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所謂的懷才不遇,其實只是無才可遇
文章選自本人誠意耕耘的公眾號「而勵」,歡迎搜索關注。
01
前段時間公司新來了一個同事叫小安,研究生剛畢業,日常工作負責協助老闆完成運營數據報告,類似於傳統行業的數據整理、業績分析等。由於報告每月出一次,除了準備報告的前幾天需要上各種系統搜索數據和跟多部門溝通外,其餘的時間並無太多任務。
於是你經常可以看到他在上班時間瀏覽視頻網頁,手機時不時亮起來,除了頻繁敲擊鍵盤迴複信息聽語音笑出聲外,下午常常插著耳機邊聽音樂邊做PPT,日子甚是悠閑。
每逢和老闆開會,小安就會抱怨工作太忙,出差太多。平時又說自己常常無聊地在位子上坐著,沒有人把他當回事,也沒有學到東西。
「老闆根本沒有想要培養我,不然他不會把我晾在一邊。」他常常在午飯時這樣抱怨。
作為一個過來人,我忍不住給了他幾個建議:可以上公司網站學習各種板塊的內容,參加項目會議多記些東西試著理解數據背後的根源,實在不行,可以主動問問同部門同事還有哪些活兒沒做,可以幫忙,順便也學學東西。
小安當時聽得眼睛發亮,當場表示會回去思考並按照提議這樣做。可幾天過去了,他似乎依然是老樣子。自己的工作的提案遲遲沒有蹤影,老闆不在的時候你還是看到他坐著無所事事,上網擺弄手機打發時間。
各種風言風語不經意傳到老闆耳朵中後,老闆對他的表現無奈搖搖頭,正打算考慮是否讓他轉崗或者不再續簽合同。
環顧四周,那些常常在抱怨的同事,似乎經常都講差不多的話,上司不好,不肯教他,環境不好,機會太少,老闆太忙,根本不在乎他這樣的螺絲釘。可是從來沒反省過自己哪裡出現了問題。
職場如此,人生亦然。
很多人所謂的懷才不遇,其實只是無才可遇。尤其到了職場,還有人還沉浸在曾經的排名和輝煌中無法自拔,殊不知只不過是坐了一班豪華版軟卧列車而已,下了車,誰都得靠腳走路,憑本事吃飯。
02
仔細想想,你是不是也有過類似的例子。
自嗨地認為自己在某個方面頗有見地,清高的很,看不起也看不上周圍的人,自以為已經很厲害,其實,很可能這一切都是錯覺。
你發現你並沒有為這件事付出過時間和精力,被雞湯猛灌天真地相信慢慢來,一切都來得及。直到遇上大牛,你暗暗發現自己被碾壓地喘不過氣,但你還是要激勵尋找幾個對方的缺點,說:「我是X大學畢業的,211/985科班專業,他什麼大學的?聽都沒聽過。」
可遺憾的是,你本專業好像也沒多厲害,或者說,就算是985大學的一些專業課程也十分刻板古舊,實踐起來全靠自己悟。更可怕的是,你從沒想過自己是不是真的熱愛,或者說依舊沒有為自以為熱愛的事情好好拼過,依舊沉迷在過去的自我安慰里洋洋自得。
懷才就像懷孕,時間久了才能讓人看出來。
雖古代屈原能做九歌、離騷而楚懷王不用;唐代李賀號稱鬼才,可惜科舉因以父名晉肅,當不了官早早的就死了;還有李白,一代詩仙,自負有經緯才能,可惜唐明皇只把他當作御用文人;清代曹雪芹,能寫出紅樓夢,卻終究出身罪家,貧寒一生。
可終究以前的社會價值認可極度單一,發展到現在,這世界上基本上應該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懷才不遇」了,只是你修鍊的等級還不夠。
遊戲玩的好可以做資深的遊戲評論師,泥瓦匠手藝好的能在某個APP得到五分好評排名越來越靠前,甚至連路邊算卦的都能在微博靠占星術狂攬幾百萬粉絲拿個天使輪投資了。
價值越來越多元,信息越來越平等,獲取知識的途徑多如牛毛,這個時代已經給了所有人加強技能的機會。
03
有這樣一個比喻,放在現在很恰當:這個時代提供了一個大游泳池,每個人都應該勇於跳進游泳池,尋找自己需要的東西。
如果你本來就會游泳,當然很好。即使你不會,所要面對的也不過是兩個結局之一。
一個結局,通常也是常見的情況,就是你很快就學會了游泳,可以在池中自由來去,尋找自己追求的東西。另一個結局就是你無法很快學會游泳,就難免會遭到滅頂之災。
而老實說,如果一個人在這種情況下仍然無法發揮潛能,迅速學會讓自己活下去的技巧,那麼這個人未來能有多大作為,也可想而知。
這時,他的滅頂,反而是可能對群體有益的事情。因為,至少那些不會游泳的來者,可以借著踩在他身上,而多了一線活命的機會。
這也是這個時代的現實——你想要的「才」,就要努力去追求。一個真正想游泳的人,再多的失敗,只要沒被淹死,不管姿勢多難看,他還是會抵達對岸的。
懷才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你得生長,你得夠斤兩,也得夠時間。剛剛有點跡象的時候還真沒多少才,這個時候抱怨懷才不遇有點為時過早;也有的時候肚子大了,很可能是因為自己不得志而憋了一肚子氣 ,這種情況下是生不出孩子來的。
有句著名的雞湯這樣說:「 時光是最公平的,它會證明一切。 」常理來說,這句話其實是成立的,但它需要一個前提——
你的所作所為夠不夠資格。因為懷才不遇分兩種,一種是懷才不遇,另一種是自以為懷才不遇。
04
最近收到很多剛剛初入職場年輕人的牢騷——進了外表非常光鮮的企業,但現實和想像中的相差甚遠,甚至有很多讓他們覺得不爽的低級問題。
能產生這種心態並一針見血指出來的人,往往也都是聰明人,也就是還有那麼點「才」。
他們能夠看到更多的現有體制、體系、決策的不足。而且在很多時候,他們所看到的這些不足,還會獲得廣泛的共鳴和支持,這就更加讓他們覺得自己掌握了真理,並且顯著超越了那些決策者和競爭者。
然而,真相併非如此。
發現問題,固然是一種能力,但很多時候,這種能力的價值可能沒有發現者想像的那麼大。
這種時候我會建議:停止牢騷。除非你真的具有全局判斷力,那麼就不要輕易做一個批評家。
一個成熟的人,會首先去發現和理解人家強在哪裡,為什麼會成功,然後在這個基礎上,才再去理解和分析那些問題,可能就會有不同的認識,而在能夠理解其競爭力和目標的基礎上,再去對你所發現的問題做價值排序,並試圖去解決,可能你考慮的方案才會更全面,你的價值才會更容易體現。
並不是你多有「才」,很多時候是你獲取的信息不夠全面,或者說你的格局遠遠不夠。
正確的結論,正確的判斷,往往不會出現在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腦海里。
而真正體現你價值的能力是什麼?
在你的肚子還不夠大時,發現和深入挖掘別人的亮點並修鍊自己。
絕大多數人把挑錯當作能力和本事,這是他們容易高估自己的根源。我的BOSS就常跟我說:那些謙虛的不得了,到處管別人叫老師的,才是真正厲害的傢伙。
如果真的有一種懷才不遇,我相信他們真的有某種「才」,但因為缺少另一些「才」,才讓他們不遇,這個「不遇」,也許是信息匱乏,格局不夠。
【後記】
關於最近讀書,扯點別的,昨天看一本書封面有這麼一句話,「迷茫的人生,我們都需要清醒不將就的活法。」
我忽然覺得,這也許是最好的時代,也可能是最壞的時代。
充斥於網路與現實中的,是扭曲不正的三觀,導致那些心智較脆弱、遭遇過創傷以及過於理想化且正直的年輕人極容易陷入一種前所未有的慌張。
也許這個世俗化的商業社會太不看重人的精神價值、道德價值和心靈境界,它正在盲目地、瘋狂地、強迫性地進化著,全然不顧將人們帶向何方。
但只有那些清醒且懂得自救的人,才能安然度過這個時代吧。
推薦閱讀:
※那些曾經成績很好的人,他們去哪了?(薦讀)
※如何評價YangfanJame的《說真的,如果不讀書可能我的人生會更好》?
※舉報學校補課,我佩服劉文展的勇氣,但不認可他的行為
※【最美圖書館|多圖】中世紀氣息:愛爾蘭都柏林聖三一學院圖書館
※想比別人更時髦?多看幾本書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