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逃逸線」這個概念?

逃逸線是法國哲學家德勒茲(1925—1995)經常使用的概念,在後期經典之作《千座高原》中,他詳細區分了三種類型的「線」:堅硬線,柔軟線,逃逸線。堅硬線指質量線,透過二元對立建構僵化的常態,比方說人在堅硬線的控制下,就會循規蹈矩的完成人生的一個個階段,從小學到大學到拿工資生活到退休;柔軟線指分子線,攪亂了線性和常態,沒有目地和意向;逃逸線完全脫離質量線,由破裂到斷裂,主題則在難以控制的流變多樣中成為碎片,這也是我們的解放之線,只有在這條線上我們才會感覺到自由,感覺到人生,但也是最危險之線,因為它們最真實。

在看書時無意看到這一段,字面理解了,但無法領會其中的意義。為什麼德勒茲說只有逃逸線才會感受到自由?這種說法會不會太絕對了?


何為自由?

我當時讀千高原的時候覺得這段說的特棒。在結構主義的背景之下,自由是不可能的。

我只是簡單地分享一下。

福柯的自由和德勒茲的絕不同。福柯的自由是權力的前提。沒有自由就沒有權力。(性史第一卷),然而,追求自由——批判的態度——勇於運用自己的理性——不服從(就是不服從這樣被統治)是一以貫之的,這也就是福柯在什麼是批判一文中說明的。

然而這種自由與其說是自由,不如說是自由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性和權力關係是相互預設的。也就是說,每一個被壓迫者,都有革命的自由,而這種自由決不可斷然放棄(沒有人天生地想做奴隸)。

德勒茲談及的自由卻是絕對的自由,肯定的自由。德勒茲的自由絕不受到權力的預設(沒有權力就沒有自由)。德勒茲說的克分子之線——節段性之線,很好理解。而分子之線則是關係之線,是在節段性之中的生成,是關係的不斷變化。 從兒童到成人到老人,你絕不是一個僵死不變的兒童、成人、老人,在某個時刻(比如說,十八歲生日)瞬間變為下一個狀態。作為成人你可以生成-兒童,在不同的節段之中總是有不同的關係變化、強度變化;進入到不同的關係之中,因此是一種柔順的分子之線。然而,逃逸線則是逃離這種節段性——你將不再沿著兒童-成人-老人-死亡這樣的節段前行:分子之線仍然沒有辦法逃離這種節段——你可以理解為:你不再是兒童、也不再是成人,你被改造為半機械人:你將不再沿著這種衰老與死亡的人之節段前行。然而,逃逸線也會淪為死亡之線與毀滅之線:半機械人——永生之人——不再是人、也許也不再擁有生命:既然沒有死亡,也就沒有生命。

關於逃逸線,齊澤克在《矛盾論與實踐論》的英譯本前言之中幾乎要把德勒茲的逃逸線明說出來:革命-建立新的秩序(解域-再結域)被毛澤東獨特的辯證法理解所解決。毛的辯證法是每一個否定既肯定又否定,而非否定之否定。他不會容忍革命之後新的等級秩序的建立,而是依照他的辯證法,不斷否定(因此也是肯定)——這就是文化大革命。然而,這是對革命-新秩序-在革命-新秩序的逃逸,也淪為了死亡之線和毀滅之線(我們都清楚)。

德勒茲的逃逸線 可絕對不是否定。德勒茲的哲學是內在性的哲學,是肯定性的哲學。逃逸線不是否定,就是逃逸。是生命的自我肯定的逃逸。而逃逸淪為死亡之線和毀滅之線,並不是逃逸線本身的目的地。逃逸線,正是肯定生命本身的潛在性,拒絕節段性對生命的否定性。(你只能……你不能……)女人,你只能做一個女人,只能忍受社會不公,只能接受對女性的歧視……社會本身就是如此……逃逸線是對生命的肯定:要去生成-女人,去創造新的女性,去重新塑造社會,去改變社會,去反抗歧視,去反抗一個節段性的社會,去逃逸,去創造。


想起魔盜團2里的沃爾特

那個保險大佬亞瑟的私生子,跟四騎士解釋自己為什麼要假死

想要控制這個社會就得遠離這個社會,

用來解釋逃逸線覺得剛剛好。


我一直覺得生活分三種。

1、規則的生活

一板一眼,早上起來就應該刷牙洗臉,吃早飯,然後上班或者學習…廁所只可以拉屎 撒尿 洗手

操場只能用來運動 車只能代步XXXX

2、幻想的生活

趨於人性本能,做讓感官幸福的事,吃美食,不停做愛,飆車 讓肉體獲得解放 精神層面 攝入高質量的藝術產品 獲得精神的愉悅

3、調和規則和幻想的生活

在1的模式下 加入2的少量內容 早上起來刷牙洗臉 吃美味的早餐 上班學習中獲得自我的價值反饋 廁所可以用來發獃 操場可以散步 車子可以車震


推薦閱讀:

怎樣才能擁有像張國榮和唐鶴德那樣的驚世愛戀?
兩種思想的兩個家庭以後會和睦嗎?

TAG:價值觀 | 思想 | 人生意義 |