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的學界共識是怎麼一回事?

問蒼茫學界,理論誰主沉浮?華山論劍,明星學者扮演了什麼角色?昨日被批無力解釋現實的凱恩斯主義,又怎樣搖身變成危機解決之道?

作者: 政見觀察員 韓述

讀新聞,不時會看到這樣的詞句:某某理論是在學界獲得普遍認同,被公認為解決當前經濟局面的一劑良藥……這些理論從哪裡來?所謂的學界共識是如何形成的?這些理論又怎樣影響了決策者的宏觀政策領域的行為?

政治學者亨利 · 法雷爾(Henry Farrell)和約翰 · 奎金(John Quiggion)在一篇論文中以凱恩斯主義學派興衰為例,試圖回答這些問題。

兩位學者認為,某理論開始影響學術共同體,得到眾多學者支持形成主流,同時又沒有出現強有力的反駁觀點,那麼外界就會認為達到了所謂學界共識。這種共識掩蓋了共同體內部的細微分歧。只有持反對意見的學者開始 「抱團」,他們才更傾向於公開自己的觀點和分歧。

當然,學術共同體的結構特徵也會影響共識的形成,擁有更多資源和人脈的明星學者顯然會有更大影響力。一旦學界形成某種共識,主流學術理論自然會影響現實政策制定,而且政策制定者更傾向於採納這種理論。

經濟學也許是影響現實政策制定的最重要學科,經濟學家不僅參與國內政策制定,在國際組織中也擁有很大影響力。斯蒂格利茨等明星經濟學家經常遊走於學術界和重要政策機構之間。社會學家也發現經濟學界是一個聯繫緊密、高度國際化的社群,被在美國接受學術訓練的經濟學者所主導。而範圍更小、聯繫更加密切的明星經濟學家們通常決定了哪些理論會更受到廣泛關注。

以凱恩斯主義為例,這一理論曾是宏觀經濟政策領域唯我獨尊的第一大門派,在二戰後主流經濟學界叱吒風雲、號令天下。但是,1960 年代末至 1970 年代初,凱恩斯主義因無法應對現實和理論挑戰而陷入困境,江湖地位盡失。乃至1980 年代中期,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認為凱恩斯主義失去了解釋力,曾經的江湖霸主趨向衰落,在實際政策制定中的影響力也不斷削弱。

1970 年代,經濟學家小羅伯特 · 盧卡斯(Robert Lucas)曾這樣描述凱恩斯主義學派的沉寂與落寞:「你很難找到一個四十歲以下的優秀經濟學者自認為是『凱恩斯主義者』。」時任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長馬丁 · 費爾德斯坦(Martin Feldstein)的文章《從凱恩斯主義經濟學撤退》(retreat from Keynesian Economics)加速了凱恩斯主義學派衰落。學界的判斷使得凱恩斯主義不再是毫無爭議的政策選項,政策制定者開始認為經濟學界已形成反對凱恩斯主義的共識。隨凱恩斯主義 「撤退」,新自由主義漸成主流,英美等發達國家開始紛紛推崇新自由主政策主張,「華盛頓共識」一時風行拉美東歐。

直到 2008 年金融危機,伴隨著學界對經濟衰退的擔憂,凱恩斯主義開始重新佔領輿論。到了 2008 年末,巴里 · 艾肯格林和保羅 · 克魯格曼等學者紛紛在媒體上發表支持積極財政政策協調的觀點。隨後更多支持自由市場的資深經濟學家站到主張刺激政策一邊。理查德 · 波斯納(Richard Posner)也在《新共和》雜誌撰文公開轉向凱恩斯主義,引發眾多關注。但是最令學界關注的無疑是費爾德斯坦,這位曾經反對凱恩斯主義的旗手,也轉而支持積極財政政策。

此時,外界開始將明星經濟學家輪番表態解讀為學界共識正在形成——財政刺激才是應對經濟衰退的正確選擇。這樣的印象也很快影響到與學術界聯繫緊密的IMF等國際組織,IMF 提出佔全球 GDP2%規模的財政刺激計劃有助於保持經濟增長的主張。美國的政策制定者也開始認同經濟危機是由需求不足造成的,英國和中國則在 2008 年末就啟動了大規模的財政刺激計劃。

經濟政策論爭很快變成強烈支持各國採取凱恩斯主義政策協調的美國與反對者德國之間的抗衡。以德國為代表的歐洲央行官員從沒有被凱恩斯主義所打動。德國始終認為,金融危機的根源在於放鬆監管,堅持抵制要求大規模經濟刺激的主張。直到德國最具政策影響力的經濟專家委員會(Sachsverstandigenrat)改變了強烈反對凱恩斯主義的主張,整個德國經濟學界才開始出現鬆動。

凱恩斯主義的復興也沒有持續太長時間,2009 年初達到頂峰後很快出現衰落。2010 年 7 月,凱恩斯主義者布拉德福德·德隆已經在哀嘆凱恩斯主義也無力回天。政府救助成本和可能導致的銀行業危機已嚴重損害一些國家的資產負債表。這時候爭論的焦點已經從何時以及如何進行財政刺激,轉向了宏觀經濟管理常態化,甚至是在必要時採取緊縮手段。財政刺激逐漸被努力恢復財政平衡所替代,這種政策思路在後來深刻影響了對深陷主權債務危機國家的救助。(可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參見政見文章《為什麼緊縮政策救不了金融危機?》)

研究者認為,一旦學界形成某種共識,將具有很強的政策影響力。正如 2008 年至 2009 年,美國的明星經濟學家們輪番為凱恩斯主義的財政刺激背書。當然,明星經濟學家的影響力不僅限於學術共同體內部,其輿論影響也不容忽視。但是當學界無法達成某種共識時,政策制定者則可以自由地選擇有利於自身的政策選項,學界政策影響力也就相應下降。

參考文獻

Farrell, H. & Quiggin, J. (2012). Consensus, dissensus and economic ideas: The rise and fall of Keynesianism during the economic crisis, Working Paper

推薦閱讀:

非政府組織想搞政策倡議?三省自身再決定!
廈門政府憑什麼給2個廈大種小番茄的90後支持850萬?
振興東北為何困難重重?
對於輔警改革能抱多大期望。?
祁同偉不娶梁璐有機會成為公安廳長么?按照他原本的發展軌跡?

TAG:经济学 | 凯恩斯JMKeynes | 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