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3億用戶和他們的江湖

小飯桌開通知乎機構賬號啦@小飯桌 ,未來我們的內容將逐漸轉入此賬號,歡迎各位關注哦(^o^)/

———以下為正文——

中關村啟迪科技大廈22層,一個門口沒有任何標識的公司里,一群刻板的工程師正在埋頭苦幹。

三位面試者進入一個極小的、稍顯簡陋的房間。他們面前的題目很有意思:

如果你是一個員工,開著一輛車,拉著麵包穿越鄉村,有一群農民來搶,你給不給他們?

題目的上方寫了一句口號:城市套路深,趕快回農村!

我去,這究竟是不是一家互聯網公司的面試題?

答案更荒誕,這確實是一家高速成長的中國互聯網公司的招聘試題,而且這家公司擁有3億多用戶,日活保持在1800萬左右,估值超過十億美元。

這家神秘而又知名的公司叫快手。你,也許用過它。

隱藏在中關村腹地,這支不足百人的團隊,僅用了3年時間就撬動了廣闊的農村、三四線城市、乃至一二線城市裡的數億年輕人群。

位於中關村啟迪科技大廈的快手

它的用戶中,不乏賣唱的殘疾人,一身匪氣的紋身師,窮困潦倒的失業青年,同性戀者……他們個個武藝高強、身懷絕技,從小品段子到生吃惡搞無所不能,他們用力過猛地表演、「奮不顧身」地自虐,一條條短視頻就像病毒一樣傳播開來,刷爆社交網路。

2015年6月,快手用戶破1億,而僅僅8個月後,快手用戶就達到3億。目前,它已成為一個可與陌陌、新浪微博等入口級產品站在同一跑道上競賽的選手。

據接近快手的人士透露,快手已於今年完成C輪數億元級別的融資,但創始人程一笑與宿華卻一貫低調。他們兩人的野心很大,卻不輕易顯露。他們擔憂外界的誤解,卻不願過分解釋。

兩個「好基友」駕馭了一家奇特的公司狂奔,卻希望潤物細無聲。那麼,快手究竟是如何爆發,它又造就了一個怎樣的互聯網江湖呢?

「起死回生」

快手能發展到現在,擁有3億多用戶並朝著巨頭的目標狂奔,充滿戲劇性。假設程一笑和宿華沒有相遇,假設他們沒有及時轉型,GIF快手也許早已銷聲匿跡。

快手CEO宿華是一個技術男,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宅男。在大街上遇到他,你很難把他視為一個3億用戶的互聯網公司創始人。

作為理科生,宿華十分低調,幾乎不在公開場合演講。唯一的一次,是今年6月在母校清華大學軟體學院,他向師弟師妹們做了一個分享,題目是《宇宙中心15年——宅男工程師的蛻變》。從主題可以看出,宿華對自己的認知,以及創業八年來,從工程師到企業領導者,他的蛻變,痛苦,以及對於產品的理解。

他說了一句話,去總結這些年的創業或者說成功經歷,「努力把最簡單的事情做到最好」。

宿華的履歷非常光鮮。清華大學畢業,先後在谷歌、百度從事機器學習技術研究,後來就開始折騰創業,一直到2013年都沒有大成。

當時,與宿華的狀況差不多,快手的另一位合伙人程一笑正在天通苑帶著四個人,做一款把短視頻和照片轉成GIF動圖的工具叫「GIF」快手。雖然有了幾十萬用戶,拿到了幾十萬美元的投資,但一直無法突破瓶頸。

16年6月,快手APP使用總時長排名第7,超過暴風影音與土豆

晨興資本合伙人劉芹披露,2012年他們30萬美元投資快手,最初只有產品形態,沒有用戶基數,「一年多後,公司遭遇瓶頸期,差不多在50萬日活左右徘徊。我們連續追加了兩輪,把它當一個A輪公司看。分析下來,這家公司缺技術和真正的運營。表面上是市場份額問題,本質上是創業者的能力模型有短板。」

意識到這個問題後,晨興資本開始為程一笑物色合伙人,正在進行第三次創業的宿華進入了他們的視野。據說,宿華和程一笑是在2013年夏天的一個晚上相見的,兩人一直聊到凌晨兩點。

結果,兩家公司決定合併一起做,宿華擔任新公司CEO。劉芹披露,合併後新公司只用了兩到三個季度,用戶數就翻了幾十倍。核心原因是,程一笑和宿華當年10月將快手從工具轉型為短視頻社區。

這次轉型,兩位創始人非常清晰地確定了兩件事情。第一,產品是面向普通人的短視頻生活分享平台,它的演算法支持每一個人去分享,而不會有人群和地域歧視。快手不像大部分社交平台的大V導向,不做任何資源傾斜,依靠的是演算法。

第二,產品必須要有非常低的使用門檻,簡單易用,想拍的時候隨手就可以拍,只有非常好的用戶體驗,才能夠吸引更多的人使用。

直到今天,儘管快手用戶從幾十萬暴增到3億,但這兩條原則所構成的產品邏輯一直沒有改變,剋制、不干擾用戶、不給用戶貼標籤,致力於促進「人與人的理解」——讓老百姓在平台上展示自己的生活。

快手產品特點

不設排行榜、沒有被官方承認的大V、剋制而簡潔的交互設計,立刻吸引了那些希望用短視頻展示自己的普通人群。藉助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的迅速普及,快手一下踏入了一個幾乎沒有競爭對手的領域,轉型後其用戶在稍微震蕩後持續增長。

一位快手投資人告訴小飯桌,「在此之前,沒見過一個能讓大量三四線城市用戶活躍於其上的社交應用,快手做到了」。

正因此,在與快手團隊接觸後不久,很快就敲定了投資。從用戶認可,到資本認可,快手成功跨過兩扇門。

被快手改變的人

程一笑與宿華創立快手的願景或初心,是為了讓普通人分享自己有意思的生活。

不過,隨著用戶基數不斷攀升,當快手逐漸成為一個擁有3億人口的「互聯網江湖」與流量入口的時候,當各個階層、各個區域、身份各異的人湧入,這個平台也開始改變用戶的生活。

雖然快手官方沒有大V導向,但每一個希望在快手上獲得關注的用戶,對於粉絲的強烈追求,就像一個巨大的發動機驅動起傳播鏈條,讓一個個底層的普通人以特有的方式走紅。

在快手上,最知名的紅人之一是「搬磚小偉」。過去幾個月,他成了和MC天佑一起經常被提及的紅人,粉絲數也從70萬一躍漲到127萬。

小偉原名石神偉,2011年和初戀分手後,經歷了人生中第一個低谷。為了走出陰影,小偉開始健身,一練就是四年。

這段時間,他闖東北,跑陝西,隨著工程隊輾轉各地。去年3月,小偉第一次接觸快手,希望「記錄自己的健身過程。」

一篇X博士文章《殘酷底層物語:一個視頻軟體的中國農村》發出後,這個長期處於失語狀態的快手群體也被公眾帶著一種獵奇的心理窺探,小偉的生活被徹底改變了。

「就是一種突然被推到了公眾視野一樣。」小偉告訴小飯桌,隨後的幾天,他的作品被連續推上快手的熱門,粉絲數開始激增,最多的時候一天漲了六萬粉絲。

搬磚小偉

人氣提升引來的是媒體熱捧,小偉不得不抽出時間接受各路媒體採訪,「出一篇報道漲粉兩三萬,再出一篇,粉絲又漲了。」

各種綜藝節目也找上門來,這樣的生活讓小偉感到被打擾了,他只能儘力拒絕。「一邊健身,一邊幹活的生活才讓我感到充實。」臨了,小偉在電話里嘆了一口氣,「這種感覺你們不懂。」

巨大的流量讓許多普通人通過自己的方式獲得了關注,快手平台上也開始泛起一圈一圈商業漣漪。有的人僅僅希望被關注,有的人則希望在被關注的同時能夠賺錢,而有的人則乾脆就把快手看做賺錢的流量入口。

如今,「搬磚小偉」通過在快手開直播,加上開淘寶店和接廣告,一個月能賺差不多兩萬塊,雖然不至於發財,但基本上擺脫了貧困生活。

小飯桌了解到,普通用戶在快手上直接的商業變現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直播刷禮物,二是接廣告。一般來說,紅人會在主頁留下自己的微信號或者粉絲群,絕大多數紅人都會在微信的個性簽名上寫下一句話:拒絕閑聊,商演接廣告請直接報價。比如紅人豹哥,每天要拿著四部手機處理快手上導過來的流量。

在快手,發廣告有被封號的危險,但紅人們也有一套自己的辦法來避開平台方的監管。

小偉的方法比較簡單,就是「有所接有所不接」,比如,他只接衣服鞋子的廣告,藥品保健品的廣告一概不接,因為「容易搞出人命」。

而豹哥則會更有技巧性地在直播中植入廣告,比如,一邊抽著假煙一邊向粉絲推薦。當記者以廣告商的身份聯繫豹哥,想讓他給一批高仿的金項鏈做廣告時,豹哥的開價是:5000元3次,「你想讓我怎麼說我就怎麼說。」

豹哥

除了做慈善,想要快速吸引粉絲,紅人們必須在自己身上找到足夠有爆點的噱頭,有的人願意表演一段精心編排的惡俗段子,內容總逃不開姐夫和小姨子、流氓色狼、鬼子進村找花姑娘等橋段,或者更簡單的方法,直接宣稱自己是同性戀,粉絲量一定會暴增。

遼寧葫蘆島的瘋哥靠生吃快速走紅,當過八年兵,進過看守所,30歲了還是沒有找到穩定的工作。

瘋哥深諳快手上的生存法則,他明白如何能快速增粉並且保證他們不取消關注。在快手上玩生吃的不止他一個,為了增粉他只能比別人吃的更凶。

在快手上,自己的作品能夠登上熱門是最大的榮耀。就像淘寶中的「親」一樣,快手上的紅人更願意稱自己的粉絲為「老鐵」。「老鐵沒毛病,雙擊666」成了一套跟粉絲互動的標準話術,雙擊喜歡的越多,能夠登上熱門的幾率越大。

想要快手玩得轉,紅人需要平衡好和粉絲之間的微妙關係,不管他們是真粉還是黑粉。

粉絲可以通過主頁上的微信加好友,而瘋哥會在粉絲群里定期發紅包抽獎,一次一萬塊。他也承認,粉絲是他的衣食父母,為了賺錢開直播的頻率也越來越高。

在他一百多萬的快手粉絲中,瘋哥自己估計有兩萬個黑粉,每天通過各種途徑對他進行謾罵和攻擊,但他也不介意,「凡是能火,全靠黑粉。」因為走到不管哪裡,總有人能認出他來,不管是追捧還是謾罵。「這種快手帶來的光環讓我享受,我是在靠命賺錢。」

第三重門

從來沒有一個產品像快手一樣,能夠在如此廣闊的範圍內,在城鄉差距巨大的中國,在價值觀日益多元的中國,將這些不同的人群摺疊,並發生化學反應。

按照兩位合伙人的初心,這應該是一款不帶有功利性質的產品,用戶通過短視頻來分享真實的生活,相互認識,並在這裡產生社交。

在一定程度上,他們成功了。根據中國聯通統計顯示,快手用戶每月耗費的流量高達195M,是美拍的10倍。如果按照每個視頻平均15M大小計算,每個用戶每月至少要觀看13個視頻。

作為一個技術性團隊,鮮為人知的是,快手每天幾百萬視頻上傳,其實每個用戶看到的短視頻都不同,快手演算法團隊設計了一套個性化推薦機制,根據不同人的喜好,推薦不同內容,「但我們做產品很克制,給這些喜好推薦,又隱藏的很好,讓你感受不到。」

然而,隨著快手知名度越來越大,用戶數越來越多,在穿越了用戶體驗和資本認可兩道門後,現在開始面臨第三重門的壓力與挑戰。

在我們看來,這第三道門主要有兩個風險點。

第一,快手上自發的商業行為,或者說對名利的追逐,如何巧妙地控制和引導。如果快手過早成為一個名利場,成為一個微商聚集地,或者是營銷號泛濫的社交入口,它的價值和前景將被壓縮。

實際上,快手對這種傾向一直十分警惕,此前直接的廣告很快就會被封號,而現在看上去有所放鬆。一方面,可能用戶太多導致的審核難度;另一方面也可能快手官方發現單純的禁止不是辦法,廣告本身界定也很模糊。

在一個入口級的社交平台上,一定會有自發的商業行為,這不可避免,但從來都講究控制的藝術,微信如此,微博也如此。

快手是否能為未來的商業生態成功設置規則,讓這種生態可以健康並且可持續,甚至從中為快手本身的商業模式尋找可能,將是一個考驗。

第二,如何避免可能的外部風險,尤其是來自政策和政治的風險。最初,兩位創始人定位快手是一家短視頻生活分享平台,而不是資訊與媒體平台,這非常關鍵。

但是,當這個平台擁有3億多用戶的時候,對於用戶的尊重、寬容、不干擾,同時不會造成「失控」就顯得特別重要。

為了避免風險,快手為用戶的上傳視頻設定了幾個紅線:不能色情,不能用國家領導人做頭像和背景,不能血腥暴力,不能從事非法銷售,比如槍、駑、香煙等。

按照宿華的總結,平台的規則就是三條,一是合法合規;二是有包容性;三是內容真實有趣,不鼓勵嘩眾取寵的行為。

實際上,對內容的審核也確實在成為快手的一大壓力。據了解,新一輪融資後快手在不斷擴大內容審核團隊,不僅對視頻審核,更對評論審核,以機器為主,人工為輔。

在這個巨大的互聯網江湖上,既給用戶充分的「自由」,又必須要加以約束,這個度的把握是一個考驗。

野心不止

說到未來,這是一個有想像力的話題。

事實上,發展到今天,快手所對標的競品已不是美拍和小咖秀一類,而是微博、陌陌乃至於QQ、微信等入口級社交產品。一個短視頻擺脫工具屬性後,一般會有兩條演進路線:基礎社區或媒體平台,快手屬於前者。

據一位內部人士透露,程一笑與宿華每天都會打開快手後台,也會關注用戶數。在他們看來,3億還遠遠不夠,需要更多的人知道快手,用快手做分享。

他說,快手從一開始就定位是一家全球化的公司,不僅是國內,未來希望世界其他國家的用戶也用快手做短視頻社交,通過視頻把人們連接在一起。其實,快手已經在拓展全球市場,在新加坡設立了技術團隊,並將在印尼和印度推出產品。

之前,有人把快手對標成國外的Snapchat,但是據說他們給自己的定位則是Instagram,甚至是中國的facebook或Youtube。差不多10年以前,優酷成立的時候希望通過UGC的方式做視頻卻沒有走通。如今,快手把這件事情做成了。

即將過去的2016年,一向低調的快手,終於買下了中關村啟迪科技大廈B座的一塊巨大廣告牌,並標以顯眼的「快手」二字。

此前,這塊廣告牌由網易所有。

採訪丨小飯桌新媒體記者 王艷 呂若鄰

撰寫丨小飯桌新媒體主編 襲祥德 記者 王艷


推薦閱讀:

覺得微博條款霸道,那是因為你還沒看快手的
快手在知乎得了負分,到底怎樣才算真實記錄世界?
如何看待快手網紅王樂樂以及她17歲懷孕的女朋友楊清檸?17歲的年齡不是應該在讀書嗎?
抖音和快手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TAG:快手 | 移动互联网 | 互联网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