疤痕是怎麼形成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各有哪些利弊?

皮膚的瘢痕癒合是人體自衛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皮膚傷口癒合的結果。皮膚由表層至深層,可分為表皮、真皮、皮下脂肪,此三層構造中,真皮層具有許多膠原蛋(collagen),傷口癒合過程中,纖維母細胞會進行膠原蛋白的新生與破壞,此重組的平衡與疤痕形成有關。若僅有表皮或表淺的真皮層受傷,通常可復原,但若深及到真皮層網狀層及以下受到傷害,皮膚修復過程中纖維組織大量增生,傷愈就會形成疤痕。

(圖1:皮膚結構圖)

瘢痕的基質由纖維結締組織組成,不含彈力纖維,表面僅覆蓋一層菲薄的瘢痕上皮,缺乏正常的皮膚結構。如下圖:

(圖2:疤痕組織內部結構圖)

除了皮膚的自我修復機制,疤痕的產生及惡化還與皮膚張力、原因、個體因素、年齡等有關係。

1、皮膚張力,包括皮膚組織缺損程度引起的外張力和皮膚組織本身固有的張力。張力大、活動多的部位容易發生增生性疤痕,如下頷、胸骨前、三角肌、上背部、肘、髖、膝、踝關節,足背等。

2、年齡:青年人容易發生,特別是10-20歲發生增生性疤痕比率最高,主要因青春發育期組織生長旺盛,創傷後反應性強,加之皮膚張力大所致;

3、皮膚色素:有色人色素細胞較多,也容易受激反應,黑人疤痕疙瘩的發生率是白人的9倍;在垂體生理活動期如青春期、懷孕期容易發生;

4、感染:反覆感染、長期創面外露,肉芽組織過度增生,容易發生增生性疤痕或疤痕疙瘩;

5、異物落入創面:灰塵、滑石粉、纖維以及毛囊、皮脂腺、汗腺殘留均可以引起組織反應,導致疤痕增生;

6、手術切口與皮膚的角度:垂直於皮膚的切開,癒合後疤痕最細;傾斜的角度越大,真皮的疤痕就越寬,皮膚畸形就越明顯。

7、其他:疤痕增生與內分泌紊亂、免疫學改變等病理改變也有關係。

在與患者的交流診斷過程中,這些因素也是必須要考慮,並向患者講明其影響,避免術後的醫療衝突。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見的疤痕類型如下:

  • 凹陷性疤痕由於痤瘡、感染、外傷、手術等原因造成的皮膚真皮層缺損所引起的凹陷性疤痕;
  • 突起性疤痕燙傷、外傷、手術或反覆感染後皮膚真皮層中的成纖維細胞的增生性病變所造成的突起性疤痕;
  • 平復性疤痕因皮膚輕度擦傷或淺表(真皮淺層)燒燙傷所致的平復性疤痕;
  • 自發性疤痕無明顯的誘因,在正常皮膚上發生或未察覺輕微擦傷引起,使皮膚出現硬結逐漸長大,邊緣不規則,向外周擴張,形成蟹足狀或蜈蚣狀、蝴蝶狀、圓狀,質硬,色淡紅或暗紅,自覺發癢,有時伴有陣發性的劇痛或刺痛的自發性疤痕;
  • 繼發性疤痕還有一般多發生於皮膚燒燙傷、感染外傷、創傷。如:做冷凍、激光、去痣、洗眉、打耳孔、打預防針、手術植皮補皮、剖腹產等各種手術後引起的瘢痕增生,高出皮膚色紅或暗紅、奇癢、有刺痛感,食用辛辣食物、酒等刺激食物,癥狀加重得繼發性疤痕。

在疤痕的臨床治療中,我們一般是依照皮膚病理學與外觀型態,將其分為:

表淺性疤痕(superficialscar):表淺性疤痕通常隻影響表皮與淺層真皮,可能發生皮膚色澤上的變化,即「發炎後色素沉著(或脫失)」,通常隨著時間,在半年之後會逐漸淡化,不需特別治療。

(圖3:表淺性疤痕)

萎縮性疤痕(atrophic scar):這類型的疤痕是因皮膚修復過程中,膠原蛋白遭受破壞,造成真皮層的塌陷,常見於囊腫型青春痘或水痘痊癒後的病灶,嬰兒血管瘤在消退後,也可能形成萎縮型疤痕。

(圖4:萎縮性疤痕)

肥厚性疤痕(hypertrophicscar)此型疤痕,是因傷口癒合過程中,製造過多或移除過少的膠原蛋白所致。因此形成外觀紅色,觸感略堅硬的隆起構造。這型疤痕有可能會隨著時間逐漸縮小,亦可能與萎縮性疤痕並存。某些紅色鼓起的青春痘疤,就是肥厚性疤痕。

(圖5:肥厚性疤痕)

以及蟹足腫(keloid)蟹足腫的外觀與成因與肥厚性疤痕相似,甚至無法區別。但肥厚性疤痕只會局限在原來的受傷部位,且可能會縮小,但蟹足腫則會向四周蔓延,形成猶如「蟹足」狀的病灶,且不會隨著時間變小。有些人手臂上曾在小時候注射卡介苗的位置,在成年後變成向外擴展,呈現紅色的突起疤痕,此即為蟹足腫。

(圖6:蟹足腫)

疤痕治療最佳時期主要分為2個時期:一是在發現疤痕的1-2個月內進行修復,對這樣的新生疤痕修復效果比較好;另一個時期是6-12個月以後,因為疤痕的增生期在6-12個月,選擇這一時間之後進行修復,對於穩定修復效果有很好的幫助。所以,疤痕的處理原則──預防重於治療

若已經有創口,首先要預防感染、適當的縫合與傷口護理,可避免形成明顯的疤痕。在剛受傷時,應以大量清水或生理食鹽水沖洗傷口,除去創口的異物,並減少附著的菌量,然後以優碘消毒(避免已過時的碘酒、雙氧水、紅藥水等消毒方式),並塗抹抗生素軟膏。

較深的傷口可請醫師協助縫合,以促進傷口癒合,防止不規則疤痕的形成,但視受傷部位,須於一定的期間內拆除縫線,否則蜈蚣狀縫線疤痕會較明顯。

拆線前,每日換藥觀察傷口,並塗敷適當的抗生素藥膏,可避免傷口感染;拆線後,可使用美容膠布,協助傷口兩側皮膚靠攏,減少患部皮膚的張力,以降低疤痕形成的程度。

疤痕的治療方法

在臨床實踐中,疤痕修復的方法比較多,如:填充,激光,手術,植皮,磨皮,鐳射等治療方法,但任何一種手術都有各自的適應症及禁忌症,是不能盲目實施的,必須在評估患者疤痕具體情況後,才能給予相應的治療方案。下面就大概講一下疤痕修復治療的幾種常見方式。

藥物去疤痕:

1) 藥物療法:包括藥物口服、藥物外用等方法。為疤痕防治的主要方法之一,部分學者把它當成一線治療方案。

內服藥物:術後即開始服用積雪苷片、維生素C和E,預防瘢痕增生,一般用藥3個月以上。

外用藥物幾乎每一個有疤痕的人都期望有去除疤痕的神奇藥膏,可以令疤痕消失得無影無蹤。疤痕藥膏可以分類為普通的潤膚膏,含類固醇的止痕消炎膏,含硅膠類的保濕軟化膏,及用來淡化色素沉著的去黑色素藥膏。疤痕既然是癒合傷口的正常結締纖維組織,所以無可避免會在任何傷口處形成而存在,外用藥膏塗在疤痕患處,只限於保濕軟化結締組織、淡化色素等輕微療效,從而改善美化疤痕的外觀,但並不能真真正正地「除疤」。

2) 中醫中藥:歷史悠久,主要治療方法有內治法,如採用復元活血湯加減、積雪苷片劑口服;外治法,這是治療瘢痕的主要方法,如採用黑布藥膏貼法、積雪苷軟膏、瘢痕止癢軟化膏外用;內外治結合法,如內服消積排通湯,外用甘蕪粉等。適合於各種瘢痕的全身和局部治療。但其治療周期長,治療效果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患者可酌情考慮。

非手術去疤痕

1) 磨削術:通俗理解磨削術就是使用醫用電砂輪在人的臉上或皮膚打磨,其最重要的是操作機器的人。故對操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操作不當可能會造成二次損傷,也就是磨重了會出現皮膚缺損,磨輕了又起不到效果,由於病人體質關係,新創面產生往往造成二次凸起疤痕。此方法主要用於增生疤痕以及青春痘凹坑。

2) 注射:

① 皮質類固醇激素類藥物是目前國內外廣泛應用的治療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藥物。適用於小面積的增生性瘢痕或瘢痕疙瘩,常用藥物是曲安奈德和得寶松。生物製品類藥物只有干擾素、透明質酸酶等少數藥物可以臨床使用。此方法極易反彈複發,需定期長期使用,該方法的優點就是見效快,但長期使用激素,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甚至造成不孕不育、骨質疏鬆等。此法主要用於疤痕疙瘩和凸起疤痕。

② 真皮注射填補法:將膠原蛋白、玻尿酸,或自體脂肪注射至凹下的疤痕,使其恢復平滑外觀,但可能在 3 至 6 個月之後,填充物質被身體再吸收而失去效果。

③ A型肉毒毒素A型肉毒毒素麻痹表情肌的效果可達6個月,而瘢痕成熟的時間一般也需要6個月,所以,在切口癒合、瘢痕成熟的過程中,應用A型肉毒毒素能夠很好的防止切口瘢痕變寬。身體其他部位的體表張力主要由皮膚內彈力纖維收縮產生,因此,A型肉毒毒素應用於軀幹、肢體等部位的切口無法取得理想的效果。

圖l頦部瘢痕術中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療術後1年前後對比

3) 放射:主要採用治療重症患者的X射線照射與同位素貼,放射線可以穿透人體組織,當它照射到疤痕組織後,其輻射能量向組織傳遞,使疤痕造成物理和化學損傷,從而抑制、破壞疤痕的生長,達到治療疤痕的目的。特點是療效快,但缺點是對身體損害較大,治療不徹底,可能會造成組織缺損、色素脫失,主要治療炎性增生與疤痕疙瘩。

4) 冷凍:冷凍治療是利用0℃以下的低溫,冷凍破壞疤痕組織,以達到治療疤痕的目的。這種方法適用於無明顯功能障礙的扁平疤痕,天花、水痘、痤瘡癒合後遺留的散在的大小不等、高低不同的凹陷疤痕,橋狀、贅狀疤痕。由於操作時難控制強度及深度,此方法療效快,但缺點是對身體損害大,可能會造成組織缺損、色素脫失,皮膚凹凸不平。

5) 加壓:彈性織物對疤痕部位實施持續壓迫而達到預防疤痕增生和治療增生性疤痕和疤痕疙瘩的辦法,稱為壓力療法。此方法簡便易行,幾乎沒有副作用,也可以作為藥物、放射等治療的輔助治療,這樣可以減少放療或用藥劑量及降低複發率。這種方法適用於較大面積的增生性疤痕或不適於放療、局部藥物治療的患者。加壓治療皮膚疤痕已有150多年的歷史,作用原理主要是通過壓力,使疤痕內血管管腔變窄,血流減少,造成疤痕內組織缺少營養,疤痕組織的增生受到明顯的抑制,而達到治療疤痕的目的。

6) 化學方法:化學剝脫治療疤痕,臨床上比較常見的是果酸剝脫。果酸在高濃度 (>10%)時,具有皮膚剝脫作用,令原有的表皮組織剝落,刺激真皮組織的新陳代謝,從而長出嫩皮,使凸凹不平的疤痕趨於平復,但要持續用數個月 才有效,而且果酸換膚只限於淺表的凹陷性和增生性疤痕,對較深的疤痕也沒有作用,藥物治療疤痕的費用也比較便宜。對皮膚有很強的腐蝕性,可能會造成皮膚凹凸不平,治療後會出現組織缺損和色素沉著以及色素脫失,高出皮膚的疤痕可採用此法。

7) 激光治療:激光治療疤痕的方法適用於沒有明顯功能障礙的扁平疤痕,天花、水痘、痤瘡癒合後遺留的散裝大小不等、高低不平的凹陷性疤痕,橋狀、贅狀疤痕,也可用於治療增生性疤痕和疤痕疙瘩。大概修復的幅度是10-30%不等;由於應用激光技術治療疤痕要求醫生必須充分了解各種激光器的功能、使用方法及適應症,並熟練掌握儀器的操作方法,同時還要求有嚴密、有效的防護措施,因此在準備接受激光治療之前應慎重了解、選擇,並仔細詢問治療中、治療後可能出現的問題,不可以草率做出決定。激光治療疤痕,如果不當,經常出現危險,極個別有可能局部出現形成疤痕、色素沉著的併發症,這多與儀器的好壞、疤痕的嚴重程度修復難度、醫生的經驗治療深度掌握不當所致。激光治療後也需口服3天抗菌素,治療範圍較大患者應延長服藥時間。創面結痂後不要強行去除,等待自然脫落,脫痂後避免陽光暴晒和風沙刺激。

手術去疤痕

1.植皮術:植皮部位感覺麻木、遲鈍,顏色較暗沉(2-10年),如果供皮區是大腿或頭皮還會長出毛髮,所以植皮部位又是一個疤痕,而供皮去還會增加一個新傷疤。患者恢復期較長,心理壓力較重,費用較高。此法多數用在燒燙傷疤痕。

2.皮膚擴張器:可以使疤痕處覆蓋,要在身體內埋植數個擴張器,多數患者局部會有脹痛噁心等併發症。鄰近器官還容易壓迫變形,患者需忍受比較大的痛苦,還可能會出現血腫,皮膚血運障礙,擴大器滲液外露等問題。另外,好的皮膚因擴張後變薄而更易受損,患者比較痛苦、手術治療時間長、費用相對較高,可能產生手術後疤痕。此法主要用在燒燙傷疤痕。

植皮術和皮膚擴張器,適宜於一些大面積的疤痕,它是目前祛除大面積疤痕費用高,顧客比較痛苦的辦法之一,這是「拆東牆補西牆」的做法,經常遇到新疤痕產生,癒合後其質地、膚色、功能與正常的周邊皮膚很難一致,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疤痕治療目的。對於燒傷、燙傷等不規則、大面積的疤痕修復,也沒有很好的改善效果。

3.手術:利用手術來控制疤痕,是應用在疤痕已成穩定狀態通常疤痕形成已超過半年,且外形寬粗或不雅時。手術方法包括疤痕切除重縫、Z形或W形修疤、磨皮術等,若疤痕太大,可考慮分階段切除或置放組織擴張器一段時間後再疤痕切除。

疤痕的產生不僅影響外觀局部有癢、痛感在長期營養不良或經常受牽拉的部位,局部破潰後形成慢性潰瘍,慢性潰瘍的長期存在有癌變的可能。部分瘢痕本身或瘢痕攣縮對周圍組織的牽拉常導致功能障礙。

在疤痕治療中,我主張以無創光電類治療為主,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輔以其他疤痕治療方式。在溝通中,患者需告知其患病狀況(如:患心臟病、惡性腫瘤、結核、出血性疾病、肝腎疾病、糖尿病及藥物過敏情況;以便於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隨著現在科學技術的發展,瘢痕問題基本都是可以控制和減輕的,使其達到正常皮膚柔軟平滑的狀態。

參考文獻:

1. 《瘢痕修復-美容皮膚科實用技術》歐陽天詳 顧軍譯

2. 《A型肉毒毒素在面部直線形瘢痕修復術中的應用》蔡景龍

3. 《瘢痕治療的研究進展》沈丹蓓,林軍等

推薦閱讀:

熱力學中負溫度是什麼概念?
激光滅蚊技術多年前都說要民用,如今發展的怎麼樣了?
如何把激光轉換為電能?
有沒有可以承受1500以上攝氏度而不軟化的透明材料?

TAG:疤痕 | 生长因子取出修复 | 激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